1. 简单百科
  2. 互卦

互卦

互卦,易学名词,互卦为先秦古法,又称互体,宋以后又称为杂卦。指卦中二、三、四爻与三、四、五爻组成的卦体。互卦以重卦去了初爻及第六爻,中间四爻相连互分作上下两卦。然后将二爻、三爻、四爻重组成一个下卦,也叫”下互“,将三爻、四爻、五爻重新组成一个上卦,也叫”上互“,由这个上卦和下卦新组成的新扑叫“互卦”。《左传》《国语》常以“互卦”说《易》,汉儒解《易》亦多承此例。朱子解《易》虽不用互卦,但也承认其为古法。

互卦是本卦与之卦(事物变化之结果)间事物发展变化的中间环节和变化的体现者,互卦充分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及其永恒变化的哲学隐秘。互卦代表着事件内部的交杂关系。事起必有因,有些因晦昧不明,不小心看便看不出来,但对卦象的起源及可能的未来变化,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可不预先观察到,这便是所谓的互卦。

从互卦中可以分析主客观因素:互卦中的内卦,由原本卦之第二、三、四爻组成,属主观卦象,如蹇(音蹇卦)卦,内互卦为坎,表示意志较强,但实力未成熟;外互卦为原本之第三、四、五爻组成,属客观卦象,如蹇卦外互卦为离卦,为火,表示客观情势已成熟。主客观明显不协调,故有蹇卦的阻碍,因而需要以坚定忍耐的态度,等待下一个机会。

简介

互卦易学名词。即每卦中间四爻相连互之卦,分为下互和上互。重卦的互卦,只用八卦的名称,不必用六十四卦的名称。

互体

互卦就是卦中有卦。互卦又叫“互体”,是易家出于阐析易理,卦德的需要,对卦象的多重角度的解释,卦象成列之后,把上下两个纯卦组成的重卦中的各爻,再以二三四爻做下卦,以三四五爻做上卦,变成了内含四卦的“互卦”,大大丰富了卦象的卦义的卦德内涵,是别开生面地解卦明德的重要手段。互卦所示之象,为测事时到应期这段时间的中间,人、事、物所处的状态及变化。

又云:乾坤无互,互其变卦。乾坤两卦没有互卦,乾的变卦为坤,坤的变卦为乾。如泰卦之中,除了纯卦乾、坤之外,就还含有兑卦震卦

寓意

粤语释意】

重卦的互卦,只用八卦的名称,不必用六十四卦的名称。互卦以重卦去除初爻和第六爻,以中间四爻分作两卦,看得到什么卦。《梅花易数》中说“乾坤无互,互其变卦”,就是说乾卦和坤卦(64卦中乾卦和坤卦)如果按照刚刚的计算是没有互卦的,也就是说得到的还是乾卦或者坤卦,所以对于这两卦,《梅花易数》说按照原卦的变卦取互卦。比如卜得乾卦,第二爻动,则变卦是上乾下离,互卦则是上乾下。

以地天泰为例,下卦乾卦的互卦为兑卦,上卦坤的互卦为震卦

参考资料

互卦.汉典.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