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谷
《风之谷》是由宫崎骏执导,岛本须美、松田洋治配音的动画,于1984年3月11日在日本上映。
剧情简介
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却最终带来灾难,一场为期7天的虫族毁灭战争摧毁了人类文明。一千年后,工业文明遗留下来的症结仍在困扰着这个星球。带有强烈毒性的植物组成了令人望而却步的“腐海”森林,随着时间的推移,腐海有条不紊地向四周蔓延,蚕食周边世界。在一片腐海森林的旁边,居住着一群御风而行的人类。女主角娜乌茜卡和族人依靠海风的力量抵御着有毒孢子的侵蚀,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
直到某一天,战火烧到了这里。西方强国特洛梅意欲重新建立人类霸权,他们计划统一周边诸国,然后向虫族发起总攻。另一方面,一千年前曾主导摧毁人类的上古怪兽“猛怪”重现人间。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发表于1971年的作品美国漫画《拉乌夫》(Rowlf)中“背负着小国命运的公主”是《风之谷》的创作启示。娜乌西卡的形象来源,则是日本古典文学《堤中纳言物语》中的“爱虫姬君”。名字则取自希腊叙事诗《奥德赛》中的公主“Ναυσικ”。腐海与人类的关系,则是受日本植物学家中尾佐助的《照叶树林文化论》影响。“风之谷”在现实世界,宫崎骏认为是“中亚干燥地带”,“腐海”的现实原型来源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锡瓦什湾(又称腐臭之海,腐海,懒海)。宫崎骏在少年时代曾被《麦克白》中一句台词“森林在移动”,引发了极为深远的想象,并诞生了“操控植物”的想法,后来就演变成为《风之谷》中的“腐海”。
幕后花絮
由于漫画版内容复杂庞大,很难塞进一部两小时的电影里,影片的改编剧本迟迟未定。在时间紧迫下,宫崎骏只好决定先行进入作画阶段。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故事板(或分镜头)完成影片构建。最终电影版《风之谷》的故事取自漫画版的第一卷及第二卷前半本。漫画中重要角色“土鬼”因篇幅限制,没有出现在电影版中。故事的开篇就提出了自然与科技对立的构想,而后半部分转变为世界净化,这种转变来自于南斯拉夫战争对宫崎骏的影响:“所谓战争,看似是正义的行为,可一旦开始了,无论怎样的战争都会变得糜烂”。这也是在《风之谷》故事结尾所反映的内容。
影片在创作进入到尾声时,故事如何收尾成为一个大难题。因为漫画版并没有结束,连宫崎骏也不知如何收尾。考虑到《风之谷》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其结尾应充斥着整部影片的高潮。铃木敏夫和高畑勋设计出了三个方案:方案A:王虫进攻,娜乌西卡降落在队伍前面,影片结束。方案B:王虫进攻,娜乌西卡被王虫队伍淹没,风之谷毁灭。方案C:王虫进攻,娜乌西卡被王虫淹没,然后重生。最终铃木敏夫和高勋选定了方案C,导演宫崎骏也应许同意。
由于《风之谷》的电影原声已经预定由细野晴臣负责,细野晴臣已经写好了主题曲,由安田成美演唱。但宫崎骏与高畑勋都非常喜欢久石让的印象专辑,并直接运用至电影正片中,只保留了细野晴臣的主题曲。片中《遥远的日子》(远い日々)出现的女声,来自久石让的女儿藤泽麻衣(当时只有四岁)。
影片配乐
影片评价
《风之谷》诉说着与飞翔有关的主题在《风之谷》中,女主人公娜乌西卡一面保护王虫,一面又拯救人于危难之中,当人类与王虫相互憎恨的时候,只有娜乌西卡选择与王虫对话,勇敢的挑起了保护自然、保卫人类的重任。娜乌西卡一直在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平衡点,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解了人类的灾难。这是宫崎骏对某些极端观点的反思。(今传媒燕道成、汪丽萍评)
《风之谷》中表现的主题和“娜乌西卡”的一系列特点,与日本70 年代的“反公害”“反核”“反科学”运动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在风之谷中,腐海的形成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恶果,科学技术是危险的,具有高度的破坏性,借由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起来的工业文明,也将被科学技术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彻底毁灭。而能拯救世界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是人类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是人类放下武器、结束杀戮、面向自然的“心灵回归”。在科学技术悲观论的底色上,《风之谷》充满了生态伦理的价值观和人文主义精神。(刘兵(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和江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评)
《风之谷》中的角色与宫崎骏其他的作品有着不同的个性,比如娜乌西卡不仅勇敢,还拥有圣女般纯洁的心灵,为了家园安宁可以牺牲自己。而荻野千寻与苏菲固然坚强,却只有在困境之中才能激发出来。(中国新闻网评)
参考资料
风之谷 (豆瓣).豆瓣.2022-03-30
【宫崎骏】风之谷超清原版.爱奇艺.2024-04-05
影视推荐:《风之谷》.顶端新闻.2024-04-25
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www.soundtrack.net.2024-03-21
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人文主义.人民网.2024-03-24
刘兵 江洋 | 从《风之谷》看宫崎骏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凤凰网.2024-03-24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中国新闻网.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