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háo]州凤阳人,明朝时期的开国功臣和著名将领。
汤和幼年时父母双亡,喜好骑马射箭等游戏。至正十二年(1352年)汤和参加郭兴义军,任牌头,后升千户,后跟随朱元璋先后攻下了大洪山、滁州市等,升至万户、管军总管,汤和招降了鲍子方的兵千余人。龙凤元年(1355年)汤和跟随徐达攻取镇江市,晋升为统军元帅。龙凤二年(1356年)汤和攻取了常州,并以枢密院同佥[qiān]的身份驻守常州,多次击败了张士诚部队的进犯,后汤和又晋升为中书左丞,被授予平章政事。吴元年(1367年)汤和升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随即又被授予征南将军,前去讨伐方国珍。洪武元年(1368年),汤和奉命捉拿陈友定,并被授予偏将军,跟随徐达西征。洪武三年(1370年),因立有战功,被授予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为中山侯。洪武九年(1375年)以征西将军身份,驻防延安市。洪武十一年(1378)进爵信国公,议军国事,加禄至三千石。洪武十四年(1381年),汤和以左副将军身份随徐达出塞北伐,征讨乃儿不花,攻克灰山,俘获其平章别里哥、枢密副使久通而归。洪武十八年(1385年),思州蛮族叛乱,汤和以征虏将军的身份跟随楚王征讨。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汤和告老还乡,皇帝对其大加赏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汤和病逝,享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
人物生平
参加起义
汤和1326年出生在濠州凤阳县,自幼父母双亡,因此不得不寄住其姨母家。汤和小时候玩闹之时,经常玩跨马持的游戏,当时的父老乡亲们都对汤和的爱好感到惊奇。成年之后的汤和有着远大的志向,他身高七尺,举止洒脱,善于谋略。元末,各处义军揭竿而起,汤和徒步率领子弟十多人追随郭子兴,任小校,后汤和带领军队攻取了宿州市、九湾和定远,降伏了将谢成、李德春因功被升为千户。治平三年(1353年)汤和跟随朱元璋先后攻下了大洪山、滁州市等,升至万户、管军总管,招降了鲍子方的兵千余人。龙凤元年(1355年)正月,汤和随张天等攻取和州。当时大部分将领是朱元璋的同辈,都不甘心听从他的命令,而当时汤和虽然比朱元璋大三岁,但是却会听从朱元璋的指挥,朱元璋对此非常高兴。后汤和随军平定了太平,缴获三百匹战马。在攻击陈埜先时,汤和被箭射中了左大腿,拔出箭后,不顾伤势,汤和继续投入战斗,最后擒住陈野先。另外汤和还攻下溧水区、句容市,平定了集庆之战。汤和跟随徐达攻取了镇江市,被晋升为统军元帅。汤和后来又率军巡行奔牛、品城,降服了陈保二,攻取了金坛区、常州,汤和因此被任命为枢密院同佥,驻守常州。
驻守常州
龙凤三年(1357年),汤和以枢密院同佥的身份驻守常州。因常州与吴州地域相接,所以张士诚经常派间谍出来侦察,但是汤和对于防守十分严密,使得敌人难以窥探到消息。对于经常出兵侵犯的敌人,汤和也都将他们全都击退了,并且斩俘敌人数千人。回来汤和进取无锡,在锡山打败了吴军,赶走莫天佑,并俘获其妻子儿女,汤和因此被晋升为中书左丞,不久汤和带领水师巡行黄杨山,打败了吴水军,并俘获千户四十九人,汤和因功被授以平章政事。后来汤和率军援救长兴,与张士信战于城下,士兵们从城中出击,与汤和一起夹击张士信的军队,大败敌军,俘获了士兵八千人;解除长兴的困境之后,汤和就率军返回,征伐并平定了江西诸山寨。永新守将周安发动叛乱,汤和带领军队进击,将其打败,接连攻破了十七寨,然后围城三个月,最终成功攻克了永新,并捉拿了周安,汤和将他献给了朱元璋,汤和之后继续驻守常州。汤和后来又随大军讨伐张士诚,攻克了太湖水寨,攻下吴江州,围攻平江,在阊门与敌人作战时,汤和的左臂被击伤,被召回应天(今南京)。伤好之后不久,汤和再次返回战场,攻克了平江,汤和因功被赐黄金和布帛。
平定福建
洪武元年(1368年),设立御史台时,朱元璋任命汤和为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不久汤和又被授以征南将军,与副将军吴祯一同率领常州、长兴、江阴等地的军队,前去征讨方国珍。他们渡过曹娥江,攻下了余姚市、上虞区和庆元。但是方国珍却逃亡入海,汤和率军追击,打败了方国珍,同时俘获了大帅二人,海船二十五艘,斩首众多,然后回军平定了各属城。汤和派使者去招降方国珍,获得了士兵二万四千人,海船四百多艘,浙东地区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了。汤和于是又和副将军廖永忠讨伐陈友定,他们从明州出发,通过海路抵达福州市的五虎门,在南台驻军。汤和派人前去招降却没有获得回应,汤和于是将其包围,在城下将平章曲出打败,参政袁仁请求投降,汤和于是率领军队乘机入城,分兵巡行莆田市、漳、泉及福宁等州县。汤和进攻延平,捉拿了陈友定并押送到京城。
率军北伐
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奉命北伐,命令汤和在明州造船,运送粮食到直沽,但是因为海上经常有飓风,汤和将粮食运到镇江就返回了。不久,汤和被授以偏将军,跟随大将军西征,和右副将军冯胜从怀庆越过太行山,攻取了泽、潞、晋、等州郡。后汤和跟随大将军攻取了河中。洪武二年(1369年),汤和率军渡河进入了潼关,分兵直趋泾州,招降张良臣,但是张良臣不久就叛逃了。汤和又会合大军围攻了庆阳。洪武三年(1370年),汤和以右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在定西市,并打败了王保保,因此平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汤和领军向北追击至察罕脑儿,擒获猛将虎陈,获得了马、牛、羊十多万。不久汤和又攻取东胜、大同、宣府,并立有战功。汤和返回京城后,因功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为中山侯,每年的俸禄有一千五百石,同时还被授予了子孙世袭的凭证。
征讨叛乱
洪武四年(1371年),汤和被任命为征西将军,与副将军廖永忠一起率领水师溯江伐夏,夏人用士兵扼住了险要地段,汤和他们攻克不下。江水暴涨,汤和驻军在大溪口,军队被困难以前进,而傅友德已经率军从秦、陇深入,攻取了汉中。廖永忠先攻克瞿塘关,进入夔[kuí]州。汤和率军跟随其后,进入重庆市,降服了明升。军队返回后,傅友德、廖永忠两人因功受到了皇帝的奖赏,但是汤和却不及他们。洪武五年(1372年),汤和跟随大将军徐达前往北伐,在断头山遇敌,汤和战败,一名指挥在战争中死亡,皇帝对此并未追究。汤和不久与李善长一起驻扎在中都宫阙。汤和又奉命镇守北平市,修筑了彰德城,征讨察罕脑儿,获得了大捷。洪武九年(1376),伯颜帖木儿在边境引发叛乱,汤和被任命为征西将军驻防延安市,伯颜乞求讲和,汤和率军返回。洪武十一年(1378年),汤和被晋封为信国公,年禄三千石,讨论军国大事。汤和多次出中都、临清市、北平操练军队以及修缮城郭。洪武十四年(1381年),汤和以左副将军的身份带领军队出塞,征讨乃儿不花,汤和攻破了敌人的灰山营,在抓捕了平章别里哥、枢密使久通后汤和带兵返回。洪武十八年(1385年),思州蛮族叛乱,汤和又以以征虏将军的身份跟随楚王前去征讨,抓捕了叛军四万人,并擒获了叛军首领。因防倭奉旨筑城后告老还乡,皇帝对其大加赏赐。
因病去世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汤和因病失声,太祖亲自来探视,让汤和返回故乡养伤。待汤和病稍好一点时,太祖又命汤和之子将汤和接至京城,太祖设宴慰劳,对汤和关怀备至,并赐给他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汤和的病情加重,甚至不能站立。太祖召见汤和,与汤和讨论这些年来的艰难。汤和当时病重得难以对答,只能叩首。见此场景,太祖非常伤心,厚赠给汤和黄金、布帛等作为丧葬费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被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据《明史·汤和传》记载,清朝官吏张廷玉评价汤和说:“ 汤和沉着、敏捷、有智谋,却经常因酒醉犯错。”
据《方孝孺集》记载,明朝大臣方孝孺评价汤和说:“沉毅正直,勇敢而善于决断,不妄言。对于国家大事,不随意与左右讨论,行师受任,有诏即行,很顾家。面对敌人果敢坚忍。家有畜妾百余,暮年皆资遣其家。得到的赏赐,多惠乡党父老及孤贫无告的人。”
据《续藏书·卷三》记载,明朝文学家王世贞评价汤和说:“以汤和征伐的战争来说,其功绩岂止寥寥。”
据《凌汤氏族谱·序》记载,清朝官吏钱名山评价汤和说:“生民以来,一治一乱,天下动乱的时候,没有英勇之士来平定叛乱,诛戮豺虎,天下怎么能获得安定呢?汤和作为明朝的功臣,平定了沿边国家的叛乱戮力海疆,征讨西夏,使得寇贼叛乱不敢再侵犯华夏各族,天下得以安定,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这真是非平常人可以获得的成功。”
轶事典故
汤和沉着、敏捷、有智谋,但是却喜好喝酒,常常因为酒醉犯错。驻守常州时,他曾有事请求朱元璋,但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在酒醉后对此多有埋冤,没成想被太祖得知,太祖听说之后便怀恨在心。汤和等人平定中原还师论功时,朱元璋以汤和征战时失误使得失去指挥为由,不予汤和封公。后来朱元璋又当面数落汤和的罪状。直到后来汤和主动认罪,且多次建立战功,此事才罢休。
影视形象
相关文物
汤和庙
汤和庙位于浙江省温州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十字街头。汤和曾带领军队抵御了海寇对沿海居民的侵扰,因功,巡按御史请命于朝廷,为汤和立庙祭祀。
汤和墓
汤和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这座墓室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开国大将汤和的。墓室是大型砖石建筑,依山傍水,墓前有众多马、羊、狮、等石雕群像、神道碑和石雕武士。1973年考古发掘出土元青花大罐等珍贵文物。在2013年,汤和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汤和文化艺术节
汤和民间文化艺术节,又俗称“抬佛”。其由来是东南沿海民众为感戴汤和临危受命,指挥军民抗倭的功德,于是每年正月初九和七月十五这两个日子,人们都会举行两次大型祭祀活动,称为“宁城庙会”。人们在汤和庙举行隆重的神像出巡仪式,“文武元帅”、“先锋土地”、“七星神将”等扮演者先叩拜神像,然后带领众“衙役”在庙内三进三出,接着就拥簇着汤和的香炉、神像出庙。在出庙后,庙门也随即关闭,并高挂“公务出巡”牌。2008年,汤和信俗被列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参考资料
乞丐皇帝传奇.豆瓣电影.2023-06-13
大脚马皇后.豆瓣电影.2023-06-13
朱元璋.豆瓣电影.2023-06-13
传奇皇帝朱元璋.豆瓣电影.2023-06-13
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豆瓣电影.2023-06-13
山河月明.豆瓣电影.2023-06-13
龙湾海滨汤和庙:汤河信俗永流传忠诚德正耀古今.温州民宗.2023-06-13
汤和.蚌埠市人民政府.2023-06-13
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