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自贡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位于中国自贡市的恐龙遗址博物馆。该馆是在“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中国第一座专业恐龙博物馆,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四川省重点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于1983年筹建,1986年建成,1987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后改造扩建。如今博物馆占地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其中主展馆建筑面积为6600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为4600平方米。博物馆现任馆长为李健。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外观如同一只侧卧的大恐龙,内分两层。其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1~1.4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博物馆基本陈列按照“恐龙世界——恐龙遗址——恐龙时代的动植物——珍品厅——恐龙再现”顺序展开,可见的重要化石标本有华阳龙化石、扁头中国短头鲵化石、灵龙属化石等。

从1989年开始,自贡恐龙博物馆相继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展,足迹遍及日本泰国、美国等地。美国《国家地理》评价自贡恐龙博物馆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2008年,自贡市以自贡恐龙博物馆为核心园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四川省自贡市东北部的“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上就地兴建的。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自贡市东北地区约11千米处,于1972年被发现,1977年首次发掘,1979年因基建施工而导致化石大量暴露。这是一个盛产一亿六千万年前的中侏罗世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的遗址,是中国最重要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

在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出土大量恐龙化石后,社会上不少专家和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个恐龙化石宝库,同时建议在化石埋藏原址,修建以恐龙为中心的自贡市自然博物馆。

1980年12月27日,自贡市科协的5位副主席联合自贡市农业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陈永毅发表《关于立即保护世界罕见的自贡恐龙化石堆积层和建立自然博物馆的紧急呼吁书》,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这篇《呼吁书》于1981年3月14日被刊载在了《光明日报》上。

1982年5月20日,时任国务委员、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将军在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的陪同下视察大山铺镇恐龙化石发掘现场。在得知化石将被取出搬走之后,张爱萍将军明确指出:“这是国宝,要很好地保护起来,就地修建博物馆,就地研究陈列。”并表示愿从国防科委自筹资金中捐献10万元,支援恐龙博物馆的建造。同年7月7日,款项到位。这是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得的第一笔建设经费。张爱萍将军对博物馆建造的重视也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建馆历程

建馆准备

1982年6月4日,自贡市委、市政府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呈送了一份报告,报告名为《关于将大山铺恐龙化石群划为保护区和建立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请示报告》。同年7月初,自贡市人民政府又提交了《关于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请示报告》给四川省人民政府

1982年8月和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呈送报告给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提出在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现场建立恐龙博物馆的要求。在此期间,省市党政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也多次前往北京汇报情况,争取获得立项批准。

1982年12月18日,国家计委复函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并拨款200万元,用于博物馆的建设。

1983年3月25日,自贡市委发表《关于成立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筹建领导小组的通知》。《通知》任命了一批工作人员,并设置办公室,负责领导建馆工作。与此同时,建馆占用土地的征拨工作也在进行。

1983年6月25日,恐龙博物馆筹建领导小组与四川省建筑学会联名向中国21个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发出《关于开展自贡恐龙博物馆设计竞赛和评选办法》的邀请函,并聘请评委。截至1983年8月底,共收到70余个设计方案。

1983年9月12日-9月20日,自贡市恐龙博物馆设计方案竞赛评选会议进行,评选出了1名一等奖方案,2名二等奖方案,2名三等奖方案以及17名佳作奖。中国西南建筑工程设计院吴德富、高士策、尹元良三位建筑设计师合作的方案荣获一等奖

1983年12月28日,自贡市建委审查批准了西南建筑工程设计院的设计方案。

建设过程

1984年3月,负责自贡恐龙博物馆土建工程的施工队等有关单位陆续进入遗址现场,为正式建馆做准备。同年4月初,建馆基础工程正式开工。7月7日,主馆工程开工典礼举行。

在修建工程进行的同时,化石发掘和保护工作也在持续进行。工作人员进一步探明了大山铺恐龙化石的分布范围、面积、埋藏深度等信息,并收集到许多第一性地质资料。

1985年年底,自贡恐龙博物馆主馆工程竣工。

1986年年底,自贡恐龙博物馆馆舍附属工程完工。建成后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分为主馆、绿化带、附属建筑三部分,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

建成开馆

1985年2月14日,自贡恐龙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开会决定成立开馆筹备小组,统一筹划开馆陈列等各项工作,尤其是标本的复原、装架工作。同年3月初,《自贡恐龙博物馆基本陈列计划》正式获得批准。

1986年2月5日,博物馆知识厅和标本陈列的重点展品的布置工作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各埋藏厅内的化石被集中清理、剥露。在1986年春节前,一个较为理想的化石埋藏现场被整理了出来。

1986年春节,自贡恐龙博物馆开馆试展。在试展的头40天,博物馆共计接待国内外观众30万人次。在试展的一年内,博物馆接待国内外观众50万人次,其中包括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320名外宾。

1986年2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专程派人到自贡恐龙博物馆进行现场采访和录像工作。相关视频后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自贡电视台上播放。

1986年3月8日,在自贡市人民政府的邀请下,30多位高级建筑师、工程师和有关专家、教授前来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主馆工程进行评审。主馆工程最终被评为自贡市全优工程。

1986年10月26日,自贡恐龙博物馆内陈列的调整、充实工作全部完成。

1987年春节,自贡恐龙博物馆正式开馆。

1987年5月,受四川省计委的委托,自贡市建委对博物馆全部工程进行了验收。

后续发展

2001年3月,自贡恐龙博物馆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并获得投资进行地质公园的建设。

2001年10月1日,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工程正式开工。这项工程分为内环境改造和外环境改造两部分。内环境改造针对自贡恐龙博物馆展开,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改造,增加了展品,改变了陈列形式,丰富了陈列内容,一些科技元素被用于其中。外环境改造为“馆扩园”工程,新修建了游客中心、停车场等设施,并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及至2002年9月下旬,内外环境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规模由原来的38亩扩展为101亩,新建了25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100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广场、36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及国际标准公厕。

2008年,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17年扩园成功。自贡恐龙博物馆成为了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园区内的一大景点。

设计布局

场馆设计

建筑特征

自贡恐龙博物馆为遗址类博物馆,是在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上直接建造的。对于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以最大限度保护遗址的原貌为目标,并尽量保护周边的环境,减少大体量建筑修建和人为景观营造对原有地貌环境的破坏,将建筑和景观融入到地形地质当中,创造出特色的景观风貌。

博物馆主馆建筑以 “洪荒时代,一堆化石”为构思基调,以巨石形体为造型基础,远望如同一座巨型“岩窟”,从空中俯视又如同一具侧卧着的大恐龙。

场馆外游客中心的外观是按照古生代时期的庞大生物剑龙属的造型进行设计的。在游客中心的外部广场,设有恐龙博物馆主碑和雕塑“远古雄风”。主碑的设计按照多米诺骨牌的韵律,循地球与生命演化的过程,按次序再现了前寒武纪时期的单细胞动物侏罗纪时期的恐龙。“远古雄风”雕塑以金属铸就,为恐龙化石颅骨模型。

场景设计

自贡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民俗文化较为发达,特别是盐文化、彩灯文化和恐龙文化。这三者在自贡恐龙博物馆内景观的设计上融合在了一起。博物馆内的休憩场所以自贡古代特有的盐场休息凉棚为设计元素,搭建茅草盖顶。此外,博物馆中有许多景观小品,采用了大量的小叶黄杨鹅掌楸等绿色灌木来衬托高大的棕榈科植物,并用攀爬植物迎春塑造出了恐龙模型。另有大量铁树、银杏、松柏等中生代植物种植,且移植有三十余株与恐龙同时代、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道路和地面运用了许多与恐龙相关的元素纹样。广场中心的道路上按照恐龙的演变顺序雕刻了恐龙的生存场景,一直延续到游客中心的入口处。博物馆的地面上设计有恐龙的脚印,游客可以沿着脚印到达参观场馆,不同种类的恐龙脚印通往不同的场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公共设施多以简化的梁龙属形象为原型进行再创造。博物馆内休憩座椅多为木质材料打造,扶手设计成梁龙的造型。垃圾桶也是如此,由木质材料打造,桶盖采用亚克力复合材料并设计成梁龙的形象。指路牌和路灯也运用了同样的设计元素。

馆内布局

自贡恐龙博物馆占地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其中主展馆建筑面积为6600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为4600平方米。

主馆建筑主入口位于人流主导方向,内分两层。

场馆一层入口为位于东部的门厅。一层主要设有序厅、多功能临展厅、中央大厅、人龙互动场所、恐龙世界厅、恐龙遗址厅。序厅和多功能临展厅分别位于门厅两侧,前者居一层东南部,后者位于一层东北部。与多功能临展厅临近的还有人龙互动厅。中央大厅位于一层中央偏北部。恐龙世界和恐龙遗址为两个基本陈列展厅,前者位于一层南部,后者位于一层西部。

场馆二层入口位于东南部。二层主要设有恐龙时代的动植物展厅、恐龙化石珍品展厅、趣味恐龙教室、“与龙赛跑”场所。趣味恐龙教室位于二层北部,“与龙赛跑”位于二层西部。恐龙时代的动植物展厅和恐龙化石珍品展厅为两个基本陈列展厅,前者位于二层东南部,后者位于二层东北部。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自贡恐龙博物馆现有基本陈列“侏罗纪恐龙世界”,按照“恐龙世界——恐龙遗址——恐龙时代的动植物——珍品厅——恐龙再现”顺序展开。这一陈列采用场景式展示、拟人化组合的方式,以多媒体等展示手段作为辅助,展示由恐龙和许多早已消失的物种构成的侏罗纪时代。

恐龙世界

恐龙世界展厅位于场馆一层。该展厅采用现代流行的生态陈列。展厅内有21具大小不一、属种不同、形态各异的恐龙,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生活特性进行了塑造和组合,形成一组组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生态群雕形象。展厅中间是两具高大的蜥脚类恐龙骨架,大的为马门溪龙,小一点的为巴山酋龙,其他恐龙骨架环绕周围。整个展厅的环境被设置成仿真环境,呈现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生活场景。

恐龙遗址

恐龙遗址厅位于场馆一层。该展厅为化石埋藏厅,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可供观看的最大规模的化石埋藏现场。数以千计的化石首尾相接,有序排列,有的重迭堆积,有的交错横陈。大部分化石一半显露在外,一半埋藏在地里。代表性的化石展品有长约12米的巴山酋龙骨架骨骼等。遗址之上设置了发掘人员的人像,还原发掘现场的场景。

恐龙遗址内的化石数量众多,埋藏丰富,是被称作“世界奇观”的大山铺“恐龙群窟”的缩影。

恐龙时代的动植物

恐龙时代的动植物位于场馆二层。该展厅通过呈现其他中生代时期动植物的化石来还原恐龙时代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展厅集中介绍了除恐龙之外的一些与之同期生活过的动植物,包括鱼类、鸟类、爬行纲、植物、昆虫等,这些化石为研究恐龙和整个生物进化史提供了重要佐证。代表性的展品有中侏罗纪的贝氏龟化石、长头狭鼻翼龙属化石、蛇颈龙目化石、沱江西蜀鳄属化石、潜龙属化石、孔子鸟化石等。

珍品厅

珍品厅位于场馆二层。该展厅主要向观众展示一些极具科学价值、保存完整的国宝级化石珍品。里面的展品有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蜥脚类恐龙骨质尾锤化石、世界上发现的首例剑龙类皮肤化石“四川巨棘龙皮肤化石”、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与骨架关联保存的剑龙类肩棘化石“四川巨棘龙肩棘化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颅骨化石之一“东坡秀龙头骨”等。

除展示化石珍品外,珍品厅也设有一些关于恐龙发掘的知识介绍,以文字、图片、相关实物等形式进行展出。

恐龙再现

恐龙再现位于场馆二层。该展厅用声光电模拟了恐龙当年生活的场景,效果逼真。

临时展览

自贡恐龙博物馆围绕“恐龙”,举办过许多临时展览。最常见的是不同主题的恐龙及古生物化石特展,代表性的有2019年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展,“侏罗纪的回响——建国设市周年庆·自贡市古生物化石重大发现”展;2020年的“我们从长江走来——长江流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展,等等。此外,自贡恐龙博物馆还举办过文史资料展,代表性的为2015年“唤醒·重生——自贡恐龙发现100年特展”,该展展出了1915年以来自贡恐龙从发现到发掘、建设与发展、科研与科普等各种文史资料。自贡恐龙博物馆也会与其他博物馆合作,引进一些展览,代表性的有2015年的“石卷丹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岩画特展”,2020年的时空龙骑士”卡通恐龙互动娱乐展,等等。

“飞向蓝天的恐龙——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展

2019年8月7日-2019年10月9日,自贡恐龙博物馆举办“飞向蓝天的恐龙——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特展。展览地点位于博物馆主展馆二楼。中国古动物馆协办了此次展览。该展是自贡恐龙博物馆引进的首个解答“恐龙是否灭绝”的展览,分为“初披绒衣”“对称美羽”“飞天恐龙”“半龙半鸟”和“凤飞九天”5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恐龙从带鳞片的爬行生物到带羽毛的飞行动物的演化过程,说明了“鸟类是恐龙的后裔”这一科学发现。

特展的展品包括早白垩世的帝龙属中国鸟龙属尾羽龙属、戈氏切齿龙、道虎沟足羽龙、顾氏小盗龙、赫氏近鸟龙、寐龙属五彩冠龙、辽宁古盗鸟、热河鸟圣贤孔子鸟、丰宁原羽鸟、马氏燕鸟葛氏义县鸟和晚侏罗世的胡氏耀龙。

“侏罗纪的回响——建国设市周年庆·自贡古生物化石重大发现”展

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0月10日,自贡恐龙博物馆举办“侏罗纪的回响——建国设市周年庆·自贡古生物化石重大发现”展。展览地点位于博物馆主展馆二楼临展厅。该展是自贡恐龙博物馆举办的首个以自贡地区重要古生物化石发现为主题的展览,分为“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雨后春笋”“繁花似锦”4个单元,讲述了自贡从1915至今的百年间在古生物史上的重大发现。

该展的展品包括化石展品和文字资料。化石展品有永川龙肩骨、气龙牙齿、蜀龙属牙齿、酋龙牙齿、马门溪龙下颌骨、杨氏马门溪龙左前脚、蜥脚下目牙齿2件、肉食龙牙齿、大安龙属前颌骨、张氏大安龙颈椎、蜥脚类尺骨、蜥脚类胫骨、蜥脚类颈椎、蜥脚类枢椎、蜥脚类尾椎、蜥脚类股骨、蜥脚类尾椎、牙齿、尾椎、股骨头、四川巨棘龙左前肢、焦氏峨眉龙掌骨、焦氏峨眉龙爪骨;文字资料则是研究书籍、论文、发掘现场记录等历史资料原件。

“我们从长江走来——长江流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展

2020年1月22日-9月20日,自贡恐龙博物馆举办“我们从长江走来——长江流域人类起源与演化”特展。展览地点位于主展馆一楼临展厅。该展从崇州市天演博物馆引进,免费对观众开放。展览以长江流域发现的古人类线索为主线,强调“多地起源”学说的可能性与科学性;并提出假设,认为中国人是在长江流域这片土地之上通过百万年的不断演化而发展至今的。

特展的展品有脊索动物门先祖、灵长目先祖、早期猿人及长江流域古人类的科普标本,也有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科普标本。此外还展出了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猛象,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属巴氏大熊猫肿骨鹿等大中型哺乳动物。

馆藏化石标本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侏罗纪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化石遗迹众多。化石种类有鱼类、两栖动物爬行纲、似哺乳类、哺乳类等。馆内拥有由5个纲、11个目、16个科、40余个属种组成的门类齐全的脊椎动物群组合,几乎涵盖了侏罗纪时期所有陆生脊椎动物门类。

蜥脚类恐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有出土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包括蜀龙属、天府峨眉龙、杨氏马门溪龙、巴山酋龙。此类恐龙的体躯庞大,靠四条粗壮的腿支撑,四足行走。

天府峨眉龙化石

天府峨眉龙为中侏罗世的恐龙。四川自贡大山铺镇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中的天府峨眉龙是峨眉龙最典型的代表,是蜀龙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其数量仅次于蜀龙。目前已发现十多个天府峨眉龙个体的化石,在自贡恐龙博物馆展出的最大一具身长近20米,仅脖子就长达9.5米,几乎占体重的一半,活着时体重预估有30-40吨。另外也有一些幼年个体的化石,最小的只有6米长。

除完整的天府峨眉龙个体外,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还展出有单独的天府峨眉龙肩胛乌喙骨化石,其特征是肩胛骨长大,近端扩展显著,前突非常发育,前缘显著上斜;远端略扩展,肩臼凹大而深;乌喙骨呈长卵形,上下高大于左右宽。天府峨眉龙距骨化石,其特征是粗壮而牢实,形状不规则;前视略呈三角型;距骨顶部握入,腹部向下隆凸;外侧明显凹入。天府峨眉龙胫骨化石,其特征是粗壮,骨干较直,前后略扁,断面呈椭圆形;近端扩展显著,远端略扩展。天府峨眉龙股化石,其特征是粗壮,骨干较直,前后略扁,断面呈椭圆形;股骨头发育,第四转节呈棱节状;远端内髁大于外髁。天府峨眉龙腓骨化石,其特征是较细长,骨干较直,前后略扁,近端扩展比远端显著。天府峨眉龙颌骨化石,其特征是颅骨大而厚重;下颌体高,齿骨厚实,无下颌孔;牙齿粗大,齿冠高,呈典型勺状。

李氏蜀龙化石

李氏蜀龙为中侏罗世的恐龙。自贡恐龙博物馆展出有完整的李氏蜀龙化石,其特征为:头骨高长适中,牙齿细长,呈勺状;颈部较短,由13个颈椎组成,颈椎神经弓和神经棘低,椎体构造简单;背椎神经棘高,荐椎4个愈合,尾端有一个骨质的尾锤,起防卫作用;前三个脚趾的末端具爪;后肢比前肢长,脚趾骨没有减少,说明它曾是一原始类型恐龙。值得注意的是,李氏蜀龙化石尾巴末端的尾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尾锤。这一发现改变了蜥脚类恐龙不具备自卫能力的传统认知,并为证明蜥脚类恐龙是陆生动物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此外,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还展出有单独的蜀龙属牙齿化石,其特征是较窄长,略呈勺状;舌侧面较浅,舌面中嵴不发育;齿冠表面较光滑,纹饰不发育;齿冠前后缘锯齿不发育。李氏蜀龙枢椎化石,其特征是颈椎短,椎体后凹;侧凹大而浅,腹嵴发育;颈神经弓高;神经棘较高,略呈板状,顶端较粗糙。李氏蜀龙尾椎化石,其特征是椎体较小,为微弱的平凹型或轻度的双凹型,端视亚圆形;由于挤压椎体宽度略大于高度,神经棘呈小棒状略向前倾斜。李氏蜀龙尾锤化石,其特征是呈纺锤形或椭球形,由最后的几个尾椎愈合、膨大而形成。蜀龙属距骨化石,其特征是粗壮而牢实,形状不规则。前视略呈三角型;距骨顶部握入,腹部向下隆凸;外侧明显凹入。李氏蜀龙锁骨化石,其特征是扁而长,远端扩展呈矛状,轻微向外弯曲;骨干中部较细,断面呈扁圆形。李氏蜀龙掌骨组合化石,掌骨I短而粗壮,掌骨II、III、IV较细长,掌骨V长于掌骨I;爪骨近端较扩展,高度明显大于宽度,关节面凹入;爪体略弯曲,爪尖较钝。李氏蜀龙胫骨化石,其特征是粗壮,骨干较直,前后略扁,断面呈椭圆形;近端扩展显著,远端略扩展。

兽脚类恐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有出土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包括气龙甘氏四川龙、自贡四川龙、和平永川龙。此类恐龙的头部大小不一,面部较长,后肢比前肢更加强壮有力,两足行走。

建设气龙化石

建设气龙为中侏罗世的恐龙。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目前已发现至少6个建设气龙个体的化石材料,其中被复原的一具标本体长达4.3米,在自贡恐龙博物馆展出。其部分特征为:颅骨很大,牙齿尖锐,呈匕首状,边缘处有锯齿,很适合剔食肌肉;颈部和躯干短,尾部长,前肢退化,后肢强壮,趾端具锐爪,两足行走。

和平永川龙化石

和平永川龙为中侏罗世的恐龙。自贡恐龙博物馆内保存有完整的和平永川龙骨架,是亚洲已经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它长达9米,头若抬起来高度可达5米,活着的时候预估体重有6-8吨。它的头特别大,内有尖刀状的牙齿。它的前肢短而灵活,脚爪尖而弯,适宜抓捕猎物;后肢粗壮有力,三趾型的后脚着地。和平永川龙的体躯虽然庞大,但行动却迅猛异常。

鸟脚类恐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有出土的鸟脚类恐龙化石20个,其中被记述的有7个,分属大山铺镇晓龙、多齿盐都龙灵龙属、鸿鹤盐都龙和拾遗工部龙等。此类恐龙用强壮的后肢奔走,有的地方很像鸟,故称鸟脚类恐龙。

劳氏灵龙化石

劳氏灵龙为中侏罗世的恐龙。自贡恐龙博物馆内劳氏灵龙的骨架长约2米,保存完整,百分之90以上的骨骼都保存了下来,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完整的小型鸟脚类恐龙化石,其特征为:身体较小,前肢短小,后肢细长,颅骨短而高,眼眶被眼睑骨分隔成上下两个开孔,上下颌骨上牙齿很多。

多齿何信禄龙化石

多齿何信禄龙为中侏罗世的恐龙,又称“多齿盐都龙”。自贡恐龙博物馆内展出的多齿何信禄龙化石的特征为:体型不大,体长约1.4米,头部较小,吻短,眼眶大而圆,上下颌牙齿数量较多,牙齿为叶状,前肢很短但后肢较长,善于奔跑。

此外,博物馆内还展出有单独的多齿盐都龙股骨化石,其特征是股骨向前弯曲显著,外侧略凸,内侧略凹,骨干中空;第四转节发育,为典型的下垂式,位于股骨后内侧靠近端。多齿盐都龙胫骨化石,其特征是胫骨较细,骨干直,近端与远端几乎同等扩展,断面近圆形,近端关节面较平坦,内髁粗壮,显著大于外髁。

剑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有出土的剑龙化石20余个,有6个完整程度不同的头骨,具有代表性的标本有华阳龙、多棘沱江龙和四川巨棘龙。此类恐龙体型一般不大,脊背高高拱起,呈弓状,上面排列有两列大小不等的三角形或多角形骨质棘板;尾梢另有两对修长的骨刺。

太白华阳龙化石

太白华阳龙为中侏罗世的恐龙。自贡恐龙博物馆内太白华阳龙的骨架长4.3米,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剑龙,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生存时代最早、较原始的剑龙。它的发现不仅使整个四川盆地原产自晚侏罗世的沱江龙属、嘉陵龙、重庆龙等剑龙属的进化关系更加清晰,而且为剑龙起源于亚洲的理论提供了实证。化石的特征为:颅骨为楔形,大而厚重;牙齿呈叶状;身体背面的剑板形态变化较大。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还展出有单独的太白华阳龙背椎化石,其特征是椎体较短,端面近圆形,腹面具有腹嵴。副突位于神经弓上。神经弓高,神经孔大,横突发达。华阳龙肩棘化石,其特征是长而粗壮,末端尖锐,外形似“逗号”状。太白华阳龙剑板化石,其特征是呈矛状,顶部尖锐;骨干两侧扁薄,前后缘呈刀刃状;基部较扩展,下端呈粗壮圆突,边缘粗糙,腹面凹入。太白华阳龙尾刺化石,其特征是较长,呈梭标状,顶部尖锐;骨干左右侧扁,前后缘呈刀刃状;基部扩展、前后拉长呈椭圆形。

其他化石

肉食龙股骨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肉食龙股骨出产自四川自贡大山铺镇,为中侏罗世恐龙股骨化石,大小为57×10×11厘米。肉食龙股骨外形较细长,骨干稍微向前弯曲,前后略圆,切面近卵圆形。股骨头发育,与骨干之间成近90度角;第四转节发育,位于骨干上不2/3处。远端内髁较外髁大, 髁间沟较深。

肉食龙牙齿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肉食龙牙齿出产自四川自贡大山铺,为中侏罗世恐龙牙齿化石,大小为10×5×4厘米。肉食龙牙齿形状侧扁,呈匕首状。齿尖明显向后弯曲,齿冠前后缘锯齿发育。

肉食龙背椎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肉食龙背椎化石出产自四川自贡大山铺镇,为中侏罗世恐龙脊椎化石。其特点是背椎短,椎体呈双平型,侧凹较发育;神经棘较高,呈板状,顶端较粗糙。

肉食龙爪骨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肉食龙爪骨化石出产自四川自贡大山铺,为中侏罗世恐龙爪骨化石。其特点是近端较扩展,高度明显大于宽度,关节面凹入。爪体较弯曲,爪尖较尖锐。

纤细盗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纤细盗龙化石出产自辽宁北票市陆家屯的义县层最下部,为早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颅骨较大,长于颈椎;颈椎数为7个,颈长7厘米;牙齿小而尖;背椎数为12个,背长10.6厘米;尾椎连续,中后部尾椎长。

矢部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矢部龙化石出产自辽宁省西部,为早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个体小,头相对大;头长大于宽,头骨保存较破损,因此头部特征不清楚;颈椎有5个,椎体宽大于长;背椎约20个,背肋单头式;荐椎有2个,横突宽大;尾椎保存近30个,向后逐渐扁细;前后肢均较细长。

爬兽头骨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爬兽颅骨化石出产自辽宁省西部,为早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头骨长大,长度超过20厘米;头骨上颌与下颌紧密咬合;头骨在眶前部收缩,吻部较短;牙齿数目少,上臼齿齿尖分化不明显。

鹦鹉嘴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鹦鹉嘴龙化石出产自辽宁省西部,为早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头骨短高而宽平,鼻孔小,眼眶大;牙齿呈三叶状,牙齿数在7-9颗之间;脊椎有70个左右,背椎神经棘不发育;前肢短于后肢,其比例在53:100到60:100之间;前后脚均为5趾。

中国猎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中国猎龙化石出产自辽宁省西部,为早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个体较小,体长约为1米;颅骨上的开孔发育;眼孔大而圆, 第一眼前孔大,第二眼前孔呈三角状;侧孔和上颞颥孔小;牙齿小,具有栅状小齿;颈椎有9个,背椎有10个,椎体相对较短;背神经棘呈板状,有5个荐椎愈合,荐神经棘加宽愈合成板;尾椎呈双凹型,中后部尾椎拉长;肩胛骨干窄且长;前后肢比例为56:100;肠骨较低,耻骨骨干细长,坐骨粗短。

北票鲟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北票鲟化石出产自辽宁省西部,为早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体长,呈梭形,背缘较平直;上颌骨和齿骨均为长条形,前端较窄,后端较宽;牙齿退化;腮盖骨略呈椭圆形;腮条骨有4-6根;匙骨粗壮,尾上无菱形鳞片。

热河螈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热河螈化石出产自辽宁省西部,为早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小型四足有尾;吻臀距为72毫米,骨架全长15厘米左右;头骨长略大于宽,头骨骨片表面无坑窝构造;背脊椎双凹形,前椎有17枚,脊椎横突短,肋骨单头且近端膨大。

原白鲟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原白鲟化石出产自辽宁省西部,为早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呈纺锤形,体长达1米以上;头长,为身体全长的四分之一,头部略扁平;吻部极为突出,前部渐变尖细吻端稍上翘;眼小,口大,口缘无牙齿;躯干和尾部侧扁;身体两侧齿状鳞片密布;背鳍较大,尾鳍叉裂明显。

似粗皮巨形蛋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似粗皮巨形蛋化石出产自江西信丰县,为晚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较大且长而扁;蛋壳为棕红色,厚度在1.70-1.44毫米之间,平均1.62毫米;蛋壳外表面十分粗糙,具有瘤状小突和链条状棱纹纹饰。

似滔河扁圆蛋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似滔河扁圆蛋化石出产自南阳市,为晚白垩世化石。其特点是呈近圆形,基本完整保存。蛋壳厚度为1.7-1.9毫米,由较完整的壳单元组成,表面无纹饰,光滑,气孔极少;腔隙在蛋壳中特别发育,并且形成阔大的通气系统。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2015年11月,“自贡恐龙发现1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自贡举行。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有百余名世界恐龙学界专家云集。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恐龙发现和研究历史、恐龙化石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恐龙化石的保护技术和方法、古生物化石利用、博物馆和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等主题,进行了大会报告和交流,共有20余个学术报告呈现。

2017年以来,自贡恐龙博物馆先后成功申报立项和开展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项、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研课题1项、四川省文物局重点科研课题1项、自贡恐龙博物馆自主立项科研课题7项。

学术成果

1991年4月,由成都理工大学、重庆自然博物馆和自贡恐龙博物馆联合承担的科研项目《四川自贡大山铺中侏罗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199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自贡大山铺镇恐龙动物群科研成果获得 “第六次 (1993)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掘和研究,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科研取得许多成果,共计出版了7本研究专著、2本研究专辑,并有相关科研论文60多篇发表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研究已鉴定出恐龙和鱼类、迷齿两栖动物、龟鳖类、鳄类翼龙目蛇颈龙目、似哺乳爬行纲和哺乳类18个属、21个种,并根据在这里发现的化石材料新建和命名了1个科、2个亚科、13个属、20个种。

对外展览

中国巡展

从1989年开始,自贡恐龙开始“走出去”。自贡恐龙曾赴上海市珠海市广州市、北京、福州市、大同、重庆市深圳市等多座大中城市展出。

2020年1月21日-3月30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四川省泸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绿野龙踪——恐龙的秘密世界”展。展陈设计新颖,设置了许多互动项目。该展累计接待观众20796人。

2020年8月28日-11月28日,贵州省博物馆举办“恐龙来了——重返中生代”特展。该展由贵州省博物馆主办,自贡恐龙博物馆协办。为配合此展,自贡恐龙博物馆提供了天府峨眉龙蜀龙属华阳龙和平永川龙等数十具形态各异的恐龙化石骨架及数十件典型标本。该展共计接待观众135518人次。

2021年1月20日-5月9日,甘肃省的金昌市博物馆引进了自贡恐龙博物馆原创的《“进击的恐龙”——延续亿年的生存之道》展览。为配合此展,自贡恐龙博物馆提供了恐龙骨架7具,典型标本10件。展览共计接待观众32600人次。

世界巡展

从1989年开始,自贡恐龙博物馆相继在世界各地进行展出。出展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泰国丹麦、美国、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共计展出22次,出展城市29个,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观众累计超过2000万人次。

日本

日本是自贡恐龙博物馆走出国门后第一个展出的国家。截至2010年,自贡恐龙博物馆曾先后在日本展出六次。

1989年7月-10月,为庆祝中国四川省与日本广岛县建立友好省县关系5周年,自贡恐龙博物馆应日本广岛县“89海与岛博览会”筹委会的邀请,前往日本广岛展出114天,参观展览的观众达170万人次。此次展览是自贡恐龙化石,也是中国恐龙化石第一次走出国门。自贡恐龙博物馆因此被誉为“一亿六千万年前的友好使者”。

1990年,自贡恐龙再次来到日本,在日本的三笠市博物馆举办了《中国恐龙展》。此后,自贡恐龙博物馆还曾在日本北九州市横滨市千叶市新潟县举办过展览。

2010年7月10日-11月7日,应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的邀请,自贡恐龙第六次走进日本,参加了由该馆举办的10周年纪念特别展,展览主题为“The Rise of Asian Dinosaurs(亚洲恐龙的兴起)”。中日两个博物馆通过此次展览增进了了解与合作。

泰国

自贡恐龙博物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赴泰国进行过展览,后与泰国长期保持交流合作关系。

1993年12月-1995年1月,自贡恐龙博物馆前往泰国曼谷展览。此次展览持续了416天,共计接待世界各国游人155万多人次,在泰国引起轰动。仅开幕式的当晚,观众就超过了10万人次。泰国华文报纸《星日报》称“中国自贡大恐龙景况震人心魄、无与伦比”。

从2013年开始,自贡恐龙博物馆与泰国矿产资源局开启了友好交往,并与其下属的普旺化石研究中心和恐龙博物馆缔结了“姊妹馆”,与诗琳通博物馆等其他4个单位建立了友好关系。在这之后,泰方共7次派员约50人到自贡恐龙博物馆交流学习,自贡恐龙博物馆也曾受邀派员到泰国访问交流。2018年6月,中泰双方签署了合作纪要,在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化石研究、展览交换与会议组织等方面达成了三年合作计划。

2019年5月,泰国诗琳通博物馆举办“亚洲恐龙大展——恐龙重生”展。此次展览除设有专门的泰国恐龙展区,还邀请了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老挝、蒙古、缅甸等六国具有代表性的恐龙参加。中国的展品全部来自自贡恐龙博物馆,参展的有“亚洲第一长龙”合川马门溪龙和带毛恐龙化石赫氏近鸟龙,以及其它4件珍贵的特殊标本和一具仿真恐龙。此展是自贡恐龙博物馆与泰国古生物领域友好交往以来的第一次合作展览。

美国

1998年3月-5月,自贡恐龙博物馆参加了美国费城世界举办的“98恐龙节”,首次登上了世界恐龙的最高殿堂。此次恐龙节的展品由美国、中国、加拿大等八个国家提供,共计有八十多具恐龙和上千件各种形式的恐龙展品。自贡恐龙成为了恐龙节受欢迎的中心展品。在为期1个月的展出中,游客达到近40万人次。

2007年,应美国迈阿密科学与天文博物馆的邀请,中国在美国迈阿密举办了“中国恐龙展”。此次展览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牵头,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云南禄丰县恐龙博物馆参加。展品包括14具恐龙骨架、数十件典型标本,其中有6具恐龙骨架及恐龙牙齿、蜥脚类尾锤、鱼化石、木化石等六件典型标本是自贡恐龙博物馆提供的,当中不乏和平永川龙等真品。该展于2007年6月16日开幕,原定在美国展出一年,之后由于展出效果理想,应对方的要求延期展出3个月,在2008年9月15日才正式落下帷幕。展览接待观众近13万人次,被迈阿密科学博物馆称为“引进流动展览中最成功的展览”。

其他国家

自贡恐龙博物馆在世界各地主办、协办、参加过的重要展出还有:1997年丹麦奥胡斯展,为自贡恐龙首次在欧洲展出;2002年澳大利亚巡回展,被澳方评价为最为成功的一次展览; 2006年韩国庆南固城郡“恐龙世博会”,固城郡和自贡市在会后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2009年“韩国固城世界恐龙博览会”,博览会的所有展品均由中国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提供,其中自贡恐龙博物馆提供恐龙骨架和典型标本49件,云南提供骨架标本1件。

文化活动

固定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自贡恐龙博物馆会举办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例如围绕当年博物馆日的主题开展科普讲座、举办临时展览、设置体验活动等。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自贡恐龙博物馆推出的系列活动有:中小学生“保护自然,恐龙与我——致恐龙的一封信”主题征文比赛;“龙宫讲坛”专家讲座;恐龙主题流动科普展览;恐龙主题研学活动;“龙腾大山铺”——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发现五十周年特展;龙宫探秘”科普互动体验等。

自贡恐龙复活节

2014年2月,自贡恐龙博物馆举办首届节庆活动“自贡恐龙复活节”,此后该活动成为每年固定活动。活动多在春节期间举行,将自贡恐龙博物馆独特的恐龙元素以各种文化艺术的方式呈现,且注重参与性和娱乐性。首届恐龙复活节的活动有《梦回侏罗纪》杂技情景剧演出、“恐龙互动乐园”游戏互动、“画说恐龙”绘画展览等。

截至2022年,自贡恐龙复活节共举办了八届。第八届恐龙复活节的活动有“馆长/专家月月讲”公益讲解、“玩转侏罗纪之自贡恐龙博物馆”抖音打卡互动、“驯龙高手”知识大挑战、龙宫小小讲解员”“青春恐龙达人”带你游龙宫、自助研学——“科考小侦探之恐龙事件”等。

市民科普月

自贡恐龙博物馆从2003年开始举办“市民月”活动,2013年起改名为“市民科普月”,活动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11月30日。活动期间,自贡市民和内江市民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仅需10元即可参观恐龙博物馆。

重要活动

自贡恐龙艺术周

2021年12月26日,自贡恐龙艺术周开幕式在自贡恐龙博物馆内举行。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自贡市美术家协会承办。活动的目标是打响自贡“恐龙之乡”的名片,彰显自贡恐龙的国际影响力,带动文化创意、仿真恐龙、恐龙数字媒体等产业的发展,打造出可持续的恐龙艺术品牌。

早在艺术周开幕前,2021年9月16日,自贡恐龙博物馆就推出了“一眼一亿年”美术与设计征集大赛活动和“我眼中的恐龙王国”少年儿童主题绘画比赛这些前期活动。前期比赛活动鼓励了全社会恐龙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与生产。而艺术周进行期间举办的活动有:“一眼一亿年”美术与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我与大师画恐龙”活动、《科学与艺术融合创新背景下的古动物考古》分享会、《恐龙奇妙夜》杂技情景剧、《恐龙去哪儿了》科普人偶剧等。

2022年12月,由自贡恐龙博物馆策划的“2021中国·自贡恐龙艺术周”活动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

文创产品

自贡恐龙博物馆以“恐龙”为主题,推出了众多文创产品。截至2022年9月,自贡恐龙博物馆共推出电动类、毛绒类、配饰类、生活实用类、特产类五大类共计298种旅游商品及纪念品,如李氏蜀龙纪念币、博物馆吉祥物抗疫防护口罩、太白华阳龙流沙脚印杯等。其中,“太白华阳龙流沙脚印杯”获得“川博杯”网络人气奖及“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

2016年8月11日,自贡恐龙博物馆携开发的30余种、上千件恐龙文创产品出席了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创意云南2016文化产业世博会”,并在“云南首届全国博物馆文创联展”亮相。在出席活动的众多博物馆中,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其中唯一一家自然类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带来的恐龙吉祥物系列文创产品有恐龙公仔毛绒玩具、巧克力、笔筒、靠枕、雨伞、钥匙扣、恐龙科普书籍、恐龙纪念邮册等。除此之外,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展墙上用图文展板系统介绍了自身研学旅游、恐龙外展、文创开发等情况,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恐龙动漫短片、4D电影宣传片等视频。另有骑行恐龙、射击恐龙等互动展项。

日常活动

公益讲解

2021年9月21日,自贡恐龙博物馆正式开启“馆长、专家月月讲”公益讲解活动,即由博物馆馆长、专家等人士为来馆参观的游客提供免费的讲解服务,讲解内容包括恐龙博物馆历史故事、博物馆建设现状、恐龙文化旅游产业链、自贡恐龙名片打造等。“馆长、专家月月讲”活动现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常设活动之一。2022年6月5日上午,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专家月月讲”公益讲解特色活动首次开启云端直播。

此外,自贡恐龙博物馆于2021年成立了青少年志愿者队伍,推出“每日定时公益讲解”“节假日志愿讲解”等多形式的人工讲解服务,并打造了“龙宫小小讲解员”“青春恐龙达人”培训班。

科普活动

除一年一度的“市民科普月”外,自贡恐龙博物馆日常也频繁开展科普进社区、进校园、下乡镇等流动科普活动。自贡恐龙博物馆的科普人员曾多次走进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街道西湖社区,为社区里的孩子提供科普讲座。另外,博物馆还开展了“恐龙进校园”活动,为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新店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带去恐龙科普和知识讲座。

在2022年9月15-9月21日的全国科普日期间,自贡恐龙博物馆以“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为主题,走进校园开展“开学科普季——恐龙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云上科普日——恐龙云课堂”等活动20余场,5000余人次参与其中。自贡恐龙博物馆“全国科普日‘开学科普季’——恐龙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入选了“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所获荣誉

1983年,西南建筑工程设计院所作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工程设计初步方案》获1983年度中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989年12月30日,自贡恐龙博物馆整个建造工程获评中国建筑金质奖。

1991年,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1月,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被收入《世界地质遗址提名目录》,并被列为将优先向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名册》推荐的“一等”遗址之一。

1991年12月,自贡恐龙博物馆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此次评选以新开发的人文景观为主。

1995年12月,自贡恐龙博物馆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8年11月,自贡恐龙博物馆被四川省科委、省科协公布为首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2001年,国家文物局主办“全国十大精品陈列评选”,自贡恐龙博物馆基本陈列获评“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精品奖”。

2002年,自贡恐龙博物馆被中宣部、科技部等部委联合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8年2月,自贡市以自贡恐龙博物馆为核心园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自贡地质公园成功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确定103家科普教育基地为“2013年度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贡恐龙博物馆入选。

2017年1月,自贡恐龙博物馆获评“四川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2017年9月,中国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联合命名32个科普基地为“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自贡恐龙博物馆也在其列。

2018年4月,中国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在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发布公告,公布了20个中国第一批甲级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自贡恐龙博物馆章程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29

博物馆介绍.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29

龙宫珍宝.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馆长致辞.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29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及展厅.自贡市地方特色文化对外传播普及基地.2023-06-01

基本陈列.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展览合作.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发展足迹.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29

公园简介.自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2023-07-05

恐龙世界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自贡恐龙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恐龙遗址.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恐龙时代的动植物.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珍品厅.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飞向蓝天的恐龙——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特展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侏罗纪的回响——建国设市周年庆·自贡古生物化石重大发现展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2020年对外及引进展览--“我们从长江走来——长江流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展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唤醒·重生 自贡恐龙发现100年特展10月1日开展.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16

“石卷丹青” 宁夏岩画龙宫特展.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16

2020年对外及引进展览--引进展览“时空龙骑士展” 2124.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8月7日,请携手来看恐龙如何上天.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5-30

新展预告《侏罗纪的回响》特展即将开幕.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5-30

东方龙宫第七届“恐龙复活节”启幕:双展贺新春,人与恐龙百年情缘,生命传奇讲述精彩!.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5-30

天府峨眉龙.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天府峨眉龙肩胛乌喙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天府峨眉龙距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天府峨眉龙胫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天府峨眉龙股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天府峨眉龙腓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天府峨眉龙颌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李氏蜀龙.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李氏蜀龙牙齿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李氏蜀龙枢椎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李氏蜀龙尾椎.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李氏蜀龙尾锤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李氏蜀龙距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李氏蜀龙锁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李氏蜀龙掌骨组合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李氏蜀龙胫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建设气龙.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和平永川龙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劳氏灵龙.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多齿何信禄龙.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多齿盐都龙股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多齿盐都龙胫骨.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太白华阳龙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太白华阳龙背椎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太白华阳龙肩棘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太白华阳龙剑板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太白华阳龙尾刺.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肉食龙股骨.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肉食龙牙齿.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肉食龙背椎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肉食龙爪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1

纤细盗龙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矢部龙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爬兽头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鹦鹉嘴龙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中国猎龙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北票鲟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热河螈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原白鲟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似粗皮巨形蛋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似滔河扁圆蛋化石.河南博物院.2023-06-16

自贡恐龙发现1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回顾.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盆地恐龙足迹》科研专著正式出版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29

学术成果.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29

2020年对外及引进展览--泸州市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2020年对外及引进展览--贵州省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2021年对外展览--金昌市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漂洋过海 自贡恐龙巡游天下.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5-30

日本福井 中日恐龙同辉映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日本广岛展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世界巡展.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泰国曼谷展.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一带一路,龙行泰国 ——26年后自贡恐龙赴泰国再展英姿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自贡恐龙参加亚洲恐龙大展,诗琳通公主亲自揭幕,七国共话亚洲文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5-30

美国费城展.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自贡恐龙美国展览圆满结束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丹麦奥胡斯展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16

澳大利亚巡回展 .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韩国展览.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韩国固城展.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5-30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自贡恐龙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预告.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在传统中点亮未来 ——国际博物馆日自贡恐龙博物馆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01

恐龙“复活节”上《新闻联播》,客流如潮创历史新高.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自贡恐龙博物馆第八届“恐龙复活节”——玩转侏罗纪之虎虎生威.四川新闻网.2023-06-01

恐龙馆“市民科普月”接待市民上万人.沿滩区人民政府.2023-06-16

自贡恐龙博物馆举办“市民科普月”活动.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6-16

“2021中国·自贡恐龙艺术周”开幕.人民网.2023-06-01

到自贡与恐龙对话 中国·自贡恐龙艺术周开幕.四川新闻网.2023-06-01

自贡恐龙艺术周入选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川观新闻.2023-06-01

文创精品.自贡恐龙博物馆.2023-06-01

自贡恐龙博物馆被评定为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16

自贡恐龙文创产品走进2016云南文博会.四川在线.2023-06-01

一起穿越吧!自贡恐龙博物馆开启首场“馆长、专家月月讲”活动.四川在线.2023-06-16

“粽”享端午,探秘龙宫.四川省文物局.2023-06-16

恐龙馆科普系列活动获中国科协表扬.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16

炎炎夏日里的“清凉”盛宴:恐龙科普走进西湖社区.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16

第54个世界地球日——恐龙科普走进红旗街道西湖社区.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16

恐龙进校园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科普活动启幕.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网微信公众号.2023-06-16

【科普社教】世界地球日,恐龙科普走进蜀光绿盛实验学校.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16

恐龙馆文化志愿科普活动进校园 ——走进新店镇中心小学.自贡恐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