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阿拉伯婆婆纳

阿拉伯婆婆纳

阿拉伯婆婆纳(学名:Veronica persica Poir.),别名波斯婆婆纳、灯笼草、肾子草、大婆婆纳等,是车前草科(Plantaginaceae)婆婆纳属(Veronica)铺散多分枝草本。阿拉伯婆婆纳原产于欧洲、西亚至伊朗一带,现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中国的华东、华中地区、西南、西藏自治区东部及新疆(伊宁市)等地均有分布。该物种多生于路边、荒地、宅旁、苗圃、农田等处,是一种旱地夏熟作物田恶性杂草,为3级入侵植物,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威胁。。

阿拉伯婆婆纳株高10-50厘米。根为直根系,侧根较多,呈乳白色。茎暗紫色,密生两列多细胞柔毛。茎基部叶对生,叶卵形或圆形,两面疏生柔毛。总状花序,雌雄同株;苞片互生且为叶状;花梗长于苞片;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蓝色、紫色或蓝紫色,裂片卵形至圆形;雄蕊2枚,短于花冠。蒴果肾形,被腺毛。种子舟形或长圆形,背面具深的横纹。花期3-5月,果期4-5月。

阿拉伯婆婆纳繁殖力强,生长迅速,具有较长的花期和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优良的冷季型草坪草资源。其茎叶还可作蔬菜食用。

形态特征

铺散多分枝草本,匍地生长,自基部分枝,下部分枝伏生地面,余斜上,株高10-50厘米。

根为直根系,根系分布较浅,侧根较多,呈乳白色,主根较明显且茎上生有不定根。

茎暗紫色,一般自基部分枝成丛,下部伏地,密生两列多细胞柔毛。

叶2-4对,茎基部叶对生,网状叶脉,卵形或圆形,基部浅心形,平截或浑圆,边缘有粗钝锯齿,两面疏生柔毛,叶柄长约0.37厘米。

总状花序,顶生,花萼花期长仅3-5毫米,果期增大达8毫米,雌雄同株,左右对称;每朵花都有1片苞片,互生且为叶状;花梗长于苞片;花萼4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有睫毛,三出脉;花冠蓝色、紫色或蓝紫色,裂片卵形至圆形,筒部极短,喉部疏被毛;雄蕊2枚,短于花冠。

果实与种子

蒴果肾形,被腺毛,成熟后几乎无毛,浅裂为两部分,网脉明显,裂片钝,宿存花柱超出凹口。种子舟形或长圆形,腹面凹入,背面具深的横纹,长约1.6毫米。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阿拉伯婆婆纳原产于欧洲、西亚至伊朗一带,现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欧洲、北美、亚洲中东、大洋洲、南美洲南非等地都有分布。

中国分布

阿拉伯婆婆纳在中国逸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江西省重庆市上海市湖南省,湖北,广东省云南省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安徽,四川省山东省陕西省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台湾,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等。

生长习性

阿拉伯婆婆纳是一种喜旱喜光的夏熟作物田间禾本科杂草,多见于麦田、油菜田,喜生于长江沿岸和西南旱地,多生于路边、荒地、宅旁、苗圃、果园、菜地、林地、风景旅游区、农田等地。阿拉伯婆婆纳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30°C,种子对萌发的温度范围较广。其萌发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含水量20%-40%为宜。种子对光照敏感,能促进萌发,因此种子适合在地表或靠近地表播种。对低盐胁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在盐渍地中生长。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阿拉伯婆婆纳为一至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能通过无性繁殖来增强个体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阿拉伯婆婆纳的苗期为秋冬季,有两次萌发高峰,8月底或9月初发芽率高,12月到次年1月间发芽率低。阿拉伯婆婆纳雌雄同株,靠昆虫传粉,自交亲和能力强,座果率和结实率高。果实成熟后开裂,种子散布在泥土中,等待发芽。阿拉伯婆婆纳的种子萌发迅速,萌发率高达70%。同时,阿拉伯婆婆纳可进行营养繁殖,它除根系和地面上的直立茎以外,还可以产生大量的匍匐茎,营养生长密度很高,平均每株可以长出8条左右的直立茎,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花期3-5月,果期4-5月。

人工种植

阿拉伯婆婆纳多进行种子繁殖,其种子生活力强且寿命较长,种子有3个月的休眠期,在室温下保存和使用赤霉素可以有效地解除冬眠。在15-35℃的环境中,阿拉伯婆婆纳种子的发芽率都很高。阿拉伯婆婆纳是一种优良草坪草资源,适宜在25-30℃的环境中进行种植。种子对光的敏感性较强,适宜在地面或接近地面播种,超过3cm的覆盖层不能发芽。阿拉伯婆婆纳可以通过根、地上直立茎、匍匐茎等一些营养繁殖构件进行无性繁殖,如将新鲜的离体无叶茎段、带叶茎段通过组织培养进而形成新植株。

物种危害

入侵特性

阿拉伯婆婆纳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生长时间长。无性繁殖能力强,茎着土易长出不定根,新鲜的离体茎段埋土后能形成新的植株,种子萌发率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较宽,在0~1cm土层中萌发率可达100%,在3cm以下不出苗。阿拉伯婆婆纳在中国入侵植物名录中属于3级入侵植物。

主要危害

波斯婆婆纳是油菜、麦类等夏熟作物田的恶性禾本科杂草,同时也严重危害大豆、玉米、棉花等幼苗生长。当其种群密度在麦田中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危害作物生长。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阿拉伯婆婆纳在苗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较高,而在成熟期后则表现出明显的降低,因此应在其幼苗期使用除草剂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常用除草剂有:异丙隆、伏草隆、2甲4氯、甲磺隆绿麦隆、双磺隆、麦草宁等。

生物防治

胶孢炭菌Qz-97a对阿拉伯婆婆纳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使之感染炭疽病,但对大豆、油菜等作物无毒害作用,有较强适应性且易于工业化生产,因此目前主要使用胶孢炭疽菌Qz-97a作为真菌除草剂进行生物防治。毛盘孢属的部分真菌也对阿拉伯婆婆纳具有致病性。

农业防治

阿拉伯婆婆纳种子处于水田中两年会完全死亡,因此可将轮作制度改为旱水轮作,以有效地控制这种喜旱禾本科杂草

功用价值

园艺价值

阿拉伯婆婆纳生长迅速,繁殖力强,自然低矮匍匐、成片生长,不仅越冬能力强,早春返青快,开花早,花色艳丽,花期长,观赏价值高,可作为冬季和早春草地绿化植物,冬季保持深绿色,早春呈现蓝紫色花;其适应力强,适应性广,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冷季型草坪草资源,其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可快速覆盖地表,用于恢复冬季华北部分城市绿地的绿化覆盖率,并可利用其花期优势,弥补草地枯黄、无花的不足。

食用价值

阿拉伯婆婆纳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等。其茎叶可作蔬菜食用,味甜。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阿拉伯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2-12-26

阿拉伯婆婆纳.中国自然标本馆.2022-12-26

阿拉伯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2-12-26

阿拉伯婆婆纳.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2-12-26

阿拉伯婆婆纳.植物智.2025-04-14

..2022-12-26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信息系统.植物智.2022-12-26

..2022-12-26

..2022-12-26

阿拉伯婆婆纳 (ā lā bó pó pó nà).植物智.2024-04-05

阿拉伯婆婆纳 (ā lā bó pó pó nà).植物智.2024-04-08

阿拉伯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2-12-26

..2022-12-26

..2022-12-26

..2022-12-26

..2022-12-26

..2022-12-26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