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
《黑水》(英文名:Dark Waters)是2019年由托德·海因斯执导,马修·迈克尔·卡纳汉、马里奥·科雷亚、纳撒尼尔·里奇三人为编剧,马克·鲁法洛、安妮·海瑟薇等人主演的历史传记类剧情,2019年11月22日在美国上映。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片共计获得全球票房2310.8万美元。
影片根据纳撒尼尔·里奇在《纽约客》上发表的文章《成为杜邦最大噩梦的律师》改编,讲述了辩护律师罗伯特·比洛特受到农民坦南特的委托,向化学巨头杜邦提起环境诉讼,并为此坚持十几年,帮助因化学污染饱受折磨的民众起诉杜邦公司的故事。
影片获得第46届法国凯撒电影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第24届金卫星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影片剧情
罗伯特·比洛特(马克·鲁法洛 饰)是塔夫脱律所的合伙人,同时也是化学公司——杜邦的辩护律师。身处西弗吉尼亚州的农民威伯·坦南特(比尔·坎普 饰)通过罗伯特的外婆前来寻求罗伯特的帮助,他的奶牛因为枯流垃圾场中化学物质毒化了溪水而死亡,罗伯特并未给出答复。第二天,罗伯特前往帕克斯堡,从外婆口中得知坦南特的农场是自己儿时玩耍过的地方。他前往坦南特的农场,坦南特告诉他,很多母牛患上了内脏肿胀、牙齿发黑等怪病,接二连三离奇死去,环保署的报告坦南特也无从知晓,于是,罗伯特向杜邦的法律顾问菲尔(维克多·加柏 饰)咨询,拿到了报告,坦南特却无法相信报告的结果,在罗伯特目睹奶牛发疯、观看了坦南特给的奶牛离奇死亡证据录像带后,他决定帮助坦南特起诉杜邦公司,公司领导汤姆(蒂姆·罗宾斯 饰)也表示支持他。
1991年,距离起诉已经过去了一年,罗伯特依然在收集证据,他在晚宴上向菲尔提出公开垃圾填埋场的所有东西,引得菲尔失态,一直支持他的妻子(安妮·海瑟薇 饰)也略有不满。在不懈努力下,罗伯特终于拿到了证据。
2000年,罗伯特通过变黑的牙齿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关注到了一个可疑的化学物质:全氟辛酸(PFOA),这种物质对人体伤害极大。同一时间,坦南特家中很多证据都被盗走。
罗伯特发现杜邦利用战争使用的化学物质,将其使用在美国家庭中,甚至是有名的不粘锅也包含全辛酸。一系列恶行被揭穿,他想劝说坦南特拿到赔偿离开居住地,却被告知坦南特和他太太都已患上癌症,罗伯特更加坚定了揭露杜邦公司真面目的决心。
2002年,在法庭外,罗伯特见到了病重的坦南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杜邦的罪行公开于众,西弗吉尼亚州的居民们也都奋起反抗。
之后的又两年,罗伯特一直在为杜邦的相关案件奔走,他的身体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005年,医疗监护方案通过,罗伯特提出以支票换血样的方法,很多人都愿意提供血样来检测其中的c-8含量,其中也有杜邦的支持者。
坦南特案开始11年后,坦南特去世,不明真相的群众指责那些起诉杜邦公司的人,血样的监测也一直没有结果,家庭中妻子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重重困难让罗伯特的病情加重晕倒。
2012年,科学小组终于来电,历经7年,他们成功证明了6种疾病和c-8化学物质的联系,患病的人皆可以获得杜邦公司的赔偿。正当罗伯特和家人欢聚一堂时,坏消息传来,杜邦食言了,拒绝赔偿。
2015年,罗伯特没有放弃,依然为杜邦相关案件努力,杜邦最后赔偿了3535个案子,共计6.707亿美元,从坦南特案开始迄今已有20多年,罗伯特.比洛特依然在战斗。
演员与角色
幕后制作
前期筹备
影片源自2016年一则名为《成为杜邦最大噩梦的律师》(The Lawyer Who Became DuPont's Worst Nightmare)的新闻报道,《纽约时报》记者纳撒尼尔·里奇(Nathaniel Rich)详细记述了一位名叫罗伯特·比洛特(Robert Bilott)的律师,对美国化工巨头杜邦提起环境诉讼的全过程,这场官司揭露了几十年来杜邦公司化学污染的历史。
幕后花絮
“绿巨人浩克”马克·鲁法洛在演员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位环保活动家,《黑水》这部电影能够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离不开他的努力,多年来他一直在呼吁对BFOAS和PFAS这样的永久化学品进行监管。鲁法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认为3M公司和杜邦将不得不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承担一些责任。他们明知道这类物质会导致癌症、出生缺陷和内分泌疾病,却还故意把产品带到市场上。”
在这部电影上映的那一周,杜邦的股价从72.18点跌至65.03点,跌幅7.15点。
现实生活中的罗伯特·比洛特的儿子特德·比洛特在《黑水》这部电影中担任艺术部实习生。
在片尾字幕中:展示了一些主要的真实人物,据透露,一些背景人物是由参与真实案件的人扮演的。
主题与亮点
电影主题
电影《黑水》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单独聚焦于一个特定的群体,而是指向了全人类,以一个公共社会问题为主题,展现了资本和底层普通人民之间的矛盾。
电影中也充分展现了小人物与巨头公司之间对抗的不易,罗伯特在与杜邦长期的拉锯战中,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心理上焦虑不安,身体也出现了中风症状,家庭中对妻子和孩子更是缺乏关注,不断地经历失望甚至绝望,明白了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的道理。不仅是罗伯特,农民坦南特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小镇上的普通农民,坚持要起诉化工巨头公司,在小镇上遭到了很多人的排挤,因为小镇上很多人都受到了杜邦公司的恩惠。可见,在资本的强权下,小人物的反抗有多艰难。
“反高潮”情节处理
电影中没有大场面的高潮情节,更倾向于表现人物的情绪,案件处理的日常,从而引领观众感受主人公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这种“反高潮”情节的处理,让影片的纪实性更强。从最初罗伯特接受坦南特的请求,到收集证据再到出庭最后等待血样的研究结果,过程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时间跨度很大,其中没有激烈的情节和压倒性的胜利,大多都是不断地失败再重来,每当高潮似乎要来临时,影片都终止了这种期待。所以观众在观影时,会产生心理落差。影片的最后,众人期待的皆大欢喜的大结局也没有出现,主人公最后的高光时刻是他依然帮助杜邦的受害者维权,当法官问他:“你还在?”罗伯特回答:“是的,我仍在这里。”平淡的对话给人更深的震撼。
光影色彩
电影中光影色彩的运用也很有代表性,在罗伯特刚成为律所的合伙人时,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在这个时间段,他工作的场所和生活场所都统一采用暖黄色的光影,但当他在农场慢慢发现事情的真相,揭露杜邦公司罪行的时候,色调就变成了灰白色,沉闷压抑。在电影的结尾,当罗伯特得知杜邦撕毁合约,不承认医疗赔偿时,他几乎崩溃,离开了暖色光影下的小镇酒吧,也意味着十几年的辛苦付出可能成为泡影。
在这部电影中,大多数镜头都呈现出一种灰暗的色调,体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力感和抗争感。
获奖记录
制作与发行
上映信息
票房信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影片评价
《黑水》是一部悲伤的电影,但也给了人们希望,虽然是痛苦的结局。马克·鲁法洛饰演罗伯特·比洛特,克制但好斗;一个总是有强烈正义感的人,但只有通过这个案件,他才真正开始感受到正义的真正含义。电影摄影师埃德·拉赫曼在这部电影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成就甚至超过了鲁法洛和海恩斯。《黑水》令人震惊、紧迫、具有对抗性,它展现了痛苦的现实:金钱主宰世界。——帕特里夏·斯马格(Patricia Smagge)《电影杂志》
爱德华·拉赫曼(Edward Lachman)为《黑水》(Dark Watersis)拍摄的电影非常出色。这位资深的摄影师负责描绘美国中西部到西南部(更具体地说,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和西弗吉尼亚州帕克斯堡市的小镇),他在每个外部和内部位置都注入了自己的忽视感或衰败感。这部电影看起来像是从内到外都在腐烂,考虑到它的主题——危险的“永久性化学品”渗入农村人口的供水——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有效的美学选择,它的作用是复杂化(如果不是完全超越)多德·海恩斯的《大卫与歌利亚》(David vs.Goliath)法律惊悚片的一般形式。尽管我们被要求认同和支持一位向跨国资本主义的装甲风车倾斜的讨伐律师,但这幅图像表明,他的追求正在一个堕落的世界中展开。——亚当·奈曼(Adam Nayman)《视觉与听觉》
《黑水》由马克·鲁法洛主演,他是一名律师,试图惩罚杜邦化学公司在西弗吉尼亚州倾倒有毒废物。这部电影是一部反对腐败体制电影的独孤求败者,其传统是《内幕》《禁止的真相》和《裁决》,这可能是一个精神枯竭的过程,甚至让剧中最漂亮、最有魅力的演员出现在屏幕上,看起来就像他们和我们其他人一样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中,并为此感到筋疲力尽。——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
《黑水》比纪录片还要尊重现实,这是它难能可贵之处,电影因此拥有了一种深度,只是它的深意在电影之外、故事之外,需要观众去感受、联想,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告诉了观众,这个世界与己有关的一些残酷真相。——韩浩月《中国青年报》
网站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2月31日
参考资料
黑水.豆瓣电影.2023-01-31
黑水.时光网.2023-01-31
黑水.演职员.时光网.2023-01-31
黑水.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3-01-31
黑水.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1-31
黑水.票房明细.猫眼电影.2023-01-31
黑水.1905电影网.2023-01-31
电影《黑水》:孤独的斗士对抗腐败的系统.澎湃新闻.2023-01-31
黑水.更多资料.时光网.2023-01-31
《黑水》:比纪录片还要尊重现实.中国青年报.2023-01-31
黑水.猫眼电影.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