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又称拉芒什海峡(法语:La Manche),是连接大西洋和北海的海峡,也是欧洲面积最小的陆架浅海,将英格兰南海岸与法国北海岸分隔。

英吉利海峡的总面积为7.5万平方千米,长560千米,最窄处为英格兰多佛尔与法国格里斯尼兹角之间的34千米,最宽处为英格兰莱姆湾与法国圣马洛海湾之间的240千米,平均水深63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是欧洲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海峡通道。

从成因上看,英吉利海峡比较年轻,在更新世时期所在区域仍为陆地,后历经两次冰湖溢出引发灾难性洪水造成Weald–Artois白垩岭的断裂而形成。从位置上看,英吉利海峡将英格兰与欧洲大陆分隔,为英格兰提供了天然屏障,是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也是自古以来的军事要地,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吉利海峡旅游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两岸海滨城市众多、重要港口遍布,跨海峡短途旅行和横渡英吉利海峡是备受欢迎的旅游项目,著名旅游景点包括圣米歇尔山、圣赫利尔港和圣彼得港等地,主要岛屿有怀特岛、海峡群岛和绍塞群岛。

命名

在罗马史料中,英吉利海峡被称为“Oceanus Britannicus”(或者“Mare Britannicus”),意为“不列颠海”(The British Ocean或British Sea),这一名称得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作家和地理学家使用,包括公元2世纪著名的学者克罗狄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Claudius Ptolemy)。

十六世纪,荷兰航海地图将英吉利海峡命名为“Engelse Kanaal”(荷兰语,意为“英吉利海峡”),可能是源于这个名称,“英吉利海峡”这一名称在十八世纪时在英格兰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十九世纪成为了通用的官方称谓。在1822年之前,英国人为彰显他们的海上霸权,曾将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南部区域统称为“狭海”(“Narrow Sea”),并以此任命了狭海海军上将。

从十七世纪开始,法国人将英吉利海峡命名为“拉芒什海峡”(法语:La Manche,意为“袖子”,因为海峡的形状像是袖子),这一名称在罗马语系国家得到直接引用,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等。在其他语系中,比如西班牙语、土耳其语和波斯语,英吉利海峡被称为“芒什海”(“Manche Sea”)或“芒什海峡”(“Manche Channel”)。

大量历史记录和文件显示,“英吉利海峡”这一称谓比“拉芒什海峡”出现得更早,1921年成立的国际水道测量组织(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使用了“英吉利海峡”这一名称。

位置境域

英吉利海峡位于大不列颠岛(Isle of Great Britain)的南海岸与法国的北海岸之间,是大西洋的第30大分支,向北与北海以多佛尔海峡(Strait of Dover)为界,西边界由国际水道测量组织划定为英格兰的兰兹角(Land’s End)和法国的维尔吉岛(Isle Vierge)之间的连线,东边界为北海的东南界即英格兰Leathercoat Point与法国瓦尔德灯塔(Walde Lighthouse)之间的连线。英吉利海峡所处经纬度范围为北纬48°38′23″-51°10',西经4°34′13″-东经1°55'。

英吉利海峡的总面积为7.5万平方千米,长度为560千米,最宽处为英格兰的莱姆湾(Lyme Bay)与法国的圣马洛海湾(Saint-Malo Gulf)之间的240千米,最窄处为多佛尔与法国的格里斯尼兹角(Cape Gris-Nez)之间的34千米,平均水深63米,最深处为赫德深水区(Hurd's Deep)的174米。

英吉利海峡毗邻的行政区域在英格兰一侧包括肯特郡、东萨塞克斯郡西萨塞克斯郡汉普郡、多塞特郡、德文郡、康沃尔郡和怀特岛,在法国一侧为上法兰西、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等三个大区。

历史变迁/成因

英吉利海峡形成时间较晚,所在区域在更新世时期(Pleistocene Epoch)还是陆地。在末次冰期结束前,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和北海(North Sea)被冰雪覆盖,不列颠群岛借助从英格兰东南部延伸至法国西北部的山脊与欧洲大陆相连,Weald–Artois白垩岭将北部(北海)和西南部(英吉利海峡)的海湾分隔。在末次冰期结束后,随着冰层的消融,北海南部的多格兰(Doggerland)区域形成湖泊。在距今48万年至18万年前,两次冰湖溢出引发灾难性洪水,洪水的侵蚀冲击造成Weald–Artois白垩岭的断裂,洪水将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就此分隔,也形成了众多流线型岛屿,英吉利海峡横亘其间。

地理特征

气候

英吉利海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无极端天气,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为8月,最冷的时候为1月,11月时最潮湿,12月和1月时最干燥,水面温度从2月的7℃至9月的16℃变化,年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主要风向为西风和西南风。

地质

英吉利海峡区域的海底沉积物主要是砂砾和岩石。海峡西部海域的海底地质以石灰岩(Limestone)为主,中部海域有白垩礁、黏土和石灰岩,东部海域的海底地质更为简单。英吉利海峡区域的白垩礁带(chalk reef)形成于白垩纪,英国肯特郡萨尼特海岸有长达21千米的白垩礁带(chalk reef),而英格兰诺福克郡海湾的白垩礁带长达30千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白垩礁带。

地形地貌

英吉利海峡是欧洲面积最小的陆架浅海,其靠近海岸线的海底地形较为陡峭,但海域底部总体地形平坦,西南口开阔,呈喇叭状。海峡西部海域的海底深度在61-122米(200-400英尺),相对平坦,特征不明显;中部海域的海底深度在46-61米(150-200英尺),地形较为起伏;东部海域的海底深度在2-49米(6-160英尺),地形更为平坦。对海峡的声呐探测结果可以看到水流对岩石的侵蚀冲刷痕迹,也能发现英吉利海峡与多尔佛海峡的古河道排水流向具有持续性。

以及英格兰与怀特岛(Isle of Wight)之间的索伦特海峡(The Solent)。

水文

汇入英吉利海峡的河流主要包括来自法国塞纳河索姆河斯海尔德河,来自英格兰的艾芬河、达特河和乌斯河。

英吉利海峡的水流总体流向是从英吉利海峡流入北海,水体全部替换需要约500天。海峡的水面温度最低是2月份的7°C,最高是9月份的16°C,不过夏季时的浅海岸水温更高,东部海域的水温变化不大,而西部海域的底层水温度降至4°C。在1350年-1850年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英格兰多佛尔和法国加来之间的海域曾在1673年结冰。英吉利海峡水面盐度自西向东降低,比大西洋的表层盐度低35.5‰,海岸线附近的海水盐度因为河流水的汇入得到稀释,在法国海岸线一侧尤为明显。

英吉利海峡的潮汐流强烈,中部海域每天经历2次潮汐,法国圣马洛海湾的潮差最大、超过了8.5米(28英尺),法国朗斯河口的最大潮差达到13.5米,这种强大的潮汐流为英吉利海峡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生物

英吉利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北海,两个海域都有丰富的浮游生物资源,英吉利海峡得益于此获得了丰富的渔业资源,盛产鳕鱼(Cod)、鲱鱼(Herring)、白鲑(Whiting)、无须鳕(Hake)、繸鳞小沙丁鱼皮尔彻德鱼)、鱼(Mullet)的鱼类。但随着深海捕捞的发展、过度利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渔业在二十世纪已经衰落,但海岸渔业在法国布列塔尼(Brittany)地区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海洋哺乳动物种类方面,英吉利海峡近海区域观测到最多的是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海上观测到较多的是短吻真海豚(Delphinus delphis),此外还有鼠海豚(Phocoena phocoena)、长肢领航鲸领航鲸属 melas)、虎鲸(Orcinus orca)、灰海豚(Grampus griseus)、白喙斑纹海豚(Lagenorhynchus albirostris)、大西洋斑纹海豚(Lagenorhynchus acutus)、条纹原海豚(Stenella coeruleoalba)、小鳁鲸(须鲸属 acutorostrata)、长须鲸(Balaenoptera physalus)、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座头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普通海豹(Phoca vitulina)和灰海豹(Halichoerus grypus)等。

重要岛屿

怀特岛

怀特岛是一个菱形岛屿,距离英格兰南海岸很近,面积381平方千米(147平方英里),拥有悠久的被征服和人类居住历史,世界上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即于1897年建立于此,十九世纪后从军事堡垒转变为度假胜地。

海峡群岛

海峡群岛(Channel Islands)是的英吉利海峡里距离法国诺曼底大区海岸很近的一个群岛,属于英国皇室属地,面积为198平方千米,分为根西(Guernsey)和泽西(Jersey)两个行政区,共有17.19万人口,拥有自己的政府和法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被纳粹占领的英国岛屿。泽西岛是海峡群岛中面积的最大岛屿,被认为是英国最南端的岛屿;根西岛是海峡群岛中的第二大岛屿,根西行政区范围内还拥有奥尔德尼岛(Alderney)、赫姆岛(Herm)、萨克岛(Sark)等小岛。

绍塞群岛

法国绍塞群岛(Chausey Islands)位于海峡群岛南方,距离法国诺曼底格兰威尔(Granville)仅有17.7千米(11英里),是北欧最大的群岛,也是世界上潮汐范围最大的区域之一,在海水退潮时有365个小岛,但在潮水最多是仅剩52个岛屿。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英吉利海峡在地理上分隔了英国和欧洲大陆,为英国提供了天然屏障,在多次军事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技术革新重新塑造了英国的地理格局,使得英伦诸岛成为统一王国,进而从岛国发展为以自由贸易立国、靠海外掠夺强盛的帝国。

旧石器时代有人类穿越多佛尔海峡的记录;后来入侵者从海峡西端侵入,交易他们在康沃尔(Cornwall)和德文(Devon)发现的铜、锡和铅;铜器及铁器时代的入侵者也通过相同的路径侵入。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尤利乌斯·恺撒(Julius Caesar)曾两次率领罗马军团高卢(Gaul)跨越英吉利海峡入侵不列颠,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罗马人之后,日耳曼部落、丹麦人和诺曼人也曾跨过英吉利海峡入侵英国。

在英吉利海峡上爆发过多次海战,包括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Spanish Armada)、1652年英荷联军与西班牙之间的古德温暗沙海战(Battle of Goodwin Sands)、1653年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波特兰海战(Battle of Portland)、1692年英荷舰队与法国海军之间的拉乌格海战(Battle of La Hogue)。在1837-1901年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凭借海权优势和海军力量,逐渐成为海上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吉利海峡成为重要的海战战场,阻止了德国入侵英国本土,1940年5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为盟军保存了反攻的有生力量,而1944年6月盟军越过英吉利海峡的诺曼底登陆(D-Day Landings)则改变了二战欧洲战场的格局。

人口和语言

根据英格兰202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英吉利海峡在英格兰一侧所跨行政区域中人口最多的是肯特郡(1,868,199人),其余行政区域人口情况如下:东萨塞克斯郡(850,590人)、西萨塞克斯郡(867,635人)、汉普郡(1,856,778人)、多塞特郡(776,780人)、德文郡(1,209,773人)、康沃尔郡(575,782人)和怀特岛(142,296人)。根据法国2023年1月1日公布的人口数据,英吉利海峡在法国一侧所跨大区中人口最多的是上法兰西大区(5,980,697人),其次是布列塔尼大区(3,429,882人)和诺曼底大区(3,317,023人)。英吉利海峡两岸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由于难民等外来人口通过乘船、攀爬英法海底隧道的欧洲之星等方式偷渡英吉利海峡,借此达到非法移民英国目的,2022年英国的非法移民人数达到刷新历史纪录的4.5万人,女王陛下政府于2023年3月7日通过新移民法案,内容包括耗巨资禁止偷渡客乘船入境。

经贸往来

英吉利海峡区域的矿藏有石油、天然气,并且拥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1966年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建成的朗斯潮汐电站(La Rance Tidal Power Station)是世界上首个潮汐电站,英国政府也在着手发展潮汐能资源。此外,英吉利海峡是全球闻名的白垩土产地。

交通运输

银色航道

英吉利海峡赋予了英国作为岛国的地缘优势和发展航运的先天优势,也发挥了海峡通道的战略作用,在十五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后,英国迅速成为海权强国,英吉利海峡也成为了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被称为“银色航道”,时至今日依然是全球航运贸易最繁忙的水道,它连接大西洋和北海,每天有超过500艘船只经过,货运和客运并重,占全球海运贸易总量超过20%。

英吉利海峡区域主要的港口包括英国的朴次茅斯(Portsmouth,英国的主要海军港口)、南安普敦市(Southampton)、普利茅斯(Plymouth)与法国勒阿弗尔(Le Havre)、布雷斯特(Brest)和瑟堡(Cherbourg)。

英法海底隧道

开通贯穿英吉利海峡的英法海底隧道(Channel Tunnel)的设想于1802年被首次提出,但这一设想直到1986年才由英法两国签署《坎特伯雷协定》(Treaty of Canterbury)后开始落地。英法海底隧道自1988年开始施工,1993年完工,全长50.45千米,其中37.9千米在英吉利海峡的水下,隧道最深的地方在海平面之下75米,建成时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1994年5月6日,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和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为耗资105亿英镑的英法海底隧道通车剪彩,欧洲之星(Eurostar)客运列车于1994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

英法海底隧道实际上共有三条隧道,两条铁路隧道用于货运和客运,另一条是辅助隧道。在2007年高速铁路建成后,从英国伦敦至法国巴黎仅需2小时15分钟。英法海底隧道改变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边界,但也引发了“超国家主权”治理和非法移民问题,成为英国脱欧问题争议的焦点。

科考研究

海底探索

早在十七世纪,很多学者就提出了英吉利海峡存在的原因,但详尽的科学研究在首次正式水文地理调查(法国海岸,1829年;英国海岸,1847年)之后才开始。1866年,学者们制成了英吉利海峡海床地质地图,这是全世界这一类型的首份地图。更多的研究则和海底隧道的早期计划相关,而二战后的现代化研究使得英吉利海峡成为了全世界海底探索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环境问题和保护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水污染等问题对英吉利海峡区域造成的影响,英法海底隧道等国建立科学合作,包括减少过渡水域营养成分等项目。

风景名胜

旅游胜地

英吉利海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沙滩、宜人的气候和轮渡服务的发展促进了英吉利海峡旅游业的发展,跨海峡短途旅行(Channel-hopping)是备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英吉利海峡两岸的海滨旅游城市众多,英格兰海岸一侧有以海滩和水上运动闻名的布莱顿(Brighton)、拥有多处艺术历史遗址的普利茅斯法国海岸一侧有多维尔(Deauville)、勒阿弗尔滨海布洛涅法语:Boulogne-sur-Mer)等旅游名城。

此外,英吉利海峡中的岛屿也是吸引游客的地方,包括怀特岛、海峡群岛(包括泽西岛根西岛、奥尔德尼岛、赫姆岛萨克岛等)和绍塞群岛等,泽西岛的圣赫利尔港(Saint Helier)和根西岛的圣彼得港(St. Peter Port)都是旅游胜地。

世界遗产

英吉利海峡两岸的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主要有4处,包括英国2001年被列入的多塞特和东德文海岸(Dorset and East Devon Coast)、2006年被列入的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景观(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法国1979年被列入的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Mo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2005年被列入的奥古斯特·佩雷重建之勒阿弗尔城(Le Havre,the City Rebuilt by Auguste Perret)。

位于法国诺曼底的圣米歇尔山(Mont Saint-Michel)是法国游客最多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建立在圣米歇尔山海湾之上的中世纪城墙和本笃会(Benedictines)修道院而闻名,在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圣米歇尔山上的修道院始建于公元708年,此后逐步扩建并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重要遗址之一,1789年被废弃后转型为监狱并被称为“海上巴士底监狱”(“Bastille of the Seas”),1863年被修复并向公众开放。

相关文化

横渡英吉利海峡

很多人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横渡英吉利海峡,主要的轮渡路线是从英格兰多佛尔(Dover)到法国加来(Calais)的海峡最短距离路线,而1994年投入运营的英法海底隧道也让很多人达成了横渡英吉利海峡这一目标。

1785年,约翰·杰弗里斯(John Jeffries)和让-皮埃尔·布兰查德(Jean-Pierre Blanchard)乘坐热气球横渡英吉利海峡,完成首次空中横渡英吉利海峡壮举。

1875年8月24日,马修·韦伯(Matthew Webb)耗时21小时45分钟游过英吉利海峡,成为第一位以游泳的方式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1926年8月6日,格特鲁德·埃德尔(Gertrude Ederle)游泳14小时完成横渡英吉利海峡,将此前的耗时纪录提高了2小时,也成为第一位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1909年7月25日,路易·布莱里奥(Louis Blériot)驾驶他的Type XI型号飞机,耗时36分钟30秒从法国Les Barraques(靠近加来)飞抵英格兰多佛尔,成为第一个完成驾驶飞行器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

北京时间2001年7月30日,张健历时近12个小时从英国莎士比亚海滩游到法国加来海岸,成为第一位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

参考资料

English Channel.worldatlas.2023-06-22

English Channel and the Straits of Dover.maritimesa.2023-06-22

THE ENGLISH CHANNEL.bluebird-electric.2023-06-22

English Channel.britannica.2023-06-22

银色的航道——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中国科普博览.2023-06-22

Two-stage opening of the Dover Strait and the origin of island Britain.nature.2023-06-22

The English Channel.editions.2023-06-22

如果没有这条海峡,英国“脱欧”或许无从谈起.新华网.2023-06-22

English Channel.euroradialyouth2016.2023-06-22

English Channel.persiangulfstudies.2023-06-22

The Geography of Ptolemy.roman-britain.2023-06-22

OVERVIEW Narrow Seas.oxfordreference.2023-06-22

Counties of England (Map and Facts) .mappr.2023-06-22

The regions of France.about-france.2023-06-22

英国潜水员意外发现世界最长白垩礁石带 绵延30公里.新浪新闻.2023-06-22

The English Channel.google.2023-06-22

10 ways to cope with snow.bbc.2023-06-22

MARINE MAMMALS IN THE ENGLISH CHANNEL IN RELATION TO PROPOSED DREDGING SCHEME.seawatchfoundation.2023-06-22

The History Of The Isle Of Wight.historic-cornwall.2023-06-22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SLE OF WIGHT.anglotopia.2023-06-22

Channel Islands profile.bbc.2023-06-22

The Channel Islands: The Complete Guide.tripsavvy.2023-06-22

France’s Chausey Islands: all the tide in the world.https://www.theg.2023-06-22

How the Channel defined Britain’s destiny.spectator.2023-06-22

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unesco.2023-06-22

JULIUS CAESAR’S INVASIONS OF BRITAIN.heritagedaily.2023-06-22

从“天然屏障”走向“银色航道”.中国军网.2023-06-22

The history of the Spanish Armada.rmg.2023-06-22

Battle of Goodwin Sands, 19 May 1652.historyofwar.2023-06-22

Battle of Portland, 18-20 February 1653.historyofwar.2023-06-22

The Battle of La Hogue, 23 May 1692.rmg.2023-06-22

NAVAL WARFARE IN THE ENGLISH CHANNEL 1939-1945.navyhistory.2023-06-22

Dunkirk Evacuation.thoughtco.2023-06-22

D-Day.history.2023-06-22

Total population of France as of January 1st 2023, by region.statista.2023-06-22

【边界观察】桥梁或边界:英法海底隧道见证着欧洲一体化和英国脱欧的反复历程.新浪财经.2023-06-22

英国新法将严禁非法移民停留 首相:非法途径别想留下.央视网.2023-06-22

The mystery of the UK’s untapped tidal power.energymonitor.2023-06-22

The Channel Tunnel.eurostar.2023-06-22

No longer an island: when the Channel Tunnel opened – May 1994.theguardian.2023-06-22

A nature-based approach to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in English Channel coastal areas.port.2023-06-22

CHANNEL HOPPING.washingtonpost.2023-06-22

Dorset and East Devon Coast.unesco.2023-06-22

Mo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unesco.2023-06-22

Le Havre, the City Rebuilt by Auguste Perret.unesco.2023-06-22

Mont Saint-Michel - World heritage site.about-france.2023-06-22

Mont Saint-Michel History.ot-montsaintmichel.2023-06-22

Heroes of swimming: Captain Matthew Webb.theguardian.2023-06-22

Blériot's Cross-Channel Flight.airandspace.2023-06-22

胜利登陆 张健成为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首位中国人.新浪体育.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