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
巫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下辖县,位于重庆市的东部边缘,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东邻湖北省巴东县,南接建始县,西抵重庆市奉节县,北依重庆市巫溪县和神农架林区。截至2021年,巫山县下辖2个街道,11个镇,13个乡,总面积2958.2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6.35万人。政府驻地为高唐街道广东中路222号
巫山县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县境内河流水系较为发达,均属长江水系。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长,气温高,常有暴雨,且多伏旱;冬季短,气候温和而少霜雪。巫山系大溪文化区域,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27)置巫县,隋开皇三年(583)改巫山县。民国24年设四川省政府,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万县专员公署。直至1997年6月,重庆市挂牌成立,巫山县隶属至今。
旅游业和农业是巫山县的两大支柱产业,县域现已形成以巫山脆李、柑橘、中药材、核桃、烤烟、生态养殖六大特色产业为主的“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第二产业以发展特色消费品工业、清洁能源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产业。2022年,巫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2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3:29.9:52.8。巫山县地处三峡腹心,素有“渝东门户”之称,有着由机场、高铁、长江黄金水道、多条高速公路和旅游交通大环线组成的渝东门户水陆单轨铁路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是联结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战略节点。
巫山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现有巫文化、巴楚文化、神女文化等。截至2022年,巫山县有秦末汉初古栈道、千年悬棺、汉墓群等古迹40多处,珍稀文物1000多件。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巫山小小三峡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神女峰、巫山博物馆、文峰景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骨坡抬工号子,以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踩堂戏、三峡皮影戏、巫音、民歌等。唐代诗人元稹吟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清代诗人许汝龙写下“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毛泽东挥笔“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名称由来
巫山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据《说文解字》记载:“灵,巫也,以玉事神”。故推断认为灵山即巫山。上古唐尧时代,巫山以巫咸得名。明代杨慎在其《艺林伐山》中写道:“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民间还传说,巫咸是一个神医,把楚国国王多年不愈的头风病治好了,国王封山在此,死后葬在南陵山(今巫山县城对岸)上,得名巫山。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巫山历史悠久,上可追溯至远古时代。在距今20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巫山人”化石发掘于巫山龙骨坡遗址,位于现在的巫山县庙宇镇,该遗址又称“巫山猿人遗址”,是东亚地区迄今为止出土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县境为亚洲古人类起源地之一。
虞夏之时,巫山属荆、梁二州。巫山境域为倏氏部落,后成巫载小国,县境即是所属地。商代后期至西周初年,巫山为庸国之地。庸国是一个臣服于商朝的较大的方国,其立国之地在今湖北省西北部与重庆巫山、巫溪县接壤的竹溪县、竹山县一带。同时由于夏商时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石盐产区,而盐作为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巫(溪)盐沿大宁河输出外销,因而商贾云集,“巫地日渐繁荣”下催生了早期的巴国文明。
姬静时代(公元前827年一前782年)熊挚红之子建立子国(系楚国附属),从西周周宜王时代到春秋中叶,巫山地区一直属夔子国管辖。由于巫山县境地势复杂,历史上以“上扼巴蜀,下控荆襄”著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楚、夔、巴蜀的纷争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公元前634年,楚王派令尹成得臣、司马子西灭夔,县境归楚。公元前611年,楚联合巴、秦,灭掉庸国以后,即在巫山设置巫郡,系楚国西陲门户。
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巫郡以县隶属秦国(治今大昌镇),后改属南郡。以巫名县,自此开始。
秦朝至南北朝时期
汉代,从龙门至红石梁汉墓群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巫山县农业、手工业已具规模。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主荆州,改临江郡为宜都郡(治今宜昌市),析巫县置北井县,与巫县同属宜都。章武元年(221年),爆发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战役,战争由刘备挥兵攻打孙吴孙权而起,后孙权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在双方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陆逊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而在夷陵战役中双方曾在巫峡一带数次交锋。
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分宜都郡置建平郡,郡治设在巫城。晋朝泰始泰始五年(269年),分巫、秭归县置建始、泰昌二县(一说晋初置泰昌),同时以巫、北井、泰昌、建始4县置建平都尉(治巫县)。咸宁元年(275年),改都尉为郡、于是吴、晋各有建平郡。太康元年(280年),吴亡,两建平郡合并,仍名建平郡(治巫城),巫县由大昌移治江岸,与郡合一。
隋唐至宋元时期
杨坚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以州统县。开皇三年(583年),罢建平郡,巫县直隶信州(治今奉节县),此时巫县加“山”字,巫山县名自此始。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隋巴东郡为信州;后改信州为夔州,仍置总管府;贞观十四年改为夔州都督府,巫山县直属。
赵匡胤开宝六年(973年),以夔州大昌县盐泉所建为大宁监(治今巫溪县);端拱元年(988年),大昌县自夔州改属大宁监。是时,巫山县隶属夔州路。嘉定八年(1215年),大昌县移治今大昌镇。
元改为州县,巫山县直属夔州路。
明清时期
明代废路改府,省州改县,巫山隶属夔州府。明末崇祯元年前后,由于陕北地区一带灾荒严重,广大饥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先后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其中较为著名的是以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历史上张献忠曾五次入川、三过巫山。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拥兵十万入川,攻克包括巫山在内的夔州、大昌镇、巴州等地,后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但起义最终在清军围剿下失败。
清代,袭明制。由于战祸四起,兵匪患,县境路断人稀,居民寥寥,原置大昌县,钱粮无几,不成其治,并入巫山,隶属夔州府,始成县境版图。后清廷下诏,命天下贫民入川垦荒,湖北、湖南省来巫山县者众,挽草插占,生息繁衍,代代相传。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裁废道制,以府、州、厅直隶省政。民国2年(1913年),袁世凯为恢复帝制作准备,废省改道,以道统县,巫山县隶属川东道(旋为东川道)。民国24年(1935年),蒋介石主持川政,设四川省政府,推行行政督察区制,巫山县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万县专员公署。
1926年(民国15年),中国共产党人聂维祯受董必武派遣,在铜鼓创建县境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1938年7月,中共万县县委派党员来县,以三楚小学为掩护,在此秘密发展党员,发动抗日运动,开展对中国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地方实力派人物的统战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四川划为四个行署区,巫山县隶属川东行署区万县专区。1949年12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巫山县城。1953年,四川撤销行署区,成立四川省。1968年10月,改四川省万县专署为万县地区行署,巫山县随属。1997年6月,重庆市挂牌成立,巫山县隶属至今。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巫山县位于重庆直辖市的东部边缘,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东邻湖北省巴东县,南接建始县,西抵重庆市奉节县,北依重庆市巫溪县和神农架林区。全境幅员面积2958.21平方千米,跨越东经109°33′~110°11′、北纬30°45′~31°28′。
气候
巫山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暖温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日照尚足,雨量充沛但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巫山常年平均气温18.4℃,年降水量1000-1200mm,年日照1542.2小时,年无霜期305天。受东南季风气候影响,巫山县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常引起洪水、滑坡;冬季则气候温和、少雨。因此全年日均最高气温集中在夏季七、八月,最高达36℃;全年日均最低气温集中在十二月到次年一、二月,最低达6度。一年中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降雨集中在夏季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8.8%。而冬季1月、2月、12月的降雨仅占全年的4.3%,季风气候导致的降雨集中,也常诱发各种地质灾害。
同时由于巫山县境地貌复杂,也具有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县境气候随海拔增高而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的垂直递变。境内气候要素垂直差异明显,海拔每增高100米,年均气温递减0.66℃,年降水量递增55毫米,≥10℃积温递减237℃,无霜期递减10天左右。
地质
地质构造
巫山县位于扬子陆块上扬子陆块的四川中生代前陆盆地的南大巴山逆冲带和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的七曜山凹褶带,主要横跨南大巴山逆冲带、齐曜山凹褶束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
地层
巫山县境全系沉积岩构成。自寒武系至第四系,除缺失白垩系和第三系外,其余地层均有出露。总厚度约4612~6393米。地层属扬于区三个二级地层分区,即桑坪坝(奉节县境)——巴雾河一线以北的大巴山分区南峰,七曜山以北,桑坪坝——巴雾河一线以南的四川盆地分区东缘;七曜山及东南的八面山分区西北缘;四川盆地分区在该县分布面积极小。
地形地貌
巫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端,属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貌,受巴雾河以北的大巴山山脉和以南的巫山山脉控制,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形以3个中山区与3个条状低山区相间排列,丘陵平坝散布其间。由于侵蚀作用,形成峡谷幽深,岩溶发育,中低山多,丘陵平坝少的地貌。由于四川盆地地表广泛出露古生代及其以前的石灰岩,石灰岩分布区可见石林、溶洞、暗河、槽谷等喀斯特地貌,所以县域内喀斯特地貌较为典型,其中巫山十二峰主要也由石灰岩发育而成。
其中巫山山脉矗立东南,为川鄂界山;大巴山脉山脉亘峙北部,县境部分为其南坡;七曜山山脉横亘中部(长江北岸)。山地总面积97%以上,其中,中山约60%、低山约36%、丘陵平坝4%。县境最高点为大巴山南坡的太平山,海拔2680米;最低点为培石长江边,海拔175米。
水文水利
水文
重庆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县境内河流水系较为发达,均属长江水系。其中长江干流岸线长55千米、支流岸线长453千米,岸线总长508千米,水域面积96平方千米,是长江流经重庆市的最后一站。全县水域总面积88.28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2.98%。河流径流总量67.75亿立方米,其中,县内径流总量19.97亿立方米,天然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20.43亿立方米。
河流
自西向东横穿巫山县境内中部长达56.5千米,是主要生产和生活用水来源,多年平均流量1.33万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19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大溪河、官渡河、抱龙河、小溪河、、马渡河、、福田河等9条支流和54条小溪,支流总长296.6千米。境内水系多呈树枝状,河谷形态多为“V”字形。
大宁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在巫山县境内有72千米,流经龙溪、福田、大昌镇等7个乡镇,生态环境优越,大宁河小三峡被誉为“百里画廊”。大宁河为长江左岸支流,古称盐水、昌江、高峰河,又名巫溪,自宋代置大宁监后称大宁河。河长162千米,流域面积4170平方千米,总落差1648米,多年平均流量136立方米/秒;发源于重庆市巫溪县西北大巴山南麓,于巫山县城东,是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工程的备用水源。汇入长江。其中巫溪县城至巫山县城河口72千米河段,常年可通8吨以下机动船。
湖泊
大昌湖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国家森林公园巫山小三峡上游大宁河河段,是三峡大坝蓄水后形成的库区面积最大的湖泊。大昌湖蓄水面积达17平方千米,总面积达1464.73公顷,也被称为三峡工程蓄水出现的“黄金湖”。大昌湖的水流直接进入巫峡,水质对长江有着重要影响,县域推动大昌湖生态持续改善,并进一步建设大昌湖中国湿地公园。
水利
巫山县共建成有供水任务的水库有16座,在建水库2座,总库容3894.49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总库容2634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5座,总库容913.8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9座,总库容336.69立方米;山坪塘2000多口;巫山县后溪河水电站工程为主要水利发电工程。巫山集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受地形条件限制,保水蓄水极为不易。其中境内中硐桥水库、庙堂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通过新增库容2120万立方米,极大缓解了巫山县境内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
中硐桥水库是巫山县首座中型水库,位于巫山县双龙镇硐桥村,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和城镇供水为主,兼有农村人畜饮水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总库容1056万立方米,水库水位高程736米,蓄水量约984万立方米。中硐桥水库工程工程由水库枢纽、灌区工程和供水工程三部分组成,大坝为埋石砼重力坝,最大坝高78.5米。中硐桥水库有效改善沿线近6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和2.5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条件,极大缓解县城及周边、机场、摩天岭等沿线供水压力,保障城镇供水。
庙堂水库工程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境内,坝址所在河流属大宁河左岸一级支流后溪河,是一座具有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利工程。正常蓄水位1118米,水库总库容1064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881万立方米,其中城乡供水1246万立方米,灌溉供水635万立方米。
巫山县后溪河水电站工程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由一级庙堂水电站、二级中咀坡水电站和三级峡门口水电站三个梯级电站组成。2009年8月经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核准(渝发改能〔2009〕1082号),电站总装机容量4.77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4587亿kW·h。一级庙堂电站由单一发电功能的小型水库调整为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及农村人畜饮水为主,发电为辅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二级中咀坡水电站装机容量2.57万kW,挡水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08m;三级峡门口水电站为径流引水式电站,取水枢纽为钢闸门闸坝,最大坝高为24.7m,装机容量0.7万kW。
土壤
全县土壤有7个土类,以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石灰岩土、山地黄棕壤土、山地棕壤为主。11个亚类,其中农耕地8个亚类,包括18个土属,53个土种。海拔800米以下多为潮土、石灰岩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其中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下平行岭谷及丘陵台地,石灰土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分布区,黄壤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支流阶地和低中山植被较好地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重庆市巫山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显示,巫山县耕地面积38800.80公顷(582012.00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13.14%;园地4427.25公顷(66408.75亩);林地219572.09公顷(3293581.35亩);草地406.12公顷(6091.80亩);湿地757.34公顷(11360.10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156.87公顷(197353.05亩);交通运输用地4360.78公顷(65411.7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362.26公顷(125433.90亩)。
水资源
巫山县作为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也被称作长江三峡重庆库区的“最后一道防线”,水资源丰富。全县有水域面积9870.49公顷;县境雨量充沛,有抱龙河、大溪、小溪、大宁河、洋溪、三溪等河流容水进入县境;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43亿立方米,客水径流量为42.78亿立方米;全县有37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其中城市有3个,包括长江水源地、朝阳洞水源地、大宁河水源地(备用水源)。
截至2020年,巫山县水资源开发流域规划范围为大溪河干流及其7条支流,流域水能资源开发任务是以发电为主。巫山县虽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储量可观,但由于石灰岩层分布广,沟谷切割密度大而深,天坑溶洞多,存在地表径流多从岩层漏归江河而水资源流失的问题。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巫山县共发现19种矿种(亚矿种26种),包括煤炭、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石煤、铁、硫铁矿、冶金用砂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饰面用灰岩、制灰用石灰岩、制碱用灰岩、石膏、耐火粘土、砖瓦用页岩、冶金用白云岩、建筑用白云岩、建筑用砂岩、、钒、、铜、磷、矿泉水、地热。其中煤炭分布广泛,储量1.5亿吨,煤质为低硫低灰和中硫中灰无烟煤;碳酸钙分布极为广泛,约占全县幅员面积60%,总储量1亿吨,均符合水泥生产工艺要求。
巫山县矿产资源特点为贫矿多,富矿少;小型矿床、矿点及矿化点多;能源矿产多,金属矿产少,建筑材料石灰岩和铁为主要矿产,矿产资源相对贫乏。截至2020年底,全县有3个矿种(包括亚矿种)矿产正在开发利用,矿山数量为14个。
森林资源
巫山县森林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水平地带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在地方植被分区中,属川东盆地及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的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全县植被类型具明显的垂直带结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阔混交林带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上地带。巫山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是中国的“天然氧吧”。
全县森林覆盖率58.35%,但境域森林面积分布不均:全县乔木林平均单位蓄积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天然林占森林面积的62.50%;人工林占森林面积的37.50%,以柏木为主,树种单一,林下植被稀疏,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度和丰富度偏低。全县中幼林比重大,占乔木林面积的85.50%,残次林、低质低效林较多。巫山县作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森林资源先天条件优越,但目前存在森林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较低,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较为脆弱等问题。
生物资源
截至2019年,巫山县经济林种植面积64万亩,其中巫山脆李28万亩,柑橘18万亩。此外巫山县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品种,据全国第四次中药材普查数据显示,巫山县共有中药材资源180余种,其中野生名贵中药材50余种,重庆市重点药用品种135种。截至2019年,巫山县中药材栽植面积20万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品种有30多种,包括川党参、独活、杜仲、黄柏、厚朴、当归、牛膝、木香、盘木瓜、天麻、白术、贝母、湘蕾金银花、淫羊藿属等,现已形成“巫山庙党”为代表的中药材品牌。
生物多样性
巫山县的生物多样性方面资源得天独厚,全县有8个自然保护区,境内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也主要分布在各大自然保护区中,其中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神农架国家公园毗邻,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三大区域之一。
植物
巫山县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仅森林植物就有156科,256属,417种以上,主要分布于四个自然保护区中。五里坡国家自然保护区有7种植被类型,59个群系;有维管植物196科894属2646种。江南市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38种,归属于29科36属,其中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有25科28属29种,栽培种有7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杉、银杏、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
动物
全县分布有野生动物423种,分别属于29目94科252属,其中兽类8目24科57属70种,鸟类17目51科159属295种,爬行纲2目11科26属35种,两栖动物2目8科10属23种。境内浮游动物共有26科45属5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5种(其中一级6种,二级48种),市级保护动物2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鳞甲目、、金丝猴属、羚牛、白冠长尾雉、白唇鹿;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鸳鸯、大鲵属、红腹角雉、绿尾虹雉、獐、红腹锦鸡。
自然保护地
巫山县地处渝东北地区水土保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截止2022年,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五千米范围内的其他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420平方千米。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巫山县东北部,与神农架林区相接,境内拥有3000公顷原始森林、近300公顷原生性亚高山草甸,26.6公顷珍稀植物穗花杉群落。截至2021年已发现维管植物3001种、种子植物2790种、蕨类植物211种,并拥有水杉、银杏、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1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五里坡保护区拥有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分布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47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17种,其中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动物达79种,包括川金丝猴、金钱豹等55种国家一级及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西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
重庆市长江三峡巫山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于2007年12月20日由巫山县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位于巫山县北部,总面积24549公顷,其中核心区9561公顷、缓冲区3081公顷、实验区11907公顷。保护区属河流和湖泊湿地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中华秋沙鸭、鸳鸯、大鲵属、胭脂鱼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自然灾害
巫山县迄今为止出现过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风雹灾、病虫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由于巫山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气温高,降水多而集中,常有暴雨,间有洪涝,且多伏旱,所以常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如暴雨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等。同时巫山县河流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流域山高坡陡,暴雨量大集中,持续时间长,洪水汇集较快,洪水过程线陡涨陡落,河道流速较大,易形成山洪。部分河段修建的堤防风化严重,结构垮塌严重,往往因泄洪能力不足造成洪水排泄不畅,冲毁河岸,镇区及周边农田也形成内涝。
2023年7月3日20时至4日8时,重庆巫山县抱龙镇遭遇大暴雨,降雨量达114.5毫米,大暴雨造成该镇境内的抱龙河水位快速上涨,部分房屋受损,沿河两岸部分山体出现滑坡。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巫山县下辖2个街道,11个镇,1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重庆市巫山县高唐街道广东中路22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22100人,常住人口46.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1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70%。出生人口4048人,出生率为6.49‰;死亡人口4206人,死亡率为6.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5‰,全县户籍人口性别比(女性为100)为110.37。根据巫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568人,占18.93%;15-59岁人口为273493人,占59.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1401人,占21.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2205人,占17.78%。
民族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8356人,占99.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106人,占0.89%。巫山县内民族主要有汉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等,汉族占总人口的99.11%。
语言
巫山县境内方言属广义的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巫山方言与邻县奉节县及湖北巴东的方言没有明显差异。以县治巫峡镇为代表的县内绝大部分居民说话的显著特点是:声母h 、f不分;z、c 、s与 zh、ch、sh不分(有前者无后者)。但下述地域的居民 z 、c 、s 与 zh 、ch sh组声母分明(仍有 h 无 f );河梁区除培石乡外的抱龙、石碑、青峰、庙梁、洛阳、长槽、笃坪乡、邓家、雪花等9乡;官渡区除官渡、新营乡外的平南、桐园、新花、双庙、铜鼓、观音等6乡。这种情况明显与邻县建始县方言相近。另外,巫峡镇因文化比较发达,居民习惯于用一些北京音来代替土音,用一些普通话词语代替土语,因而县治的语言变化发展更快。
宗教信仰
巫山县的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此外巫山还是中国最原始的宗教——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巫文化认为“巫”是人们与神的媒介,是人类早年智者的化身,是原始人类民族部落首领政巫三合一的称呼。《楚辞集解》是巫文化的大汇集,《山海经》是最大的巫书,远古巫山是“巫”和巫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也是最辉煌时期所在地,其中包括巫师、巫书、巫舞、巫术、巫戏、巫歌等。
截止2022年,境内道观有30余处,县内道教主要祭祀灵宝大法师,主要道教场所为文峰观。县内佛教主要场所为神女庙和复兴寺。县内道教最早记载于绪《巫山县志·寺观》:“五代十国后蜀黄万户,少为高唐观遗址道士,学六丁法于道士张君。”后境内道教活动因“请神逐鬼,为生者祈福,病者去灾,死者免罪”而逐渐兴盛;同时由于县境居民信奉多种神,奉佛的人,将道、佛教及其他神和祖宗牌位合并供奉,所以境内不仅佛寺众多,观、庵、堂、宫、祠、阁等也到处盛行。巫山县天主教最早的记录是《圣教入川记》,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利类思、安文思二人受张献忠安排,馆于署中,为其制作天体仪、地球仪、日晷等器物。清末在西方传教士推动下,基督教天主教在巫山县逐渐发展起来。
巫山县内现有三座天主教堂:巫峡镇天主教堂,庙宇镇天主教堂,笃坪乡天主堂。其中庙宇镇天主教堂为目前渝东地区规模最大最好教堂,2009年列入“重庆市优秀建筑名录”。教堂为光绪二十二年(1896),法国神甫德司望来到庙宇开始修建,历时8年建成。教堂占地5458平方米,建筑面积2482平方米,砖木结构,弧形穹顶高达十几米,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风格。教堂奉圣安多尼为主保,称圣安多尼堂,尊奉玫瑰圣母,因而又称玫瑰教堂。
经济
综述
旅游业和农业是巫山县的两大支柱产业。县域现已形成以巫山脆李、柑橘、中药材、核桃、烤烟、生态养殖六大特色产业为主的“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第二产业以发展特色消费品工业、清洁能源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产业。2022年,巫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2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3:29.9:52.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7912元。民营经济增加值14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5.0%。
第一产业
农业是巫山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县域现已形成以巫山脆李、柑橘、中药材、核桃、烤烟、生态养殖六大特色产业为主的“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优势突出,其中巫山脆李为主要农产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并成功入选2023年《中国品牌·典范 100》。品牌价值达22.56亿元,总产值突破16亿元,巫山县也获评“中国脆李之乡”。
2022年全年巫山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农业产值34.28亿元,增长6.8%;林业产值9.90亿元,增长8.8%;畜牧业产值15.74亿元,增长4.3%。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色GDP占比达78%,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巫山县也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第二产业
巫山县第二产业以发展特色消费品工业、清洁能源产业为主。着重打造食品、中药材等专业园区,以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2022年巫山县以绿色工业为主的二产增加值增长4.2%;投入中药材加工、果品加工项目;加大清洁能源风电和光伏总装机容量,2022年达27.45万千瓦;以康养旅游和商贸服务为主的三产增加值增长3.4%;建成荣科综合物流园,“农村物流+客货兼运”入选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14.8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16.6%。同时培育全国最大山地光伏发电站,以风光水储清洁能源基地和建筑骨料产业为代表的生态工业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
旅游产业是巫山第一支柱产业,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1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入选“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2022年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384.5万人次,景区购票22.3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18.84亿元;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4%,增速列重庆市第8,列渝东北地区第3。
2022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51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0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7亿元,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48亿元,完成客运量186.5万人,完成货运量973.4万吨。
经济功能区
截止2023年8月,巫山县内有1个工业园区:重庆巫山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内有职教园、职教园拓展区、楚阳园以及边贸中心四个园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按照“规划先行、招商前置、稳中求进、绿色发展”总体思路,有效推动园区经济稳步发展。对标全县定位,重构确定了“六园三中心”空间格局和“资源型、需求性、市场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定位,总规划面积约399公顷。截至2023年3月,已建成职教园,楚阳园完成部分基础设施,边贸中心初具雏形。
重庆巫山工业园区遵循“立足特色、生态发展”的总体定位,按照“一区两园两基地一中心”的空间布局,即职教工业园(含拓展区)、楚阳工业园、三溪建材基地、官渡白酒基地、边贸中心,各园区明确主导产业,引领带动全县经济实现转型发展。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职业教育学校2所,普通中学22所,普通小学82所,幼儿园8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入学率100.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99.3%。县职教中心成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成功申报为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
巫山高级中学是重庆市南坪中学。学校创办于1941年11月,校舍在城西三十余华里的朝阳洞古刹,最初定名为“巫山县国立初级中学”,简称“巫溪中学”。 学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有300多篇教研论文获市、县等级奖,有多项研究课题成为国家教育部、市、县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并获各种等级奖,学生参加竞赛有9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级等级奖,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个,其中医院14个,包括二级甲等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26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3024张;卫生技术人员317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26人,注册护士1807人。同年,巫山县中医院摩天岭医院、妇女儿童医院一期投用。全年县内基本医保参保率95%以上,医疗救助12.2万人次。
位于巫山县高唐街道广东西路168号,始建于1941年,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现占地面积100亩,编制床位750张,开放床位1200张。现有在岗职工873人,硕士研究生9人;拥有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7个、综合门诊部2个、职能科室27个和1个健康体检管理中心。其中放射科、康复医学科、精神科为市级重点专科。
位于巫山县广东路277号,为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正式成立于1992年6月28日。是全县中医药龙头单位,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目前在岗职工438人,建筑面积21700平方米,有20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开放床位350张,年门诊量20余万人次,常年承担县域内疾病救治、应急救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任务。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博物馆(纪念馆)3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7.36万册,为国家一级馆。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个,影剧院2家。2022年建成文化振兴示范村10个,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十三五”期间,巫山县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拍摄电影《穿越时空的呼唤》,联合拍摄《又见红叶》电影。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县合唱音乐比赛和世界大河歌会广场音乐会巫山专场等文旅活动,《长江之歌》合唱节目首次进入市2020年春晚。
2012年12月1日,巫山博物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场馆占地8334㎡,总建筑面积13300㎡,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科普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 等称号。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广东中山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的专业实践基地。巫山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余件(套),珍贵文物1345件,数量居重庆市第二。
巫山县图书馆成立于1992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巫山县文化委员会,位于巫山县广东东路333号“两心四馆”综合楼一、二、三、五层。2018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馆内现拥有阅览座椅400余个,每日可接待读者1000余人。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巫山县有重科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巫山分院,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科技型企业12家,有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R&D经费增长34.3%。2022年专利申请授权9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件,国家地理标志10件。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巫山县共有体育馆1座,体育公园1个,塑胶运动场48个,等级运动员244人。成功举办长江三峡(巫山)国际越野赛、五里坡大峡谷户外挑战赛、五里坡大峡谷户外运动挑战赛、“红叶杯”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巫山站)等体育赛事;县内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78平方米;成功举办2019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重庆站暨巫山县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县拔河比赛、县运会及老年人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
人居环境
巫山县2022年全年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0天,优良率达98.6%。长江干流巫山段及县内主要支流水质连续五年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全县3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巫山县严格关停污染企业、项目,发展生态工业,县内空气、噪声和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巫山获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44万人,增长0.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2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 保人数4.5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3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0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08万人。年末全县共有0.72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为全县城乡民政对象发放各类生活保障金2.4亿余元。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11.3%、30.4%,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均下降33.3%。
交通
综述
巫山县区位优势显著,作为重庆市的东大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游和上游的结合部,素来有“渝东门户”之称。巫山县地跨长江巫峡两岸,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湖北省至重庆市的交通走廊上,处在万州区、宜昌市、恩施市、十堰市四地区的辐射中心;现有长江黄金水道、重庆巫山机场通航,有渝宜高速东西贯通,拥有“航空+高铁+水运+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以及“一城两轴三带五片五廊道”的旅游布局。同时郑渝高速铁路、两巫高速和奉建高速的建设,加速推进巫山县形成对外“七横三纵三港一场八中心”的交通网络,打造渝东门户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
至2013年末,巫山县公路通车里程4483千米,截至2022年,建设“四好农村路”2256千米。截至2023年,巫山县拥有上海-成都高速公路过境、渝宜高速东西贯通,郑万高铁、两巫高速和奉建高速建设加速推进。未来将以沪蓉高速为基础,推进构建巫山“二横二纵”的井字形高速公路网。
巫山县旅游环线公路也不断完善,除了神女溪南北环线外,县域助推县城—曲尺—摩天岭风情小镇、县城—龙骨坡古人类遗址—大溪文化艺术小镇、早阳旅游新城—桂花—金坪—双龙—县城等8条旅游大环线的建设,实现城景通、景景通,提高当地旅游接待能力。
两巫高速
两巫高速全长约47千米,分为巫山至大昌段和巫溪县至大昌段。其中巫山至大昌段于2022年9月建成通车,不仅方便江北片区居民出行,还有效助力了当地旅游深度开发。巫溪至大昌段,路线全长约32.477千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5.5米,全线共设置4处互通、1处服务区。两巫高速建设将巫溪巫山之间的车程缩短为半小时,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络“三环十八射多联线”中的第三十三联线,对促进巫山旅游发展、建设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奉建高速
奉建高速公路是中国高速公路安康至来凤县的重要路段,也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三环十二射七联线”中“一联线”的南段,位于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巫山两县,呈南北走向。奉建高速起于奉节县万年村,止于巫山县飞播林场(渝鄂界),重庆境内路线全长48.364千米。奉建高速把奉节县至巫溪县高速公路、巫溪县至镇坪县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形成渝东北地区重要的南北大通道。
铁路
巫山县依托郑渝高速铁路,安张铁路和沿江货运铁路,构建境域“三干线一体化”的铁路网络。郑万高铁位于豫、鄂、渝三省市境内,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和呼南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渝高铁郑万段起于河南省郑州市,与京广高铁、徐(州)兰(州)高铁相连,止于万州区,线路全长约818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还将与成(都)达(州)万(州)、渝万(州)高铁相连,全线建成通车后,将缩短重庆至北京、武汉的铁路运行时间,有效提升重庆铁路通道北上、东出能力。
巫山站为郑渝高铁重庆段最后一个车站,地处巫山县桂花村。也是郑渝高铁重庆段3个新建车站中唯一一个始发站。车站采用双向直进式安检通道,建筑外观形态以“巫”为寓意,结合当地地域建筑的构建形式,展现出巫山的云顶山城景象。候车大厅整体呈现的是重庆巫山“云绕奇峰、雾锁平湖”“云雨灵境”等主题。车站站房配备公交、大巴、旅游客运专线:铁路车站5条公交、3条旅游大巴专线,约30分钟达小三峡、神女峰等旅游景点;距县城不到10分钟;到重庆巫山机场和高速路分别只有20分钟和10分钟车程。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巫山站开始启用。
航运
巫山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境内河流密布,拥有“一江四河”即长江、大宁河、抱龙河、黛溪河、鱼溪航道体系,形成“三客四货”的水运网络。以及抱龙河综合码头、县城古城码头、大昌旅游码头、大溪综合码头等四座码头,助推巫山县提高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和游客接待能力。据交通运输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资料显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客货运输形势持续向好。2023年第一季度,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3989.36万吨,同比增长22.08%,创投运以来一季度航运通过量最高纪录。
航空
重庆巫山机场距巫山县城15千米,位于巫山-奉节-巫溪县三县地域的几何中心部位,海拔高度1771.48米,是目前重庆市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有着“云端机场”之称。巫山机场作为三峡库区对外开放的空中走廊,既是重庆市民用机场“一大四小”布局的重点项目,也是是重庆主要的旅游机场之一。
巫山机场现为4C级民用支线机场,跑道长2600米,5个C类停机位,航站楼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可满足波音公司波音737系列、空中客车A320及以下各种客机起降。巫山机场于2019年8月16日正式通航运营,截至2022年,完成飞机起降998架次,旅客吞吐量4.6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5.86吨。作为重庆市四大支线机场之一的巫山机场,对改善渝东北地区综合交通条件,促进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巫山县城市观光公交主要有101路、102路、103路、105路、106路、201路、202路、203路、301路、302路、303路,长途公共交通站点有巫山翠屏汽车站、巫山汽车客运站。同时稳步推进节能与新能源车船,截至2020年,巫山县投入新能源公交车134辆,新能源公交车型占比56.1%,剩余全部为天然气清洁能源车型,在客运中心站建设充电桩19个,100辆出租车全部使用CNG。
人文
综述
巫山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现有远古文化、巫文化、巴楚文化、神女文化、移民文化等。其中巫山神女文化是巫山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色文化。204万年前龙骨坡“巫山人”被认为是最古老的亚洲人类,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秦末汉初古栈道、千年悬棺、汉墓群等古迹40多处,珍稀文物1000多件,居三峡库区首位。毛泽东和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
文化古迹
巫山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龙骨坡文化遗址
龙骨坡遗址为1996 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骨坡遗址为古人类化石及旧石器遗存,是1985-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重庆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先后在此试掘发现,一段带两颗牙齿的残破下颌骨及一颗门齿化石,以及数十件与人类化石同一层次的哺乳动物化石,可以印证在距今20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龙骨坡遗址也是迄今欧亚大陆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被誉为“东亚人类摇篮”。
大溪文化遗址
大溪文化遗址位于瞿塘峡东口,大宁河宽谷岸旁的大溪镇大溪村,是中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五六千年,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阶段,是中国著名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之一。郭沫若称之为“大溪文化”。2001年大溪文化遗址被评选为“20世纪中国100大考古发现”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巫山县主要有龙骨坡抬工号子、踩堂戏、背二哥号子、三峡皮影戏、巫音、巫山民歌等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龙骨坡抬工号子
《抬工号子》蕴含了巫山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该号子于2008年成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骨坡抬工号子发源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这种民俗音乐形式是在重庆巫山人民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汗水中孕育发展的,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龙骨坡的先民们为了生存,狩猎为生。随着捕获猎物的增多,独立的个体已无法承担和满足运输需求,于是自发地形成群体互助合作。在长期集体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抬工群体,通过吼唱号子协同劳作。久而久之产生了众多的帮组体系,故抬工号子又称抬帮号子。
龙骨坡抬工号子按音乐速度分为两大类:快腿号子和慢腿号子。路面平、宽,较好上腿的采用快腿号子,歌词内容丰富,风趣幽默,曲调欢快高亢;崎岖山路,上陡下滑,采用慢腿号子,歌词内容灵活多变,多以通报途中遇到的路况,采用问答方式,前后统一。龙骨坡抬工号子的主要特点是:原始古朴,节奏规整,领和对称,速度平稳。由于是群体合作,同时还具有气氛热烈、声音宏亮、韵律感强、耐人寻味的特点。
三峡皮影
巫山三峡皮影戏,一种传统地方戏剧,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巫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台上的表演者一般是三人,最多时可达五人。分为统子,即打鼓者,管调门;下手,司职打锣、、梆子等;拦门,摇皮影者;文场,拉二胡、吹唢呐笛子等。
饮食
巫山美食善于粗粮细作,巫山十大名菜为:巫山烤鱼、干洋芋果果炖腊蹄、渣辣子回锅肉、酸水洋芋片、风锅腊肉、魔芋土鸡火锅、萝卜炖酥肉、庙党鸡、霉豆渣香青菜汤及香酥宁河虾。
巫山烤鱼
巫山烤鱼是一种发源于巫山的特色美食。有麻辣烤鱼、泡椒烤鱼、酱香烤鱼、鼓汁味烤鱼、葱香烤鱼、香辣味烤鱼等十多种口味。特别之处在于把烤、腌、炖三种烹手法有机结合,用料方面除去民间配方外,使用了很多传统川菜和川味火锅的用料特点,采用“先烤后炖”的独特做法,融合了烤、炖两种烹饪工艺的精华,是口味独特、富含营养的美味小吃。确保了巫山烤鱼的纯正芳香,更好地体现“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烤鱼。
巫山风锅腊肉
巫山人就用生铁在铁匠铺打口小风锅,上面放锅,下方放炉,将木炭先烧燃放进炉子里,把原尾腊肉切成大块,放进风锅里面,并加入萝卜干、豆腐干、豆豉、野生菌等食材,边炒边吃,既能保持温度,同时腊肉化油、香气扑鼻。风锅腊肉中的主食材——腊肉,也有独特的制作工艺。要将鲜猪肉抹盐,花椒,干辣椒一起腌制半月以上,再用柏树枝及橘子皮熏制成颜色红亮的腊肉,既可长期保存又鲜香无比,是当地的一大土特产。巫山风锅腊肉集齐腊肉的陈韵、野生菇的鲜香、及青椒蒜薹的清香。
腊蹄炖洋芋果果
巫山腊肉腊香味浓,洋芋果果柔韧软糯。腊蹄选料必须是高山老品种猪肉,用鲜柏树枝熏制。洋芋果果是用高山洋芋刨皮蒸熟切块晒干即成。腊蹄烧好洗净剁块入锅中,加少许花椒粒加清水文火慢炖至半熟,加入用凉水泡涨的洋芋果果继续炖至熟透,起锅入盆中撒入葱节即成。
习俗
巫音
巫山三峡的先民为了祭天拜祖,择吉避凶,治病祈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逐渐产生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形式——“巫音”。巫音音乐是由歌曲与打击乐组合而成,主要有九板十三腔。唱腔与打击紧密相扣,腔与板曲牌固定,一般在一个八度音程内展开。巫音属巴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巫音入选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溪穿扬号子
穿扬歌、穿扬号合唱时称穿扬号子(古称蛮腔),若单独唱歌或唱号子则称扬歌或扬号。在平常单独唱时,一般女人唱歌,男人穿号;应用劳作时,一般为男女二重唱,或者多人合唱(既帮腔)。穿扬号子是大溪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特点是歌词为七字五句,号词为五字四句;歌号的唱腔悠扬,似唢呐之声;歌号有早扬、午扬、晚扬以及长版短板长扬等方面的区分。大溪穿扬号子歌号是三峡地区一种独特的歌号组合和鼓乐合奏曲,有振奋精神、激发热情的功用。2014年,大溪穿扬号子入选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习俗
巫山是土家族的分布区域,至今保留延续祖先传统习俗。例如以土家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舍巴节”“牛王节”为依托,在民族乡文体广场、村社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举办各类文艺汇演、篝火晚会等,节日里一般身披土花被面,手持齐眉棍棒,口唱古歌,用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竹竿舞等弘扬传承土家文化。
艺术
巫文化是巫山特色的艺术文化代表,《楚辞》是巫文化的大汇集,《山海经》是最大的巫书;神女文化是巫山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色文化,此外还有踩堂戏、三峡皮影等戏剧艺术。巫山县现存有珍稀文物1000种、古迹40处,居三峡库区之首。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令屈原、、、、、毛泽东、郭沫若、舒婷等文人墨客的奇想和灵感在此迸发,并在巫山留下诗词歌赋6000余首、碑文字画1500多处。
戏剧
清末产生于境内邓家乡一带的地方小戏,多在厅、堂里表演,场面小,灵活方便,不拘形式。艺人有“七紧、八松、九逍停”的说法。即戏班子最多不超过9人。分为“场面”4人,其中司鼓1人、司马锣1人、打夹手(兼打钹和大锣)1人、司筒子1人;演员4人;其中除小生、小旦、小丑3个“台头”外,余为“杂行”(在一个戏中常常要顶好几个角色)。初期,只在厅堂演出,后渐扩展到屋外土台或搭台演出。踩堂戏的表演程式及舞台调度简单,无圆场。绕四角转换,台步活动不超过方丈。行当分生、旦、净、丑,化装简单,分红、黑、白3种。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刻制形象,借助灯光照射形成影像表演故事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2011年5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三峡皮影早在2009年就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流传在重庆市巫山县骡坪镇及周边三峡地区的一种传统地方戏剧,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文学
县域历代文学作品有清康熙年间县人傅作诗作《雪堂诗抄》;县人杨裕源著《秀峰文集》《十二峰诗》;王后槐著《五经正解》;王后梓著《春秋旁训》《礼记选读》县城人谭世寿著《清养斋诗抄》《滄养斋文稿》等。除此之外,以巫山巫峡为题的诗歌有唐代诗人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清代诗人许汝龙的:“放舟下,心在十二峰。”
此外瑶姬文化作为巫山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色文化,“巫山神女”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常吟咏的文学形象,相关文学作品如的《九歌·山鬼》,这也是咏颂神女的最早诗篇;宋玉在《高唐赋》《神女赋》中塑造的巫山神女则美丽多情;还有、、自居易、、、陆游等一众诗人笔下也曾有巫山神女的踪迹。舒婷以诗歌《神女峰》,借神女意象追寻正确的爱情价值观;毛泽东则挥笔写下“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巫山神女不仅是巫山人民的护佑之神,也是文学作品中女性美及人间情爱的化身和象征,神女文化也包括爱情文化、女性文化、诗词文化、祈福文化等多重文化内涵。在当地百姓心中,神女峰因此被称为“最多情的一块石头”。
地方特产
巫山县作为优质生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主要特色农产品有巫山脆李、巫山粉条、巫山纽荷尔和巫山庙党,此外还有魔芋、茶、腊肉、天麻、核桃、雪枣等。
巫山脆李
巫山脆李主要分布在巫山县长江沿线的曲尺、大溪、巫峡等多个乡镇,是巫山县第二大主栽水果,也是县域特色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巫山脆李种植始于唐宋年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数据显示,全县脆李种植面积达30万亩,2023年进入丰产期,面积达14万亩,实现产量13.5万吨。2014年5月,经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授予重庆巫山巫山脆李“中华名果”称号,其产地巫山县也被授予“中国脆李之乡”称号。2023年巫山脆李成功入选《中国品牌·典范 100》,成为代表“中国品牌”的典范。
巫山粉条
巫山粉条采用当地盛产的红薯和豌豆,利用大巴山泉水、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微生物体系,通过独特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加工设备制作而成,已成为重庆巫山的一张地方特产名片,其中巫山县的大溪、培石、曲尺等13个乡镇年加工粉条万吨以上。
巫山纽荷尔
巫山纽荷尔(巫山纽贺尔)脐橙(Newhall navel orange)原产美国,系由加利福尼亚州的Duarte的华盛顿脐橙芽变而成。1978年引进中国,由于外观美,成熟期早,品质优良,逐渐发展为国内的主栽品种之一。重庆巫山纽荷尔种植于长江巫峡江畔,由于重庆巫山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以及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气候优势,使得当地产出的纽荷尔具有较高品质。2020年5月20日,巫山纽荷尔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同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巫山庙党
巫山立体气候明显,药材资源丰富,有野生名贵中药材50余种,是巫医文化发源地,其中“巫山庙党”是巫山县代表性的中药材品牌,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为中国“四大名党”之一。2014年,“巫山庙党”被评为“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商标”,巫山县获得“国家党参种植农业综合示范区”、“重庆市庙党种植基地”、“中国庙党之乡”等荣誉称号。2021年,“巫山庙党”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传统村落
2023年3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其中巫山5个传统村落入选,分别为: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巫山县当阳乡高坪村、巫山县两坪乡同心村、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重庆巫山县巫峡镇桂花村。
竹贤乡下庄村
下庄村位于竹贤乡西部,地处小三峡左岸小小三峡上游平定河左侧的后溪河峡谷里。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高山特色效益产业,兴起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共种植纽荷尔650亩,烤烟200亩,核桃650亩,年产值达2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3785元。村落沿南北向山坡选址布置,东面背靠绝壁,西面留有用于垦种的田地,远端面向西山绝壁,形成了坐东向西的独特格局,并由东向西逐级下降,构成典型台地状的山地村落布局。房屋型制统一,依地就势,背山面崖,形成了山崖、田地、房舍的村落格局。
当阳乡高坪村
高坪村隶属巫山县当阳乡,现保留传统夯土墙房屋20栋。村落坐南朝北,立于半坡之上,南靠神农架林区,东与葱坪湿地相连,西接杨帆瀑布。院落平展开阔,海拔1100米。境内土质主要为壤土,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院落前后有森林面积20000余亩,树种以花莲树、秦岭冷杉为主,动物以饲养的猪、牛、羊、家禽、土蜂子为主。村落右侧50米,附属土地包院落。民居以石头泥土筑墙、木黛瓦覆盖,当地有世代勤俭耕读传家的居住理念。
风景名胜
综述
巫山旅游资源丰富,县境内有以峡谷、江河风光为代表的长江三峡;有以探险、休闲、漂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小三峡;有曲径探幽、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巫山“三台八景十二峰”景点群。长江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驰名中外,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兼有‘‘三峡之壮,桂林之美”;巫山红叶、神女峰、神女溪、大昌镇享誉全国,是“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可观“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可览“千年古镇、万年文明”。
重要景点
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
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森林公园、重庆市十佳旅游景区,是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巫山县北部。巫山小三峡由大宁河下游流经巫山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与长江大三峡毗邻。巫山小小三峡位于大宁河滴翠峡处的支流马渡河上,是长滩峡、秦王峡、三撑峡的总称,小小三峡是大宁河小三峡的姊妹峡,因比大宁河小三峡更小,故名“小小三峡”。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全长65千米。有水峡景观、峰岩景观、洞穴景观、动植物景观、人文景观、空间景观。其中水体景观包括水、泉、溪、潭、滩、帘瀑、卵石等多种类型,峰岩景观包括峭壁、山峰、奇石、图案、肌理、色彩等多种类型,洞穴景观包括发育程度各异、大小各异、高度各异、风格各异的众多喀斯特溶洞、暗河。
神女峰景区
神女景区是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巫峡主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由“神女峰”“神女溪”“神女天路”3个景区组成,总面积76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区面积5.26平方千米。其中神女峰因形似少女和神秘的神话传说而被誉为“东方爱神”的象征,屈原、宋玉、李白、刘禹锡、元稹、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及萧绎、陈叔宝等,留下有关于此的诗词歌赋6000余首。目前景区保存较好的遗址遗迹有授书台、古栈道、神女庙、悬棺等。
由于景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降雨量在 1500 毫米左右,夏秋季节,高温多雨造就云重景象,形成独特的巫山云雨景观;同时巫山红叶景区内有集中连片红叶 6700 公顷,红叶植物具有耐寒、耐干旱的特性,在昼夜温差大、温度低的情况下颜色会更加鲜艳,深秋时节景区内会有独特的巫山红叶景观。2014年巫山神女峰景区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1月通过国家AAAA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2023年5月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南宋诗人陆游的《入蜀记》曾描写:“峰峦入云霄,山脚直插江中,仪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
巫山博物馆
巫山博物馆是全国县级一级博物馆、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9年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长江三峡巫峡与大宁河小三峡交汇处,东为环湖路,东北为神女大道,西南为平湖西路,是重庆巫山集文化、旅游、娱乐和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公益性设施和城市地标性建筑。
巫山博物馆为文物观光类景区,主体建筑具有巴渝地方特色,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博物馆总占地面积83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33 万平方米,巫山博物馆设有 1个基本陈列、2 个专题陈列和 1个临时展览,主要有巫山巫水巫文化、长河遗珍、灵山秀3个部分。重点突出龙骨坡文化、巫山博物馆大溪文化、巫文化等巫山地域文化特色,反映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的成果。馆藏文物有 4万件,其中珍贵文物 1000 件,时间上起 200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
对外交流
2017年10月21日,重庆巫山县与昆明市盘龙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签订旅游战略协议,双方结成友好城市,并就多方面达成共识。今后,双方将在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2021年7月16日上午,重庆市巫山县与沙县区签订协议,缔结成为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0年8月,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11月,被评为重庆市第七届双拥模范城(县)。
2021年1月,巫山县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巫山县位列第174名。
2021年7月,位居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7位。
2021年12月15日,巫山县被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2日,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2年6月1日,被授予智慧城市区县试点示范县。
2024年9月19日,巫山县入选2024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32位。
参考资料
Wushan's rural vitalization through plums.China.org.cn.2023-09-01
自然地理.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28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3-09-01
2022年巫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30
【人口普查】巫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30
核心景点.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1
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机构职能.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长江三峡“云端机场”通航.中国政府网.2023-08-30
郑渝高铁即将开通 重庆3座新建高铁站准备就绪.人民网.2023-09-01
巫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巫山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1
建置沿革.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28
巫山 厚植“三大优势”集聚发展势能.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9-05
“摘帽”不摘“攻坚志” 特色产业绘就巫山乡村振兴新画卷.中国新闻网.2023-11-16
巫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巫山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05
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巫山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30
县情简介.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4-21
行在巫山.巫山旅游网.2023-09-01
神女峰.巫山旅游网.2023-09-01
巫峡·神女景区.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1
重庆A级旅游景区名单.重庆市志.2023-12-02
巫山博物馆.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1
巫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巫山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5
这里是巫山!水陆空铁,璀璨明珠.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4-21
重庆巫山:用品牌带动中药产业链.中国中医药网.2023-11-14
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再次启动.中国科学院.2023-11-14
重 庆.西南政法大学.2023-11-14
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巫山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20
四川盆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11-23
巫山县情概览.重庆地方志办公室.2023-09-20
巫山加快建设生态优先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巫山:还宁河以“宁和” 大保护谱华章.大渡口报数字报.2023-11-23
巫山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11-15
通知公告_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水利局.2023-11-23
重庆巫山:大昌湖引群鸟栖息 成美丽生态风景线.新华网.2023-11-23
三峡“璀璨明珠”——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图).国家旅游地理.2023-11-23
高峡平湖看巫山.新华网重庆频道.2023-11-23
巫山县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11-15
动态要闻.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11-23
工作进展.重庆市水利局.2023-11-23
巫山县水务局关于巫山县庙堂水库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11-23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巫山县后溪河水电站工程二、三级电站工程竣工验收的批复.重庆市发改委.2023-11-23
重庆市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 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11-23
重庆市巫山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30
重庆市大溪河(奉节-巫山)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重庆市水利局.2023-11-15
重庆巫山:打好七张牌 构建“水陆空铁”立体游 笑迎八方客.中国旅游新闻网.2023-11-16
定了!五里坡成为我市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重庆日报.2023-11-1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12-04
我县“绿盾2019”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全面展开.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布辽宁大黑山等21处 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01
重庆市自然保护区名录(截止2012年底).生态环境部.2023-09-01
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林业局.2023-09-01
关于重庆巫山长江三峡巫山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公示.重庆市林业局.2023-09-01
巫山县风景名胜.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4-21
五里坡申报成功,重庆新增一项世界遗产.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1
标题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长江三峡巫山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批复.重庆市政府网.2023-09-01
项目清单.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11-23
重庆市巫山县遭遇大暴雨袭击 当地安全转移群众百余人.新华网.2023-09-05
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着力建设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国际在线.2023-08-28
县人大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2023-08-29
付嘉康 县长.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28
刘本万当选重庆市巫山县县长.中国经济网.2025-02-14
政协巫山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巫山网.2023-08-29
巫文化.巫山旅游网.2023-09-05
重庆巫山文峰观.寺庙信息网.2023-08-30
重庆巫山神女庙.寺庙信息网.2023-08-30
巫山复兴寺—巫山县—重庆寺院.佛教导航.2023-08-30
亚里士多德哲学翻译的顶峰: 利类思与《超性学要》.文汇学人.2023-11-15
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巫山庙宇镇历史文化探源.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10-17
巫山特产.微游巫山.2023-09-01
巫山脆李.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3-09-01
重庆巫山工业园区简介.重庆市政府网.2023-09-01
关于印发巫山县“十四五”教育事业 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5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II巫山中学建校八十周年办学成果展(一).巫山中学.2023-11-16
沐春风,蒸蒸日上;六十载,承启未来II巫山中学建校80周年办学成果展(六).巫山中学.2023-11-16
巫山县医疗卫生机构名单(政府办).重庆市卫健委.2023-11-16
医院简介.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2023-11-16
巫山县中医院:风雨三十载“ 而立” 启新程.人民网.2023-11-16
巫山博物馆简介.巫山旅游.2023-11-16
本馆简介.巫山县图书馆.2023-11-16
巫山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11-16
巫山:提档路网交通 加快打造“生态+”产业.重庆市政府网.2023-04-21
重庆巫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关于公开征求《巫山县工业园区(边贸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意见征求稿)》 意见的通知.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11-16
重庆市巫山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8-30
关于《巫山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11-16
两巫高速公路建设今日复工 预计2023年全线贯通.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8-30
巫山县集中开工项目24个 总投资约33.4亿元.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9-02
巫官高速、巫山长江二桥于11月18日开工建设.巫山发布.2023-11-24
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政府网.2023-09-02
奉建高速新进展 大溪河特大桥施工忙.巫山发布.2023-11-24
《巫山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11-16
郑万高铁巫山隧道顺利贯通.中国政府网.2023-09-02
郑渝高铁万州北至巫山段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中国政府网.2023-09-02
打探!郑渝高铁云阳、奉节、巫山站已具备开通条件.重庆日报.2023-11-23
旅行中国:重庆巫山篇.三峡剧场.2023-11-24
漫江碧透 长江航运忙.巫山发布.2023-11-24
巫山机场基本信息.重庆机场网站.2023-08-30
长江三峡“云端机场”16日将正式通航.中国新闻网.2023-08-30
2022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8-30
巫山旅游.巫山旅游网.2023-09-01
渝东门户—巫山.巫山旅游网.2023-09-01
《关于公布龙洞遗址等6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政策解读.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5
探寻百万年古人类文明 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再次启动.人民网.2023-09-0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01
巫山大溪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110法律咨询.2023-09-01
重庆市巫山县景点:巫山古城遗址.渝网.2023-09-0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重庆市政府网.2023-09-01
远古文化.巫山旅游网.2023-09-01
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8.12-8.18).国家文物局.2023-11-15
巫山抬工号子.中国法院网.2023-09-01
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2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2023-09-0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2023-09-0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9-01
标题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重庆市政府网.2023-09-01
重庆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9-01
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9-01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09-01
巫山:在光影流动中传承历史.光明地方.2023-09-01
原标题:11月9日重庆举行第十二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新闻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9-05
美味推荐 | 巫山十大名菜.上游新闻.2023-09-05
巫山烤鱼.巫山旅游网.2023-09-01
巫山十大名菜亮相感知重庆·渝味传五洲.中国食品报网.2023-09-05
腊蹄炖洋芋果果.巫山旅游网.2023-09-01
巫山“两号一音”,入选重庆非遗地图.巫山新闻.2023-11-16
重庆市巫山县“三个依托”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11-16
神女文化.巫山旅游网.2023-09-05
三峡皮影“守艺人”的“喜”与“忧”.中国网.2023-09-01
巫山纽荷尔.巫山神女景区.2023-10-07
邹贤亮:让“巫山恋橙”走出国门.中国新闻网重庆.2023-09-20
巫山: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巫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2023-11-14
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公布,巫山5个村庄入选!.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1
重庆巫山和昆明盘龙达成旅游战略协议 将推系列旅游惠民活动.昆明信息港.2023-09-04
重庆市巫山县与沙县区缔结友好城市.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政府.2023-09-01
七一党史|李汝为宁死不屈|姜孝德专栏.七一网 重庆市委党建网.2023-09-01
关于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二批)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1
发挥央视传媒优势 服务中国最美县域.中国网.2023-09-01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正式公布.中国政府网.2023-09-01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名单.中国林业网.2023-08-25
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隆重发布.中国网.2023-09-04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的通知.中国农业农村部.2023-08-25
关于重庆市第八届双拥模范城(县)拟命名对象和重庆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重庆市人社局.2023-09-01
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中国文明网.2023-09-04
中央文明办确定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光明网旅.2023-09-04
中国乡村振兴新闻传播影响力评价榜单发布 ,巫山县级排名174位!.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4
2021中国旅游百强县揭榜.中国日报网.2023-09-04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名单的公示通知.中国长安网.2023-09-04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3-09-01
巫山成为全市智慧城市区县试点示范县.巫山县人民政府.2023-09-04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