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天皇
白河天皇(日语:しらかわ てんのう;1053年6月7日-1129年7月24日),日本第72代天皇氏,后三条天皇长子,御息所藤原茂子所生。本名贞仁(日语:さだひと)延久四年十二月八日(1073年1月18日)到应德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087年1月5日)在位。1086年(阴)十一月,白河天皇(1053—1129年)在位的第十四年,宣布让位于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1086—1107年),自己成为上皇(后出家,称法皇),开始了“法王执天下政”的院政时代(1086—1192年)。
人物生平
白河天皇 是后三条天皇的长子,生于1053年6月7日(天喜元年六月十九日)。
治历四年(1068年),父亲后三条天皇即位,他成为亲王,翌年被立为皇太子。
1072年即位。由于藤原氏势力的消弱,他有了掌握实权的机会。但为了更有效的掌握政权,他在1086年退位,让位给儿子堀河天皇,自己做了上皇,继续听政,并开创了院政制度。
1096年,上皇出家,做了“法皇”。但他既不受戒,也不起法号,依旧牢牢抓住权柄不放。
保安元年(1120年),关白藤原忠实因触怒白河上皇而失势,摄关的势力一落千丈。白河上皇在院中掌握实权,后世称为“院政”。与此同时,白河上皇皈依佛教,曾在白河之地建法胜寺,还建立尊胜寺、最胜寺、圆胜寺等寺庙。
永长元年(1096年),因其最爱的皇女媞子内亲王死去而落饰,但未受戒(一说受戒,法号融观)。晚年下杀生禁断令,逐渐向净土信仰倾斜。
白河上皇非常高寿,一直活到77岁,经历了儿子堀河天皇、孙子鸟羽天皇、重孙(一说是他的私生子)
崇德天皇三朝,始终保持院厅的“垂帘听政”,直到1129年7月24日(大治四年七月七日)才依依不舍的去世。
为政举措
1086年,白河上皇(法皇)始兴院政,设立“院厅”,依靠北面武士不断扩张势力。此后国家大政均出自上皇院厅,号称“院宣”,威信大过天皇圣旨。从此日本出现了院厅和朝廷两大政治结构,直至1192年源赖朝建立结束,此百余年间,也就是所谓的院政时代。
人物评价
藤原为隆:“百王之间,未闻此例,威满四海,权振一天。 ”
藤原宗忠:“自后三条院崩后,禅定法王(白河上皇)掌控天下之政57年(在位14年,避位后43年),任意而不拘法,行除目,叙位(官员,位阶的任命和诏赐),古今未有,威满四海,天下归服,掌幼主3代之政,成齐王6人之亲,桓武以来,绝无此例,堪称圣明之君,长久之主。然理非决断,赏罚分明,爱恶焉,贫富显然。因男女之宠殊甚多,至天下之品秩破坏。 ”
轶事典故
据说晚年还与孙子鸟羽天皇的后宫藤原璋子有密切关系,以至生下了显仁亲王(崇德天皇)。再一说他甚至是平清盛的生父,可见白河上皇的为人。白河上皇非常凶悍,性情刚烈,因有次不满阴雨连绵,竟然下令用盆子装了雨水投入大牢,以此来“惩罚”上天。后来他又夸口道:“贺茂川之水、双六的赌局与山法师,天下间唯有这三件事不如我意!”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白川天皇./japanknowledge..2024-08-16
白川天皇.manareki.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