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蒋民华

蒋民华

蒋民华(1935年8月16日—2011年5月6日),男,出生于浙江临海,晶体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蒋民华本科毕业于1956年7月山东大学化学系。曾担任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主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务。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至1996年,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新材料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2011年5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76岁。 

蒋民华长期从事功能晶体研究。提出了DKDP晶体的亚稳相生长理论和方法;探索并生长出“中国牌”的LAP晶体。是中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带头人之一。先后获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荣誉。蒋民华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各1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蒋民华1935年8月16日出生于浙江临海。中学毕业于浙江省回浦中学。毕业留校后不久,1953年蒋民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留苏预备生。但因亲属在台湾的社会关系促使留学梦破灭,他暗暗下了决心,即使不能出国留学,也要在中国国内创出一番事业。 后被选派到厦门大学师从晶体学家卢嘉锡进修晶体学。1952年9月到1956年7月在山东大学化学系学习顺利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蒋民华1956年到1964年担任山东大学化学系助教。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民华20世纪60年代把主攻方向转向综合压电性能更为优良的磷酸二氢铵晶体,找到最佳的生长条件,长出了高质量的ADP大单晶满足了声纳试验的需要。1964年到1978年担任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主任。十年动乱期间,山东大学的晶体生长研究受到很大的冲击,蒋民华被扣上走资产阶级白专道路的帽子,白天挨批斗,但晚上仍不间断地搞晶体生长实验,使得山东大学的晶体材料探索从未停止过。1978年到1993年担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1979年赴德国科隆大学做访问学者,交流期间,蒋民华合成出新的有机晶体樟脑酸丙。回国后,他开始探索新晶体材料,发现了精氨酸磷酸盐晶体。

1985年蒋民华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块磷酸钛氧钾晶体,经测试主要指标超过美国同类晶体。 1987年至1998年担任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到1996年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91年至1996年担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新材料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

蒋民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1998年在国家计委和山东省的支持下承担了国家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开发重大项目“半导体发光器件外延工艺和管芯技术”,开展了一个全新模式的研发工作。2000年至2004年担任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4月“半导体发光器件外延工艺和管芯技术”课题正式通过验收。 2005年以主席身份主办了举行的第五届亚洲晶体生长与晶体技术学术会议。

蒋民华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仍然关心和安排科学研究特别是国际晶体生长会议的组织工作,他在病床上坚持讨论学科发展、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

人物逝世

2011年5月6日凌晨4时56分蒋民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市逝世,享年76岁。 

主要成果

磷酸钛氧钾研制

蒋民华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研制高效倍频晶体磷酸钛氧钾,磷酸钛氧钾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新型倍频晶体,由于性能全面优化,已成为国际公认最佳的中小功率倍频材料,但当时KTP只能用水热法在高温高压下生长,高光学质量的大单晶非常难生长,因而价格昂贵。蒋民华提出用助熔剂法来生长磷酸钛氧钾晶体,但助熔剂体系成分复杂,要用这个方法批量稳定地生长磷酸钛氧钾晶体难度很大。蒋民华组织课题组从基础研究和生长工艺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攻关,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助熔剂体系和生长工艺,使助熔剂法稳定地生长高光学质量的KTP大单晶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成功,为后来用助熔剂法批量生长其他非线性光学晶体起了示范作用。助熔剂法生长磷酸钛氧钾晶体的突破,使助熔剂法成了生长磷酸钛氧钾的主要方法,降低了成本,打破了美国对磷酸钛氧钾的垄断,加快了磷酸钛氧钾在激光技术中的推广应用,被誉为高技术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探索新晶体材料

蒋民华指导第一个研究生从研究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基团和性能的关系入手,根据合理的材料设计思想,解决了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中存在的共轭基团非线性效应和紫外透光特性互相制约而产生的困难,找到了一种新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L精氨酸磷酸盐(LAP)。该晶体具有较大的非线性极化率和短的吸收边,还具有高的抗光伤阈值和易从溶液中生长出大尺寸晶体的优点,LAP的发现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高效激光倍频晶体——KTP,美国只有少数实验室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研制,对设备和工艺条件要求很苛刻。蒋民华感觉到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材料,于是系统地研究了磷酸钛氧钾在磷酸盐助剂中生长的物理化学过程和不同助熔剂和工艺条件对磷酸钛氧钾晶体生长的影响,使助熔剂生长磷酸钛氧钾晶体的工艺首次实现了突破。1985年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块磷酸钛氧钾晶体,经测试主要指标超过美国同类晶体,实现了稳定批量地生长出高质量的磷酸钛氧钾晶体,在国际上开创了将助熔剂法用于批量生长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先河。 

材料改性研究

蒋民华和同事指导研究生以自激活激光晶体四硼酸铝(NAB)为基础,通过掺入形成混晶进行改性来探索自倍频晶体。通过理论计算和对不同。Nd3+/Y3+配比的晶体样品进行非线性性质的测量,找到了由1.06μm产生0.53μm激光的最佳浓度比,生长出质量较好硼酸铝钇钕(NYAB)晶体,实现了NYAB晶体1.06~0.53μm的自倍频激光输出,为应用广泛的小型绿光激光器提供了实用化的材料。

磷酸二氢铵与磷酸二氘钾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蒋民华成功地培养出酒石酸钾钠大晶体,在此基础上他主持了生长难度更大的磷酸二氢单晶生长规律和生长技术的研究,解决了磷酸二氢铵均一大单晶的生长问题,研制出磷酸二氢铵大单晶被海军科研部门用于“声纳”,该晶体获得国家三委(计委、经委、科委)的工业新产品二等奖。20世纪70年代研制在激光技术中有重要应用的磷酸二钾晶体,他和同事提出并实现了磷酸二氘钾晶体的亚稳相生长理论和方法,打破了国际上在低温稳定相中生长磷酸二氘钾的惯例,成功地在常温的亚稳相中,生长出高质量的磷酸二氘钾晶体,满足了国防科研的急需,并远销美国,该项工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好评。

半导体材料研究

半导体材料在信息时代是功能材料的主体。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长期以来有一定的分离。蒋民华认识到半导体和人工晶体之间不应该存在鸿沟,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上加上了“低维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这一和半导体前沿密切相关的方向,并争取列入国家科研计划。1998年承担了国家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开发重大项目“半导体发光器件外延工艺和管芯技术”,以此开展了研发工作。 经过3年多的努力,“半导体发光器件外延工艺和管芯技术”课题于2004年4月正式通过验收。该成果,打破了半导体外延材料与管芯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对发展山东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蒋民华在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在中国知网总下载量达55156次,以下为被引次数最高的十篇论文。

出版著作

蒋民华先后出版专著多部,主编了《功能材料学概论》,其中《晶体物理》是中国国内第一本晶体物理专著,出版后深受广大晶体材料工作者的欢迎,被许多高校选作教材。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蒋民华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各1项。

人才培养

蒋民华创立了晶体材料研究所和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中国高校培养了一批从事晶体生长与晶体理论教学和研究的骨干人才。曾为材料学和凝聚态物理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将获得的山东省设立的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全部捐赠作为奖励基金以奖掖立志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事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蒋民华培养了硕士生15名,博士生12名,指导博士后5名。培养的代表性学生有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绪堂,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原副所长、科技处处长赵显,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何涛,山东大学副教授任燕

影响与后世纪念

蒋民华班

蒋民华班是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蒋民华班挂靠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每年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4个学院的大二(下学期)学生中择优选拔20名左右的优秀本科生进入蒋民华班学习。蒋民华班将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培养,实行导师制。  

蒋民华院士雕像

蒋民华院士雕像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功能晶体材料楼二楼大厅,落成于2012年5月6日。

人物争议

2003年于锡玲检举蒋民华剽窃的事件,后山大党委发布了一份《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向蒋民华院士学习的决定》对此事件做出了回应。

人物评价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表示:“蒋民华院士以他勤奋、严谨、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精神,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为我国功能晶体和光电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今日临海表示:“蒋民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晶体材料的重要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山东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材料科学的发展,为中国晶体材料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用“特殊品质、忠诚科学、师德高尚,是教师和学生的楷模。富有职业操守、淡泊名利,其贡献可以载入科学史和山大史册”高度评价蒋民华。

挽联“科学教育泰斗研晶育人桃李满天下,人生楷模进德修智功业昭千秋”。

参考资料

蒋民华生平.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2023-03-30

晶体学泰斗蒋民华昨在济逝世.山东大学媒体看山大.2023-03-30

蒋民华.国家图书馆.2023-03-30

我与雕像的故事:走近蒋民华院士,感受晶体韵致.山大视点.2023-03-30

中科院院士蒋民华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山东大学媒体看山大.2023-03-30

蒋民华:育晶之人 晶体人生 第一页.中国日报网.2023-04-17

..2023-03-30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2023-03-30

承渊远学脉 续百年华章.人民网教育.2023-04-17

蒋民华.中国知网.2023-04-17

功能材料学概论.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2023-04-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机构编制网.2023-03-30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告〔十一届〕第二十八号.中国人大网.2023-03-30

何涛.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03-30

任燕.山东大学.2023-03-30

蒋民华班.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2023-03-30

外滩画报:蒋民华院士“剽窃”事件调查.新浪新闻.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