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Three Gorges Dam),简称“三峡工程”,也称“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于长江中上游段,位于中国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工程荣获112项世界之最,集防洪、发电、航运三大功能为一体,综合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七大效益,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

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全线竣工,2008年10月完工,2020年11月1日,由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宣布,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三峡工程由拦河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拦河大坝全长2309米,坝顶高程为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控制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分洪区的库容;水电站安装有34台水轮发电机组,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的船闸为五级船闸,可通过5万吨级船队,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

历史沿革

建造原因

解决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从1900年至2000年,长江特大水患共发生12余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修建三峡工程可控制长江55%的流域面积,控制湖北荆江洪水来量的95%以上,能够有效保护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洞庭湖区1500万人和150万公顷的田地,使长江下游的抗洪能力提高至百年一遇,这是修建三峡工程的最首要原因。

平衡能源和电力供应:从1971年开始,中国进入缺电局面,为改变现状,党中央和国务院把电力建设放在能源建设首位,电力资源的严峻紧缺促使三峡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三峡水电站共32台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2240万千瓦时,发电效力巨大。

改善航运条件:长江作为中国的内陆河,是联结中国西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通道,但航运条件艰难,不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修建三峡工程能够使航运条件得到改善。

前期论证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建造三峡大坝的设想。

1932年和1944年,国民政府先后派出勘测队和美国专家对三峡进行实地考察勘测,并与美国垦务局签订三峡大坝的设计合约,三峡工程的建设初具模型;1947年,国民政府崩塌,三峡水利计划的实施被迫中断。

1950年初,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工作,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1955年,经过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关于三峡工程的选址、勘测、设计等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与苏联签订技术援助合同,由苏联派出专家前往中国进行指导;1956年,毛泽东主席前往长江三峡进行实地考察,将三峡工程的修建提上议程,;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由周恩来同志主持的政治局会议,报告《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通过,指出: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可行的;1979年,水利部向国务院报告,建议中央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作出决议。

1982年,改革开放后,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支持三峡工程的修建,强调“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1989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在重新编制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三峡工程的修建利大于弊,应趁早修建,推荐的可行性实施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同年,江泽民同志前往三峡工程坝址三斗坪镇进行实地考察;1991年,三峡工程分别报请国务院和第七届全国人大审批审议;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的建设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建造准备

从1993年初,围绕实施三峡工程的移民、供水、供电、通讯系统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全方位开展。

移民安置

三峡工程修建的水库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0个区县,277个乡镇,1680个乡村,其中包含8座基本全淹的县镇:秭归县归州镇兴山县高阳镇,巴东县涪陵镇,巫山县巫峡镇奉节县永宝镇,原万县沙河镇,开县汉丰镇,丰都县名山镇;1座大部分被淹没的县镇:云阳县云阳镇;4个部分被淹没的市区和县镇:万州区涪陵区、忠县忠州镇,长寿县城关镇。涉及企业1500多家,房屋3400多万平方米,有85%的陆地面积在重庆市境内。

最终移民总数131.03万人,其中库区移民129.64万人,坝区移民1.39万人。根据工程施工进度,采取“连续移民”的搬迁安置计划,总共分四期完成:1993-1997年为一期;1998-2003年为二期,涉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等4个县(区),重庆市巫山、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忠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丰都县涪陵区等8个县(区),累计搬迁安置移民72.4万人;2003-2006年为三期,搬迁安置移民24万余人,涉及湖北宜昌和重庆库区12个乡镇,93个村;2007-2009年为四期,完成11.4万余人的移民搬迁安置。移民主要安置到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重庆等12个省(直辖市)。

供电系统

1994年12月,220kV和110kV的高压、总容量为12.6kVA的电源系统全面建成投用,由葛洲坝二江电厂和莲沱变电所共同出线,为三峡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供电保证率。

供水系统

三峡工程的供水系统根据不同方位和用途,分别设置左岸、右岸、生产、生活四个供水系统,四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其中右岸生产水系统于1994年12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右岸生活水系统于1995年6月投入使用,左岸生活水系统于1995年底完成,左岸生产水系统于1996年3月建成。

通讯工程

按照规划,三峡工程的通信系统由微波、光纤、载波和移动通讯及数字程控交换机等系统组成,运用了卫星通信、光通信、移动通信等多种先进技术。

1994年,已完成PCM480CH数字微波工程,500线程控交换机的安装组网,800MHZ移动通信工程,三峡工程的通信系统初步形成;1995年,宜昌市内程控电话数量由3万门增加到6万门,为三峡工程的通讯服务工作做出了保障;2003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讯工程网络已基本建成,共拥有5套程控交换设备,以由7 个主站和5个分支站组成的SDH光纤通信系统是三峡永久通信系统的核心。

建造历程

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主体工程总工期17年,分3个阶段进行,一期工程(1993-1997)5年,二期工程(1997-2003)和三期工程(2003-2009)均为6年。

2015年9月,长江三峡工程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2016年9月18日,三峡升船机正式进入试通航阶段;2019年12月,升船机竣工验收;2020年11月1日,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一期工程

第一阶段的时间是1993-1997年,以完成大江截流为标志,除准备工作外,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和导流明渠开挖等,主要施工项目有:施工准备及对外交通工程,一期导流工程,临时船闸及上下游引航道工程,大江截流和二期围堰工程,永久船闸开挖工程,一号厂坝段开挖工程,茅坪防护工程。

具体施工过程为:在中堡岛左侧、后河上、下游及沿中堡岛左侧修筑一期土石围堰,形成一期基坑;在围堰保护下,把基坑内的江水抽干,挖除中堡岛扩宽后河,修建混凝土导流明渠、浇筑混凝土纵向围堰等;一期土石围堰束窄河道约30%,此时大江承担泄洪及通航任务。

二期工程

第二阶段的时间是1997-2003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工程主要目标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和升船机的施工,主要施工项目有:二期围堰工程、河床及左岸大坝及电站工程、永久船闸工程、升船机工程、茅坪防护大坝工程。

具体施工过程为:在大江上修筑二期上、下游土石横向围堰,与一期修建的混凝土纵向围堰形成二期基坑;把基坑中的江水抽干后,在围堰保护下,修建三峡大坝的泄洪坝段、左岸厂房坝段及电站厂房等。

2002年10月,左岸大坝全线浇筑到设计高程185m;2003年6月,水库蓄水至135m,首批两台机组成功发电,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三峡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三期工程

第三阶段是2003-2009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建完为标志,进行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完成全部机组安装。主要任务是修筑右岸厂房坝段和右岸非溢流坝段,投产左右两岸电站剩余的20台单机70万千瓦的机组,建成升船机工程、输变电工程,以及临时船闸改建冲沙闸工程,电源电站工程和右岸地下电站厂房土建工程,拆除碾压混凝土围堰和三期下游土石围堰,河床封堵泄洪坝段导流底孔等。

具体施工过程为:拆除二期上、下游土石围堰;进行三期明渠截流,修筑三期上、下游土石围堰,浇筑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在三期基坑内修建大坝右岸厂房坝段及右岸电站厂房和右岸非溢流坝段。

2006年5月,大坝全线浇筑到设计高程185m,10月,水库蓄水至156m水位,进入初期运行期;2008年10月,左、右岸电站26台水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汛末开始实施正常蓄水位175m实验性蓄水。

建筑布局

三峡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由三部分构成:挡水泄洪建筑物,即三峡拦河大坝(简称三峡大坝);发电建筑物,即三峡水电站;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简称三峡船闸)和垂直升船机。

长江左岸至右岸三峡枢纽建筑物的布置是:三峡船闸,垂直升船机,左岸非溢流坝段和电源电站、左岸电站,泄洪坝段,右岸非溢流坝段和右岸电站,右岸地下电站。其中,左岸大坝全长1600多米,右岸大坝全长660多米。

挡水泄洪建筑物

三峡大坝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采用三层大孔口的立体交错布置方案,用1800多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而成,由非溢流坝段、厂房坝段和23个泄洪坝段组成,非溢流坝段用来挡水,厂房坝段用来发电,泄洪坝段用来泄洪。

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相当于60层楼房的高度,坝顶最大宽度22.60米,坝底最大宽度126.73米。大坝横剖面的形状近似直角梯形,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泄流坝段总长483m,设23个7m*9m(宽*高)的深孔、22个宽8m的表孔,用于泄洪;3个排漂孔、8个排沙孔和2个冲砂孔,用于各种漂浮物的下泄和冲沙;大坝左右侧厂房坝段设有38个孔洞、右岸的地下电站设有6个孔洞,为发电机组的进水孔。截至2016年12月31日,泄洪深孔累计启闭2960 次,累计运行 136589.34h;排漂孔累计启闭312次,累计运行14707.78h;排沙孔累计启闭33次,累计运行617.17h;表孔累计启闭133次,累计运行1764.93h。

正常蓄水位175m,对应库容393亿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m,对应防洪库容221.5亿m³,挡泄水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98800m³/s,按万年一遇加大10%洪水校对,洪峰流量124300m³/s。

发电建筑物

三峡水电站包括左、右岸2个坝后式水电站、1个地下水电站和1个电源电站。

2个坝后式水电站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厂房坝段紧靠大坝的下游,由坝式进水口、引水压力管道、主厂房、上下游副厂房、尾水渠及厂前区等组成,引水压力管道为单机单管布置,直径 12.4 m,并采用浅埋坝后背管布置形式,其中左厂房安装水轮发电机组14台,右厂房12台,共2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地下水电站位于河道右岸的山体中,由引水系统、主产房系统、尾水系统三部分组成,以岩锚吊车梁、新型变顶高尾水洞形式修建,包括岸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主厂房等多个主要建筑物,共装有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为420万千瓦;电源电站位于河道左岸的山体中,装有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为10万千瓦。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82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

三峡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位于左岸。三峡船闸上游和下游水位的最大落差达113米,以4区段8分支廊道等惯性分散出水加盖板消能的型式,采取“高空化数输水廊道+阀门快速开启+底扩廊道体型+门楣自然通气”的防空化综合技术建设而成,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有南北两线,一线上行,一线下行,每线船闸有5个闸室,呈楼梯状布置,6道人字闸门,相邻闸室相距22.6米,主体结构段总长1621米,单个闸室有效尺寸为长280米、宽34米、最小槛上水深5米,年单向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能够保证船舶安全顺畅地从上游驶向下游,或从下游驶向上游。

垂直升船机是船舶来往于大坝上下游的快速通道,采用了一系列的创新技术:集升降驱动、对接锁定和船厢失衡事故保护等功能的承船厢竖直支承系统;齿轮托架机构能适应塔柱承重结构与承船厢多自由度相对变位,保持驱动机构开式齿轮与齿条高精度啮合;驱动机构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可精确保证承船厢升降运行过程水平状态,且具有电气同步功能;承船厢水平支承及导向系统可最大限度降低承船厢结构及设备水平地震载荷,且具有弹性缓冲和阻尼吸震功能。最大提升高度为113米,承船厢有效尺寸长120米、宽18米、水深3.5米,最大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承船厢自重加上船舶和箱内水体的总重达15500吨,是世界上总重量和提升高度最大的垂直升船机。为使船舶安全进出升船机,在上下游引航道段及闸首段,采用了新型隔流堤、新型组合门、新型双扉平板门等工程装置。

价值功能

自三峡工程运行以来,防洪、发电、通航、水资源利用三大功能得到全面发挥,综合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七大效益,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防洪

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和主要功能,也是三峡工程的效益之首。三峡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长江上游洪水冲击中下游平原的通道,通过三峡水库拦蓄削峰,错开上中游洪峰,避免洪水叠加,对长江上游洪水进行有效的调节控制。

三峡水库拥有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其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对城陵矶和荆江的防洪补偿,水位高度为145-155m,库容56.5亿立方米;第二部分用于对荆江地区防洪补偿,水位高度为155-171m,库容125.8亿m³;第三部分用于防御上游特大洪水,水位高度为171-175m,库容39.2亿m³,能直接控制荆江河段95%以上的洪水来量,武汉67%以上的洪水来量,有效保护江汉平原洞庭湖地区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良田,使长江中下游平原防洪能力大为提高。

2004年,长江爆发洪水,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拦洪错峰,有效缓解了荆江河段抗洪压力;2010年汛期,三峡工程累计拦蓄洪水266亿立方米,最大入库洪峰流量7万立方米每秒,经过三峡水库的削峰,下泄速度降至4万立方米每秒,有效保护了长江中下游的汛期安全;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三峡工程成功拦截5万立方米/s的洪峰,使其速度削减为1.9万m³/s,避免了洪峰的叠加,并通过调节减小洪水出库流量,有效缓解了防汛压力,从6月10日到9月10日的三个月汛期间,三峡水库拦洪总量达97.8亿m³。从2003年至2021年,三峡工程共运用拦洪功能66次,拦洪总量达2088亿立方米,年平均防洪效益为88亿。截至2024年12,三峡工程累计拦洪运用近70次,拦洪总量超过2100亿立方米。

发电

三峡水电站由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地下电站和电源电站组成,共安装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32台,5万千瓦机组2台,装机总容量2250万千瓦,是当今世界上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输变电工程采用高压输电线路及塔架、升(降)压站、换流站等设备,年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每天发电量约为全国的1/30,输送到华中地区、华东、华南和中国西南地区,惠及湖北、河南省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重庆市等九省二市,电力受益中国6亿人口,是国家电网的骨干电源,有效缓解了华中、华东地区及广东省的用电紧张局面。

2018年,三峡水电站全年发电1016亿千瓦时,是当年全世界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2020年,三峡水电站发电量达1118亿千瓦时,创造了世界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最高的记录。2022年8月底,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563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煤消耗4.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2.5亿吨,按照每千瓦时电量产生10元GDP计算,可以支撑受电地区15.634万亿元GDP,经济效益显著,其售电收入是三峡工程的主要经济来源。截至2024年12月,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超1.7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9亿吨,多年平均发电量约占全国水电产量的10%。

通航

长江贯穿中国东、中、西三部,总通航里程7万余公里,占全国通航里程的70%,年航运量占内河运量的80%,是水运交通的“黄金水道”,但航运条件复杂艰难,制约着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可改善航道里程约570公里,淹没险滩130处,加之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的修建,三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航运的状况,万吨级船队及5000吨级单船可由下游直达重庆,船舶运输成本降低1/3以上,能耗降低近2/3,通过缩短船舶运输时间产生的经济效益约4.68亿元/年,缩短货物运输时间产生的经济效益约0.61亿元/年,替代陆路运输产生的经济效益约为57.42亿元/年。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2003年开始投运使用,可同时容纳6艘3000吨级船舶,在2004年和2005年货运量分别达到了4308万吨、4393万吨,超过历史记录,2011年,货运量突破1亿吨,累计通过的货运量达5.4亿吨,获得交通部授予的“全国文明样板航道”、“全国交通运输十佳文明畅通工程”荣誉称号;三峡垂直升船机2016年9月通航,是船舶的快速过坝通道,可容纳1艘3000吨级船舶,截至2022年,升船机累计运行4470厢次,过船4506艘,过机货运量352.05万吨。

2022年8月,三峡工程的货运通航总量达到17.97亿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通过量累计1.15亿吨,通过船舶3.08万艘次,通过旅客41.45万人次。截至2024年12月,通航累计过闸货运量超21亿吨,年均经济效益344亿元。交通运输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船闸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通过量503万吨,总通过量达1.59亿吨,同比增长5.1%。

净化环境、保护生态

三峡工程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减免了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利用水的势能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环保无污染,截至2018年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110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少燃烧标煤3.81亿吨,相应减少碳排放2.59亿吨,二氧化碳9.50亿吨,二氧化硫1143万吨,氮氧化物571万吨,平均每年发电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1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90万吨,为实现节能减排、治理雾霾等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环保效益巨大;2011年至2018年,三峡水库实行了11次生态调度,利用“人造洪峰”促使四大家鱼产卵繁殖,2018年,湖北宜都断面四大家鱼繁殖总规模约13.3亿粒,为历年之最,使中游渔业资源恢复取得明显效果。

水资源利用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为175米,兴利调节库容165亿立方米,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三峡水库利用巨大的调节库容“蓄丰补枯”,通过在枯水期加大下泄流量,一般为6000立方米/秒,能够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工农业生产和沿江城镇用水紧张的局面:2009年10月,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出现严重旱情,三峡水库10月至11月上旬连续加大下泄流量,有效缓解了两湖地区旱情;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旱情,5月7日至6月10日,三峡水库为中下游累计补水54.7亿立方米。2018年底,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1950天、2172亿立方米。2022年7月至9月长江中下游水位枯竭阶段,三峡工程累计向下游补水15.1亿立方米。截至2024年12月,三峡水库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调节补水2732天,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增加城乡日供水能力226万立方米,改善灌溉735万亩,超过900万人口受益。

旅游参观

长江三峡沿线拥有数十个4A级以上的旅游景点,包括长江三峡、三峡大坝景区、白帝城景区、西陵峡口风景区等。从2014年9月25日起,中国游客可免门票游览三峡大坝景区,包含的旅游景点有坛子岭园区、185观景平台、截留纪念园,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限定为4万人,游客可通过网络线上预约和凭身份证现场预约;2022年8月5日,三峡工程博物馆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开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水电科普教育基地、电力科普基地的核心场馆。

2019年(疫情前年度数据),三峡大坝旅游区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长江旅发录得营收4.26亿元、归母净利润4979.97万元;2022年,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07亿元。

所获荣誉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以来,三峡工程创造了112项“世界之最”,所形成的科技成果荣获22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934项专利,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

影响

生态环境方面

加剧库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开垦荒林,造成水土流失;库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长江,污染水源;工程的建造导致局部山体塌,危害沿途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中下游河段出现充淤情况,上游部分泥沙淤积;破坏部分峡谷景观,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将不利影响减至最低。

2008年10月29日,国际专家经过对三峡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后,在宜昌市召开“三峡工程与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国际研讨会”,认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

截至2024年12月,库区新增污水日处理规模158万吨,库区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支流富营养化得到初步控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供水水质安全得到保障。重点片区林草覆盖面积增加447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0%,保土保水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岸线环境综合整治687公里消落区生态功能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实效。人工增殖放流各种鱼类共6亿尾,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历史文化方面

共有39处人文景观受到影响,如云阳张飞庙、西陵峡区两段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和归屈原祠的山门被淹没。为减免损失,政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的原则,规划保护文物1087项。

地质灾害方面

经过地震地质专家的论证,认为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会诱发微弱地震,但不会对大坝安全造成影响;在三峡工程库区内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2490处,政府全面展开地质灾害防护工作,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

截至2024年12月,实施地质灾害治理460处、塌岸防护69公里、高切坡治理161万平方米,开展滑坡危岩体和蓄退水影响人口搬迁,自2003年以来,三峡库区未发生蓄退水相关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评价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峡工程时曾给予高度评价:“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

2008年,全球水伙伴高级顾问卡里德·穆塔杜拉表示:“三峡工程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累计发电2700多亿千瓦时,减少了2亿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通过水库调度保证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工农业用水,中国应建设更多像三峡工程这样的项目。”

参考资料

宜昌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湖北党史网.2023-03-27

百年梦圆——三峡工程的前世今生.中国政府网.2023-04-26

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中国政府网.2023-03-27

长江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草案审计结果.中国政府网.2023-03-27

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的情况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4-27

三峡工程简介.中国政府网.2023-03-27

三峡工程背景解读:三峡工程的“世界之最”.中国政府网.2023-03-29

又双叒叕获奖啦!三峡工程入选“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澎湃新闻客户端.2023-04-14

工程概况.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3-29

..2023-03-29

..2023-03-29

三峡工程专家:三峡工程初期效应已开始显现.中国新闻网.2023-04-14

三峡大坝建设.中华龙都网.2023-05-09

快讯:世界最大水坝——三峡大坝正式建成.中国日报网.2023-03-30

快讯:世界最大水坝——三峡大坝正式建成.中国日报网.2023-03-30

快讯:世界最大水坝——三峡大坝正式建成.中国日报网.2023-03-30

快讯:世界最大水坝——三峡大坝正式建成.中国日报网.2023-03-30

三峡工程 ——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世纪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4-04

三峡工程每年移民近十万人.人民网.2023-04-02

[总体规划]三峡库区的淹没情况.中国政府网.2023-04-03

工程概况.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7

【记忆】百万三峡移民.澎湃新闻客户端.2023-04-26

三峡二期移民验收工作启动 二期工程验收有序进行.中国法院网.2023-04-27

三峡工程已累计移民达72.4万人 三期移民将启动.搜狐网.2023-04-27

三峡工程三期移民宣告结束 能满足156米蓄水要求.中国新闻网.2023-04-27

【改革开放40年】三峡工程大规模移民.宜昌市史志网.2023-04-04

三峡四期移民启动 6月底前搬迁安置移民4万人.国家发展门户网.2023-04-27

千名记者在三峡展开新闻会战 宜昌邮电为大江截流搭起[大看台].人民邮电报.2023-04-15

三峡水利枢纽基本建成通信网络.中国三峡工程报.2023-04-15

又双叒叕获奖啦!三峡工程入选“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澎湃新闻客户端.2023-04-14

三峡升船机通过竣工验收.石家庄市水利局.2023-05-09

《百问三峡》第3篇 壁立西江(20-38问).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3-04-28

CCTV.com-国家地理.央视网.2023-04-14

三峡工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01

:: 三峡工程的世界之最.荆楚网.2023-05-13

三峡工程丨Engineering.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3-04-28

新闻背景:构成三峡工程的三大主要建筑物.搜狐网.2023-04-28

三峡工程 百年梦圆——写在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之际.今日头条.2023-04-14

工程概况.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14

三峡工程电站设计.Engineering.2023-04-28

三峡地下电站初具雏形 主要建筑物由三部分组成.中国政府网.2023-04-28

船舶通过三峡大坝时“爬楼梯”、“坐电梯”是怎么回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8

防洪 通航 发电 抗旱——三峡工程凸显“四大效益”.中国政府网.2023-04-01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应是三峡工程的效益之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4-14

三峡工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8

国之重器——长江三峡工程的五大功能.瑞金市人民政府.2023-04-01

郑守仁:从2016年长江洪水看三峡工程防洪作用.长江水利网.2023-04-28

三峡工程防洪、通航、发电三大效益提前全面发挥.中国政府网.2023-04-28

三峡工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8

三峡工程2016年汛期拦洪近百亿立方米.中国质量新闻网.2023-04-28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持续发挥.中国新闻网.2023-04-14

【巍巍三峡】累计发电量15634亿千瓦时!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持续发挥.光明网.2023-04-14

“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今日头条.2024-12-14

工程概况.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8

让三峡工程造福人民.国家能源局.2023-04-01

三峡工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8

为什么说三峡水电站是我国电网中的骨干电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8

三峡工程正式初期运行 发挥防洪发电通航三功能.中国政府网.2023-04-28

钮新强: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 提升黄金水道支撑力.长江水利网.2023-04-28

三峡坝区河段通航能力大幅提升通航效益快速增长.中国政府网.2023-04-28

三峡工程安全稳定运行17年 综合效益显著.中国新闻网.2023-04-14

2022年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光明网.2023-04-14

「巍巍三峡」三峡通航建筑物累计货运量约18亿吨.中国新闻网.2023-04-14

三峡枢纽前三季度通过量达1.15亿吨.今日头条.2024-10-02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1-04

三峡工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15

三峡旅游百亿版图:“千里江陵”到千里高铁.中国网.2023-04-28

三峡大坝旅游景点开启免费时代 中国游客免门票.中国新闻网.2023-04-15

三峡工程博物馆开馆.中国能源网.2023-04-15

三峡旅游:2022年净利润433.53万元 同比下降95.88%.中国证券报.2023-04-28

三峡工程获“FIDIC百年工程项目奖”.水利部产品质量监督总站.2023-04-28

“国资国企学习体验线路”推出 5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率先登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3-08-23

国资委命名首批100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资小新.2023-08-23

水利部关于公布“人民治水·百年功绩” 治水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3-08-23

防洪、发电、航运三效益凸现 三峡工程造福百姓.中国政府网.2023-04-14

国际专家认为三峡工程生态影响总体利大于弊.央视网.2023-04-15

三峡坝区和库区的文物是如何进行保护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8

三峡水库蓄水会不会诱发地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4-28

张红武:百年工程终玉成 千秋重器耀古今.国务院参事室.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