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必应
凌必应(1893年9月20日--1988年7月30日),男,汉族,中共党员,“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新中国人民币的缔造者之一。
曾任北京人民印刷厂副厂长。
人物经历
1893年9月20日出生在安徽省巢县散兵镇一个工人家庭。
1921年以前在京汉铁路江岸大厂和河南易县广玉公司煤窑做工时就领头与资本家进行斗争。
1921年起,开始革命生涯,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活动。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陇海路全路大罢工。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河南省最早的共产党员。
1923年组织建立陇海路中华全国总工会,任会长。代表陇海路参加了著名的“二七”大罢工。
1925年组织建立党的陇海铁路秘密交通大队,任队长,支援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斗争,并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张学良下属部队,对日本帝国主义作战,浴血沙场。将杨靖宇等青年共产党人介绍到东北地区工作,从而促成东北抗日民族联军的成立。
1938年到达延安市,任延安工人大学总务科长。
1941年任晋察冀印刷局修理队队长,副厂长。
1945年在长辛店镇城工部搞地下工作。
1946年任晋察冀边区印刷局修理部部长。
1948年8月7日至19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凌必应与董必武、聂荣臻、薄一波、徐向前、滕代远、黄敬、谢觉哉、范文澜、成仿吾、杨秀峰、宋劭文、南汉宸、戎伍胜(戎子和)、张苏、陈瑾昆、蓝公武、于力、邢肇棠、薛迅、殷希彭、赵尔陆、贾心斋、晃哲甫、刘雨辰、徐正、王复初等二十七人成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组成了代表279个县、12个市、4500万华北解放区人民的华北人民政府。
1949年全国解放后,成为新中国人民币的缔造者之一。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刷一局局长、北京人民印刷厂(国营541厂)总工程师、北京人民印刷厂副厂长、北京人民印刷厂技术顾问。一生崇尚技术的人,,工具从不离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