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英文:Nanjing Sport Institute),简称“南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江苏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和重要的省级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教育厅共管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省属体育类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南京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南京体育学校,1958年与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和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合并建立南京体育专科学校,同年更名为南京体育学院。1975年撤校建江苏省体育工作队,1978年恢复建校,1980年再度恢复高考招生。1998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有灵谷寺、仙林、五棵松(筹)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00余亩。学校现设有6个高等教育学院,16个本科专业,5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各类在校生5500余人;拥有乒乓球、羽毛球等11支省优秀运动队,有专业运动员397名,专任教师、教练员441人。

2024年,南京体育学院在科软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483,在科软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位居第7。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南京体育学院地处紫金山麓、中山陵东,坐拥民国时期中央体育场和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旧址。

1956年,“南京体育学校”在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创办,即南京体育学院的前身,1956年11月18日正式开学,并将11月18日定为成立之日。南京体育学校成立之初归国家体委管理。1957年,下放到地方直接管理。

成立发展

1958年7月,经中共江苏省委同意,南京体育学院(选址原中央体育场及国体专校校址)组建成立,由1956年成立的南京体育学校、1953年建立的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解放初成立的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3个单位合并而成。

1975年6月,经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撤销南京体育学院,保留江苏省体工队。1978年6月,经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恢复南京体育学院。1980年恢复高考招生。

1995年,学校党委提出“训练也是教育”的大教育观,彻底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的特殊性而排斥办学共性规律的片面做法,转变“基地办基地”的封闭模式,顺应人才成长和教育活动的规律,建立“学院办基地”新模式。1996年,学校明确提出“三位一体、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共同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自此,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基本形成。

2005年,南京体育学院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称号,并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院党委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江苏省体育局、南京体育学院三方共建成立“中国网球学院”。同年,学校承办了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球、羽毛球两个项目的比赛。2017年,南京体育学院入选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名单和教育部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名单。同年,南京体育学院五棵松校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出台,并基本通过规划部门认可。

2019年,南京体育学院网球学院成功申报为“中国网球协会高端智库“单位。2022年1月11日,由中国击剑协会、江苏省体育局、南京体育学院三方共建的中国击剑学院正式成立并揭牌,同年12月,南京体院竞技体育研究院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体育高端智库。2023年6月12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赛事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2023年12月16日,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与脑健康研究院正式成立。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下设有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运动健康学院、体育休闲与产业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高等教育学院,开设16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教练员44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84人、副高级职称160人,具有博士学位125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23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陈爱国、彭国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7人次,省社科英才2人,省社科优青3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74人次,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3人,国际级足球裁判1人、国际级篮球裁判1人。教练员中世界冠军20人、亚运会冠军16人、全国冠军(一类赛以上)68人,国家级教练29人、高级教练46人,国家“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培养对象1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下设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教育、新闻与传播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12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5门。建设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3个,实习实训基地102家,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1个。

教学成果

2021年,南京体育学院印发了《南京体育学院本科专业评估实施办法》,在2022—2023学年中,学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截至2023年8月31日,南京体育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1076人,占应届毕业生的66.30%,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66.30%。2023届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55.58%。升学148人,占13.76%,其中出国(境)留学26人,占2.42%。学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奖学金7人(含民办机制1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8人(含民办机制22人)。学校2023届毕业生考研有15名学生考上211名校。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连续四期获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单位。此外,学校还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培育了栾菊杰、张雨霏等16位奥运冠军、110位世界冠军为代表的竞技体育精英人才。此外,学校共有16人获得25人次22项次奥运会冠军,110人获得343人次223项次世界冠军;参加了第1届至第14届全国运动会,为江苏省累计夺得金牌220枚。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先后与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南通市扬州市淮安市和安徽省铜陵市等多地政府,以及江苏省演艺集团、南京市体育产业集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市中医院(体育医院)、华泰证券、圣象集团、康比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元合作,全面构建体卫融合、体艺融合、体旅融合等宽领域合作体系。此外,学校还与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

国际合作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积极开展境外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波兰、丹麦、韩国、日本、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组织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指导训练200多人次,派出各运动项目援外专家200多人次,足迹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9月,1966年以后,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曾一度随学校停办,1979年重新恢复。学校图书馆有图书借阅室5个,密集书库2个,自习室2个,提供阅览座位300个。

截至2021年,学校图书馆拥有馆藏图书34万余册,其中体育类专业图书近8万册。常年订购专业学术期刊200余种。订购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等重要电子文献数据库25个。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图书馆总面积为9346.00平方米(含民办机制4146.00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总计870个(含民办机制550个)。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藏量48.55万册(含民办机制10.22万册),按折合在校生5614.3人计算,生均图书86.48册,不含民办机制的生均图书为75.49册。电子图书165.81万册(含民办机制30.00万册),生均电子图书295.34册,不含民办机制的生均电子图书为267.48册。

学术期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2002年,月刊,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体育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体育类学术期刊。《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CNKI)网络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和精品期刊。学报开设了探索与争鸣、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与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栏目,以刊载最新体育科学研究成果为主。

《体育学研究》

《体育学研究》原名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创刊,双月刊,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体育学院主办。该期刊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体育学院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体育类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核心学术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2版)》中,“复合类影响因子”为6,在40种体育类来源期刊中学科排名上升到第2位;“影响力指数CI值”为612.418,排名第6位。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拥有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另外,学校还设有各类校级研究机构十余个。2022年10月,南京体育学院获批成立江苏省运动处方研发创新中心及研发创新团队。

学术成果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4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101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120多部;发表论文49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0余篇,SCI、EI收录论文62篇)。近年来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大学等10多个单位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

竞技成绩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体育学院先后培养了以栾菊杰、张雨霏等16位奥运冠军、110位世界冠军为代表的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和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张军中国击剑协会主席王海滨、国际级足球裁判马宁等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体育领域专业人才,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嘉奖,学校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体教融合的典范”。学校建校以来,共有16人获得25人次22项次奥运会冠军,110人获得343人次223项次世界冠军;参加了第1届至第14届全国运动会,为江苏省累计夺得金牌220枚。截至2023年12月,学校2023级学生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1枚、杭州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金牌5枚、国家级体育竞赛第一名20人次以上。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获省级二等奖1项。

学校排行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南京体育学院在中国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7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南京体育学院在中国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7位。

2024年,南京体育学院在科软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483。

校园文化

校徽

南京体育学院的校徽整体呈圆形,分为内圆和外圆两个部分,内圆主体图案为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主体上方字母“NSI”为学校的英文简称,下方的数字“1956”说明建校时间;外圆为南京体育学院的汉字和拼音。

校训

南京体育学院的校训是“严、和、朴、实”。意为严以律己、和以待人、朴以立身、实以为本。

校歌

南京体育学院的校歌是《南京体育学院校歌》,由吕晓一作词、作曲。

校区情况

灵谷寺校区

灵谷寺主校区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原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占地640余亩。承担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运动健康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的教学任务,拥有中国网球学院和中国击剑学院两所国家级专项运动学院。

仙林校区

仙林校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9号,截至2017年,仙林校区有运动训练学院(足球学院)、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2个教学单位。设有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和康复治疗7个本科专业,1个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班,共计1500余名学生。

五棵松(筹)校区

2017年11月8日,南京体院五棵松校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出台,并基本通过规划部门认可。规划中的南京体育学院五棵松校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五棵松地块,占地面积约107亩,功能定位为承担学院本科教学3500学生的教学、科研、生活、实习研发、国际交流,同时兼顾带动地区体育产业、服务社会等功能。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设有教学实验楼、图书馆、教学综合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单身教师公寓等。

行政管理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校友风采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5月

校园环境

中央体育场

1930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后,国民政府决议在南京建造中央体育场。1931年中央体育场正式奠基,1933年顺利承办第五届全国运动会。2006年,南京中央体育场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体育场位于南京体育学院灵谷寺校区,是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体育场,也是当时俄罗斯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体育运动场,占地1000余亩,造价达140余万元,一次可接纳观众6万人,中心建筑为田径场,四周全部看台可容纳观众35000余人。中央体育场包括田径场、国术场、篮球场、游泳池、棒球场及网球场、足球场、跑马场等。

“中央体育场”五个大字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词。

中国网球学院

中国网球学院坐落在南京体育学院灵谷寺小区内,学院分为训练比赛区和生活教学区。内设4块国际标准硬地球场的网球馆和31块室外网球场地,其中包括23块硬地场、4块红土球场和4块草地球场。加上分布在灵谷寺校区其他地点各处的网球场地,全校拥有超过40块网球场地可使用。中国网球学院也是2014年青奥会的网球比赛场地。

奥运冠军大道

奥运冠军大道位于灵谷寺校区西门,百米长的道路两侧竖立着多个灯箱,里面嵌着南体的16位奥运冠军画像和他们的夺冠故事。

影视剧取景地

电视剧《大江大河》中,宋运辉肩挑行李报道的场景里安云大学的校门取景于南体的正大门。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取景于南京体育学院大门和奥运冠军大道。《雪花那个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是特种兵·国之利刃》也都取景于南京体育学院的操场及其他建筑。

校园生活

截至2023年9月1日,南京体育学院院系总数共9个,部落数量共287个,39个学生社团、14个学生部门和6个二级学院团总支完成了注册,共计发起活动数量2874次,活动参与人次28.99万人次,活动签到率98%。2022—2023学年,学校通过PU平台开展了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创新创业类等活动,累计参与人数18455人次。

学校荣誉

2003年11月,南京体育学院被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南京体育学院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授予“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2012年8月,南京体育学院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南京体育学院荣获江苏省2021年度省属高校综合考核“争先进位奖”。

2023年,在第五届中国啦啦操文化纪中,南京体育学院被授予“全国啦啦操十佳星级俱乐部”,并荣获“全国啦啦操优秀组织奖”。

参考资料

钟灵毓秀的体育圣地.南京体育学院.2024-12-19

南体校园里的这些书法,你知道是谁写的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校训校徽.南京体育学院.2023-05-12

学校代码.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23-07-06

学校概况.南京体院学院.2024-05-25

校庆六十年,建系二十年.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2024-05-21

南京体育学院爱企查.爱企查.2023-05-1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信用中国.2023-07-06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南京体育学院中区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5-25

权威发布|南京体育学院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五棵松校区概念设计方案公示.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学校简介.南京体育学院.2024-04-22

南京体育学院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南京体育学院教务在线.2024-05-21

传承百年体育文脉 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凝心聚力开启“新南体”建设新篇章——庆祝南京体育学院65周年华诞.国家体育总局.2024-05-21

南京体育学院 Nanjing Sport Institute.科软.2024-05-21

教学部门.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6

运动系概况.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专业介绍.运动健康科学系.2023-07-07

武艺融合 特色发展 ——南京体育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院史.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人民日报》刊文介绍南京体育学院的历史贡献和“新南体”建设成就.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荣获江苏省2021年度省属高校综合考核“争先进位奖”.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喜报!南体啦啦,荣获全国十佳.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重磅!南京体育学院2017年十大新闻隆重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历史底蕴.南京体育学院.2023-05-12

传承与发展:中国体育百年文脉中的南京体育学院.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读秀.2023-07-07

见证南京体育学院创办历史——成希春同志访谈录.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六十五载铸辉煌“二次创业”谱新篇.光明日报.2023-07-07

喜报!南京体育学院网球学院成功申报为“中国网球协会高端智库“单位.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中国击剑学院在南京体育学院成立.新华日报.2023-07-07

喜讯!南京体院竞技体育研究院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体育高端智库!.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赛事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我校隆重举行运动与脑健康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届运动与脑健康学术研讨会.南京体育学院.2024-01-24

我校关于推荐申报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工作的公示.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南体:人物风采(五).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省政府关于公布2012年度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单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7-07

霍军老师介绍.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2023-07-07

彭国强老师介绍.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2023-07-07

张明教授介绍.运动训练学院(足球学院).2023-07-07

朱建国教授介绍.运动训练学院(足球学院).2023-07-07

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科研项目资助经费的通知.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我校三位教师入选“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英才、文化优青名单.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李晓琨老师介绍.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2023-07-07

我校8人入选2021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关于推荐2020年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的公示.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喜讯:我校多位教师获批为2019年江苏高校 “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喜讯:我院多名教师入选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关于做好2012年度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考核及2016年度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申报工作的通知.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我院王雪峰教授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第二批培养对象.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江苏省教育厅最新公示!.微信公众号.2024-05-27

精彩回顾 | 南京体育学院2022年大事记.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教学科研.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教学科研.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7

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 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江苏省教育厅.2024-05-27

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读秀.2023-07-07

简介.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1

期刊简介.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1

《体育学研究》期刊简介.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期刊简介.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1

体育学研究.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影响因子达到“6”:《体育学研究》影响力持续提升.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全民智道项目典型经验案例.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读秀.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我校重点建设基地“江苏省体育赛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考核验收.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省政府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江苏社科.2024-05-27

关于公布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通知.江苏高等教育网.2024-05-27

南京体育学院:辉煌一甲子,荣耀六十年!.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羽毛球奥运冠军:葛菲.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7

羽毛球奥运冠军:顾俊.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7

蔡赟,羽毛球奥运冠军.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7

许安琪.新浪微博.2024-05-27

奥运冠军走进铜陵校园为青少年学生上冠军信仰公开课.安徽省教育厅.2024-05-27

2023中国大学排名.软科大学排名.2024-04-26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大学排名.2024-04-22

南京体育学院校徽南京体育学院校徽分为内圆和外圆两个部分.大学时代.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校训: 严、和、朴、实.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7

传播体育,从接触体育开始——体育传媒系学训融合创作实践走进中国网球学院.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仙林校区简介.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现任领导.南京体育学院.2024-05-25

南体大学生记者团专访王宗平教授.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史国生:于南体中展翅飞翔,盘旋于南体之空.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刘颐:学术之路,生生不息.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校友录】一路上有你,有你们.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最美人物|校友徐玲:从南体学子到“中国好人”.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叶梦圆:丈量军事新闻发展新高度,为强国强军伟大事业鼓与呼.南京体育学院.2023-07-07

中央体育场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南京体育学院,生日快乐!.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