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parentage testing),也称亲权鉴定(i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nity),是指应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主要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依据遗传学理论的分析,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作的科学判定。
亲子鉴定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母子关系确定,要求判断有争议男子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的鉴定,即父权鉴定(paternity testing)。
随着脱氧核糖核酸遗传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目前除两代直系血亲关系的判定,对隔代直系血亲(祖孙)及旁系血亲(兄弟姐妹、叔伯与侄子(女)、舅姨与外甥(女)等关系也可能做出相应判定,此类鉴定统称为亲缘鉴定(kinship testing)。
鉴定应用
亲子鉴定可以为刑事、民事诉讼案件中相关亲子关系的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
涉及民事纠纷的亲子鉴定
1、解决家庭纠纷:通常是丈夫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
2、确认责任关系:非婚生子女抚育责任、婚生或非婚生子女的财产继承。
涉及刑事诉讼的亲子鉴定
1、嫌疑人的确定:强奸致孕案对儿童(或胎儿)亲生父亲的确定。
2、被害人的认定:杀婴拐骗儿童等案件中孩子身源的认定。
3、个人识别:无名尸体、失踪人员及身源不明者身源的认定。
涉及行政事务的亲子鉴定
1、办理移民:提供亲属移民所需的亲缘关系证明。
2、亲缘认定:寻找失散子女或被领养孩子寻找亲生父母。
3、责任认定:计划外生育责任人的确认。
4、户籍管理:户籍登记、户口迁移、姓名变更等。
鉴定依据
亲子鉴定的依据包括非遗传特征和遗传特征两大类。
非遗传特征
非遗传特征仅可用于亲代和子代间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的鉴定,且只能排除而不能认定,多数情况下仅作为亲子鉴定的参考。
妊娠期限
正常情况下,妇女的妊娠期限为(280加减14)天,在充分考虑早产、过熟儿等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如能证明孩子的生母在可能受孕期间未与被控父亲发生性关系,即可否定被控父亲与孩子具有生物学亲子关系。
性交能力和生育能力
若能准确判定有争议的父(或母)在受精卵期间无生育能力或性交能力,可以否定亲子关系,但必须注意试管婴儿等例外情况。
遗传特征
遗传特征是指受遗传基因控制,能够传给子代的遗传性状,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代谢特征等。在遗传分析中,可区分不同遗传背景的研究对象(细胞、个体、家系或群体)的可识别的遗传性状称为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遗传性状
人类的遗传性状根据受基因控制的程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基因座共同控制,以及环境、营养状态、疾病等非遗传因素影响的复杂遗传性状,如身体的形态、容貌、肤色、皮肤纹理等;另一类是单一基因座控制且与环境无关的简单遗传性状,如血型、脱氧核糖核酸多态性、耵聍型、味觉能力等。用于亲权鉴定的遗传标记,应具有简单的遗传性状,遗传方式明确,且具有遗传多态性。
遗传标记
血型
血型(blood group)是血液的遗传标记。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输血、器官移植的供体选择、不孕症和新生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分析等临床医学实践。由于ABO血型抗原具有体内分布广泛、抗原性强、且对高温、腐蚀有相当的耐受性等特征,在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NA
随着人类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逐步提高,用于亲子鉴定的遗传标记也由表达产物水平进入DNA分子水平。
DNA遗传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它具有数量丰富、多态性高、遗传稳定和不受环境影响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化分类、遗传育种和医学等方面,并已成为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主要依据。
鉴定原理
基因(gene)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负载特定生物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构成人类基因组(humangenome)的两类不同的组分,即细胞核染色体基因组(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和细胞质线粒体基因组,分别遵循不同的遗传规律遗传,并决定着子代个体的性状、特征以及生理状况。
常染色体遗传
位于常染色体上决定某种性状的基因或DNA遗传标记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
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闸明了一个基因席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即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递给后代,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
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在一个具体家庭中,决定某一性状的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遵循的遗传法则为::①亲代必定且只能有一个等位基因传给子代,即父(母)子间有一个同源等位基因;②子代的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不可能带有双亲都没有的等位基因;③双亲均有相同的等位基因,子代才可能是纯合子;④双亲(双方或单方)是某个等位基因纯合子时,所有子女必定有该等位基因。
例如,ABO血型的遗传是由位于人类第9号染色体(9q34)的三复等位基因A、B和O决定的,A基因与B基因为共显性,A基因和B基因对0基因为显性,O基因为隐性。ABO血型4种表型与6种基因型的关系是:A型(AA或AO);B型(BB或BO);AB型(AB);0型(0O)。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若双亲的ABO血型分别为A型和B型时,可能产生4种表型的孩子。通过母子ABO血型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推定亲生父亲可能有的ABO血型,并依此排除不具有这些血型的有争议男子的父权。
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揭示了两个及两个以上基因座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即不同基因座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随机配对,机会均等,形成子代的基因型。该定律是计算多个遗传标记累计鉴别概率的理论基础。亲权鉴定应选择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标记,通常这些标记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或是在同一染色体上相距较远的位置。
性染色体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决定某种性状的基因或脱氧核糖核酸遗传标记,其遗传特点由性染色体遗传方式所决定。
Y染色体遗传
Y染色体为男性特有,其非重组部分以单倍型的方式由男性亲代稳定地直接传给男性子代,即男性伴性遗传。若“父”与“子”间Y染色体的遗传标记不同则可否定其亲子关系。此类遗传标记在父子间的单亲鉴定、男性隔代或同胞间亲缘关系的鉴定及性犯罪案件中男性的个人识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X染色体遗传
女性性染色体为XX。母亲的染色体在减数分时可以发生同源重组,与常染色体类似,随机地遗传给子代。女儿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儿子的X染色体只能来源于母亲。X染色体的特殊遗传方式在诸如父亲与女儿或母亲与儿子的单亲、姐妹祖母与孙女的隔代等复杂亲缘关系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线粒体DNA遗传
线粒体DNA(mtDNA)是人类唯一的核外基因组DNA,它主要通过卵细胞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同一母系后代的mtDNA在排除变异的前提下是一致的,这种现象称为母系遗传(maternainheritance)。mtDNA不存在重组与交换,以单倍型方式遗传。在母子间以及母系同胞或隔代亲缘关系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定流程
鉴定的受理
司法鉴定受理是进行鉴定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前提条件。
明确委托目的和要求
亲子鉴定常涉及婚姻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应从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和防止矛盾激化出发,慎重对待。对于鉴定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委托不予受理。
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书。
确定鉴定的检验对象
保证检验对象的真实性是亲子鉴定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鉴定检材采集和保存
亲子鉴定的检验对象常见的样本是血液(斑)或口腔拭子(唾液斑),也有带毛囊毛发、羊水、组织块等。原则上样本应由检验者直接从被检者身上采集。
样本必须分别包装,注明被采集人姓名、编号、采集人及采集日期等。
鉴定的实施
鉴定的实施过程应严格遵守和采用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以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准确性。在鉴定的实施过程中,要求真实、客观、准确、完整、清晰、实时地记录检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签名。
1.遗传标记系统
亲子鉴定应检测由一定数量组成的遗传标记系统。其累计父权排除概率应大于0.9999。除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外,必要时增加YSTRX-STR及mt脱氧核糖核酸等遗传标记系统。
2.遗传标记检测
荧光标记STR分型技术是目前亲子鉴定最常用的方法。
3分型结果分析
根据遗传规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计算相关的统计学数据。
鉴定文书的出具
亲子鉴定意见书正文应至少包括:基本情况,被鉴定人概况,检验过程,分析说明,鉴定意见。
发展历史
滴血验骨
滴血验骨就是将生者的血液滴在死人的骨骸上,若血液能渗透入骨则断定生者与死者有血源关系,否则就没有。
滴血验骨的方法最早发生在三国时期,史学家谢承在《会稽贤传》中就有相关记载。
滴血验亲
滴血验亲法又称合血验亲法,就是将小孩的血与大人的血液放在一起,如果能融在一起,就是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亲生的。
血型测试
到了20世纪30年代,血型测试方法出现了。血型测试方法就是通过对血型的检验比对来确定亲子关系。
由于基因的多样性,每个人的血型都有多种可能性,不一定和父母相同。甚至还会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所以单从血型上看亲子关系是完全不可信的。
DNA亲子鉴定
1991年发生第一例亲子鉴定,公安部首次采用当时仅限于刑事技术鉴定的“DNA指纹检测”去确定一对父子有无血缘关系。
1992年,我国最高法院专门就此案做出批示:“DNA指纹”检测技术可以用到民事案件的“亲子鉴定”中。
样本采集
由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人体的任何组织或分泌物都可以用来做亲子鉴定或个体识别的样本。
常见的样品有新鲜血、血痕、精斑及男女排出物混合斑、唾液、烟蒂、口香糖、头皮屑、骨骼及牙齿、毛发、羊水、汗液、尿液、粪便、软组织、甲醛固定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及切片等。血液和血痕是最理想的样品。
血样采集
1、自取血样作亲子鉴定,可用干净消毒的采血针,扎取手指或耳垂取血3-5滴,将血液滴在干净的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滤纸上,制备成拇指指甲盖大小的血痕,放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注意避免污染。然后置透气、干净的纸袋中。
2、医务人员帮取血样,不可在血样中加入抗凝剂等其它任何试剂(抗凝剂会影响PCR反应),直接将提取的血液(1-3毫升)滴在干净的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滤纸,放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注意避免污染。然后置透气的干净的纸袋中及时送检。
3、送检的纸袋要订书机或胶水封上封口,注明父母子身份,孩子注明性别。
烟蒂、口香糖、牙刷采集
只要上面沾有足够的脱离细胞,就可以提取DNA进行鉴定。注意在提取烟蒂、口香糖、牙刷送检时,要使用干净的工具或手套,不要污染自己或其它人的细胞,造成要送检的烟蒂、口香糖、牙刷的污染。
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开展亲子鉴定业务有关工作的通知。(2016年6月21日司办通〔2016〕40号)
高度重视亲子鉴定工作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认识亲子鉴定对户口登记、家庭和谐、公序良俗、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开展亲子鉴定业务的检查、督导,教育引导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增强社会责任感,依法、规范地开展亲子鉴定业务,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严格规范亲子鉴定的委托与受理
加强资质管理
开展亲子鉴定业务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取得法医物证司法鉴定业务许可,并编入《国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
统一受理委托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亲子鉴定委托,司法鉴定人不得私自受理。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委托其他司法鉴定机构或单位、个人代为受理亲子鉴定委托,不得利用中介组织或个人招揽业务。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跨地区接受委托开展亲子鉴定业务,但不得违规设立服务点、采血点、接案点等。
规范受理范围
司法鉴定机构可以依法接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民政、卫生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的亲子鉴定委托。亲子鉴定的委托人为当事人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对委托鉴定事项、鉴定材料等进行严格审查,发现鉴定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五条的规定,不得受理。司法鉴定机构不得接受当事人委托对孕妇开展产前亲子鉴定或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规范宣传活动
司法鉴定机构依法开展鉴定业务,不得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虚假宣传。
严格鉴定材料的提取、保管、使用
核对当事人信息
司法鉴定机构开展亲子鉴定业务,应当认真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复印有效身份证件,并对当事人进行拍照。
严格提取鉴定材料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司法鉴定机构,在司法鉴定机构提取检材。当事人确有困难无法到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指派至少二名工作人员到现场提取检材,其中至少一名应为该鉴定事项的鉴定人。严禁司法鉴定机构通过邮寄、快递、当事人自行送检等方式获取亲子鉴定的鉴定材料,严禁委托其他鉴定机构或其他单位、个人代为提取鉴定材料。
严格保管和使用鉴定材料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严格依照有关技术规范保管和使用亲子鉴定材料,确保鉴定材料符合鉴定要求。
严格亲子鉴定的实施程序
坚持鉴定人亲历性原则
司法鉴定机构开展亲子鉴定业务,必须由本机构的司法鉴定人利用本机构自有的仪器设备实施鉴定活动,不得委托其他机构或者单位、个人承担本机构的鉴定业务活动。
规范诉讼外的鉴定活动
司法鉴定机构在诉讼活动以外开展亲子鉴定业务,要严格保护个人隐私,严格参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规定实施鉴定活动,确保鉴定质量。
规范文书出具
司法鉴定机构要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出具鉴定文书,不得以鉴定咨询的名义出具鉴定意见或咨询意见。
参考资料
从滴血验骨到DNA亲子鉴定.暨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微信公众号.2023-08-14
回顾:我国第一起亲子鉴定案例- 学术研究.中国刑事法律网 .2023-07-27
什么样品可以做亲子鉴定或个体识别?.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微信公众号.2023-08-13
血样采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微信公众号.2023-08-13
怎样提取烟蒂、口香糖、牙刷作鉴定?.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23-08-13
司法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开展亲子鉴定业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