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堂
王丽堂,1940年5月生,江苏扬州人,出生于扬州评话艺人世家。七岁正式从祖父王少堂、父亲王筱堂学艺,是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的第四代传人。十岁开始登台演出,被誉为"十岁红"。1959年参加江苏省曲艺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1995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节,获"牡丹杯"。整理的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的代表性书目《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四十回共四百余万字,已于1995年全部出版,并将所有稿酬献出,建立"王少堂扬州评话奖励基金"。
1996年,获"江苏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1997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专门成立了"王丽堂评话艺术领导小组",录制了经过精选浓缩的《武松》录像带,分五十个段子共计1000分钟。于1998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八台同时连续播放。
1958年,《武松斗杀西门庆》获江苏省曲艺会演一等奖,入选参加全国曲艺会演;1962年《武松天王堂举鼎》获全省评话会演表演优秀奖;1972年,《红岩双枪老太婆》获全省戏曲会演优秀表演奖;1982年,《武松二次回家》获全国曲艺会演(南方片)一等奖;1986年,《千篇一律》获全国新曲(书)目大奖赛荣誉奖。
在此之前曾经被北京唱片社上海分社邀请录制了扬州评话《武松》《宋江》共12个回的磁带和唱片。还分别在上海、南京市、省市人民广播电台演播长篇扬州评话《武松》《宋江》等书目。
获得荣誉
2008年1月授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6月,王丽堂被授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同年7月,又被授予新中国曲艺60年“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
2010年9月14日,王丽堂在中国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被评为终身成就奖。
2022年5月31日,2021年度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公示,王丽堂的扬州评话以80.67专家评分获合格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