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111计划”“特色985工程””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建的重点大学,有“电力黄埔”之称。

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华北电力大学。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省,先后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10月,华北电力大学校部由设在保定市变更为设在首都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保定校区是华北电力大学在保定设立的分校区,与北京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设有67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历史沿革

华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

1969年,学校迁至邯郸市

1970年,迁至保定市,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

1978年,国务院确定学校为全国重点院校,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保定,分设北京校区。

2003年3月,华北电力大学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并由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七家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

2005年9月,学校正式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高等学校行列。同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校部由设在保定市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两地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学校注重发挥“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基本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仿真实践教学和校外工程实践教学”的“四模式”工程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本实验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一般的基础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等实验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设计、实验室内完成的毕业设计等环节;校内实践教学模块主要由“实验性仿真”和“实践性仿真”组成,前者突出仿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后者仿真与现实接近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训练;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块由认识学习、生产学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67个本科专业。

学校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机工程学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70强和前1%行列;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能源动力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师资规模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合作交流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了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备忘录;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在美国设立的西肯塔基孔子学院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现建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互联网学院”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

科研资源

现位于保定校区的图书馆由总馆和二校分馆及老馆书库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阅览室座位2300余个,每周开馆达时间108小时,藏书110万册,订有中外文现刊1400余种,过刊合订本6万册。其中始建于2000年5月,2002年8月26日正式启用的总馆,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藏书60余万册,阅览室座位近1800个。2005年9月启用的二校分馆,面积6548平方米,阅览座位500余个,藏书近20万册。

本馆硬件设施完备,现有高性能服务器20台、存贮容量50TB,为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及现代化建设构筑了良好平台。图书馆总馆,通过双千兆光缆接入校园网主干网,并通过CISCO交换机实现百兆到桌面的连接,端口总数达800个。本馆共有读者及业务工作用计算机近700台,建立了拥有600台计算机的公共检索厅、电子阅览室、研究厢,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个人借还信息查询、图书预约、委托借阅、数据库检索、网络信息查询及光盘文献阅读、原始文献索取等多种形式的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环境优美,总馆和二校分馆均采用全中央空调设计,配有电视安全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及研究环境,加上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大量读者,平均每天到馆读者达5000人次,网站点击量年均150万人次。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

学校排行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华北电力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13位。按上海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华北电力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75位。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华北电力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85位。

学校荣誉

2022年12月底,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公布了“一起云支教・阅读向未来”2022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计划活动评比结果。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获评“突出执行高校-组织管理方向”、“突出执行高校-活动宣传方向”荣誉,学校苏瑾老师荣获“突出贡献高校指导老师”称号,学校活动领队李钰晴荣获“突出贡献高校学生志愿领队”称号,实现高校荣誉大满贯!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于2022年5月中旬至2022年6月中旬开展了为期24天的“一起云支教・阅读向未来”活动,该活动分为“一起云锻炼”线上运动打卡、“一起云阅读”互动交流读书会、“双碳”普及课程、“书香四溢 暖心启航”爱心募捐、“寄语童心”手写信等板块,学校共有208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与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的310余名小学生进行了结对交流。

全体志愿者累计志愿时长超6000小时,累计收集云运动和云阅读打卡数超1000份,累计发布80余篇微信推送报道,整理2万余字活动总结材料,同时18名同学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岗志愿者”荣誉称号,41名同学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57名对接中小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实现了“志愿服务不止步,爱心支教不断线”。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起云支教・阅读向未来”志愿服务工作设有领队1名,副领队2名,活动执行专员15名。我校积极响应主办方号召,在招募中小学生困难的情况下,联系了7所县级贫困小学,报名763名小学生,其中有300余名中小学生应主办方要求匹配给其他高校,促进活动顺利进行。我校在主办方对活动要求的基础之上,领队组开创性地使用腾讯文档建立线上活动展示页面,快捷方便地面向全校二百余名志愿者同学传达任务通知、发放活动材料;校团委和各院系新媒体中心在此项活动中也发挥了宣传动员、激励促进的重要作用,活动各环节形成了有序、完整的链条。

校园文化

校徽

校标采用蓝色和红色为基调色。蓝色体现了华电珍视环境,关注生态,实现可持续、科学和谐的发展理念;红色象征着华电人激情勃发,迎着朝阳跨越前进的豪情与壮志。两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华电人追求科学、和谐、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美好愿景。校标中心红色的“E”字是Electric Power(电力)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学校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的办学特色。白色的“U”字端庄稳重,是University(大学)的缩写,喻示着这所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正朝着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进。

校训

华北电力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领导班子的团结、教工之间的团结、学生间的团结、领导与群众间的团结、师生间的团结,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勤奋

勤奋办学、勤奋工作。学生要勤奋学习,教职员工要勤奋工作;只有勤奋才能出成绩、出成果,才能转就辉煌的业绩。

求实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从个人的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干实事。

创新

创新是事业的灵魂。创新就要创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培育一流的先进文化。学校要成为创新的基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歌

一、校歌第一段说明了学校建立的时代背景、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发展蓝图。

1.“迎着初升的太阳,肩负民族的希望”,说明学校迎着新中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生,肩负着为民族工业的振兴培育英才的重任。

2.“巍巍学府,电力之光”,表明学校是培养能源电力高级人才的摇篮,占据着能源电力科技的“半壁江山”,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大学。

3.“乘风破浪万里长”,表明学校狠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向多科性、研究性、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二、校歌第二段从学生入手,传播了华北电力大学精神,阐释了“办一所负责大学”的理念。

1.“怀着科学的理想,徜徉知识的海洋”,阐明了广大学子在学校勤奋学习,汲取知识营养,实现自己的成才理想。

2.“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是华电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了华电人五十年来在逆境中奋进,从曲折中崛起的顽强奋斗精神。

3.“春华秋实吐馨香”,是说华电学子勤奋攻读,学有所成,贡献社会,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三、校歌第三段从教职工入手,进一步弘扬了华电精神,描绘了华电人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美好的明天。

1.“迈着坚定的步伐,建设美好的家园”,阐明华电人继往开来,脚踏实地,建设美好的华电校园与和谐的精神家园。

2.“爱校敬业,追求卓越”,是华电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迪全校师生要热爱华电,立足本职工作,创造卓越业绩。

3.“求实创新铸辉煌”,是以华北电力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激励华电师生,求真理之实,创科技之新,铸造华北电力大学新的辉煌。

校园环境

校区

标志建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校友与教育基金工作办公室.华北电力大学.2023-05-18

校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05-1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那些专业比较好?.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23-05-18

学校简介.华电官网.2023-05-18

历史沿革.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05-18

院系设置.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05-18

办学方针与办学特色.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05-18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两院院士.2023-05-18

华北电力大学科学技术处(保定).科研平台.2023-05-1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图书馆概况.新东方在线.2023-05-18

学术动态.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2023-05-18

华北电力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2-2023最新).新高考网.2023-05-18

云支教佳绩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一起云支教・阅读向未来”活动中荣获四项荣誉!.MBA中国网.2023-05-18

校标.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05-18

校训.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05-18

校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05-18

现任领导.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05-18

历任领导.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2023-05-18

盘点|49名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电力大佬名录.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