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腊肠树

腊肠树

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豆科(Fabaceae)腊肠树属(Cassia)的落叶乔木,又名阿勃勒、牛角树、波斯皂荚。因果荚的样子很像农家挂在树上晾晒的腊肠而得名。腊肠树原产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栽培。这种植物耐寒耐旱耐潮,对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

腊肠树高达15米,树皮在幼时光滑灰白,老时变得粗糙呈褐色。叶长30~40厘米,成对生长的圆形小叶3~4对,长8~13厘米,宽3.5~7厘米。总状花序长30厘米甚至更长,形态下垂。黄色花瓣呈倒卵形,长2~2.5厘米。雄蕊10枚,其中3枚高于花瓣,4枚有阔大花药,剩下3枚不育。黑褐色荚果圆呈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2~2.5厘米。花与叶同时生长,花期6~8月,果期10月。

名称由来

腊肠树因果荚的样子很像农家挂在树上晾晒的腊肠而得名。

形态特征

腊肠树为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5米。其枝形细长,树皮在幼时光滑灰色,老时变粗糙呈褐色。

腊肠树叶长30~40厘米,成对生长的长圆形小叶3~4对,呈薄革质,长8~13厘米,宽3.5~7厘米,顶端短,形状渐尖而较钝,基部呈楔形,叶缘平整。叶片幼嫩时两面长小毛,老后无毛。叶脉纤细,正背面都明显,叶柄短。

腊肠树的总状花序长30厘米甚至更长,形态下垂。其花的直径约为4厘米,花梗长3~5厘米。薄薄的萼片呈长卵形,长1~1.5厘米,开花时向后萼片向反方向折。它的黄色花瓣呈倒卵形,每个花瓣大小相近,长2~2.5厘米,有明显的脉布在花瓣上。花有10枚雄蕊,其中3枚因有长而弯的花丝而长于花瓣,4枚短而直的雄蕊有阔大的花药,剩下3枚很小且不育,花药纵裂。花与叶同时生长,花期6~8月。

果实和种子

腊肠树的黑褐色圆柱形荚果,长30~60厘米,直径2~2.5厘米,不开裂且有3条槽纹。果期10月。种子数量为40~100颗,种子被横隔膜隔开。

物种分布

腊肠树原产自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中国引进栽培后在中国的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区有栽培。

生长习性

腊肠树为喜温植物,无法在有霜冻害的地区生长,适宜温度为23~32℃,可抵御-3~-2℃低温。腊肠树通常在中国华南一带生长较好,喜光但也能耐荫蔽;同时腊肠树耐干旱,耐水,但怕积水;腊肠树对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喜生长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冲积土上,以砂质壤土为最佳,但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长。腊肠树花期6~8月,果期10月。

栽培技术

播种法

腊肠树主要用播种法进行人工繁殖。被储藏的种子在春季播种,而新鲜的种子可在秋季播种,种子播种前均需用水浸泡。采用黑色薄膜作为腊肠树的育苗袋,基质在装入育苗袋前需要用生石灰消毒,播种前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苗床。点播时,把基质用水淋透后在中间开孔,把种子放进去,盖土2~3厘米,播种完毕后保证基质和种子的湿润。

选地与育苗

腊肠树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通风较好,光照充沛,有水且不积水的地方作为育苗地。当腊肠树的种子长出小芽时,去掉塑料膜改为遮光网,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利于促进小苗生长。当小苗长出1~2对叶子时去掉遮光网,采用自然光照。待腊肠树真叶长出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而定期施肥。到移苗定植时期时,可停止施肥。当春季育苗而成的苗木到第二年春季长至50厘米左右时,可以移栽到田间。

田间管理

应选择土质肥沃、不积水、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地作为定植地。定植最好选在阴雨天。为了不让积水填土应略高于地面,若晴天定植应浇足水让腊肠树立根。腊肠树定植后每年春天和秋天两季各松土除草1次,同时追肥1次。雨天前施肥仅需把肥料均匀撒于田间,晴天施肥则在撒完肥后灌溉田间。因幼树生长速度快导致树型不齐,可在幼树高1米左右时搭建支撑架。腊肠树修剪时间可在花期后,春季不宜修剪。

病虫害防治

腊肠树可能会出现斑叶病、灰葡萄孢等病害,用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治疗即可。涂白树干可缓解阴阳面温差,以此御寒。腊肠树会受到来自粗鳞蜡螟、蚜虫、地老虎类的虫害,用辛硫磷或速灭丁乳喷洒治疗。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本种是南方常见的庭园观赏树木,树皮含单宁,可做红色染料。根、树皮、果瓤和种子均可入药作缓泻剂。木材坚重,耐朽力强,光泽美丽,可作支柱、桥梁、车辆及农具等用材。

观赏价值

腊肠树金灿灿的花与形似腊肠的果荚让腊肠树具有一定的的观赏价值,因此多被用于园林绿化中,同时腊肠树也可用作行道树。

药用价值

腊肠树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根据《中华本草》(藏药卷)记载,其味甘、性凉,有清肝热,攻下,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新旧肝热,便秘,四肢肿胀,“培根木布”及树类中毒症等疾病。

延伸文化

腊肠树是泰国国花,其黄色的花瓣是泰国皇室的象征。其花的金黄色与僧侣僧衣颜色和傣族佛寺相近,因此泰国的佛寺庭院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佛教地区有种植较大的腊肠树。同时,腊肠树作为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省花”,在当地新年典礼时会被使用。

相关研究

腊肠树的花是泰国的国花,它的果实、种子、树皮、树根、叶和花等部位均可入药。目前已从它的果实、种子、叶、花、树皮、树根和树枝等不同部位分离得到类、黄酮、甾体类、类、芳香油类和有机酸类等成分,其中以黄类与蔥醌类化合物为主,药用部位以其果实运用偏多。因腊肠树的地理分布原因,它被应用的部位相对多样,中主要以其果实入药。腊肠果在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祖方中有所应用,如:买提布合木来引汤、买提布合艾木非提蒙汤和通阻合牙日仙拜尔片等,但是在其质量标准研究上有待进。

物种辨析

腊肠树的花与毒豆(Laburnum anagyroides Medic.)的花相类似,同为金黄色,形态下垂。毒豆全株有毒,尤以果实和种子为甚。二者需注意区分。

参考资料

物种详细信息.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4

..2023-05-04

..2023-05-04

..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