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细君公主

细君公主

刘细君(?—公元前101年),西汉王室宗亲,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江都王刘建之女。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其父刘建因谋反事发,畏罪自杀,其母也因同谋被处死,刘细君过于年幼,未受诛连,入宫接受教育。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刘彻为联合乌孙(今伊犁河上游流域),抗击匈奴,封为细君公主,出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世称“乌孙公主”。

猎骄靡老,依照乌孙风俗,细君公主又续嫁新乌孙王岑军须靡,在生下女儿后,因产后失调,心绪难平,不久后逝世。细君公主常以骚体作诗,寄托怀念故乡之情,所作《悲愁歌》辗转传到汉武帝耳中,为之感动,每隔一年,派遣使者带着锦绣帷帐,送给公主,以慰思乡之情。

刘细君是最早嫁到乌孙和亲的汉家宗室公主,也是历史记载的和亲西域第一人,为西汉的睦邻安邦作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身世出生

刘细君出生于西汉王室,父亲刘建时任刘建。刘建在位期间放荡不羁,养尊处优,联络对朝不满的刘安等人,企图谋反自立,事情败露,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自缢身亡,其夫人以同谋罪被斩。刘细君年幼,未受诛连,入宫接受教育。刘细君能诗善文,精通音律,出落成皇家公主。

受命远嫁

乌孙国为游牧民族,位于赤谷城(今伊犁河上游流域)。乌孙王见汉朝广大,欲将其国投靠,表示愿娶得汉家公主,两国和亲结为友邦。刘彻等认为“必是先送聘礼,然后再嫁公主。”之后乌孙以上千匹良马下聘,迎娶汉家公主。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刘细君为细君公主,命她“去长安八九千百里”的乌孙国,出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之后细君公主离开故土,前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河畔。汉武帝赏赐大量锦衣用物,配备同行的有官吏、侍女、工匠、扈从武士等数百名随从,以及众多金银珠宝。西去的送亲队伍绵延十几里,仪仗盛大,非常隆重。汉武帝命琵琶手马上作乐,以慰藉公主思乡之情。

乌孙王见细君公主容貌俊美,气质高雅,喜出望外。当即封为右夫人,为她修建了中原风格的宫殿。乌孙人称其为“柯木孜公主”。匈奴惟恐乌孙亲近汉朝,也派遣女儿嫁过去,被封为左夫人。

整治内乱

细君公主出嫁时,乌孙“国分为三”,乌孙王昆莫年事已高,次子大禄善于带兵,率万余骑别居。大禄长兄为太子,早死。昆莫怜之而立孙为太子。大禄为此不满,欲谋攻昆莫和军须靡。昆莫常恐大禄杀岑陬,给予岑陬上万兵骑,令别居。面对复杂险恶的形势,细君公主自己治理宫室,一年才与昆莫会面,常在汉家宫室里置酒饮食。昆莫年老且言语不通,公主悲苦愁闷,常以骚体作诗,寄托怀念故乡之情,所作《悲愁歌》辗转传到中原,刘彻为之感动,每隔一年,派遣使者带着锦绣帷帐,送给细君公主,以慰思乡之情。

再次婚嫁

乌孙王昆莫猎骄靡老,之后他的孙子岑陬继承王位,并按习俗接纳他的妻子。细君公主不允,便上书汉武帝。汉武帝命她“顺从国俗,要与乌孙联手共抗匈奴”,细君公主不得已作了军须靡军须靡的妻子。

人物逝世

细君公主嫁给军须靡后生下一女,名为少夫。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细君公主因思念故土,一病不起,在乌孙逝世。

人物作品

细君公主是中国史有记载的第一位和亲公主。细君公主在乌孙语言不通,生活难以习惯,思念故乡,常以骚体作诗,作《悲愁歌》流传后世,又名《黄鹄歌》(亦称《乌孙公主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秋歌》表达作者远嫁异域而怀土恋乡的诗歌,此诗以第一人称的自诉,表现了细君公主远嫁异国、思念故土的孤独和忧伤。诗中突出了中原与西域在食宿、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化为黄鹄归家的想象与事实上的不可能构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加重了诗歌的悲剧气氛,意蕴深广,耐人寻味;这首诗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时的乌孙生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

《悲愁歌》不仅文采出众,又在后世广为传诵,人们把历史上的第一首边塞诗,收入汉诗,称为“绝调”,它的作者刘细君也因此在文坛和史学上享有较高评价,它后来被收入《汉书》。

家族成员

曾祖:刘启,汉景帝

祖父:刘非,江都易王

父亲:刘建,江都王

母亲:史无记载

第一任丈夫:乌孙王昆莫猎骄靡

第二任丈夫:昆莫猎骄靡的孙子军须靡军需靡

女儿:少夫(与岑陬军需靡所生)

人物评价

陆昶《名媛诗归》评《悲秋歌》曰:“此诗读起来酸楚不忍,令读者伤心。”

元代钱塘诗人钱惟善著有《灵璧手印篇》,诗句记载:“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倚灵璧”“灵璧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以此感叹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无奈、舍不得离开故土,悲苦愁闷的心情。

宋人苏轼《宋书达家听琵琶声诗》:数弦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 新曲从翻玉连锁,旧声终爱郁轮袍。 梦回只记归舟字,赋罢双垂紫锦。 何异乌孙送公主,碧天无际雁行高。表达了对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的回想、惦念之情。

唐人李山甫《代崇徽公主意》: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这首诗借怀古之情讽喻了腐败软弱的外交政策,公主和亲乌孙对抗匈奴的外交政策。

后世纪念

细君公主墓

细君公主墓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夏塔乡,属于自然风景类型景区,总占地面积319.2㎡。公主墓坐北朝南,背依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脉,面朝一泻而出的夏塔河。整个香冢是一垛微微呈半月形的土墩墓。细君公主出塞“和亲”为乌孙王后,是西汉第一位谴外蕃的刘姓皇室宗亲女。因她的远嫁实现了西域各族与汉族的联合,为今后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产生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汉家公主纪念馆

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是纪念刘细君、刘解忧两位来自江苏省的汉室公主远嫁乌孙,为中国的民族融合、疆域形成、丝路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是江苏省第一批对口援疆项目中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由江苏省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共同筹资建设。

轶事典故

据相关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车队经过安徽灵璧时,驻足停留,在一处山岩前迎风站立,回首东望,手抚巨石,不忍离去,以至在石上留下一枚清晰的手印。这手印经匠人摹刻,遂成一方景观,名为“灵璧县手印”。

研究书目

汉书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远嫁他乡—《悲愁歌》.潍坊市图书馆.2023-04-28

细君公主与灵璧手印石.灵璧信息网.2023-04-05

比昭君出塞还早70年,探寻中国和亲公主第一人细君公主.澎湃.2023-04-18

昭苏县环保局关于2018年3月2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昭苏县人民政府.2023-04-18

细君公主墓.昭苏县人民政府.2023-04-05

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4-18

汉书.微信读书.2024-09-21

大汉天子Ⅲ (2006).豆瓣电影.2023-04-18

西域人物志之细君公主.央视网.2023-04-04

解忧公主.CCTV.节目官网.2023-04-04

《河西走廊》第3集:细君公主抑郁而终 汉武帝再派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央视网.2023-04-04

《史话新疆》 第十九集 汉家公主.央视网.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