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款冬

款冬

款冬(学名:Tussilago farfara L.),菊科(Asteraceae)款冬属(Tussilago)多年生葶状草本,俗名九尽草、虎须、冬花、款冬花等。原生于欧亚大陆至北非尼泊尔,主要生长在温带地区,后被引进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北部、印度等国家地区。中国产于吉林省河北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等省区。款冬性喜凉爽湿润,耐严寒,忌高温,野生于海拔400~3400米的山谷湿地、林下或者向阳水沟两旁。

款冬根状茎横生。基生叶为卵形或者三角状的心形,后出基生叶为宽心形,边缘呈现波状,顶端有增厚疏齿,下面密被白色茸毛,叶面生有掌状脉。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的顶端,初直立,花开后下垂;总苞片呈钟状,常带紫色,披针形或线形,被白色柔毛,后脱落,有时具黑色腺毛。小花幽灵螳螂,边缘有多层雌花花冠黄色,呈舌状,柱头2裂;中央两性花少数,花冠管状,5裂,花药基部呈尾状,柱头头状。瘦果呈圆柱形,5~10肋;冠毛白色,糙毛状。花期1~2月,果期4月。

款冬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入药始载于秦汉的《神农本草经》,其药用部分为花蕾,味辛、微甘,性温,归肺经,具润肺止咳之效,主治咳嗽、气喘等。在食用价值方面,款冬花可做香辛料,叶柄和嫩花去除苦味后可炒食或凉拌。

研究历史

款冬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记载于《楚辞》:“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秦汉时期,款冬首次以药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按《述征记》云:南洛河至岁末凝厉时,款冬生于草冰之中,则颗冻之,名以此而得。后人讹为款冬,乃款冻尔。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

中国植物志》中记录款冬为单种属,俗名有九尽草、虎须、冬花、款冬花等。而款冬的古籍别名颇多,达26种,多以款冬的生存环境状况以及植物的形态得名,如“颗冻”、“连三朵”,或错字误用,如“颗冬”,记载确实,但并未流传广用。药材名仅有款冬花,自秦汉沿用至今。

形态特征

款冬是多年生葶状植株,高度可达10厘米,表面密被白色的茸毛,以及互生的淡紫色鳞状苞叶。

根茎

根茎横生,褐色,生有较多根须。

基生叶为三角状的心形,或卵形,后出基生叶为宽心形,长约3~12厘米,宽可达14厘米,边缘呈现波轮状,其顶端有增厚黑褐色疏齿,下面密被白色的茸毛,叶面生有掌状脉,叶柄长约5~15厘米,被白色棉毛。

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的顶端,直径约2.5~3厘米,起初为直立状态,在花开后转为下垂态;总苞片1~2层,呈钟状,常带有紫色,披针形或线形,早期被有白色柔毛,之后脱落,有时还生有黑色腺毛;花序托平状,无毛。小花为幽灵螳螂,边缘有多层雌花,花冠黄色,呈现舌状,子房下位,柱头2裂;中央两性花少数,花冠为管形,5裂,雄蕊5,花药基部为尾形,柱头为头状,不结实。

瘦果呈圆柱形,有5~10肋,长度为3~4毫米;冠毛为白色,表面糙毛状,长1~1.5厘米。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款冬原生范围为欧亚大陆至北非尼泊尔,原生于阿尔及利亚埃及法国、中国等国家,主要生长在世界温带的生物群落中,后被引进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康涅狄格州伊利诺伊州等州、新西兰北部、印度等国家地区。

中国分布

中国产于吉林省东部、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东南部、青海省东北部、新疆北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四川省西南部、贵州省云南省西北部及湖南省西北部等省区。

生长习性

生境状况

款冬喜凉爽湿润,耐严寒,忌高温干旱,适宜在15~25℃气温条件下生长,以腐殖质多或微酸性砂质土壤为佳,土壤含水量16%以上时生长繁殖速度最快。款冬通常自然生长在海拔400~3400米的山谷湿地、林下或者向阳水沟两旁。种植适宜海拔为1000~2000米,适合坡度为10~25°。

物候期

款冬花期在1~2月,果期一般在4月。冬春气温在9~12℃时,花蕾即可出土盛开。花先于叶开放。款冬花生长期可分为5个时期。其中,幼苗期在3至5月,此时幼苗生长速度较为迟缓。盛叶期在6~8月,这个阶段叶片生长速度较快并逐渐长齐,直到外层叶片向外散开呈现平伏的状态。花芽9~10月进行分化,此时只有心叶继续生长分化,其他部分停止生长并逐渐下垂枯萎。孕蕾期位于10月至次年的2月,在此期间花蕾逐渐形成,之后花朵绽放并结实。

生长特点

款冬地上叶、花部分当年枯死,而地下根状茎可存活多年。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款冬是同种异体自交不亲和类型,利用苍蝇、蜜蜂属双翅目昆虫授粉,同株异花传粉。在野外生长以果实或者根茎鳞叶的分散进行繁殖。

人工繁殖

款冬的人工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根茎繁殖、组织培育繁殖。

款冬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根茎繁殖进行栽种。根茎繁殖可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进行栽种,秋季可配合采收款冬花一同进行,选择粗壮多花、无病虫害的根状茎作为繁殖材料,然后切块栽种。种子繁殖从播种到开花时间过长,因而应用较少。款冬种子微小,可在每年4月采集当年成熟种子,由于种生幼苗较弱,采用种子繁殖方法时一定要有优良的灌溉条件和遮阴措施。也可在温室大棚育苗成功后予以移栽入田。

组织培育繁殖可使用款冬的叶柄,消毒后进入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培养、不定芽分化和增殖培养,待其生根后移栽入田。此法得到的款冬栽培产量大,且其花蕾在有效成分及含量上与野生株基本持平。

栽培管理

选地整地

选择表层疏松、底层紧实的腐殖质壤土或相似的壤土,施肥后进行深耕、耙平。

繁殖方法

采用根状茎繁殖方法,选种一般在上年采收时一并进行。被选中的根茎可随上年的采收就地储存,也可在室内进行堆放储存或窖藏。堆藏需结合细沙堆放多层,最上层覆盖草席等物。若为窖藏,需注意窑口要比地面稍高。

栽种前先将根茎刨出、剪段,每段留有若干芽苞,后采用条栽或者穴栽方法进行栽种。条栽即在开沟后间隔适当距离放一段种根,然后覆土扒平。穴栽通常会在每穴内栽种根茎数段,施肥后覆土。通常栽种3年便需换地另种。

田间管理

款冬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检查、补苗,促苗成活。在4~5月视苗情进行间苗,留壮去弱。在出苗后至植株封垄前一般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随次数中耕程度渐深:第一次应在款冬的幼苗期中期,即出苗展叶后,顾及植株较弱此时只在表层进行松土;之后在盛叶期前期,此时根系发育良好,因此可以适当加深松土深度;最后一次可在8月,此次可在植株基部适当培土,以免花蕾露出地面变成绿色,影响质量。通常每年追肥3次,结合每次中耕除草进行。

6~8月盛叶期时应视情况对植株及时进行疏叶,即剪去基部枯黄和病烂叶片,避免因叶片过密造成通风透光不良影响花芽分化甚至招致病虫害。款冬喜湿润但怕涝,因此在其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排水。

病虫害防治

病害

款冬易生褐斑病、核盘菌、枯叶病等,前两者一般在高温高湿环境时发生,枯叶病多在多雨时节发生。发病时叶面均会出现褐色斑点,而后枯黄或者腐烂。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如在采收后清除枯叶病叶等,及时检查田垄排水。如发病则及时剪除病叶,或施用波尔多液、代森锌液等药剂。

虫害

款冬虫害有蚜虫、蛴螬等。蚜虫以口器刺吸叶片,会致使植株叶片发黄、萎缩甚至枯死。可在采收后清除枯叶等,消灭越冬虫口。若发生,则施用乐果、灭蚜松乳剂、烟草制剂等进行防治。会啃食款冬的地下根状茎,一般用敌百虫药剂灭除。

采收

款冬栽培1年后便可以在立冬前后进行花蕾的采收,需要在花蕾出土之前,且苞片带有紫色时及时地进行采收。采收后应在阴凉、干爽、透风处阴干,等待花蕾半干后进行泥土、花梗的筛选和去除,之后晾至全干。如遇阴雨天气,也可文火烘干。款冬以干燥,色紫红、朵大、饱满、完整、香气浓郁者为佳。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款冬药用部分为其花蕾,即款冬花,《中药大辞典》记载款冬花药性为“辛、微甘,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等症。临床应用其治疗哮喘、慢性气管炎慢性骨髓炎等。

食用价值

款冬的花薹、叶柄可食用。花蕾未破时称之为薹,可以用作香辛料。叶柄、嫩花味微苦,经过腌渍或者焯漂可去除苦味,并做素食食用,或者炒肉、凉拌均可。

相关研究

抗氧化

款冬总皂苷成分可以有效调节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浓度,降低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同时还可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款冬叶黄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显著提高模型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此外,款冬花多糖自由基清除有良好效果,抗氧化活性作用同样显著,在天然抗氧化领域有一定的深入研究价值。

抗紫外线

学者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款冬花中抗紫外线辐射成分,测试结果表明款冬花提取液具有广谱抗紫外线能力,温度对其稳定性基本无影响,光照有一定影响,应作为天然紫外线吸收剂新能源进一步研究。

抗过敏

款冬酮可以明显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对因组胺导致的小鼠皮肤迅速过敏反应有较高的抑制率,且随着款冬酮剂量的升高,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呈现一定的剂量与药效的正相关性,为款冬酮抗过敏药的研发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物种对比

经学者研究历代草本文献,在中国宋代医药学家苏颂编著的《本草图经》中发现款冬花有一别名为蜂斗叶,经考证实际是蜂斗菜(学名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 Zucc.) Maxim.),为不同物种但形态相似,因此被误用、记载,说明在唐宋时期,可能有两者混用的情况。

蜂斗菜与款冬花为同科异属植物,但两者功效区别甚大,不可混淆使用。两者植物性状区别如下:蜂斗菜茎高可达45厘米,远高于款冬;蜂斗菜花为白色或黄白色,款冬花为黄色,且苞片紫红色;蜂斗菜花为雌雄同株,款冬花为雌雄异株。两者药材可从基部是否能“连三朵”、撕开花头断面有无白色絮丝予以鉴别,若能“连三朵”或断面有絮丝,则可鉴别为款冬花。

延伸文化

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唐贞元中进士张籍家境贫寒,体弱多病,有“贫病诗人”之称。有次张籍不幸外感风寒,连日咳嗽,因无钱医治导致病情渐重,此时他忽然记起一位僧人曾提及款冬花可治久咳,煎服几次后咳止病愈,遂即兴吟诗一首:“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人春雪遍,马蹄今去人谁家。”

参考资料

款冬.中国植物志.2022-12-14

款冬.物种2000分类系统.2022-12-14

款冬属.中国植物志.2022-12-14

款冬.英国邱园数据库.2022-12-14

款冬.中国高等植物HPC.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款冬.内蒙古植物志.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款冬.捷克植物和植被数据库.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蜂斗菜.植物智.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