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甲型登陆艇
363甲型登陆艇是由中国在苏联50吨级登陆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建造的一种登陆艇。该艇于1955年10月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建造,并于1956年3月30日完工。363甲型登陆艇全长17.1米,宽度4.47米,深度1.77米,排水量约为63吨,最大载重量约10吨。它配备了两台柴油发动机,总功率达300马力,并且能够搭载60名步兵。
历史背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世纪50至60年代期间,为了保卫沿海岛屿,通常采用的是陆军守备力量。由于大多数岛屿的面积都小于1平方千米,因此守备部队需要通过陆地上的持续补给来维持生存。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军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在近海地区抵御潜在的敌人入侵。在这种情况下,海军早期的两栖舰艇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陆军守备部队的需求。
设计与制造
考虑到苏联设计的50吨级登陆艇符合中国的军事需求,经过双方协商,中国成立了中苏造船公司(即后来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仿制这种登陆艇。1954年8月19日,第一艘50吨级登陆艇成功建成。这是一种钢制、内燃机驱动的双轴推进小型登陆艇,由苏联提供设计图纸和技术支持。它的前部设有露天货舱,并配有可开启的舱门,排水量为113吨,最大载重能力为50吨,最高航速可达7.2节。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生产流水线和整船吊运下水的新技术,确保了建造质量和效率。苏联专家对成品进行了严格检验,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质量可以与原产自苏联的产品相媲美。随后,这些登陆艇被用于国内试验,并最终获得了苏联方面的认可,他们甚至向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订购了更多的50吨级登陆艇,这表明大连造船厂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标准。
改进与发展
在吸收了苏联50吨级登陆艇的技术经验之后,中国决定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从而研制出更适合自身需求的新型登陆艇——363甲型登陆艇。这款新的登陆艇不仅继承了原有型号的优点,还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和优化。除了保持原有的基本规格外,363甲型登陆艇的动力系统得到了加强,配备有两台更强大的柴油发动机,总功率提升到了300马力。此外,该艇还增加了武器装备,包括两挺12.7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以提高其防御能力。
参考资料
国产新型登陆艇曝光!喷水推进高速航行,075两栖攻击舰好伙伴.腾讯网.2024-08-20
人民海军两栖战舰艇盘点——从小平底到小平顶.搜狐军事.2024-08-20
海军新型两栖打击群开训 请祖国检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