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
李玫瑾,1958年9月出生,汉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警监,犯罪心理学专家,刑侦专家,国内研究犯罪心理第一人,党的十八大代表,被称为“中国心理画像第一人”。
李玫瑾,1977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就读,1982年1月开始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1992年到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挂职锻炼。2013年—2023年间参加了《锵锵三人行》《开讲啦》《圆桌派第三季》《开场白》第二季等综艺节目。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7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李玫瑾主要从事犯罪心理学、青少年心理问题、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研究,部分研究用于公安侦查等专业需要中,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开启了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的先河。同时她还做了大量犯罪预防方面的工作。曾参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部级科研项目,著有《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研究》,译著《犯罪心理画像一行为证据分析法》《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等。她还关注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参与公益活动,开办公益讲座。
人物经历
197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就读学习,1982年1月开始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曾担任过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后又晋升为专业技术二级警监。在工作的第3个10年之始,开始参与一些疑难案件的侦查分析,如在马加爵、邱兴华等重大案件的侦破中,她所提供的罪犯心理画像成为关键线索,参与和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分析得到了许多一线刑警的认可。
2013年起,李玫瑾参加了凤凰卫视播出的节目谈话《锵锵三人行》。2014年,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专题报告,主题为“成长中的心理抚养——解析人的问题心理的由来”。2015年参加《开讲啦》,《开讲啦》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栏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开讲人来传递主流价值观。2018年参加《圆桌派第三季》。2023年3月参加《开场白》第二季。
2023年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与新西兰第一任女总理珍妮·希普利、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等人对话未来教育。
主要成就
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同时还有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领域的研究。开创了在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多项学术成果在公安机关执法实践中得到应用。她在研究中发现成年人的很多行为和早年的成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都有关系。
李玫瑾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公益讲堂活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关预防犯罪和家庭教育的讲师团,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到幼儿园、中小学、剧场、电影院、当地图书馆等地宣讲“成长中的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心理及预防”的知识。在网站参与讲座,在自己的博客上撰写心理学知识,为大众普及法律知识。
主要作品
李玫瑾代表作有《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谁在犯罪》等,参加过《今日说法》《开讲啦》《新闻1+1》《法治在线》《圆桌派》《世纪大讲堂》《锵锵三人行》等栏目。
参加综艺
书籍作品
主要报告与论文
科研项目
期刊网文献
课程
李玫瑾的主讲课程有《犯罪心理解析》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DVD]等,其中《犯罪心理解析》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门户网站“爱课程网”上线。
社会职务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人物争议
点评药家鑫案
李玫瑾是颇具争议的学者,在马加爵、药家鑫案中的评论也频频出圈。由于一些犯罪案件发生后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让公众难以理解,她常常应会对犯罪心理进行解读,但因出发视角与公众不同,也由此在受到争议。
2011年3月23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杀人案开庭,当晚李玫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点评称,之所以会在瞬间完成连扎6刀的动作和他长期以来的钢琴训练有关。她的这一说法被网友称为“钢琴强迫杀人法”,也被认为是在为药家鑫开脱罪行,是对被害人的羞辱和不敬。
点评《繁花》电视剧
2024年1月,李玫瑾对电视剧《繁花》发表了相关评论,引发网友热议。1月24日,李玫瑾发文称,看了许多网友的评论和意见,明白自己评《繁花》的问题所在:不了解《繁花》原著作品的文学与社会价值,只凭情绪感受评价;作为专业人士却在非熟悉专业领域说出缺乏专业鉴赏力的话,令网友难以接受。李玫瑾同时称,“认真的反思自己,年龄虽长、学识仍是有限的,以后要谨言慎评”。
参考资料
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洞悉心灵的工程师.人民网.2024-11-27
公安大学李玫瑾:用40年上千例罪案回溯亲子关系对人格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人才网.2024-11-27
2016年度社会化推荐全国三八红旗手候选人事迹公示.中国网.2023-09-04
李玫瑾.微信读书.2023-09-06
大咖开讲|李玫瑾教授将做客江苏少年警校2023夏训营,欲报从速!.搜狐网.2023-09-04
中国“百年百位”心理学家大讲堂第二十九讲——李玫瑾教授作题为《犯罪心理研究之历程》的专题报告.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田家炳教育书院).2023-09-04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李玫瑾教授.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8
2016年度社会化推荐全国三八红旗手候选人事迹公示.中国网.2023-12-25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人物20101210.央视网.2023-09-03
李玫瑾卷入“学历门” 中国警察网回应网友质疑.凤凰网.2023-09-04
李玖瑾:为犯罪心理画像.搜狐网.2024-03-22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圆桌派3》揭秘江歌案疑点.搜狐网.2023-09-04
李玫瑾:梦鸽情感不完整 其子情感有缺陷.凤凰网.2023-09-04
《开讲啦》 20150912 本期演讲者:李玫瑾.中央一台在线直播.2023-09-04
抖音第二季《开场白》惊艳再收官,白岩松、刘德华、吴京等对话当代青年.京报网.2023-09-04
我校李玫瑾教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09-06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教授做客我校讲“心理”话“人生”.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3-09-04
俞敏洪对话李玫瑾: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新浪财经.2023-09-04
李玫瑾: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她是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搜狐.2023-09-04
再见,19年的挚友《锵锵三人行》.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6
李玫瑾教授来我院作专题报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09-04
开讲啦.央视网.2023-09-06
聚焦中国家长大会(下)汇聚滨州 李玫瑾等大咖“黄河论剑”.百家号.2023-09-04
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我把转塘碎尸案给我的学生分析 李玫瑾:每一个案件都能折射出社会的缺陷.新浪网.2023-09-04
李玫瑾教授说:扶鹰教育王金海做的正是让阳光照进更多家庭的大实事.江南时报.2023-09-04
李玫瑾:我用40年上千例罪案,回溯亲子关系对人格的影响.澎湃新闻.2023-09-04
独家!李玫瑾到市公安局授课,道出青少年犯罪问题根源…….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直播预告 | 1月29日上午,中国顶级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泰和为您传授育儿经验.网易.2023-09-04
《开场白》惊艳再收官,白岩松、刘德华、吴京等对话当代青年.澎湃新闻.2023-09-18
《圆桌派3》“交往三部曲”最终章上线.百家号.2023-09-18
浙江图书馆.浙江图书馆.2023-09-04
万千心理·犯罪心理学(第11版).当当网.2023-09-04
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2023-09-04
李玫瑾.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2023-09-18
马加爵犯罪心理学分析报告:性格中有“自我中心”缺陷.青岛新闻网.2023-09-04
我校《犯罪心理解析》精品视频公开课上线发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09-06
警民相约话平安|如何破解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之痛.澎湃新闻.2023-09-18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2006-2010).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3-12-25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4-01-20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2014-2018).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4-01-20
李玫瑾教授入选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09-06
李玫瑾荣获第九届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09-06
《视频图像侦查》喜获公安部第十一届金盾图书奖.湖南警察学院 侦查系.2023-09-06
我校教师李玫瑾、高岩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09-06
我没有对被害人不敬.新浪网.2023-09-04
李玫瑾结过几次婚?如何评价李玫瑾教授?.国际财经网.2023-09-04
典型的没事找事,教训是深刻的.今日头条.2024-01-25
经过几天沉淀,也看了许多网友的评论和意见,我明白自己评《繁花》的问题何在了.今日头条.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