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耶稣受难记

耶稣受难记

《耶稣受难记》(英文名: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是由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美国剧情片,于2004年2月25日在美国首映,同年3月19日,该片在中国大陆上映,由吉姆·卡维泽、玛雅·摩根斯特恩、克里斯托·日夫科夫等主演。影片主要改编自《新约圣经》,主要讲述的是耶稣死前的最后十二小时,门徒犹大为了三十银钱出卖了耶稣,导致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故事。

《耶稣受难记》自上映后,获得第31届美国人民选择奖最喜欢的电影和第9届金卫星奖最佳导演,提名第77届美国奥斯卡奖最佳摄影、最佳化妆、最佳原创配乐。后来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截至2022年12月1日,影片全球票房总计约为6.1亿美元。

电影剧情

耶稣(吉姆·卡维泽饰)跟门徒们吃了最后的晚餐后,门徒犹大(卢卡·里奥奈洛 饰)为了三十银钱出卖了耶稣。耶稣感觉到士兵要来抓他,他变得惶恐不安,他叫醒门徒们,希望他们能为自己警醒一小时。耶稣在密林里祷告,撒旦(罗莎琳达·塞隆坦 饰)趁机蛊惑耶稣,但耶稣却十分坚定。耶稣祷告完,犹大已经带士兵来到了耶稣这里,他上前亲吻耶稣跟耶稣请安后,士兵便开始抓人。门徒们见状和士兵打了起来,甚至还用了刀子。

门徒彼得(弗朗西斯科·德维托 饰)一刀将士兵耳朵削下,耶稣叫彼得住手,并告诉众人今日凡是动刀的,必死在刀下,说完还把士兵的耳朵治好了,门徒彼得一把将刀丢下。见他们不再反抗,士兵将耶稣用铁链锁住,路上拳脚相加,他们将耶稣压到了耶路撒冷城内,他们在路上碰到了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玛雅·摩根斯特恩 饰),玛利亚正在祈祷着。大祭司连夜召集工会领袖审判耶稣,众人上前指责耶稣,虽然有少数人反对,却被大祭司的人直接丢了出去。大祭司问耶稣到底是不是救世主,耶稣回答他是。大祭司被耶稣的话惹得暴跳如雷,他要求马上定耶稣的罪,于是众人便上前殴打辱骂耶稣,门徒彼得看到耶稣的遭遇后,便向门口走去,他三次被人认出,但三次都否认。彼得看着受伤的耶稣,想到耶稣的嘱托:鸡鸣之前自己要三次否认耶稣的身份。而叛徒犹大,看到了耶稣的遭遇后,清醒了过来,陷入了无尽的懊悔和自责之中,在路边捡了一条绳子,自缢了。

天亮之后,耶稣被大祭司压到了总督这里,等待最后的判决,大祭司要求判处耶稣死罪,总督觉得事有蹊跷,便亲自审问耶稣,在审问耶稣之后,却发现耶稣并没有罪,可大祭司却不依不饶,总督只好说耶稣是犹太人,那么就要交给犹太人的王大希律王审判,而希律审判耶稣一番后,只觉得耶稣是一个疯子。希律不处理耶稣,众人只好又把耶稣押了回来,总督不得不收拾残局。此时,人群激愤,总督想到自己每年可以赦免一个罪人,他让士兵将罪犯巴拉巴拉了出来,但众人选择释放巴拉巴,还要求将耶稣钉十字架。总督认为耶稣罪不至此,只处以鞭刑。鞭刑之后士兵做了一个荆棘王冠,戴在耶稣的头上。鞭刑之后,众人依旧不满意,要求再钉十字架。总督无可奈何,只能同意。

耶稣一路上跌跌撞撞,终于到了加略山,他无情地被钉在十字架上,此时的耶稣还在为人们祈祷。旁边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嘲笑耶稣说,救世主连自己都救不了。耶稣大声祷告,另一个强盗听到耶稣的祈祷后便开始自我忏悔,他认为自己被钉十字架是罪有应得,但耶稣罪不至此。几个小时过去了,突然狂风四起,山崩地裂,耶稣回归了天国。之后,圣母玛利亚和彼得用裹尸布把耶稣抱着,安葬了耶稣,三天后,门徒去往耶稣的墓室,却发现耶稣的身体不见了,耶稣已然复活,再降人间。

主要角色

幕后制作

前期制作

电影剧本

梅尔·吉布森和他的合作伙伴布鲁斯·戴维(Bruce David)、斯蒂芬·麦克维蒂(Stephen McVitty)一直想拍摄这样一部电影。起初他们将电影名称定为《激情》,但米拉麦克公司正在拍摄一部同名电影,于是主创团队将电影名称改为《耶稣受难记》。吉布森表示,他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了让这部电影经受住时间的检验,让观众都能认真地反思电影内容,同时也希望电影里的勇敢和牺牲能唤起人们的关爱和宽容,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电影拍摄的十二年前,梅尔·吉布森在经历了一场信仰危机,就开始了对耶稣的苦难、宽恕和拯救的思考。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吉布森和《好血统》编剧本尼·杰拉德共同编写的,尽管这部电影大部分来自《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的记载内容,但是吉布森很清楚,他即将踏入一个从来没有人探索过的艺术领域,艺术、电影叙事和个人信念将会在这里发生冲突。

拍摄地点

为了再现耶路撒冷和其周边荒凉沙漠,拍摄团队成员考察过摩洛哥突尼斯新墨西哥州西班牙等地方,最后选定罗马作为拍摄地点。因为Cinecitta电影制作厂位于罗马,它以其世界顶级的布景技术闻名,所以这让电影拍摄工作十分方便,而距罗马不远的马泰拉,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城中的砖瓦充满了耶路撒冷风格的韵味。

主演选择

耶稣

从一开始,梅尔·吉布森就很清楚,要想把《耶稣受难记》拍成电影,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能够把耶稣完美的人性和神圣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演员。于是丹尼尔·吉布森找到詹姆斯·卡维泽,因为吉布森被卡维泽的一张照片所感动。威廉·吉布森相信,卡维泽那锐利的眼睛和坦率的神情,能够在无声中传递出慈悲与怜悯的真谛。吉布森第一次打电话给卡维泽的时候,他并没有认出吉布森,所以吉布森就自称梅尔·布鲁克斯,但两人很快就进入了正题,吉布森承认了自己性格上的缺点,说自己并不适合扮演耶稣,而卡维泽则是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圣母玛利亚

在寻找玛利亚的角色时,吉布森把目光投向了罗马尼亚的玛雅·摩根斯坦特(Maia Morgenstern)。吉布森对她在许多欧洲电影中的精彩表现印象深刻,吉布森甚至把摩根斯坦特视为罗马尼亚最杰出的女演员。摩根斯坦特学习了许多关于玛利亚的绘画、雕刻和文学,并且超过两百次阅读电影脚本,她从在饰演玛利亚的过程中把苦难变成爱。更难得的是,这个角色是在摩根斯坦特怀孕的时候饰演的,她的特殊身份让她对母亲的理解更加深刻。

拍摄花絮

《耶稣受难记》拍摄于冬天,卡维泽(Caviezel)当时拍摄鞭打那场戏时只穿了一条缠腰带,身体几乎要冻僵了。在耶稣被金属鞭鞭打的时候,卡维泽的后背有一块大约半英尺厚的板子,就是为了防止身体不被打到,但是依旧有个演员失手了,当时卡维泽背后的整块皮都被撕了下来,没想到过了一会那个演员再次失手,卡维泽的背后就这样留下了一条14英寸长的伤疤。而在拍摄耶稣在加略山上布道的戏时,卡维泽被闪电击中,头顶冒火。

与谣言相反,马来西亚并没有禁止这部电影。马来西亚政府允许基督徒看到它,只有基督教教堂可以出售门票。

在扛150磅的十字架走路时,吉姆·卡维泽的肩膀脱臼了。

摄影师凯勒·德沙内尔(Caleb Deschanel)说电影的大部分都是以高于正常每秒24帧的速度拍摄的,这能在大多数场景中创造了一种相对的“慢动作”感,使表演更具分量、故事更有戏剧性。

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说耶稣从十字架上被带走后躺在圣母玛利亚怀里的长镜头,是受到了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像“La Pietà”的启发。

影片配乐

影片亮点

主题

影片所呈现的受难过程,是一种身的苦难,也是一种心灵的拯救。耶稣是神的儿子,但他仍要忍受这样的苦难。耶稣用他的身体承受了普通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却没有任何怨言,甚至还在祈求“雅威呀,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罪责!”耶稣面对死亡,依然保持平静。博爱是这部影片最大最令人震撼的主题。

人物

耶稣

梅尔·吉布森导演想要完美地耶稣形象,他用数字技术把男主卡维泽蓝色眼睛变成了褐色,并给卡维泽带上了假鼻子,基本还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能看到的耶稣的形象。与耶稣的神性形象不同,影片在回忆片段中强调了耶稣的人性,耶稣过去的平淡和后来受难的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玛利亚

在电影中,玛利亚是一个相对重要的角色。在耶稣被钉死的那一幕,摄影机数次转向人群中的玛丽亚。她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袍,站在远处,泪流满面。没有用任何言语,只有几个眼神的接触,却显示了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在电影即将结束时,罗马士兵把耶稣从十字架上放下,玛利亚用她那空洞的眼神展现了一位失去了孩子的母亲的悲痛和哀伤。

获奖信息

*以上数据来自互联网电影资料库和1905

票房

由于有大量的血腥暴力镜头,这部影片在北美首映时就被定为R级,但电影3千万投资却获得了3.7亿美元的北美票房和6.1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在北美,这部电影一直是R级电影的票房冠军,《死侍》和《小丑》都是这部电影的手下败将,而在全球,这部电影在R级影片中名列第7。

*截至2022年12月1日

网站评分

影片争议

影片反犹是由一些犹太教天主教的学者提出的。据梅尔·吉布森合作公司艾肯公司报道,学术人士非法获得了最初的一部剧本。在看了之后,他们开始谴责这部电影是反犹太的。一家名为《犹太周报》的杂志称,他们认为《激情》(后改名为《耶稣受难记》)是“这么久以来他们所看到的最具有反犹色彩的影片。”在争论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导演吉布森站了出来,说他本人拍摄这部电影没有反犹的意思,他对谁都没有恶意,何况是对犹太人。他本人许多朋友和同事都是犹太人,而反犹派不仅违背了他的个人信念,也违背了影片的主旨。

电影评价

正面评价

尽管这部电影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令人惊叹的电影,迦勒·丹斯切尔(CalebDeschanel)制作的电影色调使得电影画面很精美。——《今日美国》克劳迪娅·普伊格(Claudia Puygue)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电影——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对耶稣之死最有力的描绘。它在(观众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部电影的观众可能永远不会再以(和电影中)完全相同的视角看待十字架了。——商品评价詹姆斯·贝拉迪内利(James Belladinelli)

撇开争议不谈,《耶稣受难记》是一部精湛的电影。——保罗·克林顿(Paul Clinton)

负面评价

《耶稣受难记》是一部暴力血腥的电影,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关于耶稣最后一天的电影被描述为一部令人振奋的杰作,但我发现它令人反胃,令人深感不安。——《波士顿环球报》杰夫·雅各比(Jeff Jacoby)

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的《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是自二战德国战败后最恶毒的反犹电影,简直令人作呕。——《每日新闻》杰米·伯纳德(Jami Bernard)

电影本身的反犹争议吸引了很多人去看,但作为一部电影,它真的相当糟糕。——《休斯顿纪事报》埃里克·哈里森(Eric Harrison)

参考资料

..2022-12-22

耶稣受难记.豆瓣电影.2022-12-22

耶稣受难记获奖记录.1905.2022-12-22

..2022-12-22

..2022-12-22

耶稣受难记幕后花絮.1905.2022-12-22

梅尔·吉布森新作《耶稣受难记》主创访谈.新浪网.2022-12-22

..2022-12-22

耶稣受难记幕后花絮.猫眼.2022-12-22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豆瓣音乐.2024-03-19

..2023-03-20

R级片《耶稣受难记》将拍续集.weibo.2022-12-22

耶稣受难记评分.时光网.2022-12-22

..2022-12-22

..2022-12-22

梅尔·吉布森首次就新片表态:《激情》不反犹.新浪网.2022-12-22

..2022-12-22

..2022-12-22

..2022-12-22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