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西成
周西成(1893年4月11日—1929年5月22日),名世杰,字西成,以字行,号继斌,又号天保山人,黑神庙(今桐梓县鞍山区新桥乡大村)人,祖籍,中华民国时期贵州军阀。
周西成出身于地主家庭,早年就读于桐梓县公立明德小学堂,清三年(1911年)毕业后选择弃文就武,投身贵州新建陆军,后参与响应武昌起义。民国时期,周西成进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省防军中先后任正副哨官,改编陆军后任营附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先后转战川黔各地,逐步扩充了其个人实力,期间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桐梓军事集团。1924年周西成先后任军事会办、省长,1926年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在主政贵州时期,周西成整顿经济、兴办实业、创建、惩治贪腐,但也迫害进步人士、解散进步学校、进行思想管制。1929年4月,周西成参与蒋桂战争,5月22日在战场中中枪,后不治身亡,终年36岁。
周西成作为桐梓系军阀的代表,主政期间,采取修路、办厂等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周训国在《正确评价周西成》一刊中表示,对周西成正确的历史评价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封建军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光绪十九年二月十五日(1893年4月11日),周西成出生于贵州黑神庙人(今桐梓县鞍山区新桥乡大堙村),祖籍,其父周廷为地主。周西成幼年在桐梓公立民德两等小学就读,十六岁进入桐梓县公立明德小学堂,清三年(1911年),周西成毕业,萌生了弃文就武之心,恰逢同乡赵文彬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到黔北一带募兵,周西成与妹夫毛光翔等相约入伍,在贵州新军模范营中任伍长。
响应革命
不久,武昌起义在湖北武昌打响,的革命者策动贵州陆军小学堂学生和贵州新军策应革命,于清三年(1911年)11月14日成立了大汉贵州军政府。周西成分在军政府都督杨荩诚的卫队部任副目。
鄂州军政府在清政府的镇压下向各独立省告急求援,贵州军政府决定以黔军二、三标合编为一混成协由都督杨诚率领于1911年12月14日从贵阳出发,取道北上援鄂,周西成的手下有毛光翔、毕荣高韩语、候之琰、周超群等桐梓人,这批以同乡、同学为纽带的人就此以周西成为中心聚在了一起。
的援鄂军行至湖南时,辛亥革命进入,于是周西成随队在待命。其间孙中山正式任命杨荩城为贵州省都督,并将援鄂黔军改编为陆军第83、84团。“南北议和”告成后,孙中山命杨荩城督师回黔,途中遭到了都督及、刘显世等人的阻挠,周西成所在的援鄂黔军遭到瓦解。
周西成等人与落难的黔军约400余人辗转回到,流落街头。新任贵州都督刘显世担心他们聚兵闹事,于是将其收于自己的军中,周西成等人进入刘显世的军队。
升任军官
由于有文化功底,周西成进入了贵州讲武堂学习,期间周西成成为讲武堂中桐梓县学生兵的首脑人物。1913年秋,周西成毕业后升任军官,并被分配到贵州毕节市巡防营任哨官。不久,被编到陆军第五团熊其勋部的黄道彬营任连长。周西成率队进驻后,经过侦察基本摸清当地匪患,于是主动向营长请战,带领28人突袭匪巢,击溃千余人匪众,威镇一方,史称“撒拉溪之战”,此战之后周西成还得到刘显世的专门嘉奖。
1914年7月,刘显世采纳外甥王文华建议改组黔军,将黔军按现代编制编为六个团,各地巡防军编入陆军,集中驻扎贵阳南厂兵营。周西成被编入贵州陆军第六团第三营(营长为桐梓人黄道彬)任连长。
转战川黔
1915年12月25日,等人在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刘显世迫于压力于1916年1月27日宣布独立,成立贵州都督府并自任都督。随后黔军被编为,周西成被编入第一军右派总司令戴戡军中,跟随其入川参加护国战争,在与交界的云峰山战斗中以夜战生擒营长,缴获大量物资,周西成因功升任副营长兼连长。
护国战争结束后,戴被北京政府任命为省长,后又任命其暂署四川省省长兼军务会办职,戴在重庆通电就任四川省长职后率熊其勋旅入驻。周西成随军进驻成都。戴戡进入成都后,与、发生矛盾,最终于1917年7月5日爆发了川黔之战,黔军战败,戴戡战死。周西成在参谋长赵文彬带领下拼死突围,沿途收容败兵,最终率500残兵经、进入贵州毕节。
由于营长黄道彬在护国战争中负伤离队养伤,周西成在川期间代理营长,驻防。在正安期间,周西成营被编为贵州第一混成旅第十团第二营建制,随旅长卢焘奉命援湘抵御而移驻。进入铜仁后,周西成接连收纳了一批亲信,包括侯之位(周西成亲内弟)、侯之玺(周西成堂内弟)等人。1918年春,黄道彬伤愈归队,周西成随黄道彬进驻沅陵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洪江市等地。
1920年,督军刘显世被逐,代理黔军总司令卢焘升周周为第混成旅十团二营营长。次年,黔军响应孙中山号召,派第二混成旅旅长谷正伦率兵四团援桂,周西成营拨归谷正伦直接指挥。进驻后,周西成因不同意谷正伦将其改编为警卫营,于是率队返回,仍归第一混成旅指挥。
1922年1月,第一混成旅内部在是否拥袁祖铭回军定黔主政问题上发生分歧,旅长窦居仁离职赴沪,委以周西成为代理旅长,周西成以全旅粮饷无着为辞,逼走谋长徐朝光,控制了该旅,随即自称旅长。周西成自称旅长引起袁祖铭不满,双方爆发战斗,周西成为躲避袁祖铭军遂于1922年6月退到四川省的、一带投靠川军石青阳部以伺机发展。周西成投靠石青阳后,在其介绍下加入中华革命党(国民党的前身),后将自己的部队整编为三个团,与贺龙部合力攻占,切断交通,阻止的进攻。
与袁争权
周西成离开后,袁祖铭就任贵州省长,期间军阀通电袁祖铭拥护他为川、滇、黔联军总司令,遭到袁祖铭的拒绝。随后,唐继尧率进攻贵州,袁祖铭被迫退出贵州进入四川。周西成得知后,认为自己在四川是一种寄人篱下的行为,可以趁机图占贵州。1923年,周西成以“靖黔”的名义自称司令,兵分两路向贵州出发,并在出发前在召开了军官会议。会议决定了战略安排:除图黔北以作长远发展外,为防变故若周西成战死,则以、王家烈、江国潘、犹国材的顺序接掌军队。
周西成进入后不久编遭到了的威胁,周西成被迫退回四川再次投靠石青阳,并被任命为四川讨贼军第三师师长,归熊克武节制。当时直系军阀为武力统一中国,以袁祖铭为援川各军总司令援助杨森、刘湘反攻四川,与孙中山任命的四川讨贼军总司令熊克武等西南军队作战,史称“四川内战”或“讨贼之战”。周西成随熊克武参与该次战斗。在战斗中,周西成三次袭击袁祖铭军,使之遭到重大损失。但至1923年底,袁祖铭与刘湘顺利攻下重庆,后又于次年攻下,孙中山发动的讨贼之战失败。
战后,周西成与袁祖铭均认为双方不必再继续争斗下去,二人“一言契合、尽释前嫌”,达成“谅解”。1924年,周西成被袁祖铭任命为黔军第三师师长,师部扎赤水县。同时周西成利用和川军的友好关系对四川政府仍打出四川省陆军十二师旗号协饷,长期占据川南数县,并委官、护商、收税,割据一方。周西城进驻赤水期间,由于环境安定、收入稳定,他举办了军官教育团培训军事干部,还招兵买马,进一步扩充了实力。
主政贵州
1924年底,唐继尧因唐继虞在贵州弄得民穷财尽,遭到舆论谴责被迫命滇军放弃遵义市。周西成趁机派手下犹国材部占领遵义,并分兵驻守绥阳县、桐梓县、湄潭县、余庆县各县。次年,接连占据毕节市等黔西北诸县,至此东起湄潭、西至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广大地区,均被周西成所控制。此后,周西成再度积蓄实力,逐渐形成虎踞黔北和黔西北、进而窥视贵州全省的局面。
1925年2月17日,北京政府特任王天培为贵州军务督办,周西成为会办,任彭汉章为贵州省长。由于黔北和黔西北的广大地区在彭汉章周西成的控制之下,加之彭汉章部军纪败坏惹得百姓怨怼;周西成则治军严明、发展实业,赢得民众好感。袁祖铭断然将二人的职务对调。次年1月,周西成被正式任命为贵州省省长,彭汉章任军务会办,驻防黔东。6月1日,周西成通电全国就任贵州省省长。次日,周西成在复兴广场举行就职典礼,宣誓就职。同时着手组建省政府班底,任用了一批追随他多年,精于治理地方、善长社会会管理桐梓人、遵义人和少量其他地方有才学之人及社会名流成为贵州省政府各厅局主官,在贵州形成了以其自身为中心的桐梓军政集团。
响应北伐
周西成就任贵州省长前后的时间里,袁祖铭在四川军阀杨森、刘湘联合驱逐下从四川返回贵州,周西成担忧袁祖铭夺取其在贵州的统治权,一面对其奉承夺取信任,一面拉拢其部下。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北洋军节节败退,袁祖铭考虑到贵州无法解决他庞大的军费开支,遂向国民革命军靠拢。袁祖铭、周西成、彭汉章、王天培等黔军将领分别通电响应北伐。同年8月,周西成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贵州省省省长、所属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
在周西成“问鼎中原”的建议下,袁祖铭于1926年9月30日离开贵阳向湖南省开进,响应北伐。但进入湖南后,他驻足不前,徘徊观望,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最终被唐生智设计暗杀。袁祖铭被杀后,周西成、王天培等继续响应北伐,周西成虽然加入中国国民党,但不愿国民党势力插足贵州,当国民党政府派遣张道藩、李益之等人到贵州筹办建党事务时,周西成于次年春寻找借口逮捕了张道藩、李益之,并将后者暗杀,并以有“共党嫌疑”上报蒋介石。蒋介石再次派王度、黄乾等人前往贵州任贵州省党部筹备委员,均因周西成对其冷遇而无法展开工作。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周西成派代表赴南京活动,周西成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蒋介石指使粤、桂、川、黔四省军阀出兵进攻两湖地区时,周西成派其第二师师长犹国材为“讨共总指挥”,出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企图扩张个人地盘,但犹国材后被湘军击溃退回贵州。
独霸贵州
周西成在主政贵州期间,在整顿吏治、清除匪患、整理财政、兴办实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他也对进步人士进行迫害,钳制当地进步思想的发展。遵义省立第三中学校长黄齐生,因支持进步学生活动,遭到周西成的解职和通缉。在统治贵州期间,周西成实行专制统治,其个人也颇为迷信。他将“三军司令”牌位设在军署大堂,香火不断,还在每月望朔亲赴八大庙敬香祈祷。对于不满和反抗他的官员及百姓达到遭到严厉的镇压和杀害。
1927年冬,云南省军阀为政权发生混战,周西成与云南胡若愚、张汝骥与联合对抗云南军阀龙云部,以毛光翔为“滇总司令”出兵云南,企图扩张地盘。毛光翔在云南接连战败,损失惨重,营长顾万武投降滇军,其全家二十七口人被周西成所杀。1928年秋,原黔军师长、国民党第四十三军军长李燊欲打回贵州,与周西成争夺贵州的统治权。周西成得知后,命部将王家烈前往抵御,李燊先是进占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又围攻铜仁市,致使王家烈屡次战败。周西成得知后亲自率兵驰援,最终击溃李燊部。与此同时,蒋桂矛盾激化,为牵制桂系,蒋介石调第四十三军留驻湘鄂边境,并电令周西成与李燊停战,至此战事暂时停歇。
参与蒋桂战争
1929年,蒋桂战争正式爆发。蒋介石委任云南军阀龙云为“第十路讨逆总指挥”,并电令驻滇黔军归龙云所指挥,借到贵州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周西成表面表示赞成蒋介石的讨桂大计,但认为滇军仅两师兵力,不足为惧,拒绝了蒋介石的电命。与云南胡若愚、张汝骥组成云贵联军,企图先消灭龙云,再与蒋介石对战。蒋介石则将与周西成有恩怨的李燊部编入忠蒋的龙云麾下第十路军进军讨伐,向贵州进军。
周西成也决定亲自反击,由邓汉祥代行省主席职权,派毛光 翔为左翼总指挥率犹国材师五个团由兴仁出发抵御,黄道彬师为中路,由盘县指向沾益,周西成率刘成钧教导师及崇武学校学生由安顺市出发赴前线指挥。1929年4月12日,周西成亲赴前线,这时黄道彬左右无援,难以抵抗滇李联军,由盘县退至花江进而放弃花江再退至霸陵桥,周西成亲赴鸡公背指挥督战。5月22日,周西在用望远镜观察山梁上战况时,随行副官叶明扬暗用手枪枪击周西成腋下,周西成部下皮德沛、黄不漠赶到后以为周西成是为流弹所伤。
当时,滇李联军以迂回包围之战术,用火力封锁了黔军退路。周西成由马弁驮下霸陵桥,过打邦河准备撤走,这时李燊部也迫近河岸,周西成部被围在一狭长地带不能充分展开,滇军开枪射击,马弁仓皇背负周西成涉水逃走,在急流中落水身亡,时年36岁。
身后安葬
周西成受伤落水后,其护卫连长赵斯党带人将周西成从水中救出,但周西成已气绝身亡。因战况紧急,赵等人就近买了一口薄皮棺材装入周西成遗体妥为寄放。战况平息后,赵斯党带人将周西成遗体运到安顺,毛光 翔、钱顺英、杨寅亮等开棺查验确认无疑后给周西成遗体换装,新买棺木重新装殓,暂殡于安顺,其换下的血衣、鞋袜等全部送往鸡公背,埋在其受伤之处,建立衣冠冢。
毛光翔正式担任贵州省省主席兼二十五军军长后,蒋介石撤销了对周西成发布的通缉令,并拨发12万银元作为抚恤金和安葬费。1930年1月初,举行了周西成全省公祭安葬,公祭的三天时间内,全省一些军政单位纷纷以不同形式祭奠。周西成最终安葬在桐梓县文庙后面的荣德山半腰。
施政措施
用人举措
周西成主政以后,为了壮大桐梓系集团的实力,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手段来强化统治。周西成把持用人大权,竭力安插大批同乡、同学和戚友担任军政要职,对非桐梓系的政治势力或个人则加以排挤,以致当时有“有官皆桐梓”之说。
周西成率军在驻扎铜仁期间,接连收纳了一批亲信,包括侯之位(周西成亲内弟)、侯之玺(周西成堂内弟)等二十人余人进入其军营,为了将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得力干将”,周西成将他们和各连抽调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骨干集中起来进行强化培训,系统学习军事技术和知识,以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这批人便成为后来桐梓系军事集团的首批骨干人物,也桐梓系集团的基础。周西成就任贵州省省长后,这些跟随他多年的桐梓人被期提拔为贵州省政府各厅局的主管,此后桐梓军事集团正式成为把控贵州的军阀势力,“有官皆桐梓”的说法也随之形成。
稳定治安
周西成就任贵州省长时,贵州刚刚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干旱,加之滇军撤退后大量溃兵称为当地匪患,导致社会动乱,人心不稳。周西成就职时向全省宣告:“三月内清除全省匪患,逾期有人在路被劫,由该县县长负责赔偿。”周西成在全省城乡遍贴告示:一、大小股匪,允许革新自首。携械来归者有奖,愿留的量才录用,愿回家的发给路费。执迷不悟,继续作恶者予以消灭;二、各地驻军,限期肃清大小股匪,剿抚并用,不准株连好人,不准妄放一匪。剿匪时要与当地政府联系,不准借剿匪之名扰民,违者论处;三、民众不准窝藏匪徒,纵匪通匪,发现有形迹可疑之人,必须盘查底细,弄清去向,不准招留食宿。遇有盘查不清青者,及时报知当地政府,因报知而破获重大匪案者奖,明知不扎最,甚或招留宿食宿而造成事故者连坐;四、商旅无论在何地被匪抢劫不论被抢财富贵贱多少,概由当地驻军及政府共同赔偿,并对责任人以渎职论处。
周西成决心剿匪的消息发布之后,当地政府、军民一齐出动,致使土匪一时间无处藏身,纷纷自首投诚。一些顽固不化的匪徒,周西成则下令实行武力清剿,当时贵州地区一时间匪患绝迹。
贵州的匪患解决后,周西成又下令整顿当地的治安情况,他任命当时以“铁面无私、公私分明”的宋醒为城防司令负责贵阳城防和社会治安,使得当时贵州的治安情况大有好转。此外,痛恨赌博的周西成面对贵州社会上赌博泛滥的现象,他下令取缔了贵阳的赌博场所,参与赌博的官员都要予以游街乃至撤职。此外,他还查封了当地的妓院,教化妓院中的女子,使其获取一定的劳动力,学得一技之长,重新生活。
整理财政
周西成从彭汉章手中接过省政时,贵州财政一片混乱。为了革除民国成立以来的积弊,周西成下令设立“财政厅查案委员会”“彻查财政厅历年积弊”。在周西成严令要求下,三个月时间里“查案委员会”共写出报告十五次,列举了民国以来贵州财政诸多弊端,并为周西成推行新的财税措施创造了条件。此外,"“政厅查案委员会”又核查了历年历届征收烟、酒、印花税、百货、屠宰等税的收支情况,发现收支与册列金额不符及乱征、复征等积弊。针对清查情况,周西成认为历届军政府“法制不良,以致归公者有限,中饱居多”,下决心进行改进,以杜绝这类弊端。
周西成设总金库于省政府“专司出纳”,取代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的金库职能,同时将全省划分为十五个区域,各设一个支金库作为全省各种款项收、支保管机构,不受地方制约,归属省总金库领导。为了改变过去关卡林立的状况,周西成将原军事机关设立的护商所以及饷捐局、厘金局、征收所等撤销裁并,成立厘护饷捐局,统一征收厘金、护商费、通关税和盐商营业捐。周西成还成立了稽核总所及各分所,以加强对征收机构的监督。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贵州出现了物流通畅的局面,财政比前几年也有所增加,如1926年全省财政收入为367万元,第二年增加到434万元,创民国以来新高,加上响捐等其他收入达2000万元。
兴办实业
周西成任职赤水期间便在当地设立了兵工厂,生产铸有“西成式”的枪支,产量最高时每月可生产一千多支。周西成入主贵阳后,将赤水兵工厂主要人员和设备迁往贵阳用,并从上海、武汉、重庆增购设备,聘请技师,成立贵州省兵工厂,主要生产步枪、机枪及子弹、手榴弹等以满足部队的基本装备。
除去兵工厂,周西成还下令兴办织布厂、造纸厂、白药厂、煤油厂。他还下令开采硃砂、锑 铅等矿,当时较有成效的有矿厂有铜仁大喇洞硃砂,安南(今晴隆县)锑铅。周西成还要求各县增设实业局“以努力于垦荒,森林、生畜蚕桑以及农产之振兴。”
大举修路
贵州被喻为“山国”,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1926年以前陆路交通仅为要道和人行小路,交通是制约贵州对外联系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周西成就任贵州省长后制定了《贵州全省马路计划大纲》 ,他认为修路是“开贵州省之生路,辟全黔之利源”之举。
周西成就任省长1个月后便成立了路政局筹备修建贵阳环城马路。1926年9月,贵阳头桥举行了省城环城马路开工典礼,周西成出席,并挥动环城马路建设的第一锄。当时的省城环城马路全场20余里,3丈宽,修筑时常一个多月。公路修成后,周西成把先前委托别人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购买的福特牌七座汽车在贵阳进行重新组装,亲自乘车在环城马路上行驶,称为当时贵阳的特大新闻。
贵阳环城路修建完工后,周西成又将路政局扩建成路政厅,负责全省范围内的公路修筑。当时有40多个县城同时开工,掀起贵州修路的高潮。在周西成主政贵州的3年多时间里,除省城环城马路外,陆续修成了贵北线(也称贵赤线)、贵南线、贵西线、贵东线等主线公路以及支线公路若干。
在贵阳公路修建完成后,贵州的汽车运输业也随着展开。1928年7月,贵州先导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在遵义市县城(今遵义城区)设立分站,开创了遵义汽车运输业的开端。周西成时代修建的公路经过加固、拓宽和延伸,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现代贵州的一些干线,同样是以当时的线路为基础提升的。周西成由此被喻为“黔路先锋”。
发展电力、电讯
1926年的贵阳,穷家小户人夜都是以桐油灯、松明子等照明,大户人家和各机关则点煤油灯。1927年,周西成在贵阳城南武候祠和鄂文端祠创设电气局,将袁祖铭弃之多年的一套直流发电机组运到贵阳修复,于1928年8月15日发电投入运营,供给贵阳3500余盏电灯的发电。
周西成还积极兴办电讯,要求把电话通到重要乡镇,改变了贵州通讯落后的状况。在周西成主政贵州三年的时间里,全省长途电话线长从1926年前的800余公里增加到1900多公里。为了满足通讯不断发展的需要,周西成还于1927年创设城乡电话学校,培养自己的电讯人才。
重视教育
周西成入驻贵阳时,由于彭汉章主政时经费紧缺,教育经费更是不能满足基本需要,贵阳各个学校处于一直放假的状态中。周西成就职后,立即拨款接济,并于1927年2月正式成立贵州省教育厅,在全省实行“各县教育经费独立”、“通令各县清理学款,不准擅行挪用”,制定教员任免及限制条例,由此贵州各县学校逐渐兴盛。
1928年初,周西成下令创办贵州大学。校址设于贵阳南明阿畔原省立二中所在地,任命教育厅长周恭寿兼任校长。学校设文理两个科各一班,土木工程、经济、医学三专科各一班,约有学生二百余人。学校老师则是刚从国外学成回省者,以及当地学有所成者。该校毕业学生,即分配各县任厘金局长、征收局长等职。由于周西成于1929年战死,该校最后一批学生于1931年修业期满,学校即告结束。
人物评价
周西成战死后,蒋介石题《继斌先生像赞》,称他:实挺英姿,铃图早学。奋身戎旅,材武超伦。
时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题:闻鼓聲,思将帅,内安外攘,若雄才落落,三年心血斗升多。
周训国在《正确评价周西成》一刊中表示,对周西成正确的历史评价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封建军阀。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周西成墓
周西成墓位于桐梓文庙后面的荣德山半腰,墓背倚风鸣山、虎峰山,面朝雷台山、点金山。周西成墓面向娄山关方向,也是他从军走出娄山,从赤水走出接掌省政的方向,左则是他的家乡黑神庙,右则是他起家的赤水方向。
周西成墓志铭由毛光翔撰,谭延闿书,何应钦篆盖,墓碑文由王家烈撰,严寅亮(贵州省顾问、曾题写顾和园园名)书。
周西成专祠
周西成葬礼结束后至1932年,贵州省政府派员在桐梓建造周西成祠。周西成祠建在武庙后面距周西成墓百余米处,占地约1500平方米,建筑为中国传统建筑,殿中原挂有周西成戎装巨幅油画。大殿左右两旁风雨廊道墙壁上嵌满理刻其文词石料、碑刻、书法,原共有一百多块,几经变故,现存50余块。
周西成衣冠冢
周西成衣冠冢位于其去世地,由青石环抱垒砌而成,占地有四五平方米,从墓底往上逐渐收缩最后泥土封顶的园型墓。虽然饱经风雨,但墓体保存完好。墓体面向坝凌河大桥。周西成衣冠冢前是几十米长的石头垒成的约两百平方米左右的拜台,由于历史的变迁,现整个拜台也被辟为农地,栽上了橘树和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