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鸣九
柳鸣九(1934年-2022年12月15日),曾用笔名柳邱,湖南长沙人。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出版家、中国社科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
1953年至1957年,柳鸣九就读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改革开放初期,法国作家萨特在中国掀起“萨特热”;1981年,柳鸣九的《萨特研究》成为了当年的畅销书,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萨特研究第一人”。2006年,柳鸣九先生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2017年11月12日,柳鸣九组织“译道化境论坛”,邀请翻译家对翻译新标准进行探讨。2018年,柳鸣九获得了中国翻译界的最高奖——翻译文化特别贡献奖。柳鸣九主要作品有《法国文学史》(三卷)《雨果文集》(20卷)等。
2022年12月15日3时40分,柳鸣九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人物生平
1953年至1957年,柳鸣九就读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
1964年,柳鸣九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1979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0年,柳鸣九在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生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柳鸣九先生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2017年11月12日,柳鸣九组织“译道化境论坛”,邀请翻译家对翻译新标准进行探讨。2018年,柳鸣九获得了中国翻译界的最高奖——翻译文化特别贡献奖。
2022年12月15日3时40分,柳鸣九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主要作品
主要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人物任职
参考资料
个人生活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作为国内著名的法语译者,柳鸣九推崇钱锺书的“化境”说,他不建议用“信、达、雅”来衡量翻译的优劣。(新京报评)
直到晚年,柳鸣九仍然笔耕不辍,致力于充当国内读者接触法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媒介。他曾将自己比作“一名中西文化交流桥上的搬运工”,一生奔忙,靠的是“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新京报评)
参考资料
纪念爸爸柳鸣九.封面新闻.2025-03-10
著名法国文学学者、翻译家柳鸣九逝世.中国作家网.2022-12-15
法语翻译家柳鸣九去世,享年88岁.中国作家网.2022-12-15
纪念|袁筱一:柳鸣九的地位无人取代.澎湃新闻.2022-12-15
法语翻译家柳鸣九去世,曾称自己“为萨特进入中国办了文化签证”|界面新闻 · 文化.界面新闻.2025-03-10
著名法国文学学者、翻译家柳鸣九逝世.中国作家网.2025-03-10
柳鸣九 在为小孙女读大学攒钱.新京报网.2022-12-15
柳鸣九著文忆“翰林”.光明网.2022-12-15
柳鸣九:推石上山的人.舜网.2025-03-10
柳鸣九.微信读书.2025-03-10
著名法语翻译家柳鸣九逝世,曾将“萨特”引入中国.新京报.2025-03-10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3-10
柳鸣九.中国作家网.2025-03-10
柳鸣九何许人也?他把萨特引入中国,将两柜子书留世.华声在线.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