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青山

大青山

大青山,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属中山山地,东起呼和浩特市大黑河上游谷地,西至包头昆都仑河,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山脉中段。

大青山山地为块状断裂的中等高度山地,海拔为1030~2338米,最高峰为西部的九峰山,海拔高达2338米,相对高度400~1000米。大青山山地的基岩及地表组成物质是由花岗石、砂砾岩以及残积、坡积层、洪积砂砾层构成。大青山东西长约240公里,南北宽约20~60公里,山体呈东西走向,北部比较平缓,与蒙古高原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南坡则以巨大的正断面与黄河平原即土默川平原截然分开。大青山地处中温带,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1850米、最高峰海拔2338米,年均气温3℃~5℃,年均降水320毫米~450毫米。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生物及生态系统多样性表现最为丰富的区域。

2000年,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依据《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第58次常委会会议纪要》成立。200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次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起,实施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截至2021年7月,其内设党群工作处、办公室、人事教育处、资源保护处、经营管理处、科研监测处、生态修复处、执法监督处等8个正处级内设机构,核定编制66名,在编人员49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大青山,属阴山山脉,东起呼和浩特市大黑河上游谷地,西至包头昆都仑河。东西长约240公里,南北宽约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米。

自然气候

大青山地处中温带,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1850米、最高峰海拔2338米,年均气温3℃~5℃,年均降水320毫米~450毫米。

山形地貌

大青山是一个断层山地,山地南北的地貌形态非常不对称,南坡陡峭,以巨大的正断面与黄河平原截然分开,承受东南海洋季风的影响;北坡较平缓,与蒙古高原之间没有明显分界,直接承受和阻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风沙南侵,成为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及首都北京的天然屏障。区域有黄河一级支流四条,分别为昆都仑河、留宝窑子沟、五当沟和大黑河;有哈拉沁水库、红领巾水库、五一水库共3个水库,兼顾了防洪、灌溉、城市供水、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在农业、工业、经济等方面均具有服务功能。

生物多样性

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生物及生态系统多样性表现最为丰富的区域,经调查共有维管植物147科520属1189种,其中苔藓植物45科98属210种、石松门和蕨类12科14属30种、裸子植物3科5属11种、被子植物门87科403属938种。记录到脊椎动物303种,隶属于5纲31目79科199属。

大青山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发菜、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蒙古丽蘑、沙芦草毛披碱草紫芒披碱草、阿拉善鹅观草、蒙古扁桃、甘草、紫点杓兰大花杓兰山西杓兰、手掌参共11种;自治区建议重点保护植物35种;大青山分布的特有种阴山棘豆、大青山沙参、大青山黄芪、阴山马先蒿、二裂沙参、粗糙鹅观草、九峰山鹅观草、棕花杓兰共8种;分布的阴山山脉特有种有阴山苔草、紫芒披碱草、阴山毛茛、红纹腺鳞草、蒙菊等。

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2种,其中一级14种(包括鸟类9种、哺乳类4种),二级48种(包括鸟类40种,哺乳类8种)。国家一级保护哺乳动物有梅花鹿麋鹿蒙原羚普氏野马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鹳胡兀鹫秃鹫乌雕、草原雕、金雕猎隼黄胸鹀等9种。

保护区地类

保护区地类含山地森林、灌丛、林间草地、山麓草原和沟谷河流。区内维管植物852种,其中种子植物占比最高(86.4%),蕨类和苔藓植物分别占2.2%和11.4%。另有野生真菌157种,以担子菌亚门为主(94.9%)。植物区系成分丰富,涵盖东亚、华北地区及蒙古等区域特色,形成独特的垂直分布。植被以典型草原为主,南麓植被复杂,涵盖从草原到山地针叶林的不同类型;北麓则以草原为主,上部为山地草原。脊椎动物达218种,包括33种兽类、173种鸟类和12种两栖爬行纲

历史变迁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以北的阴山山地,西起包头市九原区昆都仑区沟,北与包头市固阳县、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相连,东达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南为土默川平原。东西长度217公里,南北平均宽度18公里。2000年,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依据《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第58次常委会会议纪要》成立。2007年,经原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编办批准,成立内蒙古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原自治区林业厅所属机构。次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2年起,呼和浩特启动实施了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2017年8月19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发布通告,要求旗县区政府和采矿权人合作治理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和浩特段)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应于2018年7月前完成。如不达标,政府可用采矿权人保证金组织治理,不足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

2020年,机构改革后,将保护区管理局、分局、管理站及其国有林场相关职能和人员编制整合,重新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自治区林草局所属副厅级参公事业单位,承担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等工作。截至2021年7月,其内设党群工作处、办公室、人事教育处、资源保护处、经营管理处、科研监测处、生态修复处、执法监督处等8个正处级内设机构,核定编制66名,在编人员49人。下设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3个分局及乌素图、回民区、五当召等17个管理站,保护区共核定编制598个,在编职工535人。

截至2021年7月30日,大青山完成了《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集》,加强了自然资源监测,发现多种新纪录动植物。保护区实施了濒危动物保护项目,成功放归普氏野马麋鹿,并产崽。同时,实施了多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繁育项目。2020年以来,完成了多个监测与评估项目,为保护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信息化建设加速,管理平台和APP上线。自然宣教力度加大,建设了自然宣教室和教育基地,开展了“我们的大青山”活动,并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保护区信息。

保护措施

为保护和建设好大青山,从2012年起,呼和浩特市举全市之力,启动实施了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2017年8月19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发布《关于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和浩特段)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通告》(呼政发[2017]39号),要求旗县区政府主导治理工作,采矿权人负责具体治理义务,双方签约至2018年7月完成治理。若不达标,旗县区政府可用采矿权人缴纳的保证金组织治理,不足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2018年5月,为彻底解决大青山山脉呼和浩特市市境内矿山企业勘查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要求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和浩特段)内矿山企业2020年6月底前全部退出,大青山山脉呼和浩特市境内其他矿山企业逐步有序退出。

历史文化

天祚帝传说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1128年),汉名延禧,字延宁,辽朝名阿果。耶律洪基长孙,父耶律浚,母贞顺皇后萧氏。他善骑射,拒谏饰非,穷奢极欲。6岁封梁王,兼中书令,三年后进封燕国王。大安七年(1091年)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寿昌七年(1101年)道宗死,即帝位,1101—1125年在位。天庆五年(1115年),因属部女真完颜阿骨打金朝称帝,率军亲征,大败而还。天庆七年至保大二年(1117—1122年)间,辽东京、辽上京遗址、中京、南京先后被金攻克。保大二年(1122年)耶律延禧败走夹山(今内蒙古自治区萨拉齐西北大青山)。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德胜沟乡,地处大青山深处,北接乌兰察布市草原和蒙古国,东南邻蛮汗山与晋西北。抗战时期,大青山成为战略要地。1938年秋,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等约2300人挺进大青山,初步建立了游击根据地,后发展成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德胜沟为司令部驻地,设有多个机构,现保存有领导人住过的窑洞等。2005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重建,占地18.9亩,陈列了抗日战争相关展品,还原了当年抗战场景。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于2008年1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相关评价

大青山是横亘在呼和浩特市北部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大青山山脉作为一道天然屏障,山势巍峨,树木葱笼,润泽着广袤的土默川平原,其名也正因此而来。(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评)

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东向西绵延着一条数百公里长的著名山脉——阴山山脉,它东与冀北山地衔接,西与贺兰山、北大山、马鬃山相通,构成了一条环内亚干旱、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这条生态交错带在我国北方草原区占据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成为干旱、半干旱区森林岛屿和诸多大型动物活动带,在维护和保持内亚荒漠草原生态稳定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屏护山前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平原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评)

参考资料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4-06-25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大青山保护区管理局.2024-06-25

大山秋景.北京新报.2024-06-25

还绿大青山——大青山脉呼和浩特段全面禁止矿山勘查开发.人民网-内蒙古频道.2024-06-25

大山秋景.内蒙古新闻网.2023-12-01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自然保护区内 矿业权退出补偿办法的通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2023-12-01

天祚帝耶律延禧.故宫博物院.2024-06-25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内蒙古篇).中国共产党历史网.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