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波尔山羊

波尔山羊

波尔山羊(英文名:Boer goat),别名布尔山羊,是一种原产于南非的肉用山羊品种。具有体型庞大,生长速度快;体质优良,适应能力强,耐粗饲;产肉率高,肉质细嫩且异味少;皮质地细密,坚韧富有弹性等优良特征。已经在全球得到推广,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洲、非洲都有饲养。

关于波尔山羊的起源学界存在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波尔山羊是由移居南非的部落班图族人引入,同时融合了努比山羊、吐根堡奶山羊、萨能奶山羊等品种,最终在南非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本土驯化和漫长的杂交选育而成。1959年南非波尔山羊育种者协会成立,制订了波尔山羊的品种标准;1993年,北美波尔山羊协会宣告成立;1995年,澳大利亚波尔山羊协会成立。2021年,中国将波尔山羊列入《国家禽畜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

波尔山羊公羊体长85~95厘米,体重75~90千克;母羊体长70~85厘米,体重50~60千克。耳朵宽大而下垂;颈部粗壮,胸部宽深,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蹄质坚实。整体毛色为白色,头颈呈红褐色,额端到唇端分布着一条白色毛带,耳朵被毛短且稀疏。波尔山羊可进行长距离放牧采食,适宜在灌木林或山区放牧,也能适应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由于其汗腺较少,水的利用率高,它们能够忍耐缺水和高温,适应沙漠地区的干燥生活环境。

历史起源

关于波尔山羊的起源学界存在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波尔山羊是由移居南非的部落班图族人引入,同时融合了努比亚山羊、吐根堡奶山羊、萨能奶山羊等品种,最终在南非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本土驯化和漫长的杂交选育而成。1800~1830年,在南非好望角地区,牧场主开始对当地山羊的某些特殊性状进行选择育种,进行本土驯化,并逐渐形成了体型紧凑结实、匀称、被毛短的早期波尔山羊。在育种过程中,共产生了5种类型的波尔山羊,分别为:普通型波尔山羊、长毛型波尔山羊、无角波尔山羊、土种波尔山羊、改良型波尔山羊。

1959年南非波尔山羊育种者协会成立,制订了波尔山羊的品种标准;1993年6月,北美波尔山羊协会宣告成立,确定了波尔山羊品种标准;1995年10月,澳大利亚波尔山羊协会成立,也确定了相关品种标准;2003年11月,中国发布了《GB 19376-2003 波尔山羊种羊》作为中国国家标准。

形态特征

波尔山羊被毛主体为白色,光泽度好,前躯(包括颈部和整个头部)为红褐色,腹部、胸部、体驱为白色,大部分羊尾为白色,个别羊尾部呈棕红色,额端到唇端分布着一条白带。鼻梁隆起,耳长且宽、光滑并下垂;头颈肩相结合,颈部粗壮;胸部宽深,背腰平直,腹大而紧凑;臀、股部肌肉丰满;四肢粗壮,蹄质坚实。

公羊和母羊在体高和体重上有着显著的差别:成年公羊体长85~95厘米,体高75~90厘米,体重75~90千克;成年母羊体长70~85厘米,体高65~75厘米,体重50~60千克。也可以通过羊角的弯曲方式辨别公母,公羊羊角向后弯曲,而母羊羊角向上、向外弯曲。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波尔山羊作为理想的肉用山羊品种之一,如今已经在全球得到推广,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洲、非洲都有分布。1995年引入中国后,通过纯繁衍扩群向中国各地扩展养殖。

栖息环境

波尔山羊体质优良,适应能力强,可进行长距离放牧采食,适宜在灌木林或山区放牧,也能适应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另外由于波尔山羊汗腺较少,水的利用率高,它们能够忍耐缺水和高温,能较好地适应沙漠地区的干燥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波尔山羊无论是放养还是圈养,都喜欢群体活动,头羊一般为后代多、身强力壮、年龄大的母羊,它带领全群统一行动。在出圈、入圈、过河、过桥等方面,当有“头羊”先行带队,其他羊就会自动跟随。离(掉)队羊若发现自己远离队伍,就会奔跑归队。

觅食行为

波尔山羊采食的植物种类主要为牧草、灌木枝叶等,放牧时,主要采食灌丛草地中的杂草。在人工养殖时,主要以传统的人工饲料喂食。波尔山羊有食物洁癖,它们通过自身灵敏的嗅觉来辨别草料和饮水的质量。人们通常可以看到它们饮水吃草之前都会先用鼻子闻一闻,如果草料发生霉变,饮水污浊不清,或污染粪便带有其气味,这时它们通常选择弃食。

波尔山羊羊嘴巴尖长、口唇灵活、门齿锋利,所以采食速度快。它们两个小时就能够吃饱,吃饱后就地趴卧(冬季在阳光下,夏天在树阴下)休息反。

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

地势高、干燥、采光良好、背风的地方适合修建波尔山羊羊舍,同时羊舍附近需交通便利并有干净水源。另外需根据饲养的羊数数量来确定羊舍面积大小,一般采用棚舍结合的方式进行羊舍建设。波尔山羊羊舍还需设置运动场,且运动场的面积最好为羊舍面积的2倍,为羊群运动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四周需建围栏。

人工繁育

种源筛选

波尔山羊种源可选择信赖度高的养殖场购买公羊精液,精液鲜活力的标准为0.66以上,当冻精活力在0.35以上时就可以进行配种。同时无论是购买种羊还是冻精时都要向养殖场索要系谱。

种羊选择

因为波尔山羊的杂交后代初生重量大,如果是个体过小的母羊个体或初产母羊,易发生难产,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胎儿残疾甚至死亡。因此,选择体重在30千克以上,且无生殖疾病、乳房发育良好、经产的母羊,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产。

发情鉴定

在波尔山羊的繁殖工作中,发情鉴定是一项很重要的环节。波尔山羊的发情鉴定主要有3种方法,分别是外部观察法(主要观察外部表现和精神状态)、阴道检查法、试情法。

配种

波尔山羊性成熟时间早。公羊8月龄性成熟,12月龄以上可以用于配种;母羊7月龄时性成熟,10月龄可以配种。无明显繁殖季节,一般2年3窝。平均产羔率207.8%,一胎双羔较多,也常出现一胎3羔、4羔。

护养管理

母羊管理

母羊妊娠前期,每天补饲青贮饲料1千克或干草2千克,哺乳前期全价饲养母羊,从而提高母乳产量和质量。母羊产后不能饮用冷水,1~3天内不能喂过多的精料,防止消化不良和发生乳房炎

羔羊管理

从出生到断奶的小羊称为羔羊。羔羊出生后的30分钟内须及时吃上初乳,这有利于胎粪排出。当羔羊10日龄时开始采食青草,15~20日龄时需要人工调教摄食食料,做到少量多次,同时保持饲料的干净新鲜。1月龄的羔羊可随母羊外出放牧,天气差时则留在羊舍内饲养。当羔羊到2月龄的时候,要及时去势,使羊性情温顺,易于管理和肥育。当羔羊到达3个月龄时,需及时断奶并与母羊分开饲养,如有体况不良、体重不足10千克的羔羊,可延迟断奶时间。

病害表现

饲养管理不当往往导致波尔山羊患病:

1.大肠杆菌病,主要在怀孕2~3个月的母羊身上发生,发病率为1.6%,死亡率为0.8%。患有此病的母羊体温可达40.7℃,精神不振且全身虚弱,食欲降低,眼球下陷的同时可视膜苍白,排出的粪便带粘液且稀。

2.肾炎和肾盂肾炎,该病主要发生在成年公羊和母羊身上,发病率为1.6%。患病的波尔山羊体虚喜卧,食欲降低反刍减少,站立时弓腰显著,偶尔踢腹下部,并且常做出排尿姿势,但通常只是排出少量呈砖红色的尿液。

3.胎衣不下,即产后超过1~4小时胎衣未全部排出体外,通常见于分娩后的波尔山羊,发病率为2.5%。该症状通常与怀孕阶段胎盘发生的炎症、产后宫子营收缩无力有关。对产后的母羊可灌服加味生化汤或参灵汤,而对于体型较大的母羊,可进行手术人工剥离。

4.流产多见于波尔山羊怀孕时,发病率约为5%,主要与雌激素发生扰乱、黄体酮分泌不足、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腹部的碰伤以及出入羊舍时外力拥挤等因素有关。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采用波尔山羊杂交繁育的羔羊2个月体重就可高达64.9千克,屠宰率为46.8%,并且产肉率高于普通羊种,经济效益高。同时,波尔山羊板皮质地细密,坚韧富有弹性,可以作为制革的材料进行出售。

种用价值

以地方山羊作为母本,波尔山羊作为父本,所生产的杂交后代早期增重相当明显,在生长阶段的杂交山羊体重也比地方山羊大,屠宰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食用价值

波尔山羊平均净肉率高达68%,整体肉质细腻且精肉比例高,脂肪、胆固醇含量低,以各种方式烹,味道都极其鲜美,能够满足当今追求健康且低脂肉食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资料

波尔山羊.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2-08-30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25

波尔山羊.世界粮农组织.2022-08-30

关于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的通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2022-08-30

波尔山羊种羊.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2-08-30

..2022-08-30

..2022-08-30

..2022-11-17

..2022-08-30

..2022-08-30

..2022-08-30

..2022-08-30

..2022-08-30

..2022-08-30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