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英文: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浙中医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滨文校区、富春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硕博士研究生5200余人、学历留学生1000余人),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点。学校下设22个教学单位,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医学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4个,截止2023年11月,学习有教职工1739 人,其中专任教师 1155 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第20位。

历史沿革

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时期

1953年6月,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1955年10月,学校独立办学。1956年初,学校迁至杭州市四宜亭。1956年下半年,学校迁至杭州市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

浙江中医学院时期

1959年6月,在原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浙江中医学院。1960年4月,学校并入浙江医科大学,1963年11月,从医大分出,与省中医研究所合并,恢复浙江中医医院。1970年7月,并入浙江医科大学,1974年9月,再次恢复独立,更名为浙江中医学院。1978年,浙江中医院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1980年12月,浙江省中医院划归浙江中医学院。

1983年,新增针灸学专业(专科),医学类专业除基础医学、法医学外实现全覆盖;1986年8月,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批准将“老浙大直路”改为校园道路,收回原杭建二公司17亩土地和5399平方米的建筑。1988年5月,收回原少体校的游泳池、健身房和操场。

1998年,学校成为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试点单位,同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2000年,成为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工作试点单位,同年3月,学校整体迁至滨江区滨文路。2003年,学校在浙江省属高校中率先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同年8月,浙江省建工医院成建制划转至学校,更名为“浙江中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2004年12月,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获批成为“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时期

2006年2月,浙江中医学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次年,学校设立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学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设立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1月,省政府批准将杭州医学院(滨江校区)置换给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滨江学院迁建工程(富春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7年8月,学校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同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性评估。同年9月,学校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2018年11月,学校与杭州医学院签订校区移交协议,杭州医学院(滨江校区)正式移交给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发起成立全国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联盟。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下设22个教学单位,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等3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附属温州市中医院、附属宁波市中医院、附属省立同德医院等4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34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名中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等一大批专家学者。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入选浙江省登峰学科建设计划,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中列779位(中医药院校第二位),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截至2023年9月,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浙江省一流专业24个、浙江省重点专业8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5个和新兴特色专业9个,1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浙江省精品课程22门、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229门。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在教学基地和成果方面,拥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在近4次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和二等奖16项。

学校交流

对内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县、区)开展战略合作,共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等7个地方研究院,设立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工作站等一批校地合作平台。

对外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5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6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有2所孔子学院、1所海外分校、4个海外中医药中心、1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0月7日,学校馆藏纸质文献达113万余册(含中医古籍1万余册),拥有CNKI(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瀚堂典藏等四十余种中外文数字资源,逐步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核心、兼顾其他学科、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简称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管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综合类学术期刊,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中医药高校学报之一。该刊常设论著、基础研究、国医传承、浙派中医、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中药研究等栏目,并不定期开设各种专刊、专栏。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等13家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影响因子为1.63,曾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荣誉、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是一份开放获取的季刊国际补充医学杂志。CCMP 考虑了各种类型的治疗技术和补充医学方法的文章,包括用于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草药疗法和物理疗法。该期刊涵盖以下版块:特邀意见、系统评价、临床研究、药理研究、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生物技术和植物生物化学、补充医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类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98年,月刊。《浙江临床医学》杂志是以传播、交流医学科学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结合中西医学科相关性的研究性文章。面向临床,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每期设有专家论坛、医学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中西医专科专病、诊治分析、检测诊断、综述、临床麻醉、临床护理等栏目,影响因子为0.89。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0个、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5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共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9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发表SCI、SSCI、EI等收录论文3500余篇;其中TOP期刊收录论文370余篇;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松葛降尿酸颗粒)1项;授权专利9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包括美国等国家发明专利6项。协同社会合作处共同推进校企合作,与省内外200多家企业、院所开展技术开发、科技咨询等合作与服务,签署横向项目合同近500项,合同金额近1.8亿元,累计到账横向经费近8600万元,2022年已实现年度到账横向科研经费达3000万元的目标。转让、转化发明专利等成果18项,累计合同金额1000余万元。

学校排名

在2023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浙江中医药大学位列第21位。

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浙江中医药大学位列701-800位区间。

在2024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浙江中医药大学位列第20位。

校园文化

校标

盾形为基本形,象征国际化。盾牌中心的“中”象征中医药。“中”字外延为双手爱心图案。围绕“中”字周围的“C、M、U”字是“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的首字母。盾牌顶端的图形象征翻开的书本。外围“远志叶”、下方为“本”字,寓意“求本远志”校训。1953是指学校创建时间。标志以蓝色为基调,象征钱塘潮,代表学校的地域属性。

校徽

学校校徽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用校徽底色为红色,文字为白色;学生用校徽底色为白色,文字为红色。

校训

求本远志

释义: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引申为求实、求真、求是。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义。

校旗

学校校旗为蓝色的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上下排列的白色校标内芯图案和中英文校名。

校歌          

学校校歌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歌》。由集体作词,金宇华作曲。

校区情况

滨文校区

滨文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主校区、滨江学院第二校区。滨文校区与富春校区共同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及滨江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能,富春校区除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的其他专业学生于二年级时返回滨文校区就学。

富春校区

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校区位于富阳区富春街道三联村高教园综合体,校区建设项目新征土地500亩,预留200亩,校舍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近期5000人,远期7000人。富春校区是滨江学院主校区、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校区,以本科通识与基础教育教学、药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主,并逐步创造条件将药学类研究生培养和药学研究基地移至富春校区。从2015年秋季开始,每年的浙江中医药大学一年级新生(七年制中医学除外)、药学院各专业各年级本科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移至富春校区。校区共有9个建筑单体:人文楼、医药楼、教学楼、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和3幢学生公寓。校区内设有三个雕塑,分别为李时珍像、张仲景像、何任老校长像。

现任领导

注:以上信息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4月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未公示历任领导情况,故暂不列出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2007年,学校荣获“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8年,学校荣获“浙江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2009年,学校荣获“浙江省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学校被授予“浙江省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学校被认定为省级课堂教学创新高校。

2021年,学校荣获“2019-2020年度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称号。

参考资料

学校标识.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05-22

学校概况.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05-21

学校章程.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7

历史沿革.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浙江中医药大学.爱企查.2024-05-19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网.2023-05-08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2023质量报告.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05-21

浙江中医药大学.软科.2024-04-28

本科生教育.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05-18

校友文化.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友会.2023-04-18

甲子校庆 | 这篇古文《浙中医大六十记》你可要读得懂呦!.浙江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8

校园播报 | 高考结束了,浙江中医药大学了解一下.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办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8

杭州党史研究室.杭州数字方志馆 .2023-06-20

甲子校庆 | 重磅!浙江中医药大学六十周年60件大事评选结果公布!.浙江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中国新闻网:浙江中医药大学发起成立全国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联盟.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01-30

学校概况.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05-18

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网.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网.2023-04-18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23-04-18

人才队伍.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浙江中医药大学,再添一名院士!.微信公众平台.2023-04-18

2005-2006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卫健委网站.2023-04-22

重点学科.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信息名称: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1

信息名称: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1

信息名称: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1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1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1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1

本馆概况.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023-04-18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절강중의약대학학보.万方数据.2023-04-18

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喜讯!浙中医大英文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浙江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0

《浙江临床医学》简介.《浙江临床医学》编辑部.2023-04-18

浙江临床医学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절강림상의학.万方数据.2023-05-20

科研概况.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科研平台.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人员)的通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3-06-08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公布2019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3-06-08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公布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3-06-08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3-06-08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育部网站.2023-06-08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育部网站.2023-06-08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育部网站.2023-06-08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育部网站.2023-06-08

学校标识.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校园风光.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好消息】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校区明日投入使用.富阳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1

现任领导.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05-18

2007年大事记.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2008年大事记.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2009年大事记.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2012年大事记.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2019年大事记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

我校获评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