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台山列岛

台山列岛

台山列岛(Taishan Islands),位于福建省福鼎市东南部,距大陆十五海里,其西北距福鼎沙埕港约18海里,北纬N27°0′24.59〃东经E120°41′44.26〃交界处,是距大陆最远、公海最近的岛屿,也是福建省距离大陆最远且有人居住的唯一列岛。台山列岛由西台、东台、南船屿等15个岛屿和22个礁石组成,岛礁面积约2.57平方公里,主岛西台岛面积1.2平方公里,次岛西台岛与东台岛相距1000余米,东台岛与西台岛之间西南面入口处,横亘着第三大岛:南船屿。

台山列岛自古属于浙江省平阳县管辖,1955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平阳县的台山列岛划归福建省,1960年4月21日,国务院发文确认台山列岛由福鼎县管辖。

命名

台山列岛地名由来可参考清浙江丽水人杜臻在《粤闽巡视纪略》中载:“台山在屏风山东,周十余里,秀耸若台,故名。”并将台山列为“八闽上游第一门户”,是闽浙海上交通咽喉,历来为海防要地。杜臻(1633—1703年)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工部尚书,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一月至次年五月,巡视粤闽沿海边界。那时期制度是不允许民众在岛上生活的,称为“迁界”。但到到了康熙年间情况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清官员巡视之后,民众可以搬迁到沿海生活,称为“展界”。

位置境域

台山列岛,位于福建省福鼎市东南部,北纬N27°0′24.59〃东经E120°41′44.26〃交界处,距大陆十五海里,其西北距福鼎沙埕港约18海里,距沙埕镇约32公里,由东台山、西台山、南船屿等15个岛屿及22个礁石组成。呈不规则散布分布范围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岛礁面积约2.57平方公里,主岛西台山面积1.2平方公里。最高点在东台山岛,海拔168.7米。

地理特征

气候

台山列岛位于福建省,紧靠北回归线北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5.8-22.6℃;年平均降雨量932.7-2265.2毫米;年日照时数1394.8-2085.7小时。气候最热的时候,大部分地区在七月,最冷的时候沿海在二月,内陆在一月。

岩石

台山列岛主要由火山石构成,多基岩陡岸,地面岸石裸露,植被稀少。

地形地貌

台山列岛西台岛、东台岛其间有宽约5链的水道,水较深,泥底,有渔栅。东台山和西台山的周围还有白沙礁岛等一些小屿及礁石。台山列岛海蚀地貌丰富,白礁上的礁岩海蚀造型酷似牛、羊、鸡状。

资源

台山列岛周围是宁德市主要渔场,盛产黄鱼、短带鱼、鳗鱼、鲳鱼、青口贝。各岛屿及岛礁附着天然厚壳贻贝,2003年被宁德市政府立为“厚壳贻贝繁殖保护区”禁止过量采挖。厚壳贻贝俗称淡菜,隶属鳃纲,异柱目,贻贝总科,中国古书上称其为“东海夫人”,栖息于内湾的岩礁底,主要在低潮线下10米水深的地方生长,大的厚壳贻贝体长达10cm以上,用清水煮其气味甘美、清淡,《海洋本草》一书认为它有补虚养肾的功效。台山列岛厚壳贻贝蕴藏量预估达数万吨以上。另外台山列岛的野生紫菜也是相当珍贵的保护物种。

历史变迁

台山列岛自古属于浙江省平阳县管辖,据《中外地名大辞典》(段木干主编,1981年6月人文出版社出版)中载“台山列岛。为浙江省最南之群岛,包括北台与中台等岛,其中以北台岛属较大”。历史上,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曾经占领了台山岛,后为戚继光所部出海全歼。万历二十八年(1600),台山设游,驻有官兵623名”。

1955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平阳县的台山列岛划归福建省,1960年4月21日,国务院发文确认:“同意前由浙江省划归浙江省的台山列岛由福鼎县管辖”。

人类活动

居点建立

《福鼎县地名录·台山列岛》(1984年版)叙录台山岛上渔民主要有王、林、张、郑、谢、施、鲍、曹、刘等姓,清末至民国年间,来自于福州一带。那时,渔民祖上从长乐走陆路经霞浦至秦屿,再乘船到台山,有口头禅“几块岩石挡风沙,一片草蓬便是家”形容海岛生活艰苦。20世纪50-60年代,台山共有160余户800余人。20世纪80年代后,岛上居民纷纷内迁秦屿、沙埕等地,也有部分人迁回长乐祖地。

台山列岛上现居住人口主要为福建人,绝大部分人都姓王,原西台与东台各为1个自然村,原总人口800多人,通行福州方言。截至2019年1月,东台岛已无人居住,西台人口约500人。截至2014年1月,西台岛全村人口90%从事渔业捕捞,加上岛内雇工,旺季时岛上人口可达1000余人。

经济活动

《明史·地理·福宁州》记载“东南滨海,海中有嵛山、台山、官澳山、屏风屿。”所列四个东南海域岛屿,其中就有台山列岛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福宁卫指挥司设台山游,官兵共六百二十三员,率战舰十八只,海上巡视以船为家。

20世纪80年代前,岛上渔民敢于弄潮,以捕鱼为生。他们要学会制造木帆船、织网活计。解放后至80年代,村里的大部分渔船都是岛上渔民自行制造。渔民们还去浙江学习造船技术,造船技艺工序繁复:选木料、丈量木材、加工木料、按图纸安装、填堵船缝、上漆、制作并安装摇橹,所制木船用于捕鱼和海上运输。有老渔民于20世纪30年代起当学徒制作渔网打鱼,80年代前,台山村渔民所用的渔网都是老渔民和徒弟们设计与制作。

80-90年代,台山渔民使用机动船,以定置作业为主,有浙江人到岛上收购海货,经加工后运往内地。岛上渔民还以采挖青口贝、螺及垂钓作为生计。

基础设施

东台山西方约1海里处的南船屿两侧都可通航。

自1991年奠基并落成西台山灯塔后,1997年设立台山陆路交通码头,截至2017年10月,西台山共建有4个码头。2011年,西台山码头设立地碑,石碑有铭文:“西台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海域,地理位置为北纬27°00′,东经120°42′,隶属福鼎市沙埕镇,为村级岛,距沙埕镇南镇村东岸约29.2公里。岛体呈南北走向。”

台山列岛大海战

台山列岛大海战起于1955年2月中旬,止于当月底,是浙江省内最后一次对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作战,消灭了盘踞在台山列岛的残敌,粉碎了蒋介石政权企图将台山列岛作为其“反攻大陆”跳板的政治梦想,对保卫海防、巩固国防有着重要价值。

台山列岛是台湾到大陆的一个重要门户,设有国民党的飞机导航地标,战略地位显要。蒋介石也把它作为浙江的最后据点,特务活动相当频繁。1955年2月10日晚,解放军分乘登陆艇和机桅船出发前往台山列岛,11日凌晨4点左右登陆。其后10余天,解放军和国民党展开激烈战争,最终解放台山列岛。

风景名胜

雨伞礁

“雨伞礁”形状奇特,三面浸入海中,一面连接海岛,状若雨伞张开,被誉为“海上一绝”。礁岩远看如巨伞在海面高高撑起,细看礁体,其实是一块海上隆起的巨石,被海浪刻成一道一道的纹路和一个一个洞眼,传说“雨伞礁”是太姥娘娘为解台山岛频发台风、海啸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将自己心爱的“绿色野生七彩镇邪宝伞”抛降至台山岛入口,故一直被岛上居民视为庇护风调雨顺的吉祥物。

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台山岛岸边,是海浪在平面的岸石上切割而成,是岸边坚硬的石岩被海浪锯出的一条数米宽、十来米深、数十米长两边峭壁光滑的沟道。如遇大风,一线天内海水汹涌澎湃,扬起的浪花可披覆一方山野。

参考资料

星仔列岛历史归属问题论议.今日苍南.2023-07-27

基本省情.福建省统计局.2023-07-28

台山岛简介.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2023-07-27

福鼎文化遗产的海丝印记之二十——台山列岛.福鼎新闻网.2023-07-27

科技向海 “育”出春天.东南网.2023-07-27

《生财有道》生态中国沿海行:台山列岛新财源.央视财经.2023-07-27

台山列岛海战亲历记.苍南新闻网.2023-07-27

福鼎台山岛旅游景点介绍 堪称为“海上公园”.福鼎生活网.2023-07-27

美丽的台山岛.福鼎新闻网.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