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简称成都航院、成航、CAP。学校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四川省教育厅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定向培养军士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航发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全国5所之一,西部唯一)。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三线建设”初期的1965年,前身是建于1965年的成都德胜中级技校,1979年学校更名为“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是原航空工业部的十所航空院校之一。199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原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改建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划转四川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占地近1300亩(其中包含新都航空产教园区),设立9个二级学院,开办30余个专业,有教职工800余人,在校生1.4万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58亿元,藏书逾百万册。
历史沿革
1964年10月,原第三机械工业部(下简称“三机部”)为贯彻国家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兴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精神,决定“在战略后方劳动力来源充足的地区接受地方中学改建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并致函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湖南等五省请求支援。经过多月的商谈,成都、汉中、襄樊三处最终落实校址。成都校址初步确定在德胜公社辖区的德胜初级中学。
1965年,来自北京航校、132厂、420厂等航空院校、厂所和部队的56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响应新中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和三线建设的号召,创建了成都德胜中级技校,填补了中国西南地区航空教育事业的空白。
1966年1月,三机部发文确定学校由三机部直接领导,成为部直属的半工半读学校。
1966年9月,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校名称改为“长征航空工业学校”。
1969年6月,学校又改为航空发动机零备件制造厂,代号三六〇厂,并命四二〇厂为对口支援厂。
1979年12月,三机部决定学校从1980年1月1日起更名为“成都航空工业学校”。
1998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成都职业航空工程学院。
1999年,学校划归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
2002年,学校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重点支持建设的数控实训基地。
2006年,学院被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07年,被国防科工委确定为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09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进入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
2010年,龙泉新校区投入使用。
2012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首批11所“直招士官试点学校”之一。
2019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双高计划”国家级优质高等院校。
2021年,学校成为四川省“双高计划”高职学校A档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12月6日,新都航空产教园区项目动土开工仪式在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南冲堰举行。
2024年9月25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4年第二批拟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拟议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设立9个学院,专业共30余个。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千人计划”专家1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还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设立9个二级学院,专业共30余个。其中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6个、国家“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定向培养军士专业7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精品课程1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在线开放课程10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
参考资料:
学术成果
截至2024年5月,我校获授权发明专利78项、实用新型专利1282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5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5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4项。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
交流合作
2022年,学校“加蓬鲁班工坊”成为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2021年建立非洲加蓬分校。与世界23个国家(地区)的60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累计为4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非洲国家的361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服务中国航空装备“走出去”战略,为翼龙无人机装配、试飞、维护和维修输送了大批人才。中东国家翼龙无人机服务保障一线技术人员80%为学校毕业生。
与航空工业成飞公司合作建立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航空维修”“制造团队挑战赛”中国集训基地和CAM技术中心;与中国国航联合举办CCAR-147培训中心;与瑞士GF加工方案、瑞典海克斯康、北京精雕集团、厦门金鹭等企业,共建教学、生产、科研融合的技术创新协同中心。为全国393所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开展培训;获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7项;为行业企业开发培训方案117个。
学术研究
学术期刊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5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为中国学术发展中心数据库统计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文汇网数据库-SCCI收录期刊、中国杂志收录网全文收录期刊。
科研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波音737、翼龙无人机、歼-8、轰-6、安托诺夫An-26战略运输机、直升机等飞机16架,航空发动机60余台和大量先进设备。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项目2个、实验实训室62个。在航空工业成飞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无人机公司、电子十所、一汽-大众公司等企业,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30余个。建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5个技能传承平台
图书馆以工业技术、航空航天等学科为主,同时兼顾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现有中外文纸质资源89万册,中外文现刊700余种。中文电子图书100多万册,中文电子期刊18000余种。购买包括中国知网、万方资源、维普期刊、超星汇雅电子图书、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在内的各类型数据库10余个,正在试用的资源库30余个。2021年,图书馆在此基础上,建设了目前最新一代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现已初步实现业务系统稳步运行,纸电资源一体化管理,其他微服务功能将根据本馆建设发展需求,逐步开发实现。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学校建有学术工作站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
科研成果
学校建有院士工作站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承担翼龙无人机适航标准体系开发和千万元级技术项目3项。近3年,累计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4项(全省最多的高职院校),市厅级科研项目22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8项、实用新型专利1282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5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5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4项。与航空工业成飞公司合作建立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航空维修”“制造团队挑战赛”中国集训基地和CAM技术中心;与中国国航联合举办CCAR-147培训中心;与瑞士GF加工方案、瑞典海克斯康、北京精雕集团、厦门金鹭等企业,共建教学、生产、科研融合的技术创新协同中心。为全国393所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开展培训;获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7项;为行业企业开发培训方案117个。
学院在2014-2019年期间曾获得多项专利,有注塑模具用常温热管式热喷嘴的制造方法、IMX6处理器的直线检测方法、无人机飞行监控方法及系统等。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训
明德、笃行、求实、创新
校风
勤奋、严谨、活泼、文明
校旗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校旗分主旗和副旗
主旗
主旗为“成航蓝”色的长方形旗帜。
副旗
副旗为“白色”的长方形旗帜,中间印有学校的校徽和中英文校名全称。
校歌
《成航之歌》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作词:集体创作
作曲:孙洪斌
迎着天府的晨光
怀着航空报国的理想
展开青春的翅膀
明德笃行竞翱翔 风华正茂的成航人锦江河畔
气宇轩昂 万里长天绘宏图
美丽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啊 成航 啊 成航
薪火相传谱华章
啊 成航 啊 成航
奋发向上铸辉煌 沐浴锦城的朝阳
心存追求卓越的志向 展开青春的翅膀
求实创新竞翱翔 开拓进取的成航人
龙泉山麓励志图强 凌云壮志扬盛名
美丽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啊 成航 啊 成航
薪火相传谱华章
啊 成航 啊 成航
奋发向上铸辉煌
校徽
学校校徽是“成航蓝”色的圆形图案,中间是由飞机、地平线和建校的年份“1965”组成,“飞机”造型为“成航”汉语拼音首字母“CH”的变形体;外环则为中英文校名的全称。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有两个校区,分别是新都校区和龙泉驿校区。
龙泉驿校区(注册地)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699号,是学校法定住所。占地近1300亩(含新都航空产教园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58亿元,藏书逾百万册,现有在校生近1.4万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止时间:2024年5月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先后涌现出大批人才。
邓小刚:空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校长。
冯文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处长,曾任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太军: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的飞机装配师,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白强:航空发动机领域国家级技术专家,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吴诗翼:“中国民航英雄”成员。
邱寄帆:现任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被授予中组部 "万人计划 "国家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所获荣誉
2019年,学院成功入围“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2021年,学院荣获10项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2年,学院独立修订并完成的坦桑尼亚职业标准和配套专业教学标准“航空电子维修工程技术员NTA-6级”顺利通过了坦桑尼亚国家技术与职业标准并获得了认证。
2023年,学院参加第三届川陕渝“双高计划”建设研讨会。
参考资料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官网简介.官网简介.2023-05-23
校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章程.2023-05-23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游泳池对外出租项目招标公告.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3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024-05-23
校旗.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章程.2023-05-24
校训.致全校女教职工的慰问信.2023-05-23
校歌.学校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2023-05-23
主要院系.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机构.2023-05-24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4-05-22
现任领导.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023-05-23
现任领导.成都航空执业技术学院官网.2023-05-26
历史沿革.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4-05-20
新都航空产教园区项目动土开工仪式顺利举行.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12-07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4年第二批拟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09-27
院系设置.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2023-05-24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2023-05-26
信息工程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2023-05-26
建筑工程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2023-05-26
管理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2023-05-26
汽车工程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2023-05-26
无人机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2023-05-26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2023-05-26
民航运输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2023-05-26
教学名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2023-05-24
教学名师王晓霞.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4
思想教育名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4
学术成果.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2023-05-24
学术期刊.中国知网.2023-05-25
图书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023-05-25
科研平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2023-05-24
科研平台(创新基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4
科研资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中心.2023-05-24
专利成果.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2023-05-28
校训.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2023-05-24
校歌.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2023-05-24
历任领导.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友网.2023-05-26
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学生党支部参观校史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4-05-20
成都航院建设发展座谈会暨北京校友会换届成立仪式圆满举行.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4-05-20
校友情况.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2023-05-27
校友故事|邱寄帆,一生一事和万人名师!.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1
成航入围“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及教育部首批“经世国际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2023-05-27
喜报!成都航院喜获10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7
中新网.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2023-05-27
第三届双高计划研讨会.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