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反枝苋

反枝苋

反枝苋(学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 L.),苋科(Amaranthaceae)苋属(Amaranthus)植物,又名西风谷、苋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反枝苋原产于美洲热带,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东半球,19世纪中叶发现于河北和山东后,在中国广泛分布。反枝苋能够很好地适应干旱环境,主要生长在田地、果园、道路两侧以及荒地滩涂等环境。

反枝苋高可达1米,茎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具钝棱,密生短绒毛。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锐尖或尖凹,有小凸尖,两面及边缘有柔毛。复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花穗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背面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形成白色芒尖;花被片白色,具1浅绿色中脉。雄蕊比花被长;柱头3枚,有时2枚。胞果扁球形,包裹在宿存花被内,周裂。种子圆形至倒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8-9月。

2014年,反枝苋被收录在《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中,为田间禾本科杂草,主要危害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等多种旱作物。

反枝苋的嫩芽可食用,也可作为家畜饲料,并且反枝苋具有独特的生物富集功能,有望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

形态特征

植株高可达20-140厘米。

茎粗壮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具钝棱,密生短绒毛。

叶互生,卵形至卵状菱形,先端锐尖或尖凹,具小凸尖,长5-12厘米,宽2-6厘米,两面及边缘被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1.5-5.5厘米,被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背长4-6毫米,背面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形成白色芒尖;花被片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白色,具1浅绿色叶脉。雄蕊比花被片稍长,柱头3枚,有时2枚。

果和种子

胞果扁卵形,环状横列,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周裂。种子圆形至倒卵形,双凸镜状,黑色,有光泽。

物种分布

反枝苋原产于美洲热带,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东半球;19世纪中叶发现反枝苋在中国河北和中国山东出现后,在中国广泛分布。

生长习性

反枝苋是一种C4植物,喜高温、强光、干旱,对土壤条件无过高要求。反枝苋的性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光照充足时,可增大叶片面积最大限度地截获阳光;光照不足时,则尽可能地直立生长。反枝苋大多生长在田地、荒地、道路两旁等地区;少数生长在灌木丛、草地中;在湿地里也偶有发现。

繁殖方式

反枝苋为雌雄同株植物,自然状态下借助风力传播授粉,依靠种子进行繁殖。反枝苋的种子生成数量大,单株可产生1万到30万颗种子,种子活力高,生命力强,其种子可随风、水流、人工以及鸟类传播。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反枝苋的嫩叶可食用,除脂肪酸、淀粉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元素等微量元素。在印度,人们将反枝苋的叶子与磨碎的辣椒、大蒜和姜黄混合在一起,制成名为“thoran”的流行菜肴;反枝苋的种子磨成粉后,可作为谷物的替代品用来制作面包。

经济价值

反枝苋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其营养成分含量与豆科类似,植株整体利用率较高:牛、羊喜食新割下的青草;猪、鸡喜食切碎后的青草加糠混合而成的饲料;种子可作为精料饲用。

生态价值

反枝苋具有独特的生物富集功能,有望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反枝苋对放射性元素U()、Cr(铬)具有富集作用,也有望成为修复U(铀)、Cr(铬)污染土壤的先锋植物。

物种危害

入侵进程

反枝苋主要沿两条路线在中国进行扩散,一是从中国北京向华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扩散;二是逐步由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和西部扩散。

入侵机制

由于果期与秋收时间重合,反枝苋种子常混合在农作物中扩散至其他地区,此外,人工引种也会导致反枝苋的入侵扩散。

反枝苋主要危害豆类、棉花、小麦、玉米等多种旱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作物减产。这是由于反枝苋能够与作物竞争肥力;其植株和叶片会遮蔽农作物,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还可寄生多种害虫或感染病毒,间接危害作物的生长;此外,反枝苋具有化感作用,其幼苗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抑制小麦、玉米、油菜的生长,从而缩短农作物的根长和苗高。

人工防治

机械防治

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的检验工作,可控制反枝苋的进一步扩散。在田间发现反枝苋时,应尽快人工拔除。

化学防治

针对反枝苋,可用莠去津乙草胺、烟黄隆进行玉米地化学防除;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进行大豆田除草;在棉花地用敌草隆恶草灵进行除草。为防止反枝苋产生耐药性,应定期更换除草剂或复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除草剂。

生物防治

抽穗期的小麦提取液能够抑制反枝苋的生长,小麦的次生代谢物质丁布也能够抑制反枝苋根、茎的生长。

相关研究

反枝苋中主要分离出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黄酮(如芦丁槲皮素)、倍半类、生物碱、酚酸类化合物以及挥发类物质,为研究反枝苋的药理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反枝苋.植物智.2023-06-01

反枝苋.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01

关于发布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