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传统名菜,在清朝光绪初年由济南“九华楼”酒楼所首创,以猪大肠为主料,采用“肠套肠”的办法加以葱、姜、芫荽等配料,通过煮、烧等烹技法制作而成。

九转大肠原名为“红烧大肠”,后经九华楼饭庄杜老板的朋友提议改名为“九转大肠”。后来酒楼又进行了改进,即先焯,后煮,再炸,又烧,出勺,入锅,反复多次,直至烧焖至熟,使大肠色泽红润,五味俱全,肥而不腻,香味扑鼻。此菜声名鹊起,风靡济南府,并遍及山东省各地,成为名菜。到了近代,厨师们又对“九转大肠”予以改进,规范了肥肠的长度,繁复了食材加工过程,并在烹调过程中加入了更多的调料。

2018年9月10日,“九转大肠“入选“中国菜”中的“山东省十大经典名菜”名单。

历史沿革

九转大肠创始于清朝光绪初年,在当时济南县东巷北首有一处“九华楼”饭庄,杜姓老板是个富甲一方的商人,一生信佛,非常崇拜佛家的“九九归一”之说。有一次,他去一个做肉食朋友的家中去喝其孩子的满月酒,酒后朋友回礼并额外送给他一挂猪下水。回到九华楼,杜九龄找来于姓大厨,让他做个肥肠尝尝。厨师回到厨房,左思右想反复试做,都不好吃,他又去肉铺买了一些大肠回来继续做,反复试制多次,终于做出了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大肠菜。这道菜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把猪大肠洗净以后,采用“肠套肠”的办法,把整个肠子一层一层地套起来。套好之后下入清水锅中煮,并加入各种香料,将肠煮至硬朗,捞出,晾凉,切成小段,然后栽入锅中,加入各种调料进行红烧,一道“红烧大肠”就做成了。杜老板听到消息,立刻赶过来,见到盘中油亮金灿的肥肠,夹起一块送入嘴中,连声称香极了,于是决定第二天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尝此菜并为之定名。次日,宾客们来到九华楼,店小二张罗着先上一些别的菜,就在客人们翘首以待的时候,大肠上了桌。人们品尝过后,纷纷称赞好吃,但未知其名,席中一位老朋友,了解杜老板信佛,酷爱九字便提议叫“九转大肠”,此提议引来掌声,也使杜老板十分中意。

后来酒楼又进行了改进,即先焯,后煮,再炸,又烧,出勺,入锅,反复多次,直至烧焖至熟,使大肠色泽红润,五味俱全,肥而不腻,香味扑鼻。此菜声名鹊起,风靡济南府,并遍及山东省各地,成为名菜

到了近代,厨师们又对“九转大肠”予以改进,首先是规范了肥肠的长度:每段切成约60-70公分。其次是繁复了食材加工过程:“连环套”的肠层须套八九层,大大超出以前的两三层。再次是烹调过程中加入了更多的调料,如:料酒肉桂面、白胡椒粉、生抽、醋、葱末、花椒油、香菜末等。

原料

九转大肠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传统名菜,以猪大肠为主料,加以葱、姜、芫荽等配料,通过煮、烧等烹饪技法制作而成。

制作工艺

九转大肠制作复杂,从选料到上桌,要经过揉搓、冲洗、翻摘、再洗、再翻、毛烫、白煮、改刀、上色、慢烧、收等,任何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九转大肠的烹饪技艺十分独特,需要将大肠煮熟后用细丝绳子捆成九个环状,再将其切成相等的小段。烹饪过程中,要反复加热、倒出、倒回,翻炒九次,使其均匀入味。九转大肠的调味是最关键的一步,是九转大肠蕴含五味的保证。除日常的葱姜蒜、糖醋盐外,还有肉桂、砂仁、胡椒、麻栗坡草果等,其中肉桂、砂仁起脱臭增香的作用,砂仁还是辽五味中苦味的来源。这些调味品恰到好处地混合,在去除异味的同时,使菜品最终呈现酸、甜、苦、辣、咸五味。

“九转大肠”有两种做法,在《中国名菜谱》第六辑(山东)中均有记述,其主要区别在于大肠初加工是用盐醋还是用白矾搓洗,以及烧制前过油与否。

一是济南市名厨张继兴的制法,张继兴是上个世纪初的名厨,幼时在济南燕宾楼随名厨丁洪轩、赵长龄学习烹调技术,学成后在宏文达、东鲁饭庄任厨师。张继兴善于烹制许多山东名菜,特别是对菜的炒汁煮汤及色味方面有独到之处。他制作的“九转大肠”,初加工用盐醋搓洗,不过油,色泽鲜润,肠软而嫩,且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食之别有风味。

再是济南名厨袁兆麟师傅的做法,袁兆麟是张继兴同时代的人,自幼即随其父名厨袁法学艺,从清光绪年间以来,即在济南市市兴城楼、百花村、源兴楼等饭店以及北京、天津市、沈阳、西安等各地名菜馆任厨师,对鲁菜的烹调有丰富的经验。袁兆麟师傅的烹制特点是遵循旧法,讲究色、味和火候,专以奶汤清汤调味,不用谷氨酸钠,因而自成一派。他制作的“九转大肠”,与张继兴又有不同,大肠初加工是用白矾搓洗,而且要过油,将大肠炸成红色,然后烧制。

菜品特色

肥肠每段切成约60-70公分,“连环套”的肠层须套八九层。入口,肠段外层焦脆,内层细腻柔滑,咸鲜酸甜俱全的肉汁迸射而出,油脂陡然溢满口腔,香浓软糯、入口即化又略带韧性的口感,瞬间便可征服味蕾。

九转大肠成菜色泽红亮,味型咸甜酸辣香。吃九转大肠,讲究细嚼慢咽。初一口,闯入味蕾的是酸和甜,又一口,便是微微的咸和辣,再一口,就能品出些许苦味。大肠入口软嫩,肥而不腻,久食不厌。

获得荣誉

九转大肠是济南传统名菜。上世纪50年代末由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编撰、轻工业部出版的《中国名菜谱》第一辑(北京)、第六辑(山东省)均列入此菜,可见其重要程度。2018年9月10日,“九转大肠“入选“中国菜”中的“山东十大经典名菜”名单。

参考资料

“九转大肠”.鄂尔多斯新闻网.2024-02-06

从有味道的“九转大肠”,看“逐渐失宠”的山东菜系.百家号.2024-02-06

九转大肠的迷之味道,到底是不是故意的.百家号.2024-02-06

济南传统名菜——九转大肠.山东频道凤凰网.2024-02-05

夜读丨九转大肠的五味人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5

山东人发明九转大肠是故意的吗?.中华网.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