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崇德天皇

崇德天皇

崇德天皇(平假名:すとくてんのう,Emperor Sutoku)是日本第75代天皇,在位18年(1123 -1141),死后被奉为怨灵神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妖怪传说中的大天狗之一。

崇德天皇于元永二年(1119)出生,是鸟羽天皇的第一个皇子,取名“显仁”。保安四年(1123),鸟羽天皇退位,年仅5岁的显仁被立为太子并即日登基,因死后被追谥为崇德,故史称“崇德天皇”。永治元年(1141),崇德天皇退位并把皇位禅让给异母弟体仁亲王,即近卫天皇。退位后的崇德天皇称“新院”。

久寿二年(1155),年仅17岁的近卫天皇驾崩且无子,因此围绕皇位继承问题,鸟羽天皇与崇德天皇发生冲突,最终鸟羽天皇取得胜利,其支持的雅仁亲王继位,即后白河天皇。久寿三年(1156),鸟羽天皇驾崩,崇德天皇联合部分贵族、武将发动政变(保元之乱),但败给后白河天皇一方,事后,崇德天皇被流放到赞岐市(现香川县),故又被称“赞岐院”。长宽二年(1164),崇德天皇在赞岐逝去,葬于该地,陵墓为白峰陵。

人物经历

幼龄即位

此时日本处于平安时代的院政时期,掌握实权的是已退位并出家的白河天皇。白河法皇十分喜爱显仁,保安四年(1123年)正月二十八日,在白河法皇的安排下,年仅5岁的显仁被立为太子,同一天,21岁鸟羽天皇退位,显仁即位,即崇德天皇,朝政仍由白河法皇把持。大治四年(1129),白河法皇为11岁的崇德天皇举行元服之礼,并让摄政藤原忠通之女藤原圣子入宫成为崇德天皇的皇妃,同年七月,白河法皇驾崩,鸟羽天皇开始施行院政,崇德天皇仍无实权。

被迫退位

崇德天皇即位以后,日本国内天灾、疫病不断。大治五年(1130),京师附近流行疱疮,不少人因此死亡。大治六年(1131),日本各地旱灾、水灾不断。长承三年(1134),各地疫病流行,京师附近也天灾不断。保延元年(1135),有海盗作乱。保延四年(1138)二月,行宫失火,而到了三月京师失火,伤亡惨重,到了十一月,皇宫的土御门殿失火烧毁。

和中国古代一样,天灾频发会被认为是皇帝德行有亏。而此时崇德天皇最强有力的支持者白河天皇已驾崩,摆脱了白河法皇控制的鸟羽天皇掌握了实权。永治元年(1141),鸟羽天皇以连年凶歉为由,让23岁的崇德天皇退位,把皇位禅让给年仅3岁的异母弟,即近卫天皇

保元之乱

久寿二年(1155),年仅17岁的近卫天皇驾崩。由于近卫天皇没有子嗣,皇室内部围绕皇位继承人问题爆发了激烈的斗争。此时鸟羽天皇和崇德天皇都尚在人世,崇德天皇希望由自己的儿子重仁亲王继位,鸟羽天皇不从,让崇德天皇的同母弟继位,即后白河天皇

此时,不仅有皇室内部的继位之争,贵族藤原家族内部也出现了对立。保安元年(1120),藤原氏的氏长者藤原忠实因得罪白河天皇,其关白和内览之职被收回,并被责令闭门思过,由其长子藤原忠通接任,两人因此心生隙。白河法皇驾崩后,藤原忠实重返朝廷,因对长子藤原忠通不满,支持次子藤原赖长与长子争位。藤原忠通的女儿藤原圣子虽然嫁给了崇德天皇,但未生下子女,崇德天皇宠爱一位名叫兵卫佐局的妃子并生下皇长子,因此崇德天皇和藤原忠通之间生了罅隙。保元之乱中,藤原忠通拥护后白河天皇一派,而跟其对立的父亲、弟弟则投靠了崇德天皇一派。

此时,武士阶层也开始崛起,其中以源氏和平氏最为有名,而源氏和平氏内部也有裂痕。源为义源义亲的儿子,源义亲在白河法皇掌权期间曾因发动叛乱而被问罪。所以,源为义及其儿子源为朝投靠了白河法皇的敌人藤原忠实藤原赖长,也就是崇德天皇一派。但是,源为义的长子源义朝却投靠了后白河天皇一方。平氏家族内部,平忠盛的弟弟平忠正投靠了崇德天皇一派,而其儿子平清盛却倒向了后白河天皇一派。

后白河天皇即位后的第二年(1156),鸟羽天皇驾崩,崇德天皇联合藤原赖长、武将源为义、源为朝、平忠正等发动政变,但被后白河天皇一方击败,史称“保元之乱”。

事后,崇德天皇被流放到赞岐市(现香川县),宠妃兵卫佐局生下的第一皇子重仁亲王仁和寺落发出家,但年仅22岁左右时因病去世。另一位皇子生母不明,也是在仁和寺落发出家。

藤原赖长在叛乱中受伤,后逃往宇治向父亲藤原忠实求救,藤原忠实同样拒不相见,藤原赖长在继续逃亡路上身亡。武将源为义平忠正被处以极刑,源为朝则被流放。

流放与去世

崇德天皇被流放赞岐时,只有宠妃兵卫佐局及侍女一二人同行。崇德天皇在流放之地忧思深重,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长宽二年(1164),在流放地生活八年后死去,并葬于赞岐的白峰,一直陪伴他的宠妃兵卫佐局在其驾崩后回到京都,落发出家。崇德天皇被后世奉为怨灵神和妖怪天狗,跟其流放后的遭遇有很大关系。据《保元物语》记载,崇德天皇到赞岐后,过着软禁的生活,转向佛教寻求慰藉,历时几年,亲自抄写《华严经》等五部大乘经。他希望耗费心血写成的经书能送回京都寺庙供奉,却被后白河天皇以含有诅咒为由拒绝。崇德天皇为此大怒,立誓要成为大魔王为患日本,开始绝食,不眠不休,披头散发,不洗澡,不剪指甲,最终咬舌自尽,死时形容恐怖,像夜叉一样。

作品

据日本古籍《今镜》记载,崇德天皇自幼喜爱和歌,终日与身边人作诗游乐,在位期间频繁举办和歌会,退位后更是完全沉迷在了和歌的世界里,曾命人编撰《词花和歌集》等歌集,以下是崇德天皇部分和歌作品。

相关人物

人物关系图:

身世争议

崇德天皇的生母是藤原璋子,是白河天皇的养女。白河法皇是第72代天皇,崇德天皇的曾祖父鸟羽天皇的祖父。鸟羽天皇的父亲第73代天皇崛河天皇早逝。按日本古籍《古事谈》记载,藤原璋子未出嫁前就与白河天皇私通,以白河法皇养女的身份被送入鸟羽天皇的后宫后,仍然与白河法皇保持原有的关系,所以当时有传闻认为崇德天皇实际上是白河法皇的儿子。

但是,日本历史学家池田晃渊认为这是因为藤原家族担心白河法皇过于宠溺藤原璋子,将来会占据藤原家族的女儿入宫后的位置,所以编造了这样的流言。但是显然,鸟羽天皇相信了这些流言。《古事谈》记载,鸟羽天皇曾把崇德天皇召至御前,称其为“叔父子”。叔父子,意即名义上是儿子,实际上是叔父。

后世形象

御灵神

古代日本流行怨灵信仰。出于敬畏心理,人们又将怨灵称为御灵,所以怨灵信仰又可以称为御灵信仰。崇德天皇与平将门、菅原道真一起,被称为日本三大怨灵,被奉为神祇(御灵神)享有祭祀。

崇德天皇死后,日本接连发生动乱,“保元之乱”三年后爆发了“平治之乱”,后白河天皇一度被自己的臣子幽禁,接着平安京发生了有名的“安元大火”,烧毁了皇宫的大极殿和八省官署,后来又发生了“鹿谷事件”,以及多名皇族、贵族成员死去等等,时人相信这是崇德天皇的怨灵在作祟为患,于是朝廷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恢复他的荣誉,原本他被称为“赞岐院”(取自流放死去之地),后来朝廷追赠“崇德”谥号。寿永二年(1183),后白河天皇下令在保元之乱的战场建造寺庙,即粟天田宫安抚他的怨灵等。

一直到近代,崇德天皇在日本都是令人畏惧的怨灵。1868年,崇德天皇死后七百多年后,明治政府军跟奥羽越列藩同盟军对战,为避免灾难的发生,明治天皇命人在平安京建了白峰神宫安抚崇德天皇的怨灵。

大天狗

中日都有天狗的传说,第一位把天狗概念从中国带入日本的是日本僧人僧旻。到了十四世纪,天狗传说开始和御灵(怨灵)信仰结合,按日本文学作品《太平记》的记载,在保元之乱中败北被流放到赞岐,并怀恨在心死去的崇德天皇的怨灵幻化成天狗,为患世间。

江户时代的文学作品《雨夜物语》中描写了崇德天皇的天狗形象。上田秋成的这部作品讲的是西行和尚去崇德的白峰陵参拜时,夜里崇德的魂灵现身,坦言自己立下誓言成为大魔王,近来事件乱局,皆是拜他所赐的故事。按书中描写,崇德天皇颜面赤红,头发蓬乱,白眼吊起,口喷热气,手脚长出犹如兽爪的指甲,并有一只叫相模的怪鸟相伴。

大事记

参考资料

天皇系图.日本宫内厅官方网站.2022-12-04

崇德上皇.日本香川县坂出市官方网站.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