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巫溪县

巫溪县

巫溪县,中国重庆市下辖县。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南近长江天险,北临大巴山脉要隘。全县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街道),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8.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07万人。

巫溪县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巫溪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占93%,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取楚巫郡归于黔中郡,设立巫县。北宋统一五代十国后,本县属夔州路大宁监。民国3年,因本县与山西省大宁县同名,遂改名巫溪县。1997年3月,重庆市成立,万州区改设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巫溪县随属。2000年7月,巫溪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

初步核算,2022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8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7%。第一产业占比22.3%,第二产业占比24%,第三产业占比53.7%。马铃薯是巫溪重要的支柱产业,巫溪市还致力于延长产业链,建立了马铃薯加工全产业链条。巫溪嫁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手工业为基础的民间艺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传递,有着灵动祥和的独特魅力。

名称来历

巫溪县自东汉建县以来,曾设县、郡、监、州的建制,其名称先后为北井县、始宁郡、永昌郡、大宁监、大宁州、大宁县、巫溪县。《水经·江水·巫溪水注》:“水南有盐井,并在县北,故县名北井。”旧志有记北井县“晋初置”,治今巫山县北“一百二十里”,或大昌镇东南“十五里”“二十五里”。民国3年(1914)6月,改大宁县为巫溪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巫溪县先后属巫咸国、巫臷国,夏商周属庸国鱼邑,鱼邑并于楚之后,归属巫郡。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取楚巫郡归于黔中郡,设立巫县,县域包括巫山、巫溪。

秦朝至南北朝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巫溪县属黔中郡巫县。

公元前206年至220年,西汉,巫溪县属南郡巫县。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从巫山县分设北井县,县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建安21年(公元216年),北井县归属固陵郡(今奉节县)。,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北井县(巫溪)先后属巴东郡(今奉节)、宜都郡(今宜昌市)、建平郡(今巫山)管辖。

公元265年至公元420年,晋朝,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建平都尉、建平郡管辖;东晋,北井县建制未变。公元420年至公元581年, 刘宋南齐南梁西魏时期,北井县建制仍旧。

公元557年至公元566年,在北井县设始宁郡,后改称永昌郡,郡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天和3年(公元568年),北井县并入大昌县。

秦汉巫县置盐官;汉立北井县,大举开发巫溪盐泉,沿巫溪岩岸凿孔建栈道270里(旧称),于东汉永平七年(64),曾引泉至巫山(《舆地广记·图经》)。其规模之浩大,工程之艰险,堪称奇迹。现仍见宁河两岸方孔万余。

隋朝至五代十国

公元581至公元618年,仍沿袭郡县制。杨坚开皇2年(公元582年)撤销永昌郡,大昌县属信州总管府和巴东郡

公元618年至907年,改郡县制,增设道的建置,大昌县属山南东道所属州(今奉节)管辖。公元 907年至960年,废置山南东道,于夔州设镇江军,后改成宁江军,大昌县属之。北宋统一五代十国后,设路,本县属夔州路大宁监。

北宋至清朝

公元960至公元1127年,赵光义端拱元年(,设大宁监,辖大昌县。监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公元1127年至公元1279年,本县地属关系未变,仍归大宁监。

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四川省行中书省(称四川等处行中书省)。至元20年大宁监升为大宁州,辖大昌、阳、平利县、石泉、隆化等县。元末,大宁州属大夏农民政权夔州路

公元1368至公元1644年,改“路”设“府”,大宁州属重庆府。大夏灭亡之后,明洪武9年,6年,降大宁州为大宁县,属四川省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夔州路。明洪武13年,改州为府,大宁县属夔州府,同年,大宁县复设大昌县。明崇祯17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大宁县属之。,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在府、州、县之上设“道”制。顺治3年公元1646年,李自成遗部贺珍和其子伯宁占据大宁据险抗清,至康熙2年,伯宁受降之后,大宁县始归顺清朝统治。康熙6年,撤大宁县并入奉节县雍正7年,复设大宁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川东道夔州府管辖。

宋王文义中榜,为大宁监第一位进士。明崇祯十三年,罗汝才率农民军自兴山、远安入大宁。

中华民国

公元1912 年至1949年,大宁县隶属川东道(今重庆市)。民国3年,因本县与山西省大宁县同名,遂改名巫溪县。民国6 年至民国24年,巫溪县被军阀据为防区,先后属豫鄂靖国联军、川军、国民革命军20军和21军防区。民国24年,结束防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今万州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14 日,巫溪县解放,20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巫溪县隶属西南行政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万县专区。1952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6月,万县专区改称万县地区;1993年,万县地区改设万县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1997年3月,重庆市成立,万州区改设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巫溪县随属。2000年7月,巫溪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

自然地理

地质

县境位于秦岭褶皱系北大巴山褶皱带之南,属扬子地台北缘拗陷裙皱束及四川省中拗陷区。区内出露地层自震旦系以来除泥盆、石炭、白垩系外的各时代沉积盖层,接受了近7000米的海相沉积和近3000米的陆相沉积。地层的分布特点是北部老,南部新。全县碳酸盐类大理石分布广泛,出露面积大。县境地处大巴山脉弧形构造与淮阳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的结合部位,大部分地区居于南大巴山弧形构造挤压带,地质构造复杂。其格局表现为近东西向的紧密线型褶皱和冲断裂。特点是北部与西部较强,褶皱紧密常伴有冲断裂;南部和东部较弱,褶皱宽缓,断裂少。

位置境域

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南近长江天险,北临巴山要隘,是北方经陕西省进入长江三峡的重要门户。地理坐标在东经108°44'-109°59',北纬31°14'-31°44之间。全县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

气候

巫溪县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降水量非常丰富,适宜很多种植物生长和生存。巫溪县的低山河谷年地区平均气温位于18℃左右;山地年平均气温小于5℃。地区海拔每升高1000m,年均温下降6.5℃。全年气温最的高月份在每年7、8月份,气温最低月份在每年1月份。巫溪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mm之间。由于季风原因,全县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量9月最多,1月最少。低山河谷地区年均霜日11天,槽坝地区年均霜日40天,高山地区年均霜日大于100天。低山区日照多年平均1589小时,中山区多年平均1568.7小时,高山区多年平均1378小时。

地形地貌

重庆市巫溪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占93% ,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地形东、西、北高而中南部低,最大相对高差2621.3米,一般相对高差在500多米左右,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全县地貌类型主要表现为强烈切割,崇山峻岭连绵不断,悬崖峡谷到处可见。大宁河出境处祝家河海拔139.4米,为全县最低点,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为重庆市最高点。

水文水利

巫溪县有大宁河汤溪河等15条主要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大宁河流域占全县大部分地区。大宁河是三峡的一级支流,位于长江北岸,发源于大巴山脉南麓,于巫山县巫峡口汇入长江干流,长约162千米, 流域面积4050km2,水资源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22.3亿立方米。大宁河的平均坡度为10.5‰,是一条山溪性河流,在位于三峡大坝上游约125km处的巫峡西口注入长江。汤溪河是长江干流上游下段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巴山南麓巫溪县三根树一带,河流由北向南,流经巫溪县中岗、田坝等乡镇后进入云阳县境内。汤溪河干流全长104km,流域面积1707km2,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17.4亿m3。汤溪河在巫溪县境内为上游段,又称湾滩河。西溪河流域面积741.7平方公里,主河道长81.5公里,多年平均来水总量82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4.22立方米,天然落差285米,径流深150毫米。目前,在西溪河741.7平方公里的流域范围内,共有大小水电站33座。巫溪县有峡郡水库及咸水水库和金鱼水库等。

土壤

全县土壤类型有黄壤、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和潮土五个大类,其中黄壤和紫色土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该类土壤抗蚀力强,保水保肥性好,适宜种植玉米、薯类作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

为县境内大气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无客水进入。据相关资料搜集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计算,多年平均总量为3464亿立方米,其时空分布情况与大气降水基本一致。其中,按区域分配:以县境西部的红池坝、尖山、建楼、高楼暴雨区为中心,呈锥状向东部大宁河依次递减,暴雨中心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00毫米,减至东部大宁河为800-900毫米;越过大宁河区至县东端,靠近鄂西暴雨中心,年径流上升至1000毫米;县中部南北两端,离暴雨中心较远,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150毫米左右。但南端地势较平缓,蒸发量较大,年径流深为600-800毫米;北部地势较为陡峻,蒸发量较小,年径流深为700-900毫米。。

地下水资源

据解放军建字某部对境内3101平方公里(即《巫溪幅》中介,约占全县幅员的77%)普查资料,地下水年总量为11.22-11.99亿立方米。缺普查资料的西部和南部地区,共900余平方公里,根据其出露岩性和降水补给条件分析,均属地下水富集区。按上述普查资料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26.2-38.7万立方米匡算,全县地下水总量约为14.57-15.58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

县境内降雨充沛,河川径流量大,上游河床陡峻,水能资源丰富。据普查,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1.34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约80千瓦。但大气降水以暴雨形式出现的比重较大,日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水总量,一般占全县降水量的25-30%,加之河床坡度大,又是发育强烈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建筑高坝蓄水进行径流调节十分困难。因此,在规划电站中,大多数为引水式电站,水能资源未能合理利用。根据初步规划,全县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9.2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系数为0.29。

矿产资源

巫溪县矿产资源种类比较丰富,有燃料、建材、黑色金属和冶金辅助原料矿产,至2020年底,全县33个乡镇已发现的矿种有23种(含亚矿种),主要有煤、铁、铅、锌、重晶石、铜、稀土、磷矿、硫铁矿、石膏、粉石英、、钒、、饰面用大理石、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砖瓦用页岩胆巴、天然气、页岩气、矿泉水和地热水,占全县发现矿种(68种)的33.8%,主要为沉积矿床。探明并有一定储量的矿产资源有12种,煤炭、石膏、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饰面用灰岩、砖瓦用页岩、铅、锌、钼、钒、磷、硫铁矿。巫溪县内已查明各类矿产地共104处,其中大型矿产地2处、中型矿产地1处,小型矿产地101处。

药材资源

县境内地形及气候特别适宜药材生产,主要药材有大宁党参、北岸连、肉独活、味牛膝、黄连、党参、厚朴天麻川贝母木香花款冬等。据普查,全县有药材111科、3族、307种。巫溪县根据自然优势鼓励药材生产,大宁党参等名特药材,国内外享有盛誉。全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稳定在20.6万亩,收获面积8.03万亩,产量3.99万吨。

森林资源

巫溪县是重庆市第一森林资源大县,全县总土地面积402554.3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30572.2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2.12%。森林总面积280382.7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34796.37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45586.41公顷。截至2021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70.2%,森林蓄积量1470万立方米。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市前列。古新世时,就有冷杉属云杉铁杉、松类等,还有榆、枫杨、化香、胡桃、槐、栎类、柳等落叶乔木,中低山地区生长有芸香科漆树科木兰科、紫树科、五加科无患子科山矾科榆科桑科樟科等常绿和落叶乔木。至新第三纪,气候逐渐湿润,植被逐渐向亚热带常绿至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直到第四世纪冰川后,该地域天然植被的分布方与目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似。

草地资源

县境各类草场在200万亩以上,主要分布于红池坝、各林场站以及西宁、尖山、白鹿、宁厂、文峰等地海拔2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带,如银厂坪、西流溪、猫儿背、大关山、迷魂阵粱等地,且多属尚未开发区域。其中,红池坝成片草场面积达20万亩,牧草覆盖率达80%以上。全县牧草约6l科150种。以禾本科为主,豆科莎草科次之,此外还有大量蕨类和其他杂草。常年牧草产量200余万吨,可载畜17万余个牛单位。县境天然草地可分为草丛草场、灌丛草地、疏林草地和农隙草地类。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境内脊椎动物达350余种。主要种类有:鸟类、兽类、鱼类、爬行纲两栖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鸳鸯、红腹角雉(娃娃鸡)、锦鸡白冠长尾雉、红角鹗(猫头鹰)、鸢(老鹰)、雀鹰(白腹鹞)、红隼(红鹞)、虎、金钱豹、云豹熊瞎子林麝(麝属)、毛冠鹿(黑麂)、金猫(狗豹子)、水獭亚科猕猴鳞甲目鬣羚、豺、长尾斑羚(岩羊)、大灵猫(九节狸)、小灵猫(野猫子)、裂腹鱼(巫溪洋鱼)、准白甲鱼斑鳜(母猪壳)、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黄姑头儿)、中华倒刺鱼巴(青波)、泉水鱼(油洞子)、南方马口鱼(桃花斑儿)等。

植物

海拔在800米以下地区主要为榆、柏、女贞、泡桐、栾树、檫木马桑黄荆油桐毛白杨以及刺槐等树种;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的地区多为柏树马尾松栓皮栎麻栎等栎类树种以及杉木王、核桃、杜仲厚朴等经济树种,林下灌丛为枹栎铁仔、马桑、黄荆、杜鹃等;海拔在1500—2100米之间上下界限不甚明显,针叶树主要有华山松油松巴山松等,阔叶树有鹅耳枥槭树水青冈山杨椴树亮叶桦以及核桃、漆树等;海拔在2100米以上地区有冷杉属、冷(云)杉、巴山冷杉、华山松、油松以及漆树,阳坡地区还有小片桦树林和山杨林,林下有箭竹毛叶杜鹃野蔷薇等灌木。

巫溪县境内现有藻类植物8门,31科,55属,145种(含变种),维管植物共计184科,884属,2807种。维管植物中,蕨类植物36科69属231种,裸子植物6科,19属,32种;被子植物门种类数量最多,共计有145科,796属,2544种,分别占保护区总科、属、种数的77.17%、89.80%和90.89%,其中双子叶植物纲125科,632属,2157种,单子叶植物20科,164属,387种。其中,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45种,31科41属。

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巫溪县是重庆市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高发区县之一,每年雨季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县境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干旱、低温阴雨、寒潮等,其中灾害最重的是暴雨、洪涝。境内地壳褶皱上升强,地形高差大,暴雨多,垦殖指数高。岩石圈表层在大气、水、土、生物、开采、爆破等强烈的自然与人为地质作用下,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以致各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易出现山体滑坡、溶洞崩塌等地质灾害。 2022年以来,全县先后遭受洪涝、风雹、干旱等灾害共计13次,致使32个乡镇(街道)160704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16767.39公顷,农作物成灾8263.98公顷,农作物绝收1360.09公顷;其中“6.23”中坝滑坡事件致2人死亡3人失踪;6、8月干旱灾害致使全县共118925人受灾。

行政区划

区划性情

巫溪县现辖2个街道、19个镇、11个乡。分别为柏杨街道、宁河街道、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上磺镇、古路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尖山镇、下堡镇,菱角镇、胜利乡、大河乡、天星乡、长桂乡、峰灵乡、蒲莲乡、塘坊乡、朝阳洞乡、鱼鳞乡、乌龙乡、田坝乡、中岗乡、通城乡、兰英乡、花台乡、双阳乡、天元乡、中梁乡、土城乡。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38.78万人,比上年减少0.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0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1.44%,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统计(公安局人口年报),年末全县有192375户,总人口为532317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0.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6.7(见表1)。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1‰,死亡率为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按照户籍两年平均人口计算)。全年迁出人口4595人,迁入人口2273人。0-17岁占比19.0%,18-34岁占比23.3%,35-59岁占比38.0%,60岁以上占比19.7%。

民族

县境民族,主要是汉族。其他民族数量很少。巫溪县属少数民族杂居县,民族总数10个,其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9个,包括彝、壮、回、满、藏、佤、土家、布依、蒙古等族1000余人。

语言

巫溪方音与北京普通话比较,常将唇齿音f与舌根音h相混。凡是普通话中以f为声母的音节,在巫溪方音中均读成以h为声母的音节。如将“风(fēng)、饭(fàn)、方(fāng)、法(fá)”念成“哄(hōng)、唤(huàn)、荒(huāng)、华(huǎ)”。巫溪方音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绝大部分汉字声调的归类与普通话相同,但部分阳平字常归入普通话的阴平、上声和去声。如“剥(bāo)、渴(hě),必(bì)”在巫溪话中均念作阳平。

宗教信仰

巫溪县有佛家、天主教道教等宗教。明嘉靖四年(1525),凤凰山主持和尚任沂组织修建凤山佛塔。以后寺庙日多,从教人员日众。民国22年(1933),成立佛教会。巫溪道观,据《舆地纪胜》载:“青霞观,在监东南五十里,隋开皇五年置。”又载:“崇贞观,在监东十五里,后唐长兴四年置。”成立道教会。天主教据《圣教入川记》载:“大宁县之教务,始于一千七百九十八年,真福袁若瑟神父,曾看此处教友。”清光绪年间,重庆真原堂派一姓李的神甫来巫溪白果乡冲坪设立天主教堂,开展教务活动。

经济

综述

初步核算,2022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8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76856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7770万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664135万元,增长1.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5%、42.7%、24.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1.1、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3:24.0:53.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869元,比上年增长1.8%。民营经济增加值746554万元,增长4.3%,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0.3%。巫溪县在重庆市经济比较落后,GDP居于最后一位。特色产业有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生态畜牧产业、茶叶产业、高山蔬菜等。2022年,巫溪县GDP位于全市第37名。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3185万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247318万元;林业产值60508万元;牧业产值125711万元;渔业产值3134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5288亩。年粮食总产235609吨。巫溪县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以马铃薯为主,其他经济作物有玉蜀黍属、大豆等。2022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35.6万亩。中药材产业面积(含天然野生抚育面积)38.93万亩;全县在地绿茶面积2.65万亩左右,在地老鹰茶面积达13000亩,建成标准化老鹰茶基地2500亩。蚕桑产业,桑园建设1.3万亩,产茧量830吨,产值3800万元。

第二产业

2022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77633万元,同比下降7.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5%,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9.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产值下降16.2%,股份制企业下降28.2%。巫溪县以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三大工业门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特色轻工、新材料、环保建材、清洁能源等低碳产业。全力打造重庆市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重庆市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全市清洁能源基地、中国西南地区绿色石材加工基地、重庆市教育装备生产基地、渝东北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第三产业

巫溪县第三产业主要由物流业、批发零售、旅游业构成。2022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5268万元,同比下降4.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97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929万元,下降0.4%;金融业增加值89593万元,增长3.6%;房地产业增加值77659万元,增长0.4%;其他服务业332811万元,增长1.6%。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12.6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4979.5万吨公里。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49.6万人次。乡村旅游业,累计打造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0个、示范点16个,打造森林人家100户。2022年1-11月接待游客132.32万人次,同比增长10.56%,旅游收入16798.97万元,同比增长13.23%。

交通

综述

巫溪县交通建设加快,2018-2022五年完成交通投资120亿元,巫镇高速加快推进,巫云开、两巫高速顺利开建,古路至红池坝景区快速路、红池坝镇“一横一纵”、天元至城口出境通道建成通车,新增“四好农村路”2099公里,全县公路里程达7373公里。

公路

2022年末,全县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7414.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949.3公里(二级公路220.2公里,三级公路335.3公里,四级公路6393.8公里),等外级公路465公里。乡镇通车率100%,行政村通车率100%,行政村通达率100%。全县共有普通国道3条,分别为G347、G541、G242,总里程242公里,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81%;共有普通省道4条,分别为S201、S301、S502、S503,总里程430公里,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60%。

铁路

安张铁路巫溪至奉节段尚未建成。2023年巫溪县加快推进安张铁路巫溪至奉节段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同时研究论证安张铁路巫溪县城向北延伸、达州至开州至巫溪至襄阳铁路、万州至十堰铁路、达州至开州至巫溪至兴山高铁、渝东北旅游环线铁路、巫神旅游铁路等项目,争取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航运

大宁河东下110公里直通长江巫山港,沿奉溪东路80公里直通奉节港。巫溪县辖区内航道总里程达到24公里,蓄水期间部分航道可达到内河III级航道条件,千吨级船舶可季节性直达长江

公共交通

累计投放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39台,投资500万元建设客运中心新能源充电站1个,设置充电桩8个。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0%,公交车进场率达到60%,新增公交线路2—3条,试点性开通巫溪—奉节县跨县公交线路1条,开行3—5条旅游专线。

社会事业

文化

全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1456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减少4.7%。年末,全县共有博物馆2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32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7.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7.8%。公共图书馆总藏量85359册、件,书架总长度0.19万米。

医疗

2022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2个。其中,医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乡镇卫生院30个,村卫生室257个。个体诊所80个。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412张。其中,医院床位1531张,乡镇卫生院床位881张。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04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19人,注册护士990人。

教育

全县共有普通高中教育学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普通初中15所,普通小学77所,幼儿园6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6 %,初中入学率为10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28%,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1.4%。

科技

全县科研机构数2个,科技项目立项7个。全年引进推广科技成果33个,其中国家级11个,市级6个,县级16个。授权专利数260件,授权发明专利22件。

社会保障

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28.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基金收入7.0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基金支出11.1亿元,实发养老金额11.1亿元。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万人。2022年末,全县共有252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543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82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3239人。全年资助23748人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1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17元/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932元/月,孤儿补助标准1382元/月。

人文

饮食

主食,其中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番薯为主。巫溪烤鱼:巫溪烤鱼技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由大宁河上的船工发明的。巫溪烤鱼已经形成香辣、麻辣、酸辣、泡椒等多种口味。

巫溪洋芋,是重庆市巫溪县特产,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巫溪县典型的山区立体气候、独特的土质地貌、特殊的光照、适宜的温湿度,培育了“巫溪洋芋”的优良品质。巫溪洋芋表皮光滑、淡黄带灰、略有光泽、切面平滑、色泽浅黄,蒸煮后口感酥软、细腻、微糯,淡香。通过蒸、煮、煎、炸、炒、烘、焖等工艺,能制作出多种风味的可口菜品。2011年9月1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巫溪洋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另其他特色美食,大宁党参汗蒸鸡、帝豪碳烤鸭头、古镇鸡淖、生焗宁河鸡、人川甲鱼、大刀豆豉腊肉、生态大、吊锅羊杂、巫溪烤羊腿。

习俗

杀年猪。为了让春节的餐桌更加丰富,巫溪县的山村向来有吃杀猪饭的习俗。这里把杀猪饭称作“年猪饭”,也叫“庖猪汤”,无论汤汤饭饭如何命名,本质上就是用猪肉作为主要食材加工的一桌宴席。

坐夜。就是守灵。孝男孝女、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打丧鼓、唱夜歌,悼念死者,勉励生者,以尽人情。坐夜,是巫溪民间的一种习俗,是活着的人对去世的亲人送最后一程的一种纪念。

薅草锣鼓。多于五六月间薄二遍玉米棒草时节,在大片包谷地里,两个歌手,一个执鼓,一个司锣,走在薄草队伍之前,每唱一句,打一段锣鼓,两人轮流演唱。薄草队伍紧紧相随。歌词多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轶闻趣事改编。有的歌手即兴创作。

栽秧酒。清代和民国时期,每逢水稻栽插季节,农户相互助工,依次插秧。由于栽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故款待丰厚,必喝栽秧酒。插秧前夜,集聚田中扯秧,时过半夜,主人备以酒菜款待,叫“消夜”;翌日黎明,下田继续扯秧,主人备醪糟汤元送到田中,叫“过早”。早”、中、晚饭均为丰盛酒席。

巫文化

巫溪,是“巫巴文化”的故乡。巫文化大略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首先是流行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巫教、各种巫术及祭祀、玉貔貅、崇拜等;第二部分是风俗,包括巫风、巫俗、丧俗、禁忌等;第三部分是艺术,包括巫歌、巫舞、巫戏;第四部分是文学,巫书、巫诗、神话、传说;第五部分是综合,文字、美术、医药等。

艺术

刺绣

挑花(巫溪嫁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手工业为基础的民间艺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传递,宁绣地方特色浓郁,图案优美,通俗中透着典雅,有着灵动祥和的独特魅力。

木雕

巫溪县境内气候湿润,森林资源丰富,为木制品手工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木雕技艺历史悠久,经父子师徒相传,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峰木雕工艺。

风景名胜

综述

县域旅游资源以“天下第一溪”大宁河为轴线,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和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东西两翼,构成如雄鹰展翅景区格局。目前,巫溪共有国家4A级景区1家,国家3A级景区2家、国家2A级景区2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家,市级风景名胜区1家,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市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县旅游资源单体共497处,其中五级旅游资源6处,四级旅游资源14处,三级旅游资源27处,二级169处,一级281处。2022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4236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减少5.9%。年末全县拥有国家A级景区5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

重要景点

红池坝

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首批市级旅游度假区,拥有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甸草原,被誉为“中国的新西兰”;中原地区远古“巫文化”“盐文化”的发祥地;战国四君子之一、楚国重臣春申君的故乡。红池坝闻名中外的“绝世奇观”夏冰洞是中国十大奇洞之一,至今尚是未解之谜。每逢盛夏,洞中细水成冰,形成冰瀑、冰帘、冰柱、冰笋等姿态万千、琳琅满目的夏冰景观;而数九寒冬,洞内却水暖气腾,细流涓涓,宛如热洞。

宁厂古镇

上古盐都、巫文化发源地之美誉,制盐历史长达4000余年,是中国十大盐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宁厂镇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三省结合处,南距巫溪县城10公里,古称“巴夔户,秦楚咽喉”。古镇位于大宁河支流后溪河畔,总占地总面积13.5公顷,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褊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岩,人称“七里半边街”。古镇的白鹿盐泉,位于镇内宝源山山麓,卤水从三迭纪石灰岩缝中自然流出,清澈透明,杂质甚少;独特的盐卤资源,创造了宁厂古镇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孕育了古镇悠久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

兰英大峡谷

大峡谷长60余公里,平均深度为1200余米,最深处2500余米,被誉为“重庆第一深谷”及至世界级大深谷。兰英大峡谷挂壁天路,位于“亚洲第一深谷”——中国·兰英大峡谷景区内,是该景区知名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最美挂壁公路”。天路切挂峡谷东侧绝壁,蜿蜒狭窄,全长1200米,宽度不足3米,一边紧贴陡崖,一边万丈深渊,如同玉带般束缚着崖壁“老虎嘴”。兰英大峡谷挂壁天路,又叫兰英天路,是当地(小地名:周家坝)村民出行的一条生命路。

阴条岭

重庆市第一高峰,国家自然保护区;拥有重庆市内唯一的一片原始森林和无污染的高山草场,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00多种,“天然物种基因库”。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平均海拔1900米。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是重庆市最高点,被称为“重庆第一高峰”。站在阴条岭自然保护区主峰,可同时欣赏湖北大九湖、巫山当阳大峡谷和巫溪兰英大峡谷等美景。

云台寺

始建于隋炀帝时期(即公元608年),是道教佛教文化的交融地;云台寺地势奇险,风光秀绝,历史上有“小武当”和巫溪“南天门”之称。云台峰又因云台寺而盛名,云台寺始建于隋炀帝时期(约公元608年),初名云台观,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川东最早的道教场观,被誉为“川东古刹之冠”。改为佛教寺庙后,先后建成山门、钟楼、圆通殿、念佛堂、文殊殿、万佛塔等佛教建筑。山脚建有一条石梯,从大宁河底一直盘旋而上,直通云台寺最高峰,号称“万步云梯”。登临云台峰,朝拜云台寺,俯瞰大宁河,最能感受“无限风光在险峰”。

大官山

属于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紧靠神农架原始森林,林草覆盖率达90%以上,是重庆市尚未开垦的唯一一块乐土,有“东方天山”“动植物王国”“天然药山” 之称。大官山占地18万亩,其中原始次森林10万亩,天然草场万亩,林草覆盖率在90%以上,平均海拔在1600--2500m之间,景区自然景观独特,被誉为“绿色自然博物馆”和“珍稀物种天然基因库”,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大药山一,也是重庆市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有“东方天山”之称。历史上,大官山曾是巫盐通往湖北的盐马大道的必经之地,张飞入蜀、张献忠入川,以及贺龙元帅率领的红三军都在此处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和传说典故。

妙峡

原名庙峡,因寺庙众多而得名,后因风光奇妙之故,更名为妙峡,全长22公里,被誉为“宁河诸峡之魁”。峡中的“白龙过江”瀑布,宛如一条矫健的白龙,撞石飞越宽近100米的大宁河,汹涌壮阔、七彩斑斓、蔚为壮观,形成“飞瀑峡中过,舟从瀑下行”的“天下奇观”。妙峡之中,主要景点有宁河第一峰——云台峰,宁河第一洞——穿洞子,宁河小喜鹊——云台仙子,天下奇观——白龙过江,千古之谜——船棺;还有雄鹰展翅、香炉石、阳雀滩、烂船湾等景点和“牛郎织女”“犀牛望月”“青蛙观天”“凤求凰”“二龙抢宝”“鲤鱼跳龙门”等神话传说。

对外交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关心支持基层一线扶贫干部队伍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市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2021年10月26日至28日,校党委书记曾礼带领党政办、组织部、教务处、科研处、对外联络与合作中心、资产经营中心、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相关人员一行赴巫溪县进行合作交流调研,并对学校派驻巫溪县相关村第一书记进行慰问。

2023年1月10日,巫溪县党政代表团来渝中区考察交流,并召开渝中区·巫溪县2023年“一区两群”对口协同发展座谈会,共叙友情、共商协作、共谋发展,推动两地对口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著名人物

荣誉

1958年巫溪县荣获国务院授予为“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

巫溪县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获得过“绿色中药出口基地”“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2011中国改革年度县”等荣誉称号。

巫溪县被称为“国际烤鱼之乡”。

2023年10月,巫溪县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参考资料

巫溪概况.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4-27

地理位置.巫溪民生网.2023-05-04

巫溪县名称由来.重庆市地方志.2023-05-04

巫溪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巫溪县统计局.2023-05-05

旅游景点.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5

巫溪县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3年版).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4-27

巫溪县自然条件.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05-04

历史沿革.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7

支柱产业.浙江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2023-05-04

巫溪文旅.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气候特征.汉斯出版社.2023-06-17

您的位置: 汤溪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云阳网.2023-06-10

巫溪西溪河流域竟有33座水电站.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6-10

巫溪县人民政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10

巫溪县水利局关于重庆市巫溪县金鱼水库工程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巫溪县水利局.2023-06-10

水资源.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矿产资源.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2

药材资源.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深山里的千万级产业——巫溪“苦产业”甜了“农户心”.新华财经.2023-06-02

林业资源.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2

植物资源.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2

其他经济植物.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巫溪县林业局 关于公示巫溪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通知.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3

自然灾害.人民资讯.2023-05-04

巫溪县自然灾害灾情核定信息.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10

李卫东在全县绿色工业发展大会上强调:走深走实绿色工业富民强县之路 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11

主任之窗.重庆巫溪人大信息网.2023-06-03

第十一届.巫溪政协.2023-06-03

王中.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巫溪概况.巫溪招商引资网.2023-06-03

2022年重庆各区县GDP出炉 11个区县超1000亿元.金台资讯.2023-06-03

特色产业.重庆市乡村振兴局.2023-06-03

经济发展.博县网.2023-05-07

巫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巫溪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3

交通概况.巫溪旅游.2023-05-04

巫溪县人民医院.巫溪县人民医院.2023-06-03

巫溪县中医院.巫溪县中医院.2023-06-03

巫溪县医院.数字医院.2023-06-03

粮食作物.中国农业期刊集成服务平台.2023-05-04

巫溪习俗.央视财经.2023-05-04

巫溪方言撷英.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巫文化.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文峰木雕.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宁厂古镇.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兰英大峡谷.巫溪县人民政.2023-06-03

“重庆第一高峰”阴条岭啥样?最新画面揭秘 .新华网.2023-06-03

云台寺.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大官山景区康养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妙峡.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对外交流.重庆师范大学.2023-05-04

对外交流.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3-05-04

赵象鼎.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欧思兴.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彭咏梧.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赵德洪.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赵云卿..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4

药用植物. 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05-08

巫溪县荣誉.视界网.2023-05-04

“国际烤鱼之乡”花落重庆巫溪.华龙网.2023-06-17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