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成
刘有成(1920年11月6日—2016年1月31日),男,汉族,出生于舒城县,中国共产党党员,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有成1942年本科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45年到1948年在利兹大学有机化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1955年4月起担任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1957年被任命为兰州大学化学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6年1月31日逝世,享年96岁。
刘有成研究领域为自由基化学、单电子转移反应、辅酶NADH模型还原反应机理等,是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研究成果先后获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奖,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刘有成1920年11月6日出生于安徽安徽省舒城县城冲乡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1931年到1935年在安徽省舒城县初级中学学习。1935年到1938年在安徽合肥庐州师范高中部学习。1938年到1940年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学习。1938年到1942年在中央大学化学系学习顺利本科毕业,期间遇到了引导其入门化学的倪则埙和高济宇老师,两位老师精彩的讲课激发了刘有成对化学的兴趣。
1942年9月到1943年3月担任中央工业试验所助理工程师。1943年3月到1945年8月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助教。1945年到1948年在英国利兹大学有机化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英国著名的生物甲基化专家查林杰教授学习生物化学,进行微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工作经历
刘有成1948年12月到1951年担任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研究助理员,合作导师是里格尔教授。1951年10月转到芝加哥大学卡拉施教授处做博士后研究。后计划回到中国却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阻挠,终于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美国政府同意中国留美人员分批回中国,得到消息后,刘有成立即辞掉工作于1954年11月28日搭乘“威尔逊总统号”从旧金山启程回到中国。1955年4月起担任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期间组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自由基化学科研小组。1957年被任命为兰州大学化学系主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与加拿大皇后大学化学系尹国声教授合作,在兰州大学举办了国际自由基化学研讨会;同年在兰州大学成立了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首任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1987年到1993年担任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获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奖。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4年起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荣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特别贡献奖。
人物逝世
2016年1月31日9时刘有成在安徽合肥逝世,享年96岁。
主要成果
刘有成研究了脂肪族基过氧化物引发剂的分解反应,发现了过氧化物新的分解反应动力学和新型的羧基转化反应;研制了一种新的高效、安全的自由基引发剂,该研究成果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有成研究了氮氧自由基与生物活性分子的单电子转移反应,阐明了氮氧自由基与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等抗氧化剂的反应机理,为理解这些生物抗氧化剂在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其抗氧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等先进技术阐明了多种自由基正离子参与的单电子转移反应机理,发展了合成哌啶氧胺盐和氧胺盐氧化产生自由基正离子的新方法。此外研究了烯基格式试剂与卤代烷的电子转移反应,揭示了反应机理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成果引起了中国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有成开展了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生物膜模拟体系和环糊精等微环境中的电子转移反应和辅酶NADH模型还原反应等课题上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刘有成共发表论文26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刘有成的研究成果先后获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人才培养
刘有成培养了60多位硕、博士研究生。代表性学生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庆祥。
影响与后世纪念
刘有成奖学金
刘有成奖学金于200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周年校庆之际,刘有成将个人积蓄3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
纪念刘有成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会议
纪念刘有成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会议于2020年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
刘有成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
刘有成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于2020年11月6日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逸夫科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
人物评价
兰州大学表示:“刘有成不但在自由基化学的众多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化学教育事业上也贡献卓越。”
《学习时报》表示:“刘有成近百年的人生道路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他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堪称典范。”
中国科学院大学表示:“刘有成院士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表示:“刘有成先生为国家科技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刘有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4-08
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刘有成院士逝世.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08
刘有成.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04-08
刘有成: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华夏经纬.2023-04-08
学部简介.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04-08
兰州大学“百名书记讲党史”|刘有成:一生专注自由基的科学家.兰州大学.2023-04-08
简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08
刘有成.中国知网.2023-04-08
刘有成院士文集.国家图书馆.2023-04-08
历届理事会.中国化学会.2023-04-08
刘有成:获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08
我校召开“纪念刘有成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会议”暨“2020年中国科大有机化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2023-04-08
刘有成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兰州大学新闻网.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