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毛枝五针松

毛枝五针松

毛枝五针松(拉丁学名:Pinus wangii Hu et Cheng),别名云南五针松、滇南松、箐松、岩龙松等,是松目松属植物。毛枝五针松为乔木阳性树种,喜雨量充沛、气侯温和的生长环境,常生于海拔1350-1700m的石灰岩山地、石山岩坡和悬崖峭壁上,毛枝五针松分布范围狭窄,在世界上仅在中国和越南北部有少量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毛枝五针松通常高约20m,胸径60cm。一年生枝暗红褐色,二、三年生枝呈暗灰褐色;冬芽褐色或淡褐色,无没药树,芽鳞排列疏松;针叶5针一束,粗硬,微内弯,边缘有细锯齿,背面深绿色,腹面两侧有气孔线;中生树脂道3个;球果矩圆状椭圆形或圆柱状长卵圆形,熟时淡黄褐色或褐色、或暗灰褐色,具果梗;中部种鳞近倒卵形,鳞盾扁菱形,鳞脐不肥大,凹下;种子椭圆状卵圆形,淡褐色,种翅偏斜。

毛枝五针松可作盆景材料进行观赏,其木材质较轻较软,结构较细密,可用来建造建筑、枕木及家具等,亦可提取树脂。但由于生境被破坏、自身更新能力差等原因,其物种数量已开始下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版)中,保护级别为二级。

形态特征

毛枝五针松为乔木,高约20m,胸径60cm。

枝和芽

一年生枝较细,表皮暗红褐色,密被褐色柔毛,二、三年生枝呈暗灰褐色,毛渐脱落;冬芽褐色或淡褐色,无没药树,芽鳞排列疏松。

叶为针叶,5针一束,长2.5-6cm,径1-1.5mm,粗硬,微内弯,先端急尖,边缘有细锯齿,背面深绿色,腹面两侧有气孔线;横切面三角形,中生树脂道3个,叶鞘早落。

果实

球果矩圆状椭圆形或圆柱状长卵圆形,单生或2-3个集生,微具树脂或无树脂,熟时淡黄褐色或褐色、或暗灰褐色,具果梗,长1.5-2cm;中部种鳞近倒卵形,鳞盾扁菱形,边缘薄,微内曲,鳞脐不肥大,凹下。

种子

种子椭圆状卵圆形,淡褐色,两端微尖,长8-10mm,径约6mm,种翅偏斜,长约1.6cm,宽约7mm。

物种对比

本种与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 菲利普·弗朗兹·冯·西博尔德 et Zuccarini)相近,本种一年生枝暗红褐色;针叶粗硬,径1-1.5mm,没药树道3个,中生;球果具果梗,长1.5-2cm,种翅偏斜,长约1.6cm,宽约7mm。而日本五针松小枝色浅,黄褐色;针叶较细,径不及1mm,树脂道2个,边生; 球果近无柄,种翅较短,长不及1cm。

物种分布

分布范围

毛枝五针松分布范围极狭窄,在世界上仅在中国和越南北部有少量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州的麻栗坡县西畴县马关县等3个县,其中麻栗坡县数量较多。

生境

毛枝五针松主要生长于海拔1350-1700 m的石灰岩山地、石山岩坡和悬崖峭壁上,疏生不成森林,或与栋类树种混交成林。

生长习性

毛枝五针松为阳性树种,喜雨量充沛、气侯温和的生长环境,适宜生长于田间持水量为40%、排水良好、且pH值为7.69-8.42的弱碱性土壤中。

繁殖方式

毛枝五针松在自然状态下主要靠种子进行繁衍,但其种子结实量小、优良率低,天然更新困难,很少见到幼树。

育苗造林

播种繁殖

首先选择当阳树种进行采种,采种后进行曝晒、敲打、除杂,即可贮存起来,待到清明节以后进行播种,播种前先对圃地和种子进行消毒,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播种后盖禾本科杂草,最后在其生长期间要注意合理灌溉、排水,夏季应进行遮阴。

整地与栽植

栽植前先修好防火线再进行炼山,选择撩壕方式进行整地,之后选择阴天或小雨夭气进行栽植,栽植深度为苗木的一半以上。

移栽与管理

移栽可以从高海拔向低海拨移植,采取带垦整地造林,移栽后注意及时抚育,最后等到其郁闭成林后,让其自然整枝,切忌人工整枝。

物种保护

濒危原因

毛枝五针松为中国特有种,但由于其生境遭到严重破坏,木材不断被偷砍盗伐,再加上自身结实量小,种子优良率低等原因,毛枝五针松资源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保护等级

毛枝五针松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EN(濒危),其还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版)中,保护级别为二级。

保护措施

为保护毛枝五针松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国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树木园迁地保护了重要植物71种,其中毛枝五针松被列入优先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用途

园艺观赏

毛枝五针松树干挺拔通直,树形优美,姿态高雅,且生长缓慢,可以作盆景材料进行观赏。

工艺用材

毛枝五针松木材质较轻较软,结构较细密,具没药树,耐久用,可用来建造建筑、枕木、电杆、矿柱及家具等,亦可提取树脂。

相关研究

部分学者对毛枝五针松生理特性的影响要素进行了研究,其中康洪梅等对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幼苗松针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80%时,其POD、SOD和cat活性较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抗逆性变弱,20%-40%的田间持水量下,L-脯氨酸、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时,丙二醛含量最低,抗逆性最强;随后,他们还研究了土壤pH值对毛枝五针松生理特性的影响,发现土壤在pH为7.69-8.42时最适宜毛枝五针松幼苗的生长发育;向振勇等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对毛枝五针松壮苗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发现水杨酸溶液可显著改善毛枝五针松幼苗的生长状况,能够扩大植株根系体积,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毛枝五针松幼苗的抗逆性,有助于壮苗的形成,且在其浓度为1 g/L时效果最好。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3-17

详细内容.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2023-03-17

毛枝五针松 (máo zhī wǔ zhēn sōng).植物智.2023-03-17

华南五针松 (huá nán wǔ zhēn sōng).植物智.2023-04-2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2-24

日本五针松 (rì běn wǔ zhēn sōng).植物智.2023-03-17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