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乳房

乳房

乳房(breast)是由皮肤特殊分化的器官,为人类和哺乳动物特有的器官。一般成对生长,两侧对称,但其数量因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而有差别。人类仅有胸前的一对乳房。乳房为皮肤的特化器官,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属于表皮的衍生物,是最大的皮肤腺,重150~200克。青年女性乳头一般正对第4肋间或第5肋。乳晕的颜色随人的肤色和乳房的生理状态而异。少女呈蔷薇色,妊娠期变为深褐色。

乳房由乳腺、脂肪组织和皮肤构成。男性乳房变化较小,至青春期,乳房较前突出,变化常常一侧较明显,一般经1年左右逐渐消退。女性乳房,自青春期开始(一般在12~15岁),在内分泌激素影响下逐渐发展成熟,至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后变化较大。不同时期的乳房,各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表现。乳房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因此,乳房的生长发育及其各种生理功能的发挥均有赖于各种相关内分泌激素的共同作用。

哺乳是乳房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乳房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哺育后代的器官,乳腺的发育、成熟,均是为哺乳活动做准备。乳房也是女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标志。乳房护理,通过穿戴大小合适的胸罩、合理科学的哺乳喂养方式、保持清洁卫生等方式,及时预防、治疗乳房发育不良乳腺炎等疾病。而男性乳房发育症则见于某些生理状态,或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

定义

乳房(breast)是由皮肤特殊分化的器官,为人类和哺乳动物特有的器官。

《说文解字·乙部》:“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从乎,从乙。”看其甲骨文形体,为跪坐的人形即女子,并用指事符号一点来突出其乳房部位,此为母字。母亲伸出胳膊环抱婴儿,婴儿的头部朝向母亲乳房,所以两部分合在一起表示母亲给婴儿喂奶,因此乳的本义为哺乳。

古英语breost意指:“女性的乳腺,胸部;胸或胸部,颈部与腹部之间的身体部分;思想,想法,性情”,源自日耳曼语brust/breust/breast”(也源自古撒克逊语briost、古弗里斯兰语briast、古诺尔斯语brjost、荷兰语borst、德语brust、哥特语brusts),字面意思是“肿胀”(源自中古爱尔兰语bruasach“胸宽而强壮”,古爱尔兰语bruinne“乳房”)。

乳房发育

概述

男性乳房变化较小,至青春期,乳房较前突出,乳头下可触及腺组织块,质硬韧,较敏感且有轻度触痛,此变化常常一侧较明显,一般经1年左右逐渐消退。若这种变化继续存在或自行发展,即属病理改变,称男性巨乳症。女性乳房,自青春期开始(一般在12~15岁),在内分泌激素影响下逐渐发展成熟,至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后变化较大。

新生儿期

在人的一生中,乳房一直在内分泌控制之下,新生儿乳腺内仅有导管,没有小叶。因受母体性激素的影响,在出生后3~4天,乳头下肿胀,并可触及片状组织块或约1厘米的硬结。有时还可由乳头内挤出少量乳样分泌物,1~3周后逐渐消退,乳房进入幼儿期的静止状态。

8到11岁左右

前青少年期的乳头是长在乳晕上面(就是胸部颜色较深的一圈皮肤)的两个小点儿,可能是扁平的或突出的。乳头上有小小的孔,小到眼睛看不见。

约10到11岁半

乳房开始发育的时候,乳头下方会出现一个硬硬的、约2厘米大小的包块,称之为“乳蕾"。当乳房组织和乳腺体开始发育,乳蕾就产生了。乳蕾可以很小,小到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会让胸部出现酸痛或是触痛。

约11岁半到13岁

乳蕾出现后,胸部会长出更多的皮下脂肪和乳腺体。乳房微微呈圆锥形,此时青春期到来。

约13到15岁左右

这一时期,乳房将不再呈圆锥形,乳房的大小和形状开始接近成年后的乳房。这一阶段,乳房形状的改变主要是受一种叫作“雌激素”(estrogen)的荷尔蒙影响。

约15岁至22岁

这个阶段是青春期乳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乳房已经发育完全,形状和大小也基本上与成年后接近。大多数女孩需要3至5年时间完成此阶段乳房的发育,但对有些女孩来说,这一过程可能需要10年。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成熟的重要标志。16~18岁乳房发育成熟,22岁停止发育。

月经期

乳房表面无明显变化,而乳腺组织与子宫内膜一样随着月经来潮呈周期性变化。在月经来潮前3~4天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增高,乳腺组织活跃增生,腺泡形成,导管上皮明显增生,导管末端扩张并出现分泌物存留,加上腺体间质充血水肿,乳房明显增大、发胀,可出现疼痛。一般月经过后的7~8天乳管末端及腺小叶明显退化,趋向复原。腺泡上皮及分泌物消失,小乳管萎缩,上皮脱落,乳腺组织水肿被吸收,乳腺变小、变软至复原。

妊娠期

妊娠5~6周时,乳房受大量雌激素及孕激素影响,乳管和腺泡明显增加,乳头、乳晕增大,色素加深,乳房饱满。妊娠中期变化更明显高度增大的乳房皮下可见浅静脉扩张,腺体末端导管明显增生,管腔扩张,其内分泌物增多,同时毛细血管增多充血,乳管系统呈现明显增生状态,泡上皮排列整齐,常见分泌颗粒,某些腺管已高度扩张,呈现泌乳状态。此时乳头、乳晕色素沉着更明显,这种色素日后很难完全消失。该区表皮增厚,乳晕范围内常有12~15个凸起的乳晕腺,这些乳晕腺将逐渐分泌皮脂,为婴儿吸吮乳汁做准备。

哺乳期

乳腺受垂体催乳素的影响,腺管、腺叶及腺泡高度增生肥大、扩张,乳腺明显发胀,硬而微疼。扩张的腺泡上皮细胞是分泌乳汁的主要细胞,此时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颜色苍白,其内充满脂性分泌物,分后3~4天开始泌乳。一经哺乳,乳房胀疼即消失。乳汁的分泌量因人而异。哺乳期的长短也有个体差异,有数月至数年,一般至产后9~10个月时,泌乳量开始减少,直至分泌完全停止。乳腺腺泡变空、萎缩,细胞内分泌颗粒减少,末端管变窄、变小。此时腺泡及腺管周围结缔组织再生,但再生数量远不足以弥补哺乳期的变化,加上乳腺小叶变小,脂肪组织增多,乳房趋于下垂松弛。断奶后数月乳腺组织即可从哺乳期的变化过渡到静止状态,乳腺大致恢复原状。

绝经期

随着卵巢功能减退,乳腺开始趋向退化,在闭经前期,乳腺组织经常有末端腺管及腺泡增生、囊状扩张。这种改变可能成为肿瘤发生的基础。绝经后乳房可因脂肪沉积而胀大,但腺体缩小,闭经后腺小叶及末端乳管缩小甚至消失,小叶结构明显减少,乳房缩小,失去弹性而下垂,经产妇更加明显。老年后乳腺周围纤维组织愈来愈多,硬化甚至钙化,小乳管及血管亦逐渐硬化而闭塞,乳房仅剩下皮肤皱襞、乳晕及乳头。

生理特点

概述

成年未孕女性的乳房多呈半球形或圆锥形,紧张而富有弹性,重150~200克,泌乳期可增加1倍。雌激素水平是乳房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它既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又促进脂肪在乳房沉积,使乳房逐渐丰满、圆润。哺乳期,乳腺高度增生肥大,乳房呈球形,哺乳期后的乳房变扁平。老年期乳房萎缩变小,松弛下垂。同一个体,左、右乳房不完全对称。青年女性乳头一般正对第4肋间或第5肋。乳晕的颜色随人的肤色和乳房的生理状态而异。少女呈蔷薇色,妊娠期变为深褐色。

位置

发育完全成熟的乳房所占范围介于第2~6肋软骨、胸骨线与腋中线之间。整个乳房约2/3位于胸大肌表面;其余1/3位于前锯肌表面,其内下部则位于腹外斜肌腱膜表面。乳头正对第4肋间或第5肋,其位置随女性生理状态不同可有所变化。

乳房的实际范围常超出上述界限。临床上造影方法显示,乳管系统向上方可达锁骨,内侧可至身体中线(两侧乳管无吻合),外侧可抵背阔肌外缘。此外,乳腺组织还在不同程度上延伸到腋顶,这部分突起称腋尾,即腋突。

形状

乳房形态、大小个体差异较大,主要因所含纤维组织和脂肪的多少不同所致。可分半球型、圆锥型、纺锤型和下垂型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乳房并非随年龄增长才有变化,可同时存在于生育期各年龄段的人群。

1,半球型:乳房隆起较高且饱满,如同球的两半。

2,圆锥型:乳房隆起较小,基底部中等大,但整体挺拔,呈圆锥状。

3,纺锤型:乳房隆起很高,底部中等,使乳房向前突出并稍有垂感,像纺锤。

4,下垂型:乳房隆起但下垂,下侧可部分触及胸部。

构成

乳房表面的皮肤薄而细,其中央矮柱状突起为乳头。乳头表面有许多裂陷状凹陷,凹内有15~20个输乳管开口,称输乳孔。

乳房由乳腺、脂肪组织和皮肤构成。

乳腺被脂肪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分为15~20个叶,名为乳腺叶。每个乳腺叶又分为若干乳腺小叶。每个乳房所含乳腺叶的数目恒定不变,而乳腺小叶的数目和大小可以发生变化。青年女性的乳腺小叶数目多且体积大。绝经期后小叶明显萎缩。少数老年女性可能还有完整的乳腺小叶。每一乳腺叶都发出一排泄管,名输乳管,为15~20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输乳管在乳头附近开口之前扩大成囊状,称输乳管实,其末端再次变细,最终开口于乳头的输乳孔。

乳房内的脂肪组织呈囊状包于乳腺周围,称脂肪囊。脂肪囊个体的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异,脂肪的多少与乳房大小密切相关。浅筋膜深层与胸肌筋膜间有一间隙,称乳房后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和淋巴管,收纳乳房的淋巴。乳房后间隙和胸大肌下层是隆胸术假体植入的常用部位。腺叶间结缔组织中有大量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一端连于浅筋膜深层和胸肌筋膜,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r韧带。

生理作用

哺乳

哺乳是乳房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乳房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哺育后代的器官,乳腺的发育、成熟,均是为哺乳活动做准备。在产后大量激素的作用及小婴儿的吸吮刺激下,乳房开始规律地产生并排出乳汁,供婴儿成长发育之需。

第二性特征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乳房在月经初潮之前2~3年即已开始发育,也就是说在1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生长。拥有一对丰满、对称且外形漂亮的乳房也是女子健美,富有女性魅力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乳房是女性形体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与性活动

在性活动中,乳房是女性除生殖器以外最敏感的器官。在触摸、爱抚、亲吻等性刺激时,乳房的反应可表现为乳头勃起,乳房表面静脉充血,乳房胀满、增大等。随着性刺激的加大,这种反应也会加强,至性高潮来临时,这些变化达到顶点,消退期则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可以说乳房在整个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影响因素

乳房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因此,乳房的生长发育及其各种生理功能的发挥均有赖于各种相关内分泌激素的共同作用。

雌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分泌。妊娠中后期的雌激素则主要来源于胎盘的绒毛膜上皮。在青春发育期,卵巢的卵泡成熟,开始分泌大量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促进乳腺导管的上皮增生,乳管及小叶周围结缔组织发育。雌激素可刺激垂体前叶合成与释放催乳素,从而促进乳腺的发育。而大剂量的雌激素又可竞争肌醇受体,抑制催乳素的泌乳作用。

在妊娠期,雌激素在其他激素如黄体素等的协同作用下,还可促进腺泡的发育及乳汁的生成。外源性的雌激素可使去卵巢动物的乳腺组织增生,其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孕激素

孕激素又称黄体素,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妊娠期由胎盘分泌。孕激素能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的发育,在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发育的基础上,使乳腺得到充分发育。大剂量的孕激素会抑制催乳素的泌乳作用。孕激素对乳腺发育的影响,不仅要有雌激素的协同作用,而且也必须有完整的垂体功能系统。

催乳素

催乳素是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能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发动和维持泌乳。在青春发育期,催乳素在雌激素、孕激素及其他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能促使乳腺发育。在妊娠期可使乳腺得到充分发育,使乳腺小叶终末导管发展成为小腺泡,为哺乳做好准备。

卵泡刺激素

卵泡刺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主要作用为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从而对乳腺的发育及生理功能的调节起间接作用。

促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主要作用为刺激产生黄体素,从而对乳腺的发育及生理功能的调节起间接作用。

催产素

催产素是由垂体后叶分泌。在哺乳期有促进乳汁排出的作用。

雄激素

女性雄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少量时可促进乳腺的发育,而大量时则可起抑制作用。

乳房检查

乳房视诊

患者必须脱下上衣,端坐、双臂下垂放松。观察比较两侧乳房的大小、外形,明确是否存在差异,有无局限性隆起或凹陷,皮肤有无发红、水肿,皱缩及皮样改变,是否有浅表静脉扩张。乳头检查包括双侧是否对称、有无回缩内陷、有无乳头皮肤性状改变,如乳头、乳晕有无糜烂及湿疹样改变等。新近发生的乳头回缩,除刚停止哺乳外,均应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乳房触诊

乳房触诊时,病人可取端坐位或立位,两臂自然下垂,对乳房肥大面明显下垂者可取平卧位,肩下垫小枕,使胸部前挺。检查者采用手指指腹面轻触乳房,而不是抓捏或用指尖触诊乳房,否则会将捏到的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应循序对乳房外上(包括尾部)、外下、内下、内上各象限及中央区做全面检查。先查健侧,后查患侧。触诊应了解是否有腺体增厚或肿块,若有异常应记录其部位、数量、大小、形状、硬度、表面状况、活动度、边界、被覆皮肤情况等。轻轻捻起肿块表面皮肤可了解肿块是否与皮肤粘连,如有粘连而无类症表现,应警惕乳腺癌的可能。

特殊检查

活组织病理检查

活组织病理检查包括穿刺活检、切取活检及切除活检。穿刺活检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组织学活检等,多数病例可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获得较肯定的细胞学病理学诊断。

辅助检查

超声波影像学检查:超声成像简便、经济、无创,几乎适用于所有乳腺病的影像学检查,是评估35岁以下妇女、青春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乳腺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对疑患乳腺肿瘤者,应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的超声扫描。

乳腺X线摄片:对乳房肿块诊断有重要价值。X线检查常用方法是钼靶X线摄片及干板照相。钼靶X线摄片的射线剂量小,致癌危险性接近自然发病率。干板照相的优点是对钙化点的分辨率较高,但X线剂量较大。

文胸

文胸是现代女性内衣中最常见的品种之一,一般由胸部、肩部和背部三部分结构组成。它的重要作用在于保护女性胸部,通过支撑和收拢作用,使乳房接近和保持这种美的结构比例关系。

相关疾病

男性乳房发育症

男子乳腺发育症,又称男子乳房女性化或男子女性型乳房,是各种原因导致性激素紊乱,影响男性乳房发育。症状见男性乳房肥大,单侧或双侧结块,或有胀痛为主要特征,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大多数新生儿和约70%青春期男性可见乳房发育,但成年后乳房不再发展。该病简称"男性女乳”属中医“男子乳疬”范畴。

男性乳房发育症可见于某些生理状态,或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由于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浓度或其在乳腺上有作用等因素失调,所致的乳腺受刺激而发育增大,是一种内分泌病。临床表现为乳房增大,局部胀痛、压痛或触痛。有的伴有原发病的候群症,如肝脾肿大等肝硬化症群、类无睾症群,以及男性假两性畸形等。

乳房发育不良

乳房发育不良,是指先天性乳房缺如或青春期后,一侧或两侧乳房发育不全或完全不发育。多为先天性疾患所引起,少数为后天因素所致,如青春期束胸、胸部烧伤致瘢痕挛缩等,主要为腺体组织缺少,皮肤仍完整而有弹性。发生在单侧者,常伴胸大肌发育不良或缺如。双侧者,可能是发育成熟期乳腺组织对性激素不敏感所致。乳头发育可正常。乳房发育不良,一般包括小乳房、乳房不发育、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巨乳头。

乳房的先天性异常

乳房的先天性异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数目减少,如乳房发育不全、无乳房或无乳头等;另一种是数目增加,如副乳房、副乳头等。前者比较罕见,常与胸壁畸形合并发生:后者比较常见。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胚胎发生的异常现象,将影响乳房的正常功能。与人相比,灵长目的猿、猴,哺乳动物象、海牛目等也保留一对胸部乳房;猪、狗、猫等则仍为多乳房;而牛、羊等乳线的上段退化,原始乳房只保留并发育成一对腹股沟乳房。乳房的位置都在原始乳线上,人类的多乳房或多乳头也存在乳线上。

乳头数目多于2个的属于多乳头,正常以外的又称副乳头,副乳头的数目不定。出现率在女性为1%。一般不像正常乳头那样完整,有时只是在乳线上一个细小的突起而已,乳腺组织与之相连,需仔细检查才能发现,无临床意义,无须处理。

乳房病理性回缩

乳房出现异常回缩或凹陷是其发生病变的重要体征,与乳房的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常见下面三种类型。

先天性乳头回缩

乳房发生过程中,在未来发生乳头处,外胚层细胞向间充质下陷形成凹状结构,表皮层的基底细胞瘤也随之增生,同时下降形成乳芽,至胚胎第3个月才发育成乳管。但乳头原始凹陷状结构直到出生前不久,才向上隆起形成外突的乳头。皮肤若终生保持为凹陷状态,称先天性乳头回缩或称先天性无乳头。

炎症性乳头回缩

哺乳期女性,输乳管的任何部位阻塞,都将阻碍分泌物的正常排出,使分泌物淤积于输乳管壶腹,进而导致感染,最后形成脓肿。脓肿可从乳晕边缘处的皮肤溃破形成瘘。如瘘管炎症持续或反复发作,引起输乳管周围组织纤维性变,常致乳头回缩或朝向改变。这种回缩主要是瘢痕组织牵拉所致。

与乳腺癌有关的回缩

由于癌变侵及Cooper韧带引起该韧带持续挛缩,而表面覆盖皮肤因粘连固定而受到牵拉出现凹陷。癌肿如位于乳头下方,侵及输乳管和导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可引起组织粘连固定,向内牵拉乳头,造成乳头内陷。如癌肿位置偏于一侧,将导致乳头偏向癌肿侧。癌肿压迫或侵及皮肤毛细淋巴管,会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液淤积,造成皮肤水肿,毛囊小凹出现凹陷,形成“橘皮样”改变。任何乳头内翻、皮肤凹陷、结构形状异样都是乳房肿瘤的可疑线索。

相关文化

艺术创作

中世纪时期曾出现一些圣母“露乳”哺育小耶稣的画作,早期基督教文化认为女体有害精神生活,在严格禁欲的社会体制之下,如此大喇喇的露乳圣像实在有些不可思议,部分原因是因为圣母的乳房纯洁无瑕,并不会给人色情的联想,反而流露母性的光辉,另一方面或许因为中世纪黑死病、饥荒严重,人民普遍粮食短缺,丰满的乳房正是造物者的奇迹,乳房可以供应孩子源源不绝的高营养食品,所以哺乳的圣母像代表了对生命延续的关怀与祝祷。

伯利恒有一个乳石洞教堂也和哺乳圣母有关。圣母玛利亚生下耶稣不久,全家就急急忙忙逃往埃及,以便躲避大希律王追杀。玛利亚在山洞最后一次给耶稣哺乳,结果有些乳汁滴落石头,从此这些石头就变成了白色。当地把这个山洞修建成一座风格奇特的教堂,许多不孕的夫妻会到此地来摸摸白色石头,祈求圣母赐福,也有些母亲来祷告乳汁充沛,让孩子可以健康顺利成长。

列奥纳多·达·芬奇也有一幅很有名的哺乳圣母图,有趣的是画中的圣母不再顶着代表圣人的光环了,他们更像寻常人家的母子;母亲抱着婴儿,流露出达·芬奇式的浅笑,脸上净是慈母的幸福满足,比较引人深思的是小耶稣的神情并不像天真无邪的孩子,他若有所思地望着前方,似乎想传达什么意义。

平民的裸胸画像一开始接受度不高,拉斐尔·桑西画过一幅面包师傅女儿的裸胸肖像,展览时还要在画像前面加道小门,以免观众一进门就看到裸胸而觉得难堪。到了十八世纪风气渐开,比较保守的西班牙仍然为了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的裸体玛哈开庭审讯,法国就比较开放一些,弗朗索瓦·布歇已经画了许多粉雕玉琢的女性裸体。十九世纪以后更自由无羁,保罗·高更画了一盘红花和土著少女的胸部相呼应,展现原始质朴的美丽;雷诺阿则偏好浑圆丰满的女体,他以哺乳的母亲、浴女勾勒女性圆润的身体线条;爱作怪的萨尔瓦多·达利更大方地让太太露乳演出,他说妻子卡拉的乳房是面包,等同于基督教耶稣的肉”,达利常常在作品中把爱妻卡拉升格“神化”。

神话传说

日本神话

公元8世纪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的宗教神话是从伊邪那岐伊邪那美兄妹俩开始的。这兄妹俩同时又是夫妻。他们生下一系列的神,伊邪那美在生下土神和恩基后便死去了。她的丈夫伊邪那岐追逐死去的妻子来到冥府,看见妹妹腐烂的尸体,十分后悔自己鲁莽地来到这样肮脏的世界。这便使伊邪那美勃然大怒,派遣“丑妖”追杀其兄,伊邪那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脱离险境,他宣布与其妹离婚。而她则发誓在他居住的岛上每天掐死一千人。

伊邪那岐从阴间回来后用鼻子生出风神——须佐之男,用眼睛生出太阳女神——天照大神。风神性情乖戾做出许多越轨之事,天照大神一气之下躲进伊势的一个岩洞,世界随之一片黑。众神慌了手脚,想尽一切办法引诱天照大神出洞。天照大神极有耐性,对于一切诱惑都不为所动。最后“骇人女神”搬出一口缸放到洞口,她站在缸上露出乳房与生殖器,这一举动使众神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狂笑。天照大神再也忍耐不住,终于被引诱出来,世界重现光明。

此后便有了有关天照大神立国的种种传说,根据传说,天皇氏便是天照大神的后代。

血族禁婚的起源传说

泰雅人的《血族禁婚的起源》: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养有姐弟二人。他们长大后的某一天晚上,二人相拥睡在一起,第二天早上也不分开。母亲发现后,用力拉他们,却无法将他们分开。母亲找邻居帮忙,也无法将他们分开。母亲不得已拿来一把工作刀,砍断了弟弟的阴茎,姐弟俩才脱离开来,但当场都死了。部落的长者听了此事后说,吸着同一个乳房的奶水长大的姐弟相奸,触怒了天神,才导致了这种恶果。此后,部落里的兄弟姐妹就不可以结婚了。

文化习俗

把骒马的乳房挂在蒙古包的西侧祭祀或崇拜是蒙古族崇拜马的一种古老的习俗,它不仅象征马群兴旺,而且象征家庭兴旺发达。13世纪曾来过蒙古地区的欧洲旅行家维廉·鲁布鲁克在他的著作《蒙古游记》中就郑重地记载了这个神秘而古老的风俗:“在蒙古包就坐时有男方在右侧、女方在左侧之习俗。妇女就坐的左侧门楣旁和男士就坐的右侧门楣旁分别挂着牛乳房和马乳房的造型物。这些造型物是挤牛奶的妇女和挤马奶的男士们的崇拜之神。"这种习俗蕴涵着更古老的崇拜。一般蒙古包的东侧挂母牛乳房,因为蒙古包的东边是妇女的位置,西边是男人的位置。挤马奶必须有男人参与,并且男人与马的关系更密切。

参考资料

breast (n.).ONLINE ETYMOLOCY DICTIONARY.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