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下溪侗族乡

下溪侗族乡

下溪侗族乡位于万山区的东部,国土面积65多平方千米,辖8个行政村,78个村民组。2003年末,全乡总人口4579人(2020年),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少数民族山区。

乡镇概况

下溪侗族乡位于万山特区的东部,乡政府距特区政府约19公里,国土面积65多平方千米,辖8个行政村,78个村民组。2003年末,全乡总人口8240多人,2090多户,其中农业

人口790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95.9%,少数民族785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95.2%,全乡总耕地面积4327多亩,其中田2274多亩,土2050多亩,人均占有耕地0.51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少数民族山区。

2003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667万元,比2002年增长9%,其中农业生产总值为1331万元,工业生产总值为56万元。

财税工作难中进取。全年全乡财政收入完成25.3万元,超额完成3万元,同时,为配合移民搬迁工程,乡政府扶持了下溪村砖瓦厂、洋保田村岩石厂两个乡镇企业,加强了财源建设。

文教卫生

文教卫生工作有新起色。全乡有学校9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8所),共有教师93人,(中学23人,小学70人)在校学生1186人。2003年通过省人民政府复查和验收,达到了“两基”和“普实”的目标。有卫生院1个、医生8人,私人诊所3家,基本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有地面卫星接收站185个,电视覆盖率达98%以上。

乡镇建设

下溪侗族乡米贡山位于下溪乡东部,全村共19个村民组,855户,3184人,田土面积1588亩、人均耕地0.55亩,全村党员52名。处在大山深处的米贡山村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万山区一个比较偏远落后的行政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乡村合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村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多措措施并举,积极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狠抓班子建设,强活力。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创建文明和谐村的必然要求。米贡山村两委班子立足全局,按照“一手抓经济工作、一手抓文明创建”的总方针,紧紧围绕抓学习增素质,抓文明增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完善班子成员学习制度,加强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了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通过完善班子成员考核制、分工责任制等措施,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纳入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中常抓不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抢抓发展机遇,谋发展。著名中小企业管理专家西蒙曾经说过:“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然而,大山之下必有宝藏。该村是万山区锰矿石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2007年在下溪乡党委的领导下,乡村通力合作,开始对锰矿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模开采。米贡山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认清形势,认识到:只有将该村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变成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经济优势,才能真正成为米贡山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机”和“导航员”。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明确工作重心,即再大的事情也没有开矿的事情大、再大的矛盾也没有村企矛盾大、再大的问题也没有全村人民的发展致富问题大。在乡村两级班子的努力下,湖南库员集团、盆架山锰业、麦禾溪锰业进驻该村,开始大规模开采锰矿石,带动该村5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改变过去坐山吃山的局面。同时,随着锰矿开采的深入,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也焕然一新,实现家家户户通公路,改变了村民肩挑背驼的历史。

狠抓特色养殖,保增收。米贡山村由于山多地少,特别是山地多田地少,曾经是下溪乡有名的贫困村,然而,大山可以阻挡村民远望的视线,却阻挡不了村民梦想致富的心。该村村民利用山地多的优势开始发展种养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胆大的、有一定资金的村民,开始大胆摸索特色种养殖的路子。2007年,10多位村民为发展大鲵属养殖,联名请求帮助特区畜牧局帮助进行水的PH值测定,在特区畜牧局的协调下,地区畜牧水产相关专家到村免费开展水质测定工作,几天后反馈结果实现,这里的水质非常适合养殖大,10几位村民联合出资,合伙开办了大鲵养殖场,现已有大鲵2400余尾,预计年底将初见成效。村委会看准了该村特色种养殖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大了这方面的引导力度,到目前为止,该村共举办各类培训20余次,通过培训掌握种植、养殖技术等各类乡土专业技术人员近60人,将农业适用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农户达80户,50亩以上的经果林大户3户,形成了以“中国大鲵”、神农架黑鸡、野猪、环颈雉、野兔、牛蛙肉牛、山羊、优质肉猪等特色养殖业,特色养殖户呈逐年上升趋势,现有各类养殖大户20余户;建立了水稻、玉米、油菜、蔬菜等高产示范基地达300亩。通过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示范点的带动,掌握技术、应用技术发展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多,产生的效益也越来越大。

村企互动,促和谐。俗话说:大发展、大矛盾,小发展、小矛盾,不发展、没矛盾,大规模开展锰矿石,需要村征占用村民们大量土地,然而,这里依靠大山吃饭的村民,怎么能把养活自己全家的粮仓随便让与他人?进而出现了征地补偿、村民进厂务工等问题产生了矛盾,村企矛盾、厂群纠纷突出,一度成为下溪乡矛盾较多的地区之一;2009年,乡党委政府班子调整后,找准问题症结,以解决村企矛盾和厂群纠纷为着力点、以保障村民合法诉求和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为原则,以打造和谐、发展、文明为村寨目标,采取多项措施极力扭转不利局面,造就了现在的米贡山村生产发展、气氛和谐、村民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针对厂群矛盾较为突出,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在下溪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干部为民意识。发布了《致全村人民的一封信》,公布了《为民承诺服务书》,推行了信访接待和办事限期制度,狠抓了干部作风整顿,促进了党风、政分、民风明显好转。转变了干部作风,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二是建立矛盾预警机制。强化预警信息收集,广大干部职工深入企业村组走访,把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排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排查影响村企和谐的突出问题。强化预警队伍建设。预警队伍由各联系村领导任组长,以村支“两委”班子为成员。同时对预警队伍开办了5期突发性事件应急培训班,预警队伍做到“三前三不”:谋划在前、预防在前、化解在前,民怨不累积、矛盾不上交、化解不拖延。三是实施村企“月月谈”。村支部确定每月24日为乡、村、企、民会谈日,活动中对于影响下溪发展的一系列矛盾纠纷和诉求,均由大家协商,达成共识,村支两委仔细梳理,会后认真解决落实,对处理情况实行限时通报,对无力落实的,及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争取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协调解决问题。目前,对“月月谈”活动提出的30多条意见均实行领导包案,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几年来,该以“狠抓班子建设、抢抓发展机遇、狠抓特色养殖,村企互动”方针,在村全面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其他兄弟村庄相比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我们决心以“打造万山区锰工业区”为目标,团结奋进、争优创先,把我村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农村而努力。

人口

2021年6月17日,铜仁市万山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下溪侗族乡人口为4579人。

参考资料

铜仁市万山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地区人口情况.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政府.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