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纹噪鹛
眼纹噪(黑枕黄鹂普通亚种:Garrulax ocellatus)又名土画眉、花豹子、黑猴画眉,是噪鹛科噪鹛属鸟类。眼纹噪鹛体长28~34厘米;体重106~137克。羽色斑驳,缀以黑、白斑块及条纹;上体整体为棕褐色,由黑白两色形成明显月牙形点斑,眼先、眉纹和颏部为茶黄色或淡棕色,与黑色的头部形成对比;眼后眉纹有的呈蓝灰和黑色相杂;其余下体呈棕色或淡棕黄色,胸、腹及两胁具黑色横斑;尾具白色端斑和黑色亚端斑。
眼纹噪鹛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经印度东北部至缅甸北部以及中国中部及西南部。大多成对或集小群活动于海拔1100~366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以及林下灌丛等多林山区中。以昆虫、草籽、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是食虫益鸟。
2016年10月,眼纹噪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其定级为无危(LC)物种。由于持续的栖息地被破坏,眼纹噪鹛种群数量在逐渐减少。2021年2月1日,眼纹噪鹛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眼纹噪鹛体长28~34厘米,体重106~137克。羽色斑驳,上体整体为棕褐色,下体呈棕色或淡棕黄色,缀以黑、白斑块及条纹,雌雄羽色相似。
其嘴为黑褐色或铅灰色,嘴角呈质色,下嘴基部为黄色。眼先为茶黄色或淡棕色;眼后眉纹有的呈蓝灰和黑色相杂。虹膜为黄色或黄褐色。顶冠为黑色;颏部为茶黄色或淡棕色。耳羽为栗色、皮黄褐色或黑色。喉部为黑色。颈侧棕黄色,前部沾有蓝灰色;须侧灰白色。胸腹及两胁具黑色的横斑。腹部颜色较淡。
飞羽端斑为白色或棕白色,呈点状;紧邻端斑内侧的斑块呈黑色,有时上背部也呈棕黄色带有较宽的黑色次斑端。每一根羽毛的端斑均为白色,次斑端为黑色,形成明显月牙形点斑。最外层的1~2枚初级飞羽内外均为黑褐色,其它飞羽的外翈基部成蓝灰色或灰色,并向内逐渐扩大变为棕褐色或栗色。三级飞羽末端有明显的白色的斑点,形成翼斑。
尾羽大体为红棕色。尾部尾下覆羽呈棕色,中部尾羽为棕褐色或栗色,外侧尾羽从基部到端部分别由棕褐色、灰色、黑白色等组成,且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由内向外逐渐扩大。腿、脚呈黄色。钝黄色。
亚种分化
全世界分化出4个亚种,在中国分布有3个亚种。
眼纹噪鹛诸亚种耳羽颜色多有不同。指名亚种皮黄色眉纹明显而耳羽栗红色;云南亚种耳羽皮黄色;四川省亚种耳羽黑色且与顶冠和喉部相连形成黑色头罩。西藏自治区南部的印度亚种耳羽栗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眼纹噪鹛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经印度东北部至缅甸北部,例如中国、不丹、印度、缅甸、尼泊尔。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中部及西南部,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云南省、贵州省、甘肃省、湖北等。
栖息环境
眼纹噪鹛主要活动于海拔1100~3660米的杂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以及林下灌丛等多林山区中,也栖息于林缘和耕地旁边的灌丛与竹丛内,常在灌丛或地面上活动。
生活习性
行为活动
眼纹噪鹛常单独或结十余只的小群在林下灌丛和竹林间活动,地栖性,性隐蔽而不易发现。鸣声多变,为清晰嘹亮哨音,在示警时尖叫。
觅食行为
眼纹噪鹛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如胡颓子、长春藤、蓝薇科、葡萄等各种果实及茜草和豆科种子等;也少量捕食昆虫,如步行甲虫等。常在腐叶间找食,用嘴刨食地面上的昆虫及软体动物门。
生长繁殖
筑巢
眼纹噪鹛通常营巢于较高的云杉等大树上。
1984年5月14日,在中国四川省省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英雄沟发现眼纹噪鹛四川亚种的巢穴,巢筑在高7米的云杉幼树上,距地3.5米,将三枝树枝扭曲交叉于2个粗枝间作为巢基,用约4~6毫米的树根、树枝、草茎等筑成平台状,用细短的树根树枝、草茎筑成浅碗状,铺以须根。
产卵育雏
繁殖期为4~6月,窝卵数2~4枚。
根据中国眼纹噪鹛四川亚种的记录,其卵呈椭圆形,纯蓝色,卵大小为33×22毫米。孵卵期为16~18天。恋窝性较差。育雏由雌雄鸟共同担任,在巢区轮流守护,育雏期为19~20天。幼雏7日龄时,间隔1~2小时喂一次食;7日龄以后,亲鸟暖雏时间逐渐缩短。
生长发育
四川省亚种,刚出生的幼鸟全身呈嫩肉红色,逐渐绒羽簇状,羽芽微露;6~8日幼鸟可睁眼,上体大部分已被羽,身体无毛裸露部位呈紫红色,翅羽芽放缨;11~15日,其上体全被羽,头顶呈灰黑色,除头部外绒羽已消失,耳羽呈棕色,翅羽现白斑,脚爪具较强握力。17~20日,嘴呈褐色,全天可站立于巢沿,在地上振翅跳跃,幼鸟逐渐离巢。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由于持续的栖息地破坏,眼纹噪鹛种群数量在减少。2004年,经《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眼纹噪鹛在中国分布面积小于全球的50%,面临一定威胁。
保护级别
2000年8月1日,眼纹噪鹛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04年,眼纹噪鹛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定级为无危(LC)物种。
2016年10月,眼纹噪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其定级为无危(LC)物种。
2021年2月1日,眼纹噪鹛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价值
眼纹噪鹛主要以昆虫为食,是森林食虫益鸟。
物种对比
眼纹噪鹛与同属的鸟类大噪鹛(Garrulax maximus)在体型和物种分布上较为相似,但体色、尾长存在差异,二者亚种分化亦有所差别。如表所示:
参考资料
Garrulax ocellatus (Vigors,1831).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1
眼纹噪鹛.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3-05-0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5-01
眼纹噪鹛.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5-01
眼纹噪鹛.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23-05-01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01
大噪鹛.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