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
温州市,中国浙江省下辖地级市,简称“瓯”,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濒东海,陆域面积有1210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64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温州市下辖4个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至2023年末,境内共有常住人口976.1万人。
温州市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早在5000年前,境内就有先民活动,散居在山坡高地上的瓯人,是温州人的祖先。西汉刘盈三年(公元前192年),为东瓯王驺摇的封地。唐上元二年(675年),析括州之永嘉玄觉、安固二县置温州。1949年8月,设立温州市。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
温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宋时期产生的永嘉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拥有AAAAA景点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刘伯温故里景区等知名景点。永嘉昆剧、乐清细纹刻纸、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泰顺县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温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其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温州模式”。电气产业为支柱产业之一;乐清电气集群入选了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中国鞋都”,鞋业也为优势产业,温州鞋产量占中国的1/10。2021年8月,温州市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2024年,温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18.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8个百分点。2024年温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5%、7.5%和5.6%,占GDP比重分别为2.0%、36.7%和61.3%。
名称来历
“温州”二字来自于州名。唐上元二年(675年),置温州,因地处温峤岭南面,“虽隆冬而恒”,故名。
温州旧称“东瓯”,简称“瓯”,因瓯人曾在境内制陶,西汉初曾为东瓯国。
温州又名“鹿城”“白鹿城”“斗城”,因晋朝太宁元年(323年),置永嘉郡时,在瓯江南筑郡城。据清乾隆《温州府志》卷五记载:“郭璞登西郭山望海坛,华盖、松台、积谷诸山,错立如北斗……因跨山为城,名斗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故又名鹿城。”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5000年前,温州境域就有先民活动,散居在山坡高地上的瓯人,是温州人的祖先。
西汉刘盈三年(公元前192年),为东瓯王驺摇的封地。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王发兵攻东瓯,东瓯王率族人北上,东瓯故地被闽越控制。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闽越王郢被杀,闽越分越繇和东越两部,东瓯故地属东越。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因越人经常互相攻击,汉王朝令东越、闽越两地吏民迁徙江淮区域,地虚国除。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越人复出,以东瓯故地置回浦县,属会稽郡。
东汉初,回浦县并入郢县。章和元年(87年),又以回浦旧地设章安县。东汉永和三年(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析永宁县南置罗阳县,属会稽郡;吴太平二年(257年),析会稽郡置临海郡,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析临海郡南4个县置永嘉郡,属扬州,为温州境建郡之始。
南朝宋元嘉末年,郡属会州;孝建元年(454年),属东扬州;孝建以后至齐,扬州、东扬州,屡有分并;梁末,罢东扬州设州,废永嘉郡;南梁陈天嘉年间(560~566年),东扬州、永嘉复为州、郡。
隋唐至五代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嘉郡、临海郡;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复为永嘉郡,郡治仍驻括苍,属扬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海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海州为台州,并以永嘉县地置东嘉州。至此,东嘉州与缙云郡、台州分治,上隶括州总管府;唐武德七年(624年),撤乐成县入永宁县,改称永嘉县,又改括州总管府为括州总督府;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都督府,并废东嘉州入括州,隶江南道之越州都督府;唐上元二年(675年),析括州之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治设永嘉,仍隶江南道;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隶江南东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温州为永嘉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温州,先后隶浙江东、西道。唐会昌二年(842年),中国商人李处人在日本值嘉岛造船,利用季风开辟了日本到温州的航线,海上贸易的兴起,带动了温州以西山窑为代表的制瓷业的生产与出口。唐天四年(907年),吴越王钱镠命其子钱元瓘率兵攻克温州城,命吴璋为温州制置使。至此,温州并入吴越版图,为十三州之一。
两宋至明清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王降宋,温州节度州降为温州军事州,属两浙路;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升温州军事州为应道军节度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温州由节度州降为军事州,属两浙东路;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温州为瑞安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瑞安府为温州路,属浙东宣慰司,先隶江淮行省,后隶江浙行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温州路,置温州府,属浙江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属浙江布政使司。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司下设道,温州府属温处道。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入清版图,沿明制;清雍正六年(1728年),以原分辖于乐清市及台州太平(温岭市)之玉环山乡,设置玉环厅。清咸丰八年(1858年),平阳县人赵起、朱秀三等八人在钱仓金溪山北山庙组织金钱会起兵反清,史称金钱会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浙江省四大农民起义之一;数年间发展到平阳、瑞安市、温州、永嘉县、青田县、福鼎市一带,众达数万人,后在太平军的支持下多次与清军作战。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温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省军政府;7月,撤温州军政分府,各县直属省政府。
中华民国
1914年5月,省下设道;6月,依原温处道辖境置瓯海道,辖温、处两府地,计永嘉、乐清市、平阳县、瑞安、泰顺县、玉环、丽水市、缙云县、青田、松阳县、遂昌县、云和县、龙泉市、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宣平县16个县,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城区(今鹿城区),属浙江省。
1927年,废道制,实行省县两级制。1932年,在省县之间建立行政督察区制;5月,温州改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辖永嘉县、瑞安市、乐清、平阳、玉环5个县,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城区;9月全省改设6个特区(后增至7个特区),温州为第四特区。1933年,重改6个特区,温州为第三特区;8月,温州特区改称浙江省永嘉行政督察区。1934年,改称浙江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6年12月,析瑞安、泰顺县和青田县交界地区置文成县。1948年,第八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解放;同年8月,成立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区专员公署,将永嘉县城区及城郊、梧埏、永强、三溪、藤桥、西岸区划出,设立温州市,直隶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改第五区专员公署为温州区专员公署,随后又改称温州专员公署。
1958年7月,温州市改属温州专区管辖。
1967年3月,由温州军分区和温州海军水警区组成温州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管。
1968年12月,成立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和温州市革命委员会。
1978年9月,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温州地区。
1980年4月,恢复温州市为省辖市。
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原温州地区管辖的县划归温州市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温州市下辖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4个区,和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5个县,代管瑞安市、乐清市、龙港市3个县级市,下设67个街道、92个镇、26个乡,2951个村委会,703个社区居委会,市人民政府驻鹿城区绣山路321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濒东海,介于东经119°37'27”~121°14'10,北纬27°09'16“~28°37'26“之间,南与福建省宁德市的福鼎市、柘荣县、福安市、寿宁县毗邻,西部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缙云县相连,北、东北方与台州市的仙居县、黄岩区、温岭市、玉环县接壤。陆域面积有1210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649平方千米。
地质
温州市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北部,分属泰顺县——温州断拗和黄岩——象山断拗。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陆相火山喷发岩夹少量河湖相沉积岩和下白垩统湖泊相、河湖相沉积岩夹少量陆相火山岩。
在中元古代中期,温州市境尚为大海;神功运动末期,发生褶皱变质,加里东运动后,温州境内成为古陆。晚古生代时期,温州大部分处于隆起剥蚀状态,局部有海湾存在。印支运动时期,温州形成一系列北东向的断陷盆地。印支运动末期,温州经历了强烈的燕山运动,造成区内侏罗系火山岩地层大面积覆盖和各类岩体侵入。白垩纪时,除接受内陆河湖相沉积外,还有间歇性火山喷溢。第四纪时,火山活动趋向宁静,温州最终形成一套浅海相、河湖相的第四系沉积物。
地形地貌
温州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从西南向东北呈梯状倾斜。地形以山地为主,其中山地面积占全部面积的90%,平地所占比例不到10%。按地形可分为西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盆地区、东部平原滩涂区和沿海岛屿四个区。主要山脉有洞宫山、括苍山、雁荡山。境内主要平原有乐清平原、永嘉平原、温瑞平原、瑞平平原、陶山平原等。境内最高峰白云尖位于泰顺县司前镇乌岩岭,海拔1611米;最低点位于龙湾区灵昆街道滩涂,海拔2.2米。
温州市海岸线总长1293千米,其中大陆岸线长502千米,海岛岸线长791千米;有温州湾、乐清湾、大渔湾、渔寮湾、沿浦湾五大湾;有海岛714.5个,其中500平方米以上海岛455.5个。岛屿南北如链,不连续地分布在浙南沿海近岸,形成洞头列岛、大北列岛、北麂岛、南麂列岛和七星列岛五个群岛列岛,其中洞头列岛海岛数量多而集中,使得洞头区成为中国14个海岛县(市、区)之一,并有“百岛县”之称。
气候
温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丰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9℃,1月平均气温8.0℃,7月平均气温27.8℃,平均气温年较差20℃。生长期年平均300天,无霜期年平均280天,最长达327天,最短为24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49.7小时,年总辐射43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48天,一般为3月中旬~11月下旬。年平均降水量1687.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75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水利
水文
温州市境内河道属瓯江、飞云江、鳌江流域,其中瓯江流域面积4066平方千米,占44.8%;飞云江流域面积3487.6平方千米,占38.4%;鳌江流域面积1521.5平方千米,占16.8%;主要河道有一级河瓯江、飞云江、整江、横阳之江4条,总长295千米;二级河温瑞塘河、西山河、戍浦江、菇溪、楠溪江等23条,总长295千米;三级河504条,总长2670千米;四级河12961条,总长15390千米。全境河流总长度18650千米,河网密度1.58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39.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288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瓯江,从西至东流经境内永嘉县、鹿城区、乐清市、龙湾区,沿温州湾入东海,长78千米,流域面积397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3.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戍浦江、楠溪江、温瑞塘河等。
水利
至2020年,温州市有水库323座,其中大中型水库20座,小型水库303座,山塘900多座。其中境内大型水库珊溪水库入选“浙江省最美水利工程”,该水库总库容18.24亿立方米,相当于127个西湖。
土壤
温州市土壤可分10个土类88个土种。其中5个土类面积较大:平原土壤以水稻土为主;近江河平原及河谷有潮土;中山分布着黄壤土类,低山丘陵分布着红壤土类,红壤和黄壤合计占全市土壤面积一半以上;海涂及沼泽地带则多见盐土。
自然灾害
温州市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高温、强对流天气、地质灾害等。其中,台风是影响温州的第一大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发生3.5次,主要发生在7~9月。严重的一次台风发生在1994年8月21日,第17号台风在瑞安市梅头镇登陆,引发了洪涝灾害,全市被淹农田9.8万公顷,777处海堤、围塘发生决口,冲毁堤塘760千米;受损房屋84万间,倒塌17万间;通信线路损坏1360千米,输电线路损坏3151千米;工矿企业停产6万余家;受灾人口达275万人,其中被洪水围困人数达135万人,紧急转移人口近30万人,死亡1123人,重伤2385人;直接经济损失95亿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温州市土地以林地为主。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温州市共有耕地156246.84公顷;园地43850.06公顷;林地740174.81公顷;草地8108.99公顷;湿地52901.0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9050.7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6424.9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3452.43公顷。
矿产资源
温州市有“世界矾都”“世界蜡都”之称。至2020年底,温州市已查明登记资源量的固体矿产有19种,矿产地37处,非金属矿有明矾石、伊利石、叶蜡石、高岭土、萤石、石英岩、花岗石等;优势矿种主要为明矾石、叶蜡石及建筑用石材、石料等,其中明矾石储量2.4亿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0%,已经开发的有温州矾矿,位于苍南县矾山镇,地质储量1.1亿吨。建筑用石材分布面广,主要种类有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辉绿岩等;建筑用石料以凝灰岩分布最广。金属矿主要有铅、锌、铜、铝、锰、锡、铝、银、铁等,主要矿区有永嘉县下龙银金矿、永嘉县坑里矿、永嘉县山根铅锌矿、泰顺县洋滨锡矿等。
水资源
温州市水资源有196.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93.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7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至2020年,温州市共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44种,包括两栖类38种、爬行纲60种、鸟类480种、兽类66种;湿地脊椎动物859种,隶属5纲67目236科。鱼类资源有短带鱼、黄鱼、鳗鱼、鲳鱼、康氏马鲛、鱼等370多种。其中,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麂、短尾猴、大灵猫等50多种。
温州市有乔灌木树种共计1016种,隶属112科378属,其中裸子植物44种,隶属9科23属;被子植物门972种,隶属103科355属。全市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有湿地维管植物共计811种,隶属124科404属。其中,苔藓植物18种、蕨类植物39种、种子植物754种。其中,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有中华水韭、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
海洋资源
温州市海洋鱼类有短带鱼、黄鱼、鳗鱼等424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虾、蟹、蛤等。
温州海区拥有潮汐能资源,该海区潮汐属强潮、半日型潮汐,平均潮差4~5米,最大潮差6~8米,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4120兆瓦,共有可建潮汐电站坝址17处。乐清湾是中国强潮海湾之一,建有江夏潮汐试验电站(属于台州温岭市),装机容量可达55万千瓦。
温州市沿海风能资源丰富,近海岛屿及沿海突出地带有效风能密度为150~200瓦每平方米。其中洞头区风能资源属一类区,有效风能密度达446瓦/平方米,并具有风力密度均匀、风向不多种等特点。温州市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温州市户籍总人口有832.8万人,在浙江省所有地级市中位列第2,仅次于省会杭州市;其中男性人口430.7万人,女性人口402.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7%和48.3%。据2022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常住人口967.9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出生人口5.8万人,出生率为6.0‰;死亡人口5.8万人,死亡率为6.0‰;自然增长率为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7%。
2023年末温州市常住人口为97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2万人。
民族构成
温州市人口以汉族居多,为汉族聚居,畲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有土家、苗、畲、侗、布依族等51个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畲族、侗族、布依族、回族等,其中土家族、苗族各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5%。
政治
经济
综述
温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其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温州模式”,经济发达。
2024年,温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718.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全市三次产业协同并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5%、7.5%和5.6%,占GDP比重分别为2.0%、36.7%和61.3%。
2024年,温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六涨二跌”态势,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食品烟酒价格分别上涨4.5%、3.4%、2.1%、0.9%、0.4%、0.1%,交通通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1.4%、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有所下跌,2024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6%,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5%。
2024年,温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2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八万元,达到81527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63元,比上年增长6.3%。城乡收入比由2023年的1.87缩小至1.84。
第一产业
温州市是江南“鱼米之乡”,是浙江省重要的瓯柑、杨梅、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等160余种;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奶牛、兔子为主;名优特农产品有熏鸡、鸭舌、瓯柑、龙湾文蛤、丁岙杨梅、洞头羊栖菜、永嘉乌牛早茶、苍南四季柚、泰顺“三杯香”茶、雁荡毛峰茶,绿色环保农产品有猕猴桃、葡萄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泰顺三杯香茶、平阳黄汤茶、雁荡山铁皮石斛、泰顺猕猴桃、雁荡毛峰、温栀子、温州早茶、温州大黄鱼、文成杨梅、苍南四季柚等。
2024年,温州市农林牧渔业产值3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7%。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3.3%、10.2%、0.3%和4.7%。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面积、产量“双增”,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1.4万亩,比上年增长0.5%;总产量70.6万吨,比上年增长1.0%。畜牧产能持续释放,生猪出栏103.2万头,比上年增长4.8%。水产市场供给充足,水产品总产量79.7万吨,比上年增长5.1%。经济作物扩面增产,油料、茶叶、蔬菜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3%、5.4%和3.8%。
第二产业
温州市是皮鞋、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休闲服、合成革、塑编等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轻工、建材、电子、机械、印刷、食品、船舶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规划了温州鹿城·皮鞋、温州鹿城·打火机、瓯海区锁具、瑞安·汽摩配、苍南·印刷、柳市镇中低压电器等示范型产业集群;以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气产业是温州市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温州市电气行业销售总额约185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77.2亿元;全市电气出口交货值216.47亿元人民币,占温州市出口商品总额的10.63%。温州市乐清电气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正泰集团、中国德力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人民控股为温州市电气行业的领军型企业,三家企业均上榜了“2022中国企业500强”。
同时,温州市也是“中国鞋都”;形成了由皮鞋、皮革、皮件三个主体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组成的鞋革工业体系,温州鞋产量占中国的1/10、温州生产的女鞋占到全世界的1/7。至2021年,温州市拥有7个中国名牌、82枚中国驰名商标、196家中国真皮标志企业,占全国鞋革行业品牌榜50%。2017年,温州鞋革行业产值突破千亿,成为温州继电气之后第二大千亿产业集群;2019年,温州制鞋产业生产总值达1097亿元、生产鞋类成品12亿双;有鞋业生产制造企业5000余家,配套商贸档口、部件生产、贸易服务等产业链企业数超10000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
2024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扩容至9291家,实现增加值17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4.4和2.7个百分点,增速领跑全省。传统产业加快迈向高新化,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汽车零部件、电气产业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20.7%、19.0%;新兴产业加速聚链成势,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3.1%、14.7%、14.0%,五大战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工业出口持续回暖,规上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8.3%,累计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
第三产业
早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温州就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至21世纪初,温州市已成为小商品、家居、农副产品、礼品等专业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五马—大南商圈为千亿级核心商圈,自五马街为起点,沿解放南路、大南路向南延伸至锦绣路,沿路布局了温州名城广场、开太百货、银泰百货、苏宁联合广场、闻宅步行街、大南里慢生活街区、南塘新天地等大型商业体。其他商业综合体有温州印象城MEGA、温州吾悦广场、瑞安新湖广场等。截至2020年底,温州市共有商品市场436家,温州大象城、瞿溪国际真皮大世界等一批大型现代化专业市场。
2024年,温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372.7亿元,比上年增长6.4%。从不同消费类型来看,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焕新”消费热度持续攀升,限上新能源汽车类、家用电器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9.6%、68.8%和33.8%。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带动线上消费市场规模扩大,限上贸易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7%。商贸实体店铺在提升消费体验上不断发力,限上单位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0%、10.7%、7.4%。
人文
综述
温州市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永嘉学派发源地。温州文化属瓯越文化,历史上曾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而闻名。2016年4月22日,温州市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永嘉学派
永嘉学派是中国南宋时期学派之一,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是南宋时浙东永嘉地区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学的一个儒家学派。因产生于时为两浙东路的温州,而温州古称永嘉县,所以称为永嘉学派。永嘉学派与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鼎足而立。该学派渊源于北宋庆历年间至南宋之际,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永嘉(今温州),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富工、富商,逐渐形成代表这些新兴利益阶层的思想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要求抵御外侮,维持社会安定,主张减轻捐税,恢复工农生产,强调买卖自由,尊重富人。永嘉学派的核心思想为“道器不离”“以利和义”“宽民之政”。前期代表人物有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徐谊等。而叶适是永嘉学派之集大成者,建立了“永嘉学派”的事功学说体系。
文物古迹
温州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91个,其中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有3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1个,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47个。
蒲壮所城位于温州市苍南县。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为抵御倭寇,明朝政府筑城,并置蒲门千户所和壮士千户所,后合为蒲壮所。该古城周长2500余米,高约5米,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内外包砌块石。遗址基本保留了原建筑格局及一批历史、人文建筑,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烽火台、墩等。1996年,蒲壮所城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仕水碇步位于泰顺县南部仕阳镇。仕阳镇溪东村从明初开始建造步,原址在溪东宫前滩至对岸夏宅港,后毁于洪灾。清乾隆末年,有乡贤重新选址修建碇步,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建成。仕水碇步长136米,宽1.9米,共223齿,为泰顺境内最长、最宽、齿数最多的碇步。每年正月,仕水碇步还会举行舞龙活动。2006年,仕水碇步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1月21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蹈节目《碇步桥》展示了仕水碇步的韵律与美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末,温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项(永嘉昆剧、乐清市细纹刻纸、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泰顺县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省级非遗项目145项,市级非遗项目779项(保护单位966个)。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7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6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30位,代表性传承团体14个,代表性传承群体20个。
瓯剧是流行于温州一带的古老剧种,以“书面温话”为舞台语言。该剧种始于明末温州农村演唱的里巷歌谣、民间小曲。其时,温州农村一般在农闲的三个月结班做戏,俗称“三月班”。清代,三月班吸收了高腔、昆曲、乱弹腔以及徽戏、滩簧、时调等声腔,发展成为多声腔的地方剧种。因以演唱乱弹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徽戏、时调等,故又称“温州乱弹”。后因温州地处瓯江下游,而定名为瓯剧。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年间,瓯剧曾兴盛一时。瓯剧剧目多数以描写家庭生活,男女爱情和婚姻问题为主要内容,其中以家庭悲剧居多,其次是历史故事戏。其伴奏乐器有笙箫、管笛、唢呐、长号头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绣瓯绣,别称温绣,是以浙江温州市为中心刺绣的一种。早在唐宋时期,温州市一带就用刺绣来美化服饰,瓯绣时为民间妇女的家庭副业,刺绣品种有衣服、小儿帽圈、妇女鞋面、枕头、荷包等,题材种类较为单一,当时只有花鸟鱼虫之类。到了清代,设有专门的绣铺和绣庄来专营瓯绣。中华民国时期,温州设有刺绣局,温州城府前街、五马街、打锣桥等处都有刺绣社。现瓯绣品种以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并大量出口,题材也大为丰富,人物、山水、花鸟、吉祥图案等均有涉及。代表作有《红楼十二金钗》。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节庆
东瓯王汤和节是在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举行的节日,主要活动是公祭抗倭英烈和倭难同胞,通常在每年阴历七月十五举行,时长5天。明初,朱元璋派汤和赴东南沿海部署防倭,汤和曾在宁村修筑城堡。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后,平定倭寇后,定居宁村的抗倭战士后裔为追思汤和、缅怀祖辈就商定每年阴历七月十五举行“汤和出巡”和“教场祭鬼”等仪式,形成温州永强一带的全民公祭,逐渐发展为“东瓯王汤和节”。2007年,东瓯王汤和节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拦街福是温州市特有的地方性传统节日活动,该活动源于南唐中原长安坊中之“拦街铺设,中夜乐神”,盛行于明清。清康熙(1662~1722年),黄岩路桥一带有在元宵节“拦街福”的习俗。清中叶,拦街福一俗已流行于温州各地。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三月十五日,温州市区主要街巷依次举行一天的拦街祈福活动。初一从康乐坊开始,取意“康泰欢乐”,设红楼、张布幔、悬彩灯、每隔一段设一祭台,上置祭品、盆景、花卉,还有滚龙灯、舞狮子、踏高跷、放烟花和猜灯谜。通搭戏台,演地方戏和木偶戏,由两个戏班各自上演拿手好戏,互比高低,谓之“斗台”。2007年,拦街福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象征
温州市的市树是榕树(学名:Ficus microcarpa Linn. f.)。榕树分布于瓯江下游以南及沿海、河岸村庄附近。1985年2月,小叶榕被温州市民投票选为市树。
温州市的市花是山茶花(学名:Camellia japonica L.)。温州市作为中国山茶的主要原产地之一,气候适宜山茶花的栽培生长,山茶花的品种约有200余种。1984年,温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市花活动。1985年2月,茶花被温州市政府宣布为市花。
美食特产
温州市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瓯海区的丁岙杨梅、瓯柑、熏鸡、鸭舌,洞头区的大黄鱼、海蜇头、鱿鱼丝,永嘉玄觉县的东皋红柿、乌牛早茶、枇杷、田鱼、早香柚,平阳县的粉干,苍南县的四季柚、鱼饼、卤蛋、紫菜、黄鱼鲞,文成县的帝师酒、兔肉松,泰顺县的“三杯香”高山云雾茶,乐清市的泥蚶、野生泥螺、缢蛏、红花芋、铁皮石斛、大荆蒲瓜梨、清江红心李等。
瓯柑是瓯海区传统特产,从唐朝开始直至清代,均被朝廷列为贡品。1990年,被北京“杭州第19届亚运会”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
温州500多年的杨梅栽培历史。杨梅果重平均17克以上,酸甜可口。1992年,瓯海区茶山的丁岙杨梅被浙江省农业厅命名为浙江省四大杨梅优良品种之一。
鱼饼是温州传统民间特产,以东海的鮸鱼、马鲛鱼等海水鱼为主原料,采用传统配方及先进工艺精制而成。苍南的“汤记码头”牌鱼饼曾获得2004年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乌牛早茶是中国茶类特早发芽的名茶品种,因主产于永嘉县乌牛镇而得名。其外形扁平,味醇气香,色泽翠绿,三月上旬即可采制,为茶中珍品。2002年,乌牛早茶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使用证书。2008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宗教信仰
温州市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民间信仰风气较盛,主要有洞头区妈祖祭典、汤和出巡、追悼倭难亡魂、太公祭等民间信仰活动。2020年末,全市有依法登记宗教场所数3952处,其中佛教1433处,道教1041处,天主教151处,基督教1327处;穆斯林临时礼拜点4处;有建筑面积2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信仰场所6912处。
温州市是中国道教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境内有瑞安陶山、南田山、陶公洞等6处道教所称的洞天福地。早在三国时温州一带就有道徒活动。相传晋代道士葛洪曾到永嘉东蒙山、平阳昆阳东门炼丹。宋元时,温州道教盛极一时,道派以宋代的神霄派、元代的东华派为代表。现今道教活动场所有天然道观、水心道观、紫霄道观、资福道院、白马道观、上清宫、白云观、太清宫等。
佛教在温州的流传最早是晋代。晋朝元康五年(295年),永嘉罗浮山建有佛塔;东晋太宁三年(325年),李整于永嘉习礼坊舍宅建崇安寺。自南梁至隋唐,温州建寺众多,主要佛教派别为天台宗和禅宗。唐代著名僧人由永嘉大师玄觉。玄觉少年出家,住西山龙兴寺。先学天台止观法,后往广东韶州曹溪参祥宗六祖慧能,归来后倡天台、禅宗融合之说,永嘉玄觉佛教遂名播海内。自五代十国至宋,温州道场林立,高僧辈出,为温州佛教鼎盛时期。到宋代,温州境内寺庙建有超过200座。现今佛教活动场所有宝严寺、香山寺、永宁寺、实际寺、头陀寺等。
至迟在元代,温州就有天主教流传,当时境内景教徒和天主教徒通称“也里可温”。元亡后,也里可温逐渐消失。明清之际的数十年间,陆续有西方天主教传教士来温州作短暂传教。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西班牙籍多明我会传教士黎玉范等途经温州时,沿途传教。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浙闽代牧区建立。清光绪六年(1880年),温州成立本堂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格为总本堂区。现今天主教活动场所有周宅祠巷总堂、东门天主教堂。
基督新教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开始传入温州,先后发展演化为内地会、循道公会等六个教派。到1949年,内地会在温州建有城区、西区、永乐、永瑞、瑞文、平泰六个区联会,有分堂121座。现今基督教活动场所有将军桥基督教堂、温州市基督教城西教堂、温州市基督教花园巷教堂等。
明正统三年(1438年),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二百多人,自武威郡迁入浙江省,随后逐渐迁移到永嘉县、瑞安市、乐清市等地。清光绪时,乐清东山乡榕树村李姓,信奉回教,陆续传播太史桥各处。20世纪80年代,有维吾尔、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近30人陆续迁来,散居各地。
方言
温州市地处中国吴语方言区与闽语方言区的交界地带,方言种类多,差异大;境内存在瓯语、永嘉话、乐清话、瑞安话、平阳话、文成话、蛮话和蛮讲等互相听不懂的方言12种,以瓯语为主。
瓯语俗称温州话,使用范围遍及全市所有的12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浙南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鳌江镇流域。温州市区和永嘉县是纯瓯语区,瑞安市和文成县基本上属瓯语区,只有个别乡村通行闽语或畲语。乐清市和平阳县是半瓯语区;乐清县清江以南的海积平原是瓯语区,清江以北的大荆话和温岭话接近,属吴语台州市片;平阳县整江下游是瓯语区,鳌江上游是瓯语和闽语的混杂区。苍南县和洞头区以闽语为主,部分乡镇通行瓯语。
通行在温州市的闽语,一般称为“福建话”,属于闽语的闽南话系统,使用人群多为明清之交泉漳移民的后裔。主要分布在苍南中部、西部和南部。平阳闽语分布在整江中上游山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泰顺县闽语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南部,与苍南闽语区相连;洞头区本岛与南部各岛多数说闽语。
蛮话是苍南县的一种土话,主要分布在苍南县的东部沿海地区。蛮讲是泰顺县的一种土话,分布在泰顺县的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区。蛮话和蛮讲被认为是土著语,是吴语与古越语融合后产生的一种特殊吴语。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早在北宋中期,温州市就有王开祖、丁昌期、林石在乡里讲学授徒。到南宋前期,温州及各县除有州学、县学外,书院很多。单是永嘉城区就有东山书院、经行学塾、浮书院、草堂学塾等书院。温州读书士人有几万人。自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到清末,温州文科进士共有1580人,其中南宋就有1368人。
截至2021年末,温州市共有小学560所、初中327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9所、普通高中101所;共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等普通高校11所,其中本科独立学院1所。
截至2023年,温州市共有小学546所,招生11.88万人,在校生64.9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9.77平方米。共有初中324所,招生10.19万人,在校生29.65万人。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0.63平方米。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0所,招生3.25万人,在校生9.43万人;普通高中102所,招生4.94万人,在校生14.29万人,毕业生4.39万人。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1所,在校生15.18万人。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6.1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0.65万人。全市共有幼儿园1222所,在园幼儿25.22万人。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末,温州市拥有国家高新区温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省级高新区5家;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孵化器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5个,省级孵化器8个、省级众创空间39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市级众创空间29家、市级科创园5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1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9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92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566家;全年专利授权量61313件,比2020年增长17.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218件。截止2022年末,温州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73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358家。全市累计高新技术企业3723家。2023年末,温州市拥有国家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2家、省级创建高新区6家;国家级孵化器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6个、星创天地4个,省级孵化器12个、省级众创空间54个、星创天地4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市级众创空间4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39家(其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5家,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69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661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6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4326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344家,累计14155家。全年专利授权量4.8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778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温州市共有文化站18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57个,公共图书馆12个,电影放映单位108个,城市书房112家,百姓书屋80家,文化驿站241家。
温州市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位于鹿城区市府路506号,前身是前身园图书馆,始建于1919年5月9日。现有馆舍面积42202平方米,年接待读者超过300万人次。
温州博物馆为国家一家博物馆,位于温州市市府路纪广场西侧,创建于1958年。至2021年,温州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达1605件(套),全部藏品有26778件(套)。该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历史馆面积2100平方米,另设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王维新铜版画陈列室等五个专题陈列。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底,温州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温州体育中心、温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36个,独立设置的业余体校9所,各类公共体育场所27576个;拥有公共健身设施26758个。2021年,温州市共举办全国性以上赛事和活动2项;组队参加东京奥运会,4人参赛夺得2枚银牌;组队参加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在竞技体育项目上摘得11金、12银、10铜,列全省第3,在群众体育项目上摘得5金、2银、3铜,列全省第1。2022年11月,承办了中国皮划艇静水锦标赛,该赛事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进行。
医疗卫生
温州市三甲医院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中医院。
2023年,温州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083家,其中医院171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37家,村卫生室2134家,各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653家,门诊部510家。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0119张,卫生技术人员87281人,增长6.0%;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7043人,注册护士38241人,分别增长5.2%和7.5%。全年医疗卫生机构诊疗10405.3万人次,增长5.2%。2023年度户籍孕产妇死亡率3.02/1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68‰,婴儿死亡率1.66‰。
社会保障
2021年,温州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7.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6.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1.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7.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56.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41.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60.4万人。年末全市在册低保对象10.73万人,其中城镇0.91万人,农村9.82万人,低保资金(含各类补贴)支出9.16亿元。2021年,温州市共办理结婚登记36811对、离婚登记10420对;办理收养登记44件。
人居环境
截至2021年末,温州市已建成泰顺县、永嘉县、鹿城区等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6个;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
2021年,温州市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有131天,达到二级标准的有230天。全年市区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9%,比202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市地表水市控及市控以上站位77个,水质达到Ⅰ至Ⅲ类的站位56个,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的站位67个;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55.2分贝;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7.8分贝。
2020年,温州市有森林面积1088.16万亩,林木蓄积量3959.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1.85%;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公益林总面积522万亩;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雁荡山、玉苍山、花岩、龙湾潭、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14个,市级森林公园36个。
交通
综述
温州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2022年,温州市完成货物吞吐量8479万吨,同比增长6.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7.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8%。
截至2022年末,温州市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5311辆,年载客量2.47亿人次,年末实有出租车7130辆。
公路
温州市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浙江省前三,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2021年末,温州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36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66千米,一级公路677千米,二、三级公路2123千米;有绕城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宁高速公路、宁波-东莞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过境;有G104、G330、G228(规划)、G235和G322等国道贯穿全境。
铁路
至2020年,温州市境内有铁路3条,分别是温福铁路、甬台温线、金温线,其中温福线境内长69.3千米,为双轨I级铁路,设瑞安市、鳌江镇、苍南县3个站,通往福州市;甬台温线境内长94.2千米,为I级铁路,设温州南等6个站,通往台州市、宁波市;金温线境内长47千米,为I级铁路,通往丽水市、金华市;在建或规划中的铁路有杭温高速铁路、温福高铁、温武吉铁路。境内设有温州南站、雁荡山站、乐清东站、乐清站、永嘉站、瑞安站、平阳站和苍南站等铁路车站;其中,温州南站于2009年9月投入使用,系温州市境内年旅客量最大的一座高铁站。
航空
温州市境内机场有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该机场位于龙湾区机场大道一号,是中国36个千万级机场之一,于1990年7月12日通航,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内二类民用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高峰小时可起降28架次飞机。至2022年,机场已累计通航城市167个,其中国际(地区)城市34个;实际营运城市100个、营运航线180条;拥有温州至北京、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郑州市、乌鲁木齐市等国内重点航线,温州至米兰、洛杉矶、日本东京和大阪以及韩国首尔等国际货运航线。
航运
温州港是东南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在中国综合运输网中居重要地位;是浙江口岸距离台湾各港口最近的港口,是连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节点;由状元岙岛、乐清湾、大小门岛、瓯江、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七个港区构成,通往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平原各个港口,拥有东南亚、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多条国际航线。1988年,温州港首座万吨级码头建成,成为当时浙南最大规模的港区。2021年,温州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3.6万标箱;共有生产性泊位20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最大靠泊能力10万吨级。
至2020年,温州市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219.29达千米,其中三级航道95.80千米、四级航道40.64千米、五级航道29.47千米、六级航道77.60千米、七级航道132.25千米、准七级航道843.53千米。沿海航道主要有乐清湾进港航道、状元岙岛进港航道、大小门岛进港航道约400千米;通航河道有165条,其中瓯江为IV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1万吨级船舶;飞云江为V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1000吨级船舶;鳌江为V级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3000吨级船舶。
公共交通
2019年,温州市域轨道S1线开通运营,作为中国首条制式创新的市域铁路,S1线高效串联城市东西走向;共有桐岭、潘桥、动车南站、新桥等12个站点。
温州市形成了四横四纵成网成环的BRT通道。至2022年2月,温州市已陆续建成八条主线五条延伸线的快速公交系统,建设里程达126千米,建成BRT站台205座。截至2021年末,温州市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5816辆。
风景名胜
综述
至2021年末,温州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80家,其中AAAAA级景区2家,AAAA级景区21家,AAA级景区49家。
主要景点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乐清市东北部,是中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和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以峰、洞、嶂、瀑为雁荡山四绝。此外,雁荡山还有沿乐清湾的海洋资源;芙蓉池、福溪水库等水面资源,有仙溪、白溪、黄金溪、龙西溪等众多溪流资源,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南閤古村,以及宗教建筑。有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八大景区。2007年,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刘伯温故里景区位于文成县,景区总面积4.81平方千米。主要景点有天顶湖、百丈漈、陶然亭、来雪亭、刘基庙、刘伯温纪念馆、刘伯温铜像广场、刘伯温纪念馆、七星武阳、刘基故居、武阳书院、安福寺等,核心景点为刘基庙和百丈漈。2020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温州市苍南县,距苍南县城32千米。该景区于1991年设立,占地面积2378.6公顷;由玉苍山景区、大石景区、白云林区和石竹岙林区4个独立区块组成。主要景点有石瀑布、蘑菇岩、摇动岩、仙叠岩、仙人碇步等108个景点。公园内还建有华玉山庄、玉苍山庄等配套设施,其中华玉山庄度假区滑雪场每年1~2月份开放,能同时容纳800人滑雪。2012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平阳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地处平阳县南雁镇,主体东起蒲潭,主要由东西洞、顺溪、明王峰、碧海天城、赤岩山五大景区构成,占地面积169.27平方千米。自然景观具有溪秀、洞幽、峰奇等特点,有67峰、28岩、21洞、13潭、8瀑、9石;而人文景观,以儒、释、道三教荟萃、源远流长为特征。2007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温州市是中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自1984年率先与日本石卷市结为友好城市后,先后与美国尤宁郡、西班牙阿利坎特市、意大利普拉托省等城市结好。
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地理·资源.温州市政府.2023-01-26
温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1-21
温州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温州GDP9718.8亿元,三个关键词数说2024经济成色.浙江日报-今日头条.2025-01-25
2024年温州经济运行情况.温州市统计局.2025-01-25
浙江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1-28
温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温州市政府.2023-01-21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1-28
机场概况.温州机场.2023-01-27
温州拥有8座高铁站 位居全国前十.温州市政府.2023-01-27
市树市花.温州市政府.2023-01-29
多省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辽宁吉林近年来首次人口净流入.腾讯网.2024-02-24
温州经济奇迹的地理视角:人多地少出商帮.温州网.2023-01-26
2021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市人民政府.2023-01-27
温州以“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为民营经济探路.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温州电气行业力争实现 总产值1920亿元.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1-27
温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温州市政府.2023-01-27
“鞋都”巨轮 航向世界——写在温州获“中国鞋都”称号20周年之际.温州市政府.2023-01-27
中日韩共同发布:济南荣获“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称号.中国新闻网山东.2023-01-28
温州.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1-25
建置沿革.温州市政府.2023-01-25
鹿城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龙湾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瓯海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洞头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永嘉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平阳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苍南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文成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泰顺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瑞安市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龙港市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29
《温州市水库山塘安全管理办法》政策解读.温州市水利局.2023-01-30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珊溪水库等4座大型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方案的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1-30
“浙江最美水利工程”福泽温州.温州市政府.2023-01-30
温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布.温州市政府.2023-01-21
浙江省温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公示.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1-26
温州市中心城区2021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征求意见稿).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1-26
自然地理.温州市政府.2023-01-27
2022年浙江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局.2023-01-27
2022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市统计局.2024-02-06
张振丰.浙江省人民政府.2025-02-20
张加波.温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5-02-20
张文杰.温州市人民政府.2025-02-20
政协第十二届温州市委员会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温州市委员会.2025-02-24
温州GDP9718.8亿元,三个关键词数说2024经济成色.浙江日报-今日头条.2025-01-31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汇总表(截至2022年2月25日)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23-01-27
温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温州市政府.2023-01-27
5家温企上榜2022中国企业500强.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我市打造“环五马”千亿级时尚商圈.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温州新添三家大型商业综合体.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温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温州市.2023-01-27
永嘉学派“义利并举”思想核心要义及其对新时代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永嘉新闻网.2023-01-30
永嘉学派.永嘉县人民政府.2023-01-30
历史概况.温州市政府.2023-01-30
蒲壮所城.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1-30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1-27
仕水矴步.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01-30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政府网.2023-01-27
太美了!央视春晚中的泰顺碇步桥,何以火出圈?.澎湃新闻.2023-01-3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1-27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1-27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1-27
瓯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刘伯温传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海洋动物故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畲族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道教音乐(东岳观道教音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道教音乐(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龙舞(碇步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龙舞(鳌江划大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盾牌舞(藤牌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木偶戏(平阳木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木偶戏(单档布袋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木偶戏(泰顺提线木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温州鼓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温州鼓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温州莲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温州莲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剪纸(乐清细纹刻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乐清黄杨木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灯彩(乐清首饰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龙档(乐清龙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瓯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瓯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镶嵌(彩石镶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镶嵌(彩石镶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发绣(温州发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竹纸制作技艺(泽雅屏纸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木活字印刷技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蓝夹缬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妈祖祭典(洞头妈祖祭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民间信俗(汤和信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祭祖习俗(太公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7
洞天寻隐·永嘉纪|温州瑞安陶山福地考.澎湃新闻.2023-01-29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武冈市人民政府.2023-01-29
首届永嘉县大若岩镇摄影作品征集大赛启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01-29
道教.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23-01-29
温州天然道观举行六十甲子像开光法会.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1-29
情系莘莘学子 十年爱心助学 ——温州水心道观持续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1-29
佛教.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23-01-29
天主教.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23-01-29
基督教.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23-01-29
2023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市人民政府.2024-07-02
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温州市政府.2023-01-28
2022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市人民政府.2024-04-09
2023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微信公众平台.2024-04-11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1-28
本馆简介.温州市图书馆.2023-01-28
温州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2023-01-28
关于.温州博物馆.2023-01-28
简介.温州博物馆.2023-01-28
亚运场馆现百舸争流 全国皮划艇静水项目最高规格赛事首度落户温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2023-01-28
浙江省医疗机构等级信息汇总表(第三周期).浙江省卫健委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2023-01-28
医院介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2-20
医院介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02-20
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市卫健委.2023-02-20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温州市卫健委.2023-02-20
温州市中医院.温州市卫健委.2023-02-20
2022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市统计局.2024-02-06
关于命名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3-01-28
关于命名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3-01-28
绿色发展示范案例(47)|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生态环境部.2023-01-28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省林业局 .2023-02-20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央视网.2023-02-20
森林公园.温州市人民政府.2023-02-20
看温州交通这五年:大道如虹通四方.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温州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3.8%.温州市交通运输局.2024-03-27
温州传化公路港开建.民主与法制网.2023-01-27
温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数”说温州交通这十年.畅行温州.2023-01-27
温州境内国道扩容省道更名,一张表通通告诉你.瓯海新闻网.2023-01-27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发展纪实.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温州机场夏秋航季时刻表新鲜出炉!新增、恢复多条航线.温州市交通运输局.2023-01-27
【求索】多方联动促进温州港发展.温州宣传.2023-01-27
温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建设国内一流强港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温州市交通运输局.2023-01-27
温州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超百万标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23-01-27
2019年1月23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温州市交通运输局.2023-01-27
更方便!B3主线温瑞大道段、BRT9号线一期预计12月完工.新浪财经.2023-01-27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浙江省林业局.2023-01-29
5A级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政务服务门户.2023-03-29
温州必游目的地 | 刘伯温故里,蕴藏于“天下第六福地”的钟灵毓秀之处.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01-29
喜讯!刘伯温故里正式入列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01-29
5A级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政务服务门户.2023-03-29
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浙江省林业局.2023-01-29
苍南县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获评国家4A.浙江省林业局.2023-01-29
平阳县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1-29
旅游局公告87家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政府网.2023-01-29
友好城市.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日本宫城县石卷市.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意大利都灵市.温州市政府.2023-01-27
西班牙阿利坎特市.温州市政府.2023-01-27
美国尤宁郡.温州市政府.2023-01-27
加拿大本拿比市.温州市政府.2023-01-27
加蓬让蒂尔港市.温州市政府.2023-01-27
澳大利亚伊普斯维奇市.温州市政府.2023-01-27
德国吉森市.温州市政府.2023-01-27
著名人物.温州市政府.2023-01-28
叶适.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1-28
89个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包含5个省会城市.澎湃新闻.2023-01-28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在上海发布.中国日报网.2023-01-28
宜居委发布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人民政协网.2023-01-28
标 题: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发文机关: 文化和旅游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中国政府网.2023-01-28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1-28
《中国海关》发布2020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海口榜上有名!.澎湃新闻.2023-01-28
恭喜!合肥、芜湖、滁州和阜阳!.环球网.2023-01-28
全国爱卫会关于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镇复审结果的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01-28
温州入选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中国网.2023-01-28
最新!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和县域试点名单出炉.中青在线.2023-01-28
关于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评定结果的公示.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01-28
“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结果发布.新华网.2023-01-28
关于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拟命名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1-28
深圳第一!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公布.腾讯网.2025-01-06
2024数字百强市发布:山东14市入选、总数居全国首位.百家号.2024-10-09
“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出炉!四川宜宾首次上榜.百家号.2024-12-25
2024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发布,上海多个指标名列前茅.今日头条.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