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芦丁鸡

芦丁鸡

芦丁鸡(英文名:Rutin Chicken),也叫丁丁鸡、麻雀鸡、小鹌鹑等,是由斑翅山鹑蓝胸鹑杂交而成的新品种,是体型最小的雉鸡品种之一,其蛋富含可以降血压的芦丁成分。印度孟加拉国、中南半岛、斯里兰卡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一直到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中国福建、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等地有少量分布。芦丁鸡是一种适应性强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具有饲养规模大、高密度饲养、生产周期短等优势。其噪声小,一般不鸣叫。其产蛋量、受精率、成活率均很高,年产蛋达300枚以上。

芦丁鸡主要生活在平原以及低山地带,巢一般建在相对平的地方或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巢多置于地面天然凹坑内。人工繁殖的芦丁鸡有三种颜色,分别是原色、粟色和纯白色。公鸡和母鸡的羽色有很大差异。卵为淡橄榄褐色或淡黄色,偶有细而稀疏的暗色斑点。

芦丁鸡属药食同源的养殖品种,常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滋补保健品,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欢迎。芦丁鸡作为一种经济效益极高的产品(每只可盈利六倍以上),其养殖对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有着非凡的意义。

形态特征

芦丁鸡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鸡,为斑翅山鹑(Perdix daurica)和蓝胸鹑(Excalfactoria chinensis)杂交培育形成的品种,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雉类品种之一。公鸡体重30~43克,体长11~13厘米,母鸡体重44~57克,体长12~16厘米。人工繁殖的芦丁鸡有原色、粟色和纯白三种颜色。其卵为淡黄色或淡橄榄褐色,偶尔可见有细而稀疏的暗色斑点。

公鸡羽毛颜色鲜艳,有朱红至深红色的虹膜。头顶中央有浅黄色冠纹,额、头侧、颈侧、胸和胸侧都是蓝灰色。白色斑点从眼前延伸到眼睛,上体呈暗黄褐色或橄榄褐色,具黑色虫状斑和横斑,及白纹,喉部中央有大块黑色三角形斑。腰部以下栗紫色,尾赤栗色。

相对于公鸡,母鸡虹膜为褐色,嘴黑色,腿、脚鲜黄色,且在羽色上有很大差异。母鸡羽色与松鼠鸡相似,上体红褐色,具黑色虫蠹状斑和斑点,以及白色斑纹,下体呈皮黄色或黄褐色,有细密的黑色横斑,喉黄白色。

适宜环境

芦丁鸡主要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中南半岛、斯里兰卡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一直到澳大利亚等地,中国福建、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等地有少量分布。在平原和低山地带,经常可以发现芦丁鸡的踪迹,经常栖息在河边的草地或沼泽的高大芦苇内。有时也会组成小群,在灌丛或竹林边缘游荡,常在相对平的地方和海拔两千多米左右的山地筑巢,巢多置于地面天然凹坑内。

习性特点

高密度

芦丁鸡是一种适应性强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具有饲养规模大、高密度饲养、生产周期短等优势。且适应各种恶劣气候,具极高抗病力,不易得各种疾病。

食性杂

芦丁鸡食性杂,一般玉米面、稻谷、菜叶等都可以直接进食。野生芦丁鸡飞翔快速,沿着直线低飞。晨昏时多在空旷地段寻食谷粒、草籽等,也吃蜘蛛等昆虫,特别是白蚁。

噪声小

芦丁鸡性情温顺,胆子较小,在城市养殖,芦丁鸡一般不会发出声音,除了公鸡偶尔会发出如鸟鸣的叫声,母鸡产蛋后会鸣叫。因此,养殖芦丁鸡产生噪音非常少,对畜主睡眠和邻里关系的影响也很小。

粪便少

芦丁鸡异味小,对环境污染轻。其每天排便量少,无明显的臭味。使用谷壳、木屑、米糠等为基料制成的发酵床垫料,可以有效分解粪便,大幅减少粪便臭味。即便是将饲养箱放在客厅饲养,也不会有明显异味。

饲养用途

观赏

芦丁鸡体型小巧、羽色华丽,具很高观赏价值。且叫声响亮而清脆,被称为“鸡鸟歌唱家”。是一种供人们娱乐观赏的宠物鸡。作为一种较为火爆的新型宠物,体型小巧,饲养者可以将其养在自己家客厅。此外在部分产地,有养殖户还利用包括芦丁鸡在内的特色养殖业发展其他产业,其中以芦丁鸡养殖为“媒”,成功打造出集孵化、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养殖产业链。

食用

芦丁鸡的蛋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卵磷脂、氨基酸、蛋黄素等营养成分,其蛋清厚稠,具有很高营养价值。蛋味纯香且没有腥味,容易消化,维生素A、D、E、K、B族和锌、铁钙、碘、等含量高于普通鸡蛋,胆固醇低于普通鸡蛋,约低20%~40%,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芦丁鸡不论蛋用还是肉用,其市场价格均比普通鸡高数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保健

作为药食同源的养殖品种,芦丁鸡除了肉味鲜美,也是一种有很高保健价值的食品,其肉和蛋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特别是牛磺酸的含量很高,牛磺酸有一定延年益寿的功效。芦丁鸡蛋中硒、锗的含量高于普通鸟纲10%以上,特别是它所含有的芦丁成分,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营养滋补保健品;芦丁鸡肉具有强身健体,养五脏,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因此,它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欢迎。

繁育

繁殖性能

芦丁鸡产蛋量、受精率、成活率均很高。野生芦丁鸡一般于6~8月繁殖,每窝产卵4~8枚,年产蛋300枚以上。芦丁鸡年产蛋量高,饲养60天即可产蛋,且不受季节限制。若依靠人工孵化,孵化时间仅需16天。芦丁鸡45天可出栏,50天可产蛋。

配种

母鸡在2月龄开始产蛋,但同龄的公鸡性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此时芦丁鸡所产蛋的受精卵蛋很少,不宜用于孵化。当公鸡到三个月龄时,母鸡产蛋受精率高达60~70%,是孵化的最佳时期。芦丁鸡的雌雄比例通常是1:3或者1:4,如果雄性雌性比例合适,则可以生产出更高的受精率,可以达到75~80%。

产蛋

产蛋芦丁鸡每天需要12小时以上光照时间。家庭养殖芦丁鸡就要考虑将芦丁鸡放置在阳台或者靠近窗户的位置。冬天日照短,这时我们就需要人工给芦丁鸡增加光照时间,可以采取早晚各增加2小时光照,已达到稳定的光照度和时间。

孵化

母鸡产后3天内,其受精卵蛋的孵化成功率很高,产后超过一周以上的卵则不宜进行孵化。受精蛋的孵化周期是17~18天,孵化期间要特别注意调节温度、湿度、翻蛋、照蛋等技术要点。照蛋后,对于未受精或已死亡的胚胎,应及时予以剔除。

在准备出壳的当天,不能将水喷洒到受精蛋上,可以避免刚孵化出的小鸡被淋湿。大多数小鸡都能啄壳出雏,如果孵化时间超过十二个小时,还不能出壳,就需要手工剥壳,帮助孵化。

育雏

育雏箱

为了避免成年鸡的叮咬引起雏鸡恐慌,应将雏鸡同成年芦丁鸡分开饲养。育雏箱体积不用太大,保温性能好即可。育雏箱底部可选用宠物犬用的尿垫,这样不仅可以吸尿液,也可以起到一定保温作用。因为雏鸡的排便次数较多,故应及时更换尿垫,防止粪便造成的污染。

温度

雏鸡的保暖工作十分重要,温度过低容易导致雏鸡感冒和感染其他传染病,温度过高易造成脱水、休克,甚至死亡。需要在育雏箱内装保温灯,并在底部放一根温度计,精确地控制温度。出壳第一天,温度应控制在38~39℃,之后隔天下降1℃左右。通常在半个月左右,雏鸡就可以完全脱温,但是到了后期,应视气候条件,将孵化室的温度保持在28~30℃左右。

育雏室的环境一定要严格把控,本身芦丁鸡的体积就小生下来的小芦丁鸡更加弱不禁风,要确保育雏室的卫生干净,定期对育雏室进行消毒工作,确保育雏室卫生干净。另外要保证育雏室的温度正常,温度控制在39~40℃,这是前期非常有利于芦丁雏鸡的前期发育。

日粮

鸡雏个头小,喙小,在喂普通鸡食时,需磨碎饲料。一星期后,可添加谷物,如玉蜀黍属、青料、黄豆、玉米粉等,大颗粒的则需磨碎,如黄豆、玉米。芦丁鸡爱吃汁水多、口感脆嫩的食物,比如生菜叶和油麻菜叶,在喂给它的时候,也要切成小块。为了更好的补充钙质,可添加蛋清粉或黄粉虫干料。

饲养管理

鸡舍

芦丁鸡的养殖方式有很多,分为家庭养殖以及专业养殖,但是其共同点就是都需要一个芦丁鸡舍。养殖芦丁鸡时不用搭建大型鸡舍,但要符合芦丁鸡的生长习性,可以根据养殖的密度和数量来决定芦丁鸡舍的大小,需要准备大鸡笼放在通风的地方,养在室内需要每天打扫粪便。可以用打扫干净的旧房间、仓库等进行笼养,不占地方,且易操作。笼舍和地面要保持干燥,四周的网眼要小于1.9厘米,可以有效地防止逃逸,也可防止老鼠、猫等动物的袭击。

日常管理

为保证产蛋率,应经常注意料槽和水槽,如有缺食或饮水,应立即补充。冬季光照时间短,晚上应在鸡舍安装照明灯,以延长光照。另外,在饲养期间,尤其是在产蛋高峰期间,不能随意移动与改变笼内环境,喂食时也要小心,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此外,为防止芦丁鸡受惊吓飞撞笼子伤亡,可以在笼子的顶部安装一些柔软的防撞网。芦丁鸡舍的温度要控制在27℃左右,这个温度是最佳的生长温度。

饲喂管理

芦丁鸡应以精饲料为主,适量搭配一些青绿饲料。精饲料以小鸡料、皮、糙米均可,适当添加玉蜀黍属、大豆等。因芦丁鸡嘴小,所以在喂饲前,要把玉米、大豆和小麦等大颗粒饲料粉碎。需使芦丁鸡充分摄入钙和蛋白质,保证高产蛋量。黄粉虫含有大量的营养,是芦丁鸡非常喜爱的食物。

在芦丁鸡不同的生长期要配制不同的饲料进行搭配喂食,在芦丁鸡养殖的前一个月可以使用豆饼鱼粉以及骨粉搭配,饲料要保持多元化,不能太单一,否则会使芦丁鸡营养不均衡,变质的饲料千万不能喂食,否则会引发死亡的后果,所以要经常检查饲料,避免这种悲剧出现,造成大面积的损失。

卫生

养殖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消毒,饮水器定期清洗,清水定期更换。在更换发酵床垫料时,应对养殖箱、产蛋窝、造景物品、取暖灯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另外,芦丁鸡具有短距离飞行的能力,所以在饲养和消毒过程中,尽量避免对芦丁鸡的惊吓,否则芦丁鸡极易受惊吓飞走;抓握时尽量轻柔,最大限度降低抓取时造成的脱毛和损伤。

雌雄鉴定

芦丁鸡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雌雄鉴定:

观察肛门

雏鸡出巢6小时后,其泄殖腔的粘膜颜色为黄,下部有一米粒大的繁殖突起,说明是公的,如果没有,就是雌的。

观察毛色

部分芦丁鸡品种的公母花色不同,一般红胸、银色等品种的公鸡的颈部毛色与全身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像戴着一条“围脖”,而母鸡没有戴“围脖”。

听鸣叫声

公鸡的鸡鸣声短促、高亢,可在远的地方听到;而母鸡的声音比较低沉,需要靠近养殖箱才能听到。

免疫接种

家庭养殖的芦丁鸡很少与外界接触,一般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在网购35~50日龄的芦丁鸡时,需查看商家是否有芦丁鸡父母代的疫苗接种凭证。

产业

芦丁鸡作为一种经济效益极高的产品(每只可盈利六倍以上),其养殖对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有着非凡的意义。但是,芦丁鸡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它喜温怕寒,只适合热带亚热带地区养殖,并不适合中国中部和西北养殖,养殖条件受到局限;肠胃功能弱,抗病抗疫能力差,死亡率比较高,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养殖技术不成熟,实操有难度。养殖芦丁鸡历史并不长,又是属于小众产品,养殖的人少,养殖的规模也小,更谈不上规模化或产业化养殖,因此养殖的技术条件相当的不成熟,没有系统成型养殖专业知识。

2021年,芦丁鸡因为养殖简单、成本低、不占地方、又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开始在网络走红,用观赏鱼缸养殖“小鸡”的视频让许多人关注。在社交媒体有上万条相关内容,其中有养鸡心得分享的帖子,还有专门拍摄的“捡蛋”视频。

参考资料

..2024-01-15

..2024-01-13

..2024-01-13

雉科-Phasianidae.ITIS.2024-01-13

..2024-01-13

..2024-01-13

60天左右就能收获吃蛋自由,这种新型宠物正在占据杭州人的客厅和阳台?.钱江晚报-新浪新闻.2024-01-13

..2024-01-15

..2023-12-14

..2024-01-13

芦丁鸡养殖技术.特种养殖信息网.2023-12-14

比拳头还小的芦丁鸡,你见过吗?.杭州网-杭州新闻中心.2024-01-13

“世界上最小的鸡”走红!到底是个啥?.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