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世界
电影《完美的世界》(英语:A Perfect World)是一部剧情,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执导,约翰·李·汉考克(John Lee Hancock)编剧,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 、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劳拉·邓恩(Laura Dern)、T·劳瑟(T.J. Lowther)等主演,于1993年11月24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从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的一个真实事件中获得了大量灵感。
影片在一名被绑架的男孩菲利普•佩里(Phillip Perry)与绑架他的逃犯布奇·海恩斯(Butch Haynes)之间展开,两人共同飞驰在通向完美世界的道路上,由于相似的童年经历两人在这一段路途中产生了复杂的情感、建立了友谊,从而演绎了一个相互救赎、感人至深的故事。
1993年,《完美的世界》在《电影手册》评选的Top 10电影中获得最佳影片;1994年,提名土耳其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外语片。
影片剧情
男孩菲利普•佩里(T.J. Lowtherr 饰)出生于单亲家庭,其母亲对他管教甚严,因此他也失去了很多童年时应有的快乐。
一天,附近监狱里的两名逃犯特里(Keith Szarabajka 饰)和布奇(Kevin Costner 饰)闯入菲利普的家中欲施行抢劫,其中一名逃犯特里想非礼菲利普的母亲,被另一位逃犯布奇阻止了,俩人挟持了菲利普作为人质匆匆逃走。
另一边,州长正面临大选想借此机会赢得声誉和为自己拉票,向警方施压命令其抓捕逃犯,于是警方成立了以瑞德·加尼特(Clint Eastwood 饰)和女犯罪学专家萨利•格柏(Laura Dern 饰)及神枪手三人为首的追捕小组,其中一人瑞德·加尼特在逃犯布奇童年时以犯有暴力行为的罪名将其父亲送入教养所,布奇也因无人教养而沦为罪犯。
两名逃犯在逃亡的过程中因利益纠纷和关系紧张而发生了冲突,最终布奇杀死了特里,并带着菲利普继续驾车逃跑。途中,随着对彼此的深入了解,布奇与菲利普也建立了如同父子般的关系,一起享受了从未有的生活乐趣。
男孩菲利普家族信奉教派,因此不能参加任何节日和活动,丢掉了很多孩子的乐趣,于是布奇让菲利普把母亲禁止他做的事一一列出并带他逐个尝试:偷万圣节的脸谱和衣服、用枪逼着主人拿出食品充饥、坐在车顶上享受开车冒险的乐趣。
他们来到好心老人的家里,与老人家中的孙子一起玩耍、娱乐,然后老人在知道布奇是逃犯后便想引开孙子,但孙子不理解老人的用意,两人在交流中出现了摩擦,老人不得已打骂孙子,布奇因此露出狰狞的面目,将其捆绑起来,逼迫老人向孩子道歉。
在这时候,警察已经包围了布奇和菲利普,在最后时刻,布奇要求菲利普的母亲答应自己让菲利普有个快乐的童年,并掏出父亲离去时送他的一张明信片准备送给菲利普,然而该动作被误认为是布奇在掏枪,于是早已埋伏好的狙击手射杀了布奇。最后,菲利普乘警察的直升机离去《完美世界》票房惨败。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伊斯特伍德在制作《火线狙击》时收到了《完美世界》的剧本,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说:“拍摄这个电影,的确是一个让自己从演员的位置上,停下来休息休息的好机会。再说,我也累了,想休息一阵子。”伊斯特伍德拿着剧本找到凯文·科斯特纳,凯文-科斯特纳在阅读完剧本之后,觉得影片中的瑞德-加内特一角非常适合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伊斯特伍德考虑过后,决定出演电影,因为他自己也认识会把到大多数的时间放在指导拍摄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表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表示:“我宁愿把时间放在幕后,我想自己能坐在摄影机旁,执导一部电影,我不是非常想再扮演什么角色了。我已经拍了太多的电影,塑造了太多不同的角色了。”
布景
摄影部门于 1993 年 4 月 29 日开始堪景。根据 AMPAS 文件中的制作说明,电影的拍摄地点定于得克萨斯州亨茨维尔(Huntsville, TX)和德克萨斯州奥斯汀(Austin, TX)附近。导演和制作设计师亨利·班斯特德 ( Henry Bumstead )一起,在圣马科斯河畔(San Marcos River)进行选景,圣马科斯河畔也被称为“几乎废弃的棉花小镇”( “nearly abandoned cotton town”),在旧建筑的基础上更好地建造了影片场景,利用了小镇上前部的加油站、酒店,建造了一个“人造场地”(“fake-brick structure” )。同时,导演巧妙布置了需要耐人寻味的细节设计,如路边小餐馆的场景名为“Dottie's Squat and Gobble”,以及电影中有很多犯罪类型的图片,用以丰富电影的场景和配合电影的犯罪题材设计。
音乐
在制作过程中,导演伊斯特伍德和和编剧约翰·李·汉考克十分重视利用配乐,编剧在《完美的世界》剧本的第一句话:“这有点怪异,如果曼波乐队在公共汽车事故中丧生,这就是他们在天堂演奏的音乐。”在编写初,音乐在电影中就有足够的权威和咬合力。
《完美的世界》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爵士乐,由著名的爵士乐手莱尼·尼尔赫斯谱写。爵士乐手莱尼·尼尔赫斯在爵士音乐逐渐没落的情况下,濒临退休,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却是一个典型的爵士爱好者,有了他的推荐,莱尼·尼尔赫斯在《完美的世界》的表现中大放异彩,他也表示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共事是一种荣耀。这是他在《不可饶恕》之后,第二次与伊斯特伍德合作。
拍摄过程
伊斯特伍德在电影拍摄过程引导小演员TJ的表演,例如在拍一部让人热泪盈眶的告别戏时,TJ应当向等待的执法官走去,让科斯特纳在绝望中爬来爬去,即便是最老练的演员,这一幕的情感表达和表现方式也会让人望而生畏,而像TJ作为新人很难把控这场戏。当摄像机开动时,伊斯特伍德尝试着引导TJ的方向,“好吧,戴上面具!慢慢地!是的!”,““你只要稍微有点激情就行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演员们坚持在得克萨斯州的烈日中拍摄,科斯特纳的脸部像被涂抹了粘稠的液体,科斯特纳自己也说:“我觉得自己被绑在树上了接受烈日的火辣。”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注重对天气的把控,在拍摄最后一场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表示这个场景十分重要,不能仓促行事,需要花足够的时间来获得正确的镜头,如果排错了意味着又要冒一次下雨的风险。
评级
1993 年 11 月 5日,在美国分级和评级管理局 (CARA) 上诉委员会举行听证会后,影片的评级从“R”更改为“PG-13”,听证会期间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制片人大卫·瓦尔迪兹表示支持 PG- 13。
幕后花絮
伊斯特伍德和科斯特纳都没有时间宣传这部电影。科斯特纳正忙于拍摄《怀亚特厄普》,而伊斯特伍德一直在“几乎不间断”地进行《完美世界》的后期制作,后期制作于 1993 年 11 月 13 日完成,距离电影开幕不到两周。
此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有兴趣参与这项计划,但是因为《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的档期不一致,斯皮尔伯格放弃了这个计划。虽然仅仅是作为一个电影制片人,伊斯特伍德也很乐意在斯皮尔伯格离开《侏罗纪公园》的时候签下他。
角色演员詹姆斯·杰特 (James Jeter) 出生于 1921 年 9 月 15 日,在此之前他出演过《沙卵石》等电影和《狂野西部》等电视剧,并在长期放映的西部连续剧“bonanza”中反复出现,这为他的担任《完美的世界》电影中的角色奠定了基础。
电影中的服装设计,尤其是菲利普这个角色和他的 Casper 服装,来源于编剧约翰·李·汉考克的童年记忆,编剧约翰李汉考克回忆说他和他的兄弟穿着这样的服装在得克萨斯州的田野里跑来跑去。
影片风格
人物
布奇是一个邪恶与善良并存的人物。首先其身份是一个越狱的逃犯,这样的人物设定就造成了布奇的性格特征中存在着邪恶的力量,挟持菲利普、杀死特里、捆绑老人、逼迫老人向孩子道歉等一系列举动的背后源于其性格中已经存在的邪恶的因素。但阻止同伴对菲利普一家人的伤害、在一路上对菲利普予以了保护、给予菲利普类似父爱的情感的行为,让这个角色同时拥有一种善良和正义的力量。同时布奇有一个缺失父爱的童年,在遇到同为孤独者的菲利普时,布奇用一个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与菲利普交往,他教会了菲利普用枪,他教会菲利普用男人的方式保护自己,呈现了布奇对于父爱的渴望。
小主人公菲利普,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懦弱小男孩,在与劫匪的一日相处中,成长为一个有自主意识、勇敢、果断的小男人。起初,菲利普是作为人质被胁迫和布奇一起逃亡的,他本来有几次机会可以逃脱的,但他选择了继续这种刺激的旅行。接下来,在布奇杀死了同伙特里后问“要跟我来吗?”、在甩脱警察的追捕后,布奇严肃地告诉他“菲利普,我在问你,不是问你的妈妈和耶和华,你要不要去玩不请客就捣蛋?”,布奇在逃亡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引导菲利普做出选择,菲利普真正的学会了独立判断,为自己而作决定。同时,菲利普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比如在逃跑的过程中,菲利普·佩里就像是一个“江湖老手”,他悠闲地靠在布奇的身上,装出一副依偎在父亲怀里的样子,轻松地通过了一关,种种事件的细节描述,,都生动形象地为观众刻画了一个聪明可爱、勇敢善良的儿童形象。
叙事
影片呈现出了笑中带泪的叙事风格。在布奇和菲利浦的世界中,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但整个过程又是带有泪水的。最后以布奇的死画上了句号,有残酷也有父爱、温暖和梦想,以此建造一个“完美的世界”。
纵观整部影片,其线索可分为“明线”和“暗线”两种。布奇和菲利浦行进的路线——亦即警长瑞德等追踪的路线即是“明线”。依靠这条线索,故事一步一步地走进了观众的视线,一家人粗鲁地对待孩子,这自然而然地与布奇的童年和菲利浦的童年经历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影片的“暗线”是布奇和菲利浦的成长和教育。一方面,布奇的童年和教育经历,由布奇在与菲利浦的对话中透露出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得克萨斯州的女罪犯学者萨莉来讲述,她和瑞德一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这个故事。
主题
首次,什么是完美世界?电影名为《完美的世界》,其实是由电影中的一段对话衍生而来。在这部电影里,一名警官正在搜索罪犯,他说“要是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们就把枪什么的全收起来,敲敲灌木丛,罪犯自己就举手投降了”。犯罪学家萨利-格伯回答他说:“要真的是一个完美的世界,那么这种事情就根本不会发生--我说的是布什的爸爸就根本不会离他而去”。但是究竟什么才是“完美的世界”呢?依靠那种最后杀死人的规则么?还是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和良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说“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我的上部电影《不可饶恕》就在探讨这个问题,在上部电影中,我留下了一个光明的结局。拿到赏金的牛仔,最后去了外地,做起了正当的生意,有了钱,过上了平静、安稳的生活。不过在这部电影里,我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回答,我想现实总不会那么美好、生活总不会那么光明向上。肯定要有遗憾,有了遗憾,这个世界才真实。也只有让观众觉得有缺憾,他们才会反思自己现在的生活,才能更珍惜这一切”。这部电影表现了一个完美的世界,但它的结尾并不完美。正义与善良,是两个不同的社会价值类型。当人们所崇尚的各种价值观发生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常常陷入困境。电影的结局,通俗地理解可以是法不容情,但这并不是电影的目的。矛盾的产生是为了思想和突破,人们的现实生活已经不能再用对错、黑或者白来划分了,交汇错杂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在各种利益的冲突中,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种理想的结果,以达到我们内心的各种价值的平衡,这是我们所希望的。
其次,电影剖析的就是人性存在着两个方面——邪恶与善良。布奇作为一名穷凶极恶的越狱杀人犯同时,也拥有一种善良和正义的力量存在。人性之中的邪恶与善良绝非是清晰可见,二者往往是纠结在一起。
父爱是电影中隐藏至深的主题。布奇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菲利普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布奇在与菲利普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近似于父爱的感情,都引导着观众对于父爱的理解和反思。
“自由选择”也是影片探讨的问题。布奇最终在电影的结尾处选择了自杀而不是被警察杀死或者终身监禁、菲利普在影片最后学会了勇敢地做出自我选择和判定而不是一味的顺从母亲,都表达了电影对于“自由选择”的探讨。
“完美的世界”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在危险中不断地挑战和突破,在不断的挑战中磨练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在影片中,布奇和菲利普做了许多惊险的事:布奇把菲利普的枪对准了特里,只要他要逃跑,他就会把他“嘣”死;菲利普在店内偷走了一套“鬼精灵”的儿童圣诞节服装;布奇怂菲利普去偷一部“福特”轿车;菲利普以“鬼精灵”的身份去打劫;在车子失去控制的时候,菲利普巧妙地一脚刹车;菲利普最终还是选择了布奇,呈现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荣誉奖项
影视奖项
制片与发行
上映信息
票房信息
1993 年 11 月 24 日,北美地区 ( 23% ) 31,130,999美元,国际 ( 77% ) 104,000,000 美元,全球 135,130,999 美元。
反响与评价
《好莱坞报道》报道者杜安·拜尔格 (Duane Byrge)在 1993 年 11 月 19 日评论,称布奇的角色“可能是凯文·科斯特纳 ( Kevin Costner ) 的最佳表演”,但许多评论家则谴责这部电影过于冗长且杂乱无章。
《纽约时报》1994 年 1 月 10 日的一篇文章指出,自 1993 年 11 月 24 日上映以来票房收入仅为 3000 万美元,《完美世界》票房惨败。纽约时报指出,科斯特纳的选角是一个有缺陷的反英雄角色,因为科斯特纳一直扮演讨人喜欢的男主角,因而造成了《完美的世界》的低票房。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电影:从最差到最好的 15 部最伟大的电影》文章中指出《完美世界》有一种飘渺无拘无束的逃亡感觉,就像“荒地”一样,其中凸显了悲惨的父子关系、危险精神错乱的逃亡形式与男孩坚韧的性格。
参考资料
完美的世界 (1993) A Perfect World.时光网.2022-12-29
完美的世界 ( 1993 ) A Perfect World.时光网.2022-12-29
完美的世界 A Perfect World (1993).豆瓣电影.2022-12-29
《完美的世界》:温情的悲剧与完美的世界.电影文学.2022-12-29
完美的世界(1993).新浪娱乐.2022-12-29
完美的世界简介.豆瓣电影.2022-12-29
《完美的世界》中关于人性的不完美结局.电影文学.2022-12-29
电影《完美的世界》中菲利普的男性气质.文学教育(上).2022-12-29
人性之光:电影《完美的世界》主题浅析.大众文艺.2022-12-29
论电影悲剧美学中的“笑中带泪”——电影《大话西游》《开心家族》《完美的世界》赏析.今古文创.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