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扫一扫

扫一扫

“扫一扫”技术于2010年由徐蔚发明,并于2015年8月26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扫一扫”应用是行业顶尖的扫描识别应用。识别算法解决了模糊、缺失、弯曲、强光、弱光、乱码、反白等各种极端场景下扫码问题。操作简单方便,无需精确对准,可快速识别。经过多年的发展,扫一扫已经是一套完整的扫码管理系统,支持手机,平板,电脑操作,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

“扫一扫”采用条形码图像在移动终端与后台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实现的是对所有码制的条形码图像都能进行正确解码,并可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也可以实现在没有后台服务器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一侧即可完成服务的提供。

“扫一扫”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标配和必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在搭载和安装带有“扫一扫”功能的APP软件。用户只要扫一扫码,不仅可摄取到码里包含的各种编码信息,更关键是可以接入对应的后台服务器完成闭环交易。截止2019年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支持“扫一扫”的APP软件安装已经超过40亿次,含有扫一扫的APP开发厂商就有数万家。个人手机扫码用户数量,仅使用微信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就累计高达20亿人次。

发展历程

2010年,“五感通信”专利技术发明人徐蔚,利用二维码信息量大这一特点,基于通过“光取代电”的方式来建立“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发明了“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从服务器编码(动态码)→终端扫码→解码→执行,可完成闭环交易系统的“扫码”实用技术(俗称“扫一扫”),2015年8月26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此后陆续获得了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授权。

2021年11月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向“扫一扫”组合专利技术发明人徐蔚,颁发了专利号为:ZL201611154972.1,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条形码图像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的《发明专利证书》。

2021年11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向“扫一扫”专利权人徐蔚又颁发了发明创造名称为:“基于统一发码的信息处理网络及方法和传感接入设备”;专利号为:201510649977.0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

应用软件

中国

微信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携程集团、淘宝、美团等大量软件都使用了这一专利技术。

国际

苹果公司三星电子谷歌谷歌)、Facebook、亚马逊网站亚马逊)等各类特大型企业,也都在使用“扫一扫”的接入方式。

安装与使用

在电脑上下载并使用

1、打开电脑浏览器,访问应用宝官网 。

2、在官网下载应用宝电脑版exe文件,运行并完成安装。

3、打开应用宝电脑版,搜索“扫一扫”进入应用详情页。

4、点击详情页“安装”按钮,下载并安装“扫一扫”应用程序。

5、打开“扫一扫”按照提示畅玩应用。

6、下次使用时,可从桌面ICON、系统栏、菜单再次启动“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功能使用

1、打开微信,点击主页右上角[+]。

2、选择[扫一扫]功能。

3、 进入到“扫一扫”主界面后可以选择[扫一扫]、[翻译]对应需求操作。

特色功能

1、一屏识别多个条码,解决条码/二维码一屏多个的情况。

2、条码识别规则配置,根据实际情况精准识别条码。

3、支持单独、连续、核对、流程扫码功能,可应用各种特殊场景。

4、扫码识别速度非常快,支持模糊识别,10ms左右的识别速度。

5、支持多账号管理,一个主账号支持管理任意个子账号。

6、多平台应用支持。

7、支持识别的条码和二维码种类多,多达32种不同的条码类型。

8、数据实时云存储,不怕丢失。

9、支持定制化应用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支持的条码类型

QRCode, CODABAR, EAN8, EAN13,AZTEC, CODE128, DATAMATRIX, PDF417,CODE11, CODE39, CODE93, MAXICODE,MICROPDF, UPCA, UPCE, RSS,IATA25, HANXIN, S25, I25, MSI。

使用场景

购物比价

扫描商品条码查价格,更支持各大在线商城进行查询比价。

条码/二维码扫描实时数据上传

支持扫码清单,记录扫码的时间,操作类型,可统一管理当次扫描的所有数据。

收派快递作业

快速扫描录入快件,拍照上传底单,记录收寄件人信息,支持已派已收异常标签,十分适用于快递小哥及快递代收。

自定义流程扫码

不同场景都适用,如工厂车间同一个产品流转节点记录,支持子账户,多用户共同操作。

精准识别

查缺补漏利器,多条码多数量,扫一扫,多了少了一目了然。

个性二维码生成

支持定制二维码每个像素点,前景色,背景色,LOGO,图片,码眼,边框都支持自定义,好多个性化好看的模板选择。

扫码结果分类显示

支持扫码连WIFI,添加联系人,打开链接,复制文本,拨打电话。

品牌影响

因为有了“扫一扫”这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技术,在数字经济的基础建设上,中国实现了弯道超车,拉开了与美国硅谷的差距。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普及的“扫一扫”获得“健康码”“行程码”,已经成为国人抗击疫情、居家旅行的标准配置。

版本信息

v3.0.8.6(数据更新时间:2023年8月3日 14:22)

1.导入支持xls和xlsx文件。

2.预设条码优化同个条码新增问题。

3.支持只识别二维码和只识别条码快速设置。

4.账号关联手机号提示优化。

5.预设条码批量导入增加个数限制。

6.库存管理商品添加优化。

v3.0.6(数据更新时间:2023年5月29日 18:01)

1.数据同步和上传优化。

2.收派增加自动上传扫码图片。

3.增加流程复制功能。

4.结果页面增加返回按钮。

5.快扫入电脑支持有网就可以数据传输。

v3.0.3.4(数据更新时间:2023年04月12日 13:49)

1.增加截取去除首尾空字符功能。

2.解决导入数据崩溃问题。

3.解决预设条码查询问题。

4.优化连续扫码。

5.修复自动缓存识别图像bug。

相关事件

扫码安全风险

2013年11月,福建一对母女在未核实来源的情况下扫描二维码,半小时内手机银行账户被盗刷200多万元;还有一位何先生也被犯罪分子以同样方法盗走152万元。

公安人员介绍,犯罪分子先将二维码植入病毒程序,编造理由或伪装成商家优惠券等,诱骗受害人扫描,从而获取受害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手机号码等重要信息,再以短信验证的方式篡改对方密码,将对方账户的资金转走。

专家介绍,由于技术门槛过低,二维码处在“人人皆可制作、印刷和发布”的状态,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工具软件),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二维码,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技术进行的保护

2021年10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三份“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决定书宣布,对“无效宣告请求人”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讯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即超过十亿公众熟悉并习惯使用的二维码“扫一扫”)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进行审查后,用超百页的审查决定书,作出了“无效宣告请求人”提出的全部无效宣告请求理由均不成立,做出了维持201210113851.8号(“扫一扫”)发明专利权有效的决定。依法对这一中国人自己发明,掌握在自己手中,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技术进行了保护。

关于“支付宝、微信支付个人收款码将于2022年3月1日起禁止商用”的误传

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的收款码分两种,一种为个人转账时使用的“个人收款码”,另一种是专供经营业务的“商户收款码”。央行喊停的是在商业经营中使用“个人收款码”收款,没有喊停“商户收款码”。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0月13日在官网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从支付受理终端业务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测等方面入手,对收单机构和清算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要求,表示目的是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维护支付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就条码支付的监管明确提出几点要求: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防范收款条码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违法违规活动。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执行特约商户有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业内人士解读,《通知》没有叫停支付宝、微信等地方放机构的“扫一扫”支付模式,而是要求区别个人收款与商户收款,规范使用场景。

对个人用户而言,日常生活中AA制相互转账、亲朋好友的转账等,都不会受到影响,仍旧可以通过“扫一扫”经营者的“商户收款码”继续正常消费。对商户而言,仍旧可以通过收款码收费,只不过不能使用个人收款码,而得用商户收款码。

参考资料

抢占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扫一扫专利.人民交通网.2023-10-11

扫一扫最新版截图.豌豆荚.2023-10-10

扫一扫 更多历史版本 更多.豌豆荚.2023-10-11

扫一扫.应用宝.2023-10-10

二维码“扫一扫”专利池再添新专利.人民交通网.2023-10-10

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统一发码”专利权通知书.北晚新视觉.2023-10-10

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统一发码”专利权通知书.贵州网新闻频道.2023-10-10

如何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腾讯客服.2023-10-10

扫一扫 更多历史版本 更多.豌豆荚.2023-10-11

扫一扫 更多历史版本 更多.豌豆荚.2023-10-11

存款为何不翼而飞:揭秘二维码的信息安全漏洞.上海热线.2023-10-10

“带毒二维码盗刷存款”有蔓延之势.新浪网.2023-10-10

明年3月1日起不能用支付宝、微信“扫一扫”付款?别急,央行不是这么说的.百家号.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