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非韦伦
依非韦伦(依法韦仑),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的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能够非竞争性地抑制HIV-Ⅰ的逆转录酶而阻止病毒复制,主要用于HIV-Ⅰ感染的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抗病毒联合治疗。
依非韦伦一般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有瘙痒、皮疹;另外也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粒细胞减少症、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抑郁和注意力降低等不良反应。该药物可致畸,孕妇需权衡利弊后使用;使用时应暂停哺乳;不推荐对3岁以下或者体重低于13kg的儿童患者使用依非韦伦;另外,对依非韦伦或依非韦伦中的任一成份过敏者应禁用。
依非韦伦为处方药物,已纳入国家医保,有片剂和胶囊剂两种剂型, 依非韦伦片为医保甲类药品。1997年,依非韦伦进入临床研究评估,同年确定了其对机会性和儿童病毒感染的疗效,1998年,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依非韦伦用于治疗HIV-Ⅰ感染。依非韦伦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 (WHO) 重点疾病基本药物清单;中国向困难人群免费提供该药物。
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关于百时美施贵宝(BMS)修改依非韦伦说明书的相关信息,提示孕妇服用依非韦伦可能伤害胎儿;2016年,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局(MHRA)网站发布消息,依非韦伦含有能降低左炔诺孕水平的肝酶诱导剂,能导致紧急避孕效果下降。
医药用途
适应症
用于HIV-Ⅰ感染的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抗病毒联合治疗。
用法用量
依非韦伦与蛋白酶抑制药和(或)核(酸)类逆转录酶抑制药(NRTIs)合用时,推荐剂量为:
成人,每次口服600mg,一日1次,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儿童,体重13-15kg者,一次200mg,一日1次;体重16-20kg者,一次250mg,一日1次;体重21-25kg者,一次300mg,一日1次;体重26-32kg者,一次350mg,一日1次;体重33-40kg者,一次400mg,一日1次;体重\u003e40kg者,一次600mg,一日1次。
常见剂型与规格
片剂:50mg/200mg/600mg;
胶囊剂:50mg/200mg。
药理机制
依非韦伦为HIV-Ⅰ的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可非竞争性地抑制HIV-Ⅰ的逆转录酶而阻止病毒复制,但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Ⅱ型(HIV-Ⅱ)逆转录酶和人类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多聚酶α、β、γ和δ无作用。
药代动力学
正常志愿者单剂口服100-1600mg后,Cmax和AUC的增高剂量的增加为少,提示高剂量时,依非韦伦的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为50%。HIV感染患者每日口服200mg、400mg、600mg后,其平均稳态Cmax与AUC的增高与剂量呈正比,tmax为3-5小时。35名HIV感染者每日口服600mg后,其稳态Cmax为(12.9±3.7)μM,稳态Cmin为(5.6±3.2)μM,AUC为(184±73)μM·h。进食可使Cmax及AUC增加。
依非韦伦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9.5%-99.7%),主要与白蛋白结合。HIV-Ⅰ感染患者每日口服200-600mg,连续1个月以上,其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可达同时期血药浓度的0.26%-1.19%(平均0.69%)。
依非韦伦主要在肝脏经CYP3A4和CYP2B6代谢成无活性代谢产物。依非韦伦可诱导CYP酶系统的产生,加快自身的代谢。单剂口服依非韦伦后终末t1/2为52-76小时,多剂口服后依非韦伦后终末t1/2缩短为40-55小时(与酶诱导作用有关)。给药量的14%-34%经尿排出,其中原形药\u003c1%;16%-61%经粪便排出。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
禁忌
注意事项
给药说明
风险提示
2005年6月1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信息:百时美施贵宝(BMS)修改了依非韦伦的说明书,提示怀孕妇女孕期前三个月服用依非韦伦可能会伤害到胎儿,并提示该药在妊娠期药品安全分级目录中的级别已由C类(不能排除对胎儿伤害的风险)上升为D类(有对胎儿伤害风险的明确证据)。
2009年1月16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信息,称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向医护人员发布停止使用依非韦伦100mg胶囊的通知。鉴于依非韦伦100mg胶囊大多数用于儿童的治疗,百时美施贵宝同时提供了儿童可选择服用的其他剂量的制剂。
2016年9月15日,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局(MHRA)网站发布消息,提示肝酶诱导剂,主要是CYP3A4酶诱导剂,与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联合使用,可增加左炔诺孕酮代谢,降低左炔诺孕酮的血药水平,从而导致紧急避孕效果下降。依非韦伦含有能降低左炔诺孕酮水平的肝酶诱导剂酶诱导剂。停用后,CYP3A4酶水平升高可持续长达4周。
历史
依非韦伦是是杜邦制药公司最初开发的一系列苯并恶酮类药物的先导化合物。1997年,临床研究开始评估依非韦伦与奈非那韦、茚地那韦、利托那韦或其他逆转录病毒药物三联疗法治疗机会性和儿童病毒感染的疗效。之后,科研人员研究了依非韦伦单独使用,以及与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使用的有效性。
1998年6月7日,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依非韦伦用于治疗HIV-Ⅰ感染,剂量为 600 mg;同年7月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科学家明确指出,依非韦伦的双重和三重组合给药能降低血浆中可检测到的 HIV-RNA 水平。
2001年,科学研究发现,每天服用600mg依非韦伦时,依非韦伦血浆浓度不仅与HIV抑制效果差有关,而且还与毒性有关 。许多研究都发现,高依非韦伦浓度与神经精神症状和肝功能不良等不良事件有关。由于其耐受性和整合酶抑制剂的发现,依非韦伦在发达国家不再被视为推荐药物,只作为替代医疗存在。由于依非韦伦疗效好、成本低、给药方案方便而广泛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初始治疗方案。
使用情况
化学信息
专利
德国默克公司1998年申请依非韦伦药物专利,于1999年获得该专利,2012年,默克公司该专利到期。
其他相关专利:
参考资料
药物警戒快讯 2005年第8期(总第8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2
依非韦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2
国家医疗保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2023-11-22
依非韦伦.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11-24
Efavirenz: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Future.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3-11-22
WHOModelListofEssentialMedicines.WHO.2023-11-22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23年版)》正式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24
药物警戒快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2
药物警戒快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2
华海药业依非韦伦片“原研技术转移”,通过一致性评价.药智数据.2023-11-22
大事记.华海药业.2023-11-22
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政府网.2023-11-24
Efavirenz.Google Patnets.2023-11-22
Brazilian President Silva Issues Compulsory License for Merck’s Antiretroviral Efavirenz.KFF Health News.2023-11-22
依非韦伦.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