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光鼎

刘光鼎

刘光鼎(1929年12月29日—2018年8月7日),男,汉族,出生于北京,籍贯山东蓬莱,中国共产党党员,海洋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刘光鼎1952年7月从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顺利本科毕业。1960年担任北京地质学院海洋物探教研室主任。1973年到1980年担任海洋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大队大队长。1989年到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2年到2016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2018年8月7日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刘光鼎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学与海洋地质、石油地质研究,是中国海洋地质之父。出版了《重力场与重力勘探》《地磁场与磁力勘探》《地电场与电法勘探》等著作。直接培养或参与培养的学生有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6名、博士后16名。获评中国科学院竺可祯野外工作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刘光鼎1929年12月29日出生于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籍贯山东蓬莱。1941年到1942年在凤翔县竞存中学学习。1942年到1944年在成达中学学习1944年到1947年在重庆市辅仁中学校学习。

1947年高中毕业后被山东大学物理系录取, 并获得了奖学金,1948年5月还没读完一年级就离开青岛市返回北平市,重新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就读期间学习了物理的相关知识,跟随谭承泽老师进行技术测量实习。入学之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党领导的地下学生运动。

1950年被调往北京市委工作,在北京市节约检查委员会任秘书。1951年返回北京大学继续学习。1952年7月从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顺利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刘光鼎1952年起参与了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工作,担任地球物理探矿系系主任助理,后来又兼任教研室秘书,协助物探教研室主任傅承义教授工作,讲授地震勘探课。1954年协助苏联地震勘探专家顾尔维奇培养研究生10名。1958年奉命前往青岛市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并担任队长,开始全身心投入中国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1959年前往苏联考察海洋物探,在阿塞拜疆巴库的石油开发科学研究所考察了里海的海洋物探工作。

1960年回到中国,担任北京地质学院海洋物探教研室主任,后奉命在塘沽区组建了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 并担任技术负责人,期间进行了塘沽到龙口市的海洋地震试验等研究工作。1964年参与筹建地质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担任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主持辽东湾长江中游物探工作。1966年起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中止海洋地质与物探工作,期间遭受了批斗,在牛棚里,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完成了《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太极拳架与推手》两本书,“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刘光鼎担任地矿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

1970年到1973年担任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技术负责人。1973年到1980年担任海洋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大队大队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到1989年担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1983地质矿产部决定将石油地质局与海洋地质司合并,成立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刘光鼎担任副局长,分管科研与教育工作,期间组织编绘了《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比例尺 1 ∶ 200 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海30年的地质地球物理工作。1984年起担任同济大学海洋工程与海洋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89年到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学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刘光鼎开始担任科委攀登计划B85―34项目首席科学家,开展地球物理对隐伏金属矿床预测研究。1997年获评何梁何利基金奖。2002年到2016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人物逝世

2018年8月7日18时50分刘光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主要成果

科研思想

刘光鼎提出建立基础研究的四大中心(地球物理成像中心、高温高压岩石物性中心、地磁台链和资料中心)与应用开发的四大课题(沉积盆地研究与动态数字模拟、油储地球物理、深部地质结构、地球磁场与电磁空间环境),强调地球物理与地质结合,积极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创建了中国大地构造为“三横﹑两竖、两三角”的新理论,提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重大科学论断。,指出中国油气资源的出路在于海相油气田。

项目承担

刘光鼎在“六五”期间主持国家石油地质攻关项目,开展煤层气和南方碳酸盐研究;“七五”期间主持国家攻关项目75~054“寻找大油气田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研究”,开展全国天然气、南方碳酸盐岩、塔里木盆地东海的油气资源研究。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刘光鼎共发表论文68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出版了《重力场与重力勘探》《地磁场与磁力勘探》《地电场与电法勘探》《地震波场与地震勘探》《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和《地球物理测井》等教材。译述了《地震及其后果》《区域构造中的地球物理方法》《海底扩张与大陆漂移》等14部英、俄、法技术书刊。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刘光鼎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人才培养

刘光鼎曾在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海洋物探教研室并开设相关课程。担任地球物理系列教材主编出版了《重力场与重力勘探》《地磁场与磁力勘探》《地电场与电法勘探》《地震波场与地震勘探》《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和《地球物理测井》等教材。在北京地质学院执教10余年,长期兼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 所所长、教授。直接培养或参与培养的学生有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6名、博士后16名,他的学生中有10多位成了院士,其中包括中国著名的天体化学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

影响与后世纪念

刘光鼎院士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

刘光鼎院士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于2019年12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

庆祝刘光鼎院士八十寿辰学术讨论会

庆祝刘光鼎院士八十寿辰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11月30日在同济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

刘光鼎地球物理奖学金

刘光鼎地球物理奖学金由刘光鼎于2007年发起设立,是面向全中国院校致力于地球物理学研究、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而设立的专项奖学金。

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

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是刘光鼎地球物理科学基金会为了鼓励青年地球物理工作者而设立的。该奖自2009年起设立,每年评选一次,获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学部表示:“刘光鼎先生是一位具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是我国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我国“油气二次创业”的倡导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为祖国的地球科学事业呕心沥血,学术造诣享誉海内外。”

刘光鼎在地学圈内被大家称为“刘大侠”。

人物关系

诗词作品

忽传重点二百所,鞭策老骥再拖车。

江山代有才人出,何必忧心鬼唱歌。

参考资料

刘光鼎.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4-07

刘光鼎院士.中国科学院.2023-04-07

中国海洋地质之父——纪念刘光鼎院士.中国地质大学.2023-04-07

刘光鼎丨精心测绘中国海 竭力为国探石油. 科普郴州.2023-04-07

刘光鼎院士简介.同济大学校史馆.2023-04-07

刘光鼎:“光”探深海 “鼎”业有成.科学网.2023-04-07

学部简介.中国科学院.2023-04-07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2023-04-07

刘光鼎.中国知网.2023-04-07

刘光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会.2023-04-0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机构编制网.2023-04-0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机构编制网.2023-04-07

刘光鼎院士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暨油气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发展座谈会在我所召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2023-04-07

“庆祝刘光鼎院士八十寿辰学术讨论会”在我校举行(图).同济大学.2023-04-07

追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甘肃大众科普网.2023-04-07

刘光鼎院士逝世 曾被称为“中国海洋地质之父”.北晚新视觉.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