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苏舜钦

苏舜钦

苏舜钦(公元1008年-公元1048年),字子美,号沧浪翁,梓州铜山县(今四川省中江县)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与梅尧臣合称“梅苏”,与祖父苏易简、兄长苏舜元合称“铜山三苏”。

苏舜钦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靠父亲蒙荫当上太庙斋郎。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苏舜钦中进士,出任蒙城县令。丁忧期满,改任长垣县县令。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出任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支持范仲淹变法,推行庆历新政。后因“进奏院事件”遭到御史中丞王拱辰的弹劾被罢免。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朝廷起用任命为湖州市长史。未赴任而卒,终年四十一岁。嘉祐元年(1056年)卜葬于丹徒石门。后崇祀为会稽郡名贤。苏舜钦著有《淮中晚泊犊头》《城南感怀呈永叔》《沧浪亭记》等作品。

苏舜钦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并且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风格。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评价苏舜钦看似高傲,实则和蔼,令人喜爱和仰慕。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褒奖: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苏舜钦出生于开封市,祖籍梓州铜山区(今四川省中江县)。苏舜钦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苏易简官至参知政事,父亲苏耆历任工部郎中、各道转运使,母亲是宰相王旦的女儿,苏舜钦相貌长得奇特魁伟,年少时便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初入仕途

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苏舜钦蒙父荫补太庙斋郎。闰二月,赵祯下诏恢复制举,以收遗才,苏舜钦上《投疏》对制举提出补正意见。六月,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苏舜钦到登闻鼓院击鼓上书,请求皇帝重视上天降下的凶兆,接受上天的惩戒,向全天下发布“罪己诏”,同时轻徭薄赋、选贤任能。后苏舜钦调任荥阳市县尉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苏舜钦中进士,守光禄寺主薄,任蒙城县县令。父亲去世后,苏舜钦在长安为父丁忧三年。丁忧期满后,苏舜钦改任长垣市县令,后来升迁为大理评事,负责监管在京店宅事务。在此期间,他多次向皇帝和执政大臣上书,抨击弊政,要求改革。同时他也创作了许多诗歌,如《庆州败》《己卯冬大寒有感》《城南感怀呈永叔》《吴越大旱》《送李冀州诗》《寄富彦国》《送杜密学赴并州》《送安素处士高文悦》《吾闻》等,反映社会现状。

获罪被贬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杜衍、富弼为实行新法招揽人才。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举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是年九月,赵祯召辅臣谋议时政,范仲淹、富弼上十事,颁行全国,号为新政。苏舜钦是新政的支持者,且时常撰文抨击时弊,引起保守派御史中丞王拱辰的不满。次年秋,适逢进奏院祭神。苏舜钦与保义郎刘用衙门卖旧公文纸的钱,宴请同僚,并且请了乐妓助兴。此事被王拱辰得知后,安排手下弹劾苏舜钦,借机打击范仲淹、杜衍的政治改革,苏舜钦和刘巽都以“监守自盗罪”被革职查办,参加宴会的十多位知名人士也受到牵连,同时被贬逐。

英年早逝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初春,苏舜钦离开汴京,四月抵达苏州市。修建沧浪亭,潜心研究六经,诗文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减少,愤懑之情寄情山水的作品增加。如散文《沧浪亭记》,诗歌《初晴游沧浪亭》《淮中晚泊犊头》《夏意》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欧阳修向新任宰相文彦博上书,再次希望朝廷能够洗清苏舜钦一案的冤情,重新启用苏舜钦。苏舜钦主动上《上集贤文相书》,表示自己愿意继续报效国家。在欧阳修等人的呼吁下,文彦博奏请赵祯,以朝廷之名为苏舜钦平反,重新任用他为湖州长史

同年十二月,苏舜钦还未赴任而因病去世,死时年仅41岁。死后被安葬在镇江市(今江苏省丹徒区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卜葬于丹徒石门。后崇祀为会稽郡名贤。欧阳修亲自为他题写《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为政举措

景四年(1037年),苏舜钦上《论五事》认为矜孤养老,抚恤贫疾,是定国安邦的大事,建议设悲田养病坊,还主张明设严刑,大张宪网。庆历四年(1044年) 在《上范公参政书并谄目七事》中建议范仲淹:一要培养宗室子,为国之储贰早作准备;二要整顿禁旅纪律,善择将帅,加强诸营教习;三要改革财政,富国利民;四要减省皇室经费,放减宫女;五要征戍边税;六要博采众议,取消执政大臣私第不见太子宾客之诏;七要执政大臣专职负责,由范仲淹、富弼分管西北二边之事。

人物作品

诗文作品

书法作品

苏舜钦传世的书法作品有很多,如《游山五古帖》《七言残句》《与子玉长官帖》等等,其中尤以《草书四帖》出名。

创作特色

关于苏舜钦的文学创作,学者霍松林在《论苏舜钦的文学创作》中认为,苏舜钦的文学创作以进奏院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苏舜钦的文学活动和政治活动紧密联系,诗文具有强烈的政论色彩,后期脱离仕途,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减少。对此学者韩少春也表达认同。而学者傅平骧、胡问涛《苏舜钦集编年 校注·前言》中,将苏舜钦的文学创作分为三个时 期———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为登进士之前,中期为登进士后到因进奏院事件获罪,晚期为获罪之后。

苏舜钦的诗歌风格,主张豪迈哀顿、宏放、劲峭,有别于梅尧臣诗歌的微婉古淡、含蓄深远。欧阳修评价他的诗歌为“笔力豪隽”“超迈横绝”,《宋史·苏舜钦传》也证实了这一点。苏舜钦想象奇特,擅长借助自然景物抒写愤世嫉俗、勃郁不平的情怀,但他的诗大多缺乏含蕴和韵味,语言也略显粗糙和生硬。

苏舜钦青年时代,书法出自颜真卿徐浩之间,而端静沉著,受颜真卿影响较大。他草书的特点是“爽峭”,多得力于唐朝怀素。家中收藏有怀素的得意之作《自叙帖》墨迹。为写《自叙帖》,苏舜钦花过不少功夫,最终成功将怀素残缺的《自叙帖》补全。苏舜钦的书法很注重用笔,曾总结了一套用笔之法,此法合理地协调了纸、笔和腕的关系,在宋代是比较先进的用笔法,至今对写好草书仍有启示作用。

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

苏舜钦的政治思想是明君忠臣,希望赵祯能明德修身,“治家者先修于己,修己者先正于心”,大臣则当任用贤士;另一政治思想是提倡复古,在《投瓯疏》中认为制举应挥复两汉、赵恒之制。苏舜钦还积极入世,以安邦济民为自己的使命,数次上书议论朝廷大事。除此之外,他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在他行文时总能体现出很深的忧患意识,因此他强烈地希望能为国为民排忧解难。对此学者张文彦在《苏舜钦及其学术研究》一文对苏舜钦的思想研究更加深入,引用苏舜钦诗文作证据,又加入大量史料进行佐证,分析更有说服力。

文学思想

欧阳修曾在《苏学士文集序》中写道,杜甫的年龄比他小,但学古文却在他之前。学者韩少春认为苏舜钦的核心文论思想是:文归道义,泽物利民。强调继承儒家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作用,文学要反映现实。苏舜钦的诗歌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如果统治者设置“采诗”制度,就可以据此做出调整,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他批评辞藻华丽的文学风气,而大力赞扬穆修等人提倡古文的做法。他也提出过“文字的产生危害道德等极端想法,受人诟病。

人物成就

政治成就

苏舜钦年轻时就数次上书言事,纵论时政,先后上过《上三司副使段公书》《咨目七事》《乞纳谏书》等文章,要求开通言路,惩治弊政。由于他多次上书,且无所回避,震慑了不少宵小之徒。也因为此举,他获得改革派领袖范仲淹的赏识,举荐他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范仲淹和杜衍富弼等全面展开新政,苏舜钦的有些主张比范仲淹还要激进,是改革派官员中的“急先锋”,对庆历新政的推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学成就

苏舜钦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先驱,欧阳修高度推崇他在诗歌革新运动中的地位。他青年时期便以文章知名,不受当时浮艳文风的束缚,与穆修等人致力于古文和诗歌的写作,对同时期许多作家产生过积极影响。苏舜钦通过自己的主张和实践,对当时文坛摒弃西昆文风雕章丽句、更迭唱和、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文风起到很大作用。

近代学者韩少春认为苏舜钦是两宋杜第一人,是他开了宋代纂杜风潮之先河 。苏舜钦一方面在思想上,赞扬杜诗“豪迈哀顿,出于斯人之胸中 ” ,另 一 方面在文本层面,大力搜集杜甫的诗作,编纂成册。辑有《老杜别集》。

历史评价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苏氏文集序》中评价:外貌奇特魁伟,看似高傲,实则和蔼,相处久了更加令人仰慕。

北宋文学家曾巩在《苏舜钦小传》中评价:擅长书法,喝醉后落笔,人们竟把它收起来当作宝贝。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在《书草老杜诗后与黄斌老》中评价:学草书30余年,最初以周越为师,俗气难脱。晚年看到苏舜元、苏舜钦的书法作品,才明白古人的笔意。

史学家脱脱宋史》中提到:学者为病多文偶对,独舜钦与河南穆修好为文言文歌诗,一时豪杰多从之游。大意赞扬苏舜钦的领头作用。

清代诗人宋荦 在《苏子美文集序》夸赞苏舜钦在文学创作上的觉悟:子美独崛兴于举世不为之时,挽扬刘之颓波,导欧苏之前驱,其才识尤有过人者。

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褒奖: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

作家许晓韧认为:宋初七十年间 ,杜诗不为近世所赏,到了北宋中叶之所以能取代韩愈,成为 宋人师法的最高诗学典范,舜钦收集、整理和带头学习杜诗功不可没,无疑是开了风气之先。

相关人物

轶事典故

修建沧浪亭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苏舜钦南下苏州市定居。在府学东边,他发现一块弃地,相传是五代十国吴越广陵王钱元璙近戚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苏舜钦花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还在水旁筑亭,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将此园命名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他在苏州隐居三年,写了不少关于沧浪亭和苏州的诗作。后来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广为流传,沧浪亭也因此名声大振。

汉书下酒

苏舜钦为人豪爽,喜欢饮酒。在岳父杜衍家时,每天都会在黄昏时段边读书边饮酒,一喝就是一斗。岳父对他的这种行为表示疑惑,就派人去偷偷观察他。当时他正在读《汉书·张良传》,当他读到张良与刺客行刺秦始皇,抛出的大铁椎只砸在秦始皇随从的车上时,拍案叹息没有打中,于是满满喝了一大杯酒。读到张良说与皇上在陈留郡相遇,又拍案感叹喝下一大杯酒。岳父杜衍听说后,哈哈大笑道,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酒倒不算多。

后世纪念

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滨河公园内,有一个德阳《名人园》,《名人园》内共有雕塑组雕、圆雕、浮雕14组,其中一组便是“铜山三苏”(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标题为《文魁铜山,懿笔新彩》,创作者为中国现代雕塑家罗平。

影视形象

2020年出品的电视剧《清平乐》中,演员郑皓原饰演苏舜钦。

参考资料

清平乐 (2020).豆瓣电影.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