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Wenzhou University,缩写为“WZU”)简称“温大”,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高教园区,是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温州大学于2004年5月由温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6月)和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合并组建而成。历经“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沿革变迁,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茶山和学院路两个校区,产权占地面积1973.43亩、校舍面积105.6万平方米。全校在招专业54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课程29门,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12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现有教职工2416人,其中专任教师1512人。
2025年,温州大学位居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126位。
历史沿革
温州师范学校时期
1933年,黄溯初先生将郑楼小学全部校产捐归省有,浙江省教育厅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温州师范学校。
1935年10月,温州师范学校剧团、教育研究会成立。1939年10月,学校设立导师制,每班分为2至3组,由任课教师担任导师。
1941年4月,由于永嘉和瑞安市首次沦陷,学校全校师生被迫仓促撤退至龙川,1942年7月,永嘉二次沦陷前夕,安全起见学校迁至泰顺莒江,租用祠堂、仓库、寺庙作为临时校舍。直至1945年,日寇无条件投降后,学校才遵照省教育厅指示迁回平阳郑楼。
1951年,浙江省立温州师范学校更名为浙江省温州师范学校。1952年7月,学校在温州市区原三育学校(今市委党校校址)设校总部,郑楼校部称分部。
1953年7月,温州师范学校郑楼分部迁往温州市区总部上课。同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宣布温州师范学校为省重点师范学校。
1957年8月,函授部从温州师范学校分出,另成立温州地区函授学校。
1958年9月,温州市委宣传部决定将温州师范学院和温州师范学校合并,由师院党委统一领导。1959年7月,温州师范学校从温州师范学院中分出,仍独立办学。
1962年10月,根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发《关于改变中等师范校领导关系的通知》,温州师范学校由省市双重领导改为省领导。
温州师范学院时期
1956年,时任温州市副市长金嵘轩等人向省人代会提出创办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的提案,创立了温州市第一所高校,金嵘轩兼任“温州师专”首任校长。1957年2月,“温州师专”从蛟翔巷原市委干校迁至九山河畔原温州三中校舍。
1958年,温州市委决定将“温州师专”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1959年10月,温州地委决定,温州师院由温州地委直接领导。温州专区函授学校划归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成立函授部。
1964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上呈中央教育部报告,要求将温州师范学院改为温州教师进修学校。7月,浙江省教育厅决定,温州师院中文、数学1963级学生并入浙江师范学院就读。于10月,浙江省人委委教字485号文决定,撤销温州师范学院,成立温州地区教研函授站。
1969年12月,温州市“五七干校”从温州师范学校迁出,温州师范学校与“五七干校”脱钩。1970年8月,温州地区革委会政工组决定,以温州地区教研函授站为基础,成立温州地区五七师范学校。
1971年12月,温州地区革委会决定将温州地区五七师范学校和温州师范学校合并为温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74年8月,在浙江省教育局下发《关于统一地区师范学校名称和领导管理问题的通知》,于1975年8月,温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改称温州地区师范学校。
1977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温州地区师范学校设浙江师范学院温州分校。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报告,决定恢复温州师范专科学校。
1987年2月18日,国家教委 教计字27号文,同意正式建立温州师范学院。9月,温州幼儿师范学校3个班级迁入温州师院校舍(胜昔桥),学校分两地办学。
1992年,温州教育学院(1974年9月创办)与温州师范学院联合办学,事实上与温州市师范学院合并。2001年1月,瑞安师范学校(1942年8月创办)、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1943年2月创办)、温州幼儿师范学校(1984年8月创办)并入温州师范学院。
原温州大学时期
1984年,省政府批复同意正式建立温州大学;1985年起苏步青被聘为温州大学名誉校长。
1989年7月,学校成立电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食品工程系、国际贸易系、经济管理系、行政管理系。9月开始与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办学,招收外贸专业、企管专业学生。
1999年,温州大学改制改建,谷超豪院士出任温州大学校长。2002年5月,出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全局考虑,在谷超豪联合孙义燧、陈式刚、戴金星、贺贤土、胡和生、姜伯驹、李邦河、林群、伍荣生等9位院士联名上书的建议下,温州市委、市政府着手温州师范学院、原温州大学合并事宜。2004年5月,国家教育部同意两校合并筹建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时期
2006年2月,教育部同意正式成立新温州大学,撤销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建制。
2009年2月,学校在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成绩。4月,学校成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校园工作站。5月成立校友会。
2010年9月,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划归温州大学管理,学校举行温州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挂牌仪式。
2013年2月,学校成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10月,学校获批从2014年起通过本科“港澳台侨学生联合招生考试”招收港澳台学生。
2015年,学校与美国纽约飞行学校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以中美合作培养的方式开展通用航空飞行员私照、商照培训和飞行技能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各种复合型通用航空人才的培养。
2016年11月,在第六届世界温州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揭牌,中国高校首家意大利分校正式启动。
2019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温州大学成为“省市共建重点高校”。2020年10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4月,教育部同意将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温州理工学院”。2023年12月8日,温州大学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永嘉举行。2025年3月19日,温州大学“数智教育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岩松堂步青厅举行。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20个专业学院和荣誉学院—苏步青学院,有本科专业 54个。
师资力量
截止2024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416人,其中专任教师1512人(博士1007人,占66.60%)。拥有全职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青、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8人,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81人,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省首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国家级教书育人模范。生态环境学科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科建设
截止2024年3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内外25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有“省市共建”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9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5个。
教学建设
截止2024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课程29门,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12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
教学成果
2019年,学校“挑战杯”竞赛成绩列全国第16位,获得“优胜杯”并蝉联发起单位;2021年,全国“大艺展”获一等奖6项,一等奖获奖数列全国第一,获奖总数列浙江高校首位;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2金2银。
截止2024年3月,学校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1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级科研重点项目48项,其他国家项目887项。出版各类著作432部。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6个,拥有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9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我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学校合作
学校是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截止2024年3月,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院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泰国东方大学开设孔子学院,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合作举办孔子课堂,在意大利开设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分别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联合成立“国际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际水资源与水生态研究中心”。学校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先后获批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温州大学)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侨益保护研究基地,举办“浙江华侨网络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温州大学图书馆是原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和原温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于2004年9月合并而成的,馆舍包括南校区育英图书馆和北校区图书馆,总计面积达46560平方米。截止2024年3月,学校馆藏纸质图书283.31万册、电子图书190.73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和资料数据库77个。除传统馆藏外,电子资源方面拥有电子期刊、学位论文、多媒体、视频、音频等多种类型的中外文数据库共97个,其中电子图书约计188.43万册。特色资源建有侨文化专题文献数据库、温大文库、温州地方文献数据库、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
学术期刊
温州大学学报设有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共2版。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单月25日出版,中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温州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全文收录期刊,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主要栏目有: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艺学与美学前沿问题研究、法学前沿问题研究、温州历史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人类学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法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文化学研究、艺术学研究等。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3年,现为季刊,每季中月25日出版,中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温州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刊登理、工、农、林、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7个、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 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5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6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研究中心1个,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华人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1个;拥有4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截止2024年3月,学校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1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级科研重点项目48项,其他国家项目887项。出版各类著作432部。
截止2022年5月,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青年成果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0项,浙江省专利优秀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54项、青年奖1项,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182项。
学校排名
2023年,温州大学位居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158位。
2024年,温州大学位居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132位。
2025年,温州大学位居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126位。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校徽是双圆套圆形徽标,内圆主体部分以“温州大学”的英文首字母“W”和“U”作为图形创意原型,下方有“1933”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部分上方为苏步青题写的校名,下方为校名的英文大写(WENZHOU UNIVERSITY)。
校训
校训为:求学问是 敢为人先
“求学问是”是高校师生的天职。意为勤奋好学,严谨治学,追求真理。告诫温大人以求真务实、探究学问为毕生事业,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不断造就厚德博学的高素质人才。“敢为人先”是温州精神的精髓。意为开拓进取,敢想敢为,追求卓越。要求温大人敢于迎接新挑战,冲破旧框框,探索新路子,取得新成就,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旗
学校校旗旗面为深蓝色,校旗中间区域嵌白色校标及中英文校名。
校歌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2024年4月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茶山校区
茶山校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主要的教学场所都在茶山校区,茶山校区又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的学院较多,有商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学院,而数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苏步青学院、华侨学院等学院则分布在南校区。
学院路校区
学院路校区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学院中路276号。
校区是继续教育学院的主要场所,有生物楼、文科楼两层、继教楼报告厅、继教楼培训教室、图书馆报告厅、国际楼4层和逸夫楼等建筑设施。
校友情况
校园风貌
校史馆
温州大学校史博物馆坐落于温州大学南校区,系一座两层楼的圆形建筑,正面临湖,后与学校行政大楼连接,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馆内分历史溯源、今日温大、临时展览三大区域,贯穿“公共认知、高山仰止、一个不少”的理念,采取综合手段布展,以器物、著作、照片、手稿、模型、雕塑、声像等来反映学校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活力。
发绣馆
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一家专门研制现代人物肖像为主的艺术机构。绣制了许多古今中外名人肖像,赴世界各地展出,多次获得大奖。人像绣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国家元首和知名人士,均获高度评价,被称之为“东方一绝”。
民俗馆
温州市人民政府与温州大学联合创办的温州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7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温州地区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和民间工艺。收集民俗实物500余件,纸质民俗文物20余件,当代民间工艺作品近60余件以及民俗专著300余部。
育英大礼堂
育英大礼堂是由台胞何朝育、黄美英夫妇1992年2月捐赠1000万港币兴建,原址在校园路校区。育英大礼堂的命名,取自于何朝育、黄美英夫妇名字的最后一字,组成“育英”两字。《瓯越名人》浮雕就坐落于育英大礼堂大厅,包含南宋政治家诗人王十朋,剧作家南曲之祖高则诚,进封开国诩运守正文臣刘基等,浮雕利用叙事手法和散点构图,将这些名人组合到统一的画面上。
所获荣誉
2007年1月,学校获浙江省“平安校园”称号;3月,学校获2006年度浙江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6月,学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2015年5月,学校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机构荣誉称号。
2017年1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1年1月,学校获浙江省4A级“平安校园”称号。
参考资料
学校章程.温州大学.2023-05-26
温州大学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温州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30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教育部网站.2023-06-05
学校简介.温州大学.2024-04-18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2025-04-17
校歌校训.温州大学.2023-05-29
温州大学各级重点建设专业情况一览表.温州大学.2023-05-28
现任领导.温州大学.2024-04-18
新华网:“省市共建”支持温州大学创建一流学科协议正式签订.温州大学.2023-05-26
2011年.温州大学.2023-05-29
有关温大.温州大学.2023-05-26
温州大学迎来86周年校庆!这些人和事值得被铭记.温州市网络舆情监测应急中心.2023-05-29
1935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39年.温州大学.2023-05-29
《温大青年》32期校庆特刊.温州大学团委.2023-05-29
1951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52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53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57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58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59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62年.温州大学.2023-05-29
喜迎校庆|你知道这些先贤名师和温大的渊源吗?.温州大学新媒体中心.2023-05-29
1964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69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70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71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74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75年-温州大学.温州大学.2023-05-29
1977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78年.温州大学.2023-05-29
1987年.温州大学.2023-05-29
历史沿革.温州大学.2023-05-29
1989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06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09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10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13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15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16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19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20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21 年大事记.温州大学.2023-05-29
温州大学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永嘉举行:创新永无止境,合作共赢未来!.温州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4-01-14
数智赋能教育 创新引领未来——温州大学数智教育创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温州大学.2025-04-03
温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学院,欢迎您!.温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学院.2023-05-30
法学院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5-30
专业介绍.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05-30
专业设置.温州大学教育学院.2023-05-30
温州大学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休闲体育专业2022年招生简章.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23-05-30
专业设置.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023-05-30
学院简介.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05-30
数理学院概况.温州大学.2023-06-05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简介.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23-06-05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机电工程学院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建筑工程学院.温州大学.2023-06-05
学院简介.温州大学音乐学院.2023-06-05
美术与设计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教育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创新创业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华侨学院.温州大学.2023-06-05
学院概况.温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2023-06-05
温州大学师资力量.温州大学人事处.2023-05-26
学位点.温州大学.2023-05-29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温州大学.2023-05-29
温州大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温州大学.2023-05-28
我校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温州大学.2023-06-05
喜报:我校7项成果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温州大学.2023-06-05
本馆介绍.温州大学图书馆.2023-06-05
文献资源建设.温州大学图书馆.2023-06-05
温州大学学报-温州大学.温州大学.2023-06-12
温州大学学报社科版.温州大学.2023-06-05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温州大学.2023-06-05
科研概况.温州大学.2023-05-29
重点科研平台.温州大学.2023-05-29
2023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4-18
2024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4-18
历任领导.温州大学.2023-05-28
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体育与健康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人文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国际教育学院新闻.温州大学.2023-06-05
苏步青学院简介.温州大学.2023-06-05
校园地图.温州大学.2023-06-05
树立生态文化理念 建设一流绿色学校 ----学院路校区校园环境提升建设侧记.温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2023-06-05
苏步青: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原温大名誉校长.温州大学.2023-06-05
谷超豪: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原温大校长.温州大学.2023-06-05
缪天瑞:中国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翻译家.温州大学.2023-06-05
曾联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温州大学.2023-06-05
王季思:戏曲大师.温州大学.2023-06-05
校友风采 | 郑小侠:不要“感动”,要点燃!.温州大学.2023-06-05
学长榜样88 | 薛元:从母校开始与新闻结缘.温州大学.2023-06-05
学长榜样85 | 王拓宇:经营实业助力“中国制造”.温州大学.2023-06-05
学长榜样84 | 叶剑淼:吃苦敬业是创业人的必经之路.温州大学.2023-06-05
学长榜样83 | 黄纪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温州大学.2023-06-05
校史博物馆.温州大学.2023-06-05
校史馆.温州大学.2023-05-29
发绣馆.温州大学.2023-05-29
民俗馆.温州大学.2023-05-29
大学生活动中心(育英大礼堂).温州大学.2023-06-05
2007年.温州大学.2023-05-29
2017年.温州大学.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