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第二次车臣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俄语:Вторая чеченская война,1999年8月26日—2009年4月16日),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后,战败的俄罗斯联邦为重新夺取车臣的控制权而发动的战争。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第一次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战争战败后便在车臣扶持亲俄政府,车臣分离分子未能完全掌握车臣的形势,还在莫斯科布伊纳克斯克等城市接连策划多宗炸弹爆炸案。1999年8月7日,车臣恐怖分子巴萨耶夫率领非法武装进入达吉斯坦并与当地民族分子纠集意在让整个北高加索地区脱离俄罗斯的控制。俄罗斯当即出兵包围了巴萨耶夫占领的地方并出动飞机、火炮对车臣分离分子占据的地点进行轰炸,重创了巴萨耶夫的队伍。9月初,巴萨耶夫从车臣国内调集人员进入达吉斯坦北部平原的新拉克斯科耶、布伊纳克斯克等地构筑军事工事。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迅速增加兵力,同时封锁了封锁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与达吉斯坦边境。双方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后,俄军摧毁巴萨耶夫多个武装据点,巴萨耶夫不得不带领亲信逃回车臣。到九月下旬,俄军为彻底摧毁车臣分离分子开始频繁出动飞机轰炸分离分子的军事设施。10月1日,俄军部队约10万人从达吉斯坦(东)、印古什共和国(西)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北)三个方向进入车臣,向车臣中心城市推进。俄军一路推进,到10月15日,俄军成功控制了车臣1/3以上的地区,摧毁了非法武装将近一半的重装备。随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又占领了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第二大城市古捷尔梅斯、车臣第三大城市阿尔贡切断了分离分子和外界的联系。随后俄军采取东西夹击的方式,开始清扫格罗兹尼周边的非法分子武装据点。12月底,俄军包围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后与分离分子在格罗兹尼展开了残酷的巷战,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俄军在2000年2月1日夺下了格罗兹尼的米努卡广场。2月6日,俄军收复格罗兹尼,第二次车臣战争大体结束。

车臣分离分子逃遁进南部山区,在此后数年继续以游击战形式对抗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屡次发动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俄罗斯的反恐斗争持续到2009年,重创叛军的活动能力。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宣布车臣的反恐行动正式结束。三个月后,流亡外地的车臣分离分子领导人艾哈迈德·扎卡耶夫要求从8月1日起对车臣警察实施停火。第二次车臣战争双方集中交战时间近四个月,在《演变后的俄罗斯》一书中总结第二次车臣战争是俄罗斯联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分子而进行的一场国内战争。战争中交战双方准确死亡数字不明,据非官方估计有25000人至50000人死亡或失踪,大多数是车臣平民;根据俄罗斯官方统计的俄罗斯伤亡约5200人;民间团体估计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方面(至2005年)有约14000人阵亡。

战争背景

车臣混乱局势

1996年7月9日,鲍里斯·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当天车臣的战火再次点燃,随后车臣分离分子迅速占领了车臣首府后扣押了俄罗斯在车臣的高官,长时间的战争让交战双方都很疲惫,为了缓解混乱的局势,叶利钦决定将车臣战争延迟到五年后解决。1996年8月30日第一次车臣战争以双方签订《哈萨维尤尔特协议》俄方承认非法武装的合法地位而结束。但第一次车臣战争后,车臣的局势进一步混乱,车臣境内四分五裂、军阀派系林立。各军阀在车臣境内贩卖毒品、抢劫、印制假钞,建立非法武装,恶化了车臣地区的经济。之后,非法武装在车臣以及俄罗斯境内频繁发动恐怖袭击。由于俄罗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后撤销了对车臣的经济援助,车臣经济越来越差,失业人员增多,失业人员再加入非法武装,车臣的环境因此越来越危险。极端主义军阀如阿尔比·巴拉耶夫及萨尔曼·拉杜耶夫频繁绑架进入车臣的人员,绑架成为当地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形同独立的三年内取得超过2亿美元。1998年有4个西方人质在车臣被杀害。这前车臣的政治暴力及伊斯兰瓦哈比派的宗教极端主义盛行。1998年,格罗兹尼当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紧张加剧。

矛盾升级

第一次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战争以双方签订《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后结束,协议签订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部队陆陆续续从车臣撤离,但是车臣的局面又回到1994年的车臣要独立,而俄罗斯不允许的状态。而第一次车臣战争给双方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很多车臣普通民众也受到了波及,受到战争创伤的民众在激进分子的鼓舞下加入极端恐怖分子。车臣恐怖分子出于为亲人复仇,受民族极端分子挑唆、训练及资助而频繁制造自杀性爆炸恐怖事件。

1996年11月16日,位于达吉斯坦的卡斯皮斯克里一幢居住着俄罗斯边境警卫队住宅大楼发生爆炸,造成68人死亡。1997年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分离主义者阿斯兰·马斯哈多夫成功竞选车臣总统后,车臣和俄罗斯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车臣对俄发动的恐怖袭击也越来越频繁,俄罗斯国内民众对车臣的好感度也急剧下降。1997年4月23日阿尔马维尔一个火车站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997年12月22日,达吉斯坦武装份子及以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为基地的阿拉伯军阀伊本·哈塔卜攻击布伊纳克斯克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第136摩托化步兵旅基地,造成俄军巨大损失。1998年4月16日,俄军在印古什共和国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边界处的一支车队遭到伏击。1999年3月,俄罗斯驻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全权代表根纳季·什皮贡少将格罗兹尼机场被绑架失踪。1999年6月18日,达吉斯坦的俄罗斯边境警卫队哨站遇袭。1999年8月22日,10个俄罗斯警察在北奥塞梯被反坦克地雷炸死。面对日益增多的恐怖袭击、绑架,俄罗斯开始关闭和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之间的通道,同时加大了对车臣恐怖分子的袭击。

战争起因

1999年8月,巴萨耶夫率领两支多达2000个由车臣人、达吉斯坦人及外国人组成的武装份子部队从车臣入侵邻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巴萨耶夫进入车臣之后迅速和当地的分离分子联系起来,双方扬言要将达吉斯坦也分离出去,车臣的问题有向整个高加索蔓延的趋势。俄罗斯迅速出兵车臣与潜入达吉斯坦的车臣分离分子作战,随后分离分子在莫斯科制造了众多的恐怖袭击。8月中旬,弗拉基米尔·普京接任总理之后顶住西方的压力动用苏-24轰炸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境内藏有武装分子的村庄。在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轰炸下,巴萨耶夫的队伍遭到重创。车臣武装分子入侵达吉斯坦也是第二次车臣战争直接原因。

战争过程

战争前期

战争初期

1999年8月25日,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轰炸后,俄军地面也采用了特种战术进行攻击,俄军全部收复了分离分子占领的村庄。达吉斯坦境内的车臣分离分子遭到重创,巴萨耶夫眼见自己的武装部队遭到中川,便向俄军腹地派出大批恐怖分子。8月31日、9月4日、9月13日、9月16日,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的恐怖分子接连在莫斯科、布伊纳克斯克伏尔加顿斯克等城市制造恐怖袭击事件。这一系列的恐怖事件导致三百多人丧生,逾千人受伤。这样的恐怖事件激发了俄罗斯民众的恐慌,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这种情况下表达了对恐怖分子的强硬态度。同时,巴萨耶夫为了补充自己受损的武装部队,也在九月初从车臣调集1000多人,带着坦克、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重武器,进入达吉斯坦,同时,巴萨耶夫还在达吉斯坦北部平原的新拉克斯科耶、布伊纳克斯克等地构筑工事,储备作战物资,准备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打一场持久战。为此,俄军果断增加兵力和轰炸力度,同时封锁了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和达吉斯坦的边境线,将分离分子压缩到极小的范围内打击。在俄军猛烈的火力攻击下,巴萨耶夫超过200多个据点被俄军摧毁,他本人也不得不带领少数亲信逃回车臣。9月底,俄军在达吉斯坦消灭了分离分子的大部分武力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初期的胜利。

第一阶段

1999年10月1日,俄军确认分离分子的武装阵地已经没有抵抗俄军的实力后便以10万人的地面部队,兵分三路,从达吉斯坦(东)、印古什共和国(西)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北)三个方向进入车臣。10月5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到达捷列克河。10月10日,阿斯兰·马斯哈多夫提出和平方案,愿意打击那些叛逆军阀,俄方拒绝。10月12日,俄军渡过捷列克河,分两路向南面的格罗兹尼推进。到10月15日,俄军完全控制了车臣捷列克河和纳吾尔斯基3个地区。到10月16日,俄军出动苏-24轰炸机、苏-25攻击机和米-24武装直升机对格罗兹尼、古杰尔梅斯、阿尔贡等大中城市进行大规模的空袭。同时,俄东、两、北三路大军在空中火力和地面炮火的掩护下向纵深继续推进,夺控了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东部、北部和西部地区的一些高地、山谷等战术要点。10月21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经过休整之后再次发起攻击,北路俄军集中优势兵力,在空军和火力的支援下很快便占领了格罗兹尼西北部的捷列克山,随后又占领了格罗兹尼周边的五一村和萨多沃耶村庄。而俄军西部的军队则控制了车臣和印古什共和国的边界,为俄军建立了安全的后方。10月24日,俄军东部的军队从北、动、西三个方向向车臣第二大城市古杰尔梅斯包围过去。11月12日,在当地志愿人员的支持下,俄军在基本没有伤亡的情况下解放了古捷尔梅斯。

12月2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又以同样方式攻克了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第三大城市阿尔贡,从而使首府格罗兹尼成了一座孤岛。之后俄军陆续攻克了乌鲁斯—马尔坦、沙利等集镇,切断了非法武装获得增援和补充的通道。随后,俄军将炮兵阵地前移至城外2~3公里的位置,将整个都进入了有效射程。12月10日,俄撒下传单,告知城内居民务必于12月15日撤离,并且在传单上画出了城市北部留出的撤离路线位置,但也有叛军混入难民队伍逃走。12月13日,俄罗斯军队已经攻占了格罗兹尼市的,开始向市中心发展进攻,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已经在格罗兹尼市内开始了活动。到12月13日,各路俄军先后夺控了古杰尔梅斯阿尔贡、托尔斯泰尤尔特等重要城镇和90多个村庄,切断了格罗兹尼与外部的联系。

第二阶段

1999年12月初,俄军完成了对格罗兹尼的包围,开始组织第三战役。到12月14日,俄军经过格罗兹尼外围战后,先利用政治攻势分化瓦解非法武装,再加紧做好攻城准备。面对格罗兹尼市区结构复杂、不少建筑物高大坚固、部分居民尚未撤出的情况,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采取“分割围歼、多路并进、立体突击、围三阙一、留出通道”等战术手段,以北部作战集团担任主攻任务,东部作战集团和西部作战集团实施助攻,形成三面围攻部署。到12月17日凌晨,俄军向格罗兹尼市区发起攻击。各攻城部队突入市区后,按照各自作战任务迅速对责任区实施分割包围,并逐步向内挤压,与分离分子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2月22日,俄军首先对市区进行猛烈空袭,派出武装直升机重点攻击格罗兹尼市东部地区。随后,地面部队在炮火支援下逐步进入市区。

1999年12月底,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东部作战集团占领了格罗兹尼东部的汉卡拉和旧松扎地区;北部作战集团推进到格罗兹尼市中心;西部作战集团推进到格罗兹尼的老工业区,自此非法武装压缩到以米努卡广场为中心、面积在6平方公里左右的狭小地带。1月17日,俄军地面部队突破非法武装防御开始向广场中心区挺进。18日,在激烈的巷战中,北高加索军区俄罗斯第58集团军副司令马洛费耶夫少将及随从被非法武装狙击手射杀。马洛费耶夫的尸体直到23号才被发现。这期间,分离分子不甘失败多次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驱逐出广场。直到27日,俄军消耗掉分离分子大量有生力量和弹药后才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完全突入市中心。经过三天激战,到2月1日,俄军终于夺下了米努卡广场,4日,攻克了非法武装在格罗兹尼最后的堡垒——工厂区,把俄罗斯国旗插到了市中心车臣政府大楼楼顶。从2月4日到6日,俄军又对整个城市进行了“搜剿”,从一些地下室、未被发现的掩体中擒获了300多名非法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俄军占领格罗兹尼后,部分非法武装被逼入车臣南部的山区。

根据俄国官方数字,至少有368名联邦部队人员及数目不明的亲俄民兵在格罗兹尼死亡。叛军也损失惨重,包括几位高级指挥官。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称1,500名叛军在企图离开格罗兹尼时被杀。叛军称他们在阿卡汉-卡拉的地雷区损失了至少400人。战斗使格罗兹尼遭受严重破坏,2003年联合国称格罗兹尼是地球上损毁最严重的城市。2000年1月26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宣布从10月起己方有1,173名军人在车臣被杀。

第三阶段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占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之后,开始清剿逃亡车臣南部山区的非法武装分子。这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不利于调动和使用,不利于大兵团作战,而及其下属既熟悉地形,又有当地群众掩护。此外,由于南部山区与格鲁吉亚接壤,每当非法武装感到有被歼灭的危险时,就越过边界,逃进格鲁吉亚境内的潘基西峡谷,从而使战争又被非法武装所牵制,变成了旷日持久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从2月11日起,俄军开始对潜藏在南部山区的非法武装进行清剿。2000年2月19日晚,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东部作战集团在韦杰诺峡谷方向,以6000名官兵组成的多个强击群夺取该峡谷北端的谢尔任-尤尔特要地,到20日俄军成功占领谢尔任-尤尔特至此,俄军彻底卡住了阿尔贡峡谷和韦杰诺峡谷的出入口。

2000年2月28日,俄军得知非法武装领导人巴萨耶夫、哈塔卜等人在乌鲁斯—克尔特村一带召集残部,准备向南部山区逃跑。俄军指挥部命令俄罗斯76空降师104近卫伞降团2营中校营长叶夫图欣,率领一个90人的加强连,插入敌后,占领776.0高地,封锁峡谷,卡住敌人南逃路线,待大部队赶到,将其歼灭。29日上午,叶夫图欣率部接近高地。经过侦察,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现这里已经被敌人控制但敌人数量不多,于是俄军向高地发起攻击,夺取了高地控制权,切断了非法武装南逃的路线。巴萨耶夫害怕被俄军抓住,于是组织敢死队向高地攻击,俄军在这次战斗中损失严重。战斗结束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命令,授予在776.0高地上战斗的21人“俄罗斯英雄”称号,授予69人“勇敢”勋章

2000年3月初,集“伊奇克里亚共和国”“副总理”、“国防部长”、“野战司令”等职务于一身的鲁斯兰·格拉耶夫,逃出格罗兹尼后,在他的家乡阿尔贡峡谷附近的共青村,纠集了1,500名非法武装分子,利用早已构筑好的工事、暗堡,准备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抗衡。俄军立即集结了数倍于敌的兵力,还动用了轰炸机、武装直升机、重型坦克等装备,战斗进行过程中,非法武装分子头扎红布条,动辄就组织小规模反冲锋,到近前与俄军拼命,所以,双方都有很大伤亡。俄军花了20天才将攻克共青村。

战争后期

后期态势

2000年6月,车臣境内的大规模战斗已经停止,为此俄罗斯撤出了部分军队。但是在车臣南部的高加索地区,躲在其中的分离分子并没有放弃战斗,分离分子时不时偷袭俄罗斯的军人和官员。在一些境外势力的支持下,分离分子向俄罗斯的平民发动了一连串的恐怖袭击。多次俄罗斯总统对恐怖分子的态度也越发强硬,他表示要将每个恐怖分子溺毙在马桶中,因此这场战争久久未能结束。2000年5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宣布对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实施直接管治,其后任命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为亲莫斯科政府的过渡性首长。2003年3月23日,公民投票通过了新的车臣宪法。此后,俄罗斯宣布了要和恐怖分子抗争到底的决心,俄罗斯和车臣的分离分子进入长时间的反恐斗争中。

反恐斗争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逃出车臣后辗转各国,在各地发动恐怖袭击,后续俄罗斯一直在和非法武装分子作斗争。2001年6月25日,俄罗斯总统助理谢尔盖·雅斯特布任斯基向媒体宣布:车臣非法武装最强悍、最凶残的匪首之一——阿尔比·巴拉耶夫已经被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击毙。在车臣非法武装里,还有一支自称为“国际支队”的队伍,其成员大都来自阿拉伯、高加索和北非一些国家,规模曾经达到过1500多人。这支队伍的骨干是自愿前来参加“圣战”的伊斯兰教宗教极端分子,也有一些是以每月上千美元价格招募的雇佣军。这支被媒体称为“魔鬼支队”的队伍,一直是俄军重点清剿的目标。哈比卜·阿卜杜拉·拉赫曼,是这支队伍的领导人,他是阿拉伯人,曾经策划过多起恐怖事件。2002年4月25日由俄罗斯总统助理亚斯特任布斯基说:有足够证据证明,车臣非法武装最重要的头目之一的阿塔卜(哈比卜·阿卜杜拉·拉赫曼),已经在3月底的一次行动中死亡。

2003年,应俄罗斯的要求,联合国将车臣杜达耶夫期间的副总统扬达尔比耶夫列入了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恐怖分子名单之中,美国也将其纳入了应该实施经济制裁的国际恐怖分子之列2004年2月13日,杨达尔比耶夫与他的儿子在卡塔尔遇袭哦,杨达尔比耶夫身亡。2004年3月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集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副总统”、“国防部长”、“野战司令”于一身的鲁斯兰·格拉耶夫于2月28日被击毙。3月9日,车臣阿斯兰·马斯哈多夫政权期间的“国防部长”哈姆比耶夫向车臣共和国投降,随后马斯哈多夫政权下的多名官员下属投降,2006年7月,车臣恐怖分子头目巴萨耶夫从北奥赛梯的藏身处前往车臣,在检查地雷时被炸身亡。有专家认为,巴萨耶夫的死亡象征着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

战争结果

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政府官方宣布车臣的反恐行动正式结束,第二次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战争彻底结束。第二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胜利结束,这场战争造成俄罗斯3725名正规军死亡,2600名内务部部队死亡,1072名车臣警察106名联邦安全局及情报总局人员死亡;车臣非法武装方面有14113名战斗人员死亡(1999年到2002年),2186名战斗人员死亡(2003年到2009年)。除此之外还有大部分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根据国际特赦组织在2007年调查指出车臣有多达25000平明死亡,另有多达5000人失踪,俄罗斯本土有超过600人在袭击中丧生。

参战兵力

俄罗斯方面

俄罗斯联邦方面先后共投入了将近10万人的兵力,其中正规军7万,内卫部队约25,000人。还有苏—25及其改型强击机、苏—24战斗轰炸机、米格战斗机—29战斗机、米—24武装直升机、S—19自行火炮、D—30式122口径牵引榴弹炮、220㎜“飓风”火箭炮、122㎜“冰雹”自行火箭炮、КАБ—200Л及КАБ—1500П型制导炸弹、500型碎片航弹、500千克集束炸弹T-80主战坦克和T90型坦克等重武器和先进武器。

车臣非法武装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前,车臣非法武装总兵力约有25000人。其中正规军9,200人,由“国民卫队”(2500人)、“总统卫队”(300人)、“伊斯兰教卫队”(500人)及“国家安全部”部队(900人)、“内务部”部队(5000人)组成,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总统阿斯兰·马斯哈多夫为最高统帅。半官方的军队有由巴拉耶夫指挥的穆斯林特种师1000人;巴萨耶夫指挥的阿布哈兹营1700人;哈塔卜指挥的敢死队1300人;拉杜耶夫领导的特种团1000人。此外,还有大约6000名外国雇佣军和几千人的军阀武装。

双方将领

战争影响

平民伤亡

双方战争持续时间四个月,但是战争中给平民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根据后期亲俄车臣政府统计,战争造成约16万战斗人员或者非战斗人员死亡,这些人员中有俄罗斯人,也有车臣人。车臣分离分子领导马斯哈多夫宣称两次战争导致约20万车臣族人死亡,但是这些宣称未获独立第三方核实。俄罗斯人权组织在2007年调查指出从1999年起,有多达25000平民死亡或者失踪。2007年,国际特赦组织也指出从1999年起有25000平民死于第二次车臣战争,除此之外还有3000至5000人在1999年以后失踪。

地雷隐患

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和分离分子在战争中广泛使用地雷,尤其是后期分离分子逃离车臣后在南部山区地区埋放了数量众多的地雷。俄军为了彻底清除分离分子,也在分离分子占据的据点中埋放了地雷,这些地雷在战争结束后给当地平民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根据联合国的Olara Otunnu在2002年6月 的估计,在车臣南部山区至少隐藏了50万个地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记载的从1999年至2003年的地雷在车臣共造成2340人伤亡。

俄方胜利原因

综述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重创分离分子,一雪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耻辱,获得了重大的胜利,学者鲁瑞海、佟鑫认为俄军主要是吸取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经验,在战争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战争中指挥得当,目标明确,擅用战略,主动出击,除此之外还进行了强有力的针对内外的心理战,因此俄军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

重视经验

第一次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战争后,车臣近乎独立,双方多次交谈未果后俄军便决定动用武力解决车臣战争。战争开始之前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便进行了重要的战前准备。在战前,俄军重视民族问题,加强重点区域的情报侦察。针对第一次车臣战争失败的问题,俄军连续两年在被告所地区进行军事演习,重点演练巷战山地作战、反游击战等作战行动。同时,俄军还根据分离分子的作战习惯设定了军队、内务部队、边防部队协同作战的作战计划。重视战前经验,做好充足准备是俄军能取得第二车臣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指挥得当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开战前么军就成立了总理、总参谋长、内务部长在内的统一指挥中心。在战争进行中,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各部级协调作战,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各部级层层相扣但又独立为战。该计划让俄军在战争中能有条不紊的作战,同时保证每一场战斗目标明确,合理配合,及时支援,这让俄军在战场有条有理,步步为营,最后成功的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舆论成功

俄军在第二次车战争中,为了取得战争的合理性,展开了对内外、对民众、对军队的强有力的宣传。对国际,俄军一贯强调,俄军对车臣的军事行动是消灭国际恐怖主义在车臣的策源,是为了保护车臣和俄罗斯民众,是为了恢复车臣人民的正常生活。这些诉求得到了俄罗斯国内和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而对内上,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真实的宣传恐怖分子的罪行,宣传战争的性质,同时还不断安抚车臣的平民,这让车臣的普通民众也站在俄军这一方,在战争中主动给俄军充当志愿者。充实的舆论基础也是俄军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相关评价

学者孟伟、熊震、王连喜在《演变后的俄罗斯》中认为:“第二次车臣战争是俄罗斯联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分子而进行的一场国内战争。”

克林顿说:“我有责任对俄罗斯发动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表明立场。”

学者鲁瑞海、佟鑫在《第二次车臣战争评析》中认为:第二次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战争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重创了车臣武装分子,打击了民族分裂分子的气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一雪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前耻,获得了重大胜利,也获取了战争的经验。

学者王晓亮、张苗认为俄军能取得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是因为俄方通过联合作战、综合打击、加上攻心宣传、离间瓦解多种心理战手段从而歼灭了大部分非法武装分子,总体控制了车臣地区。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第二次车臣战争1999-2006.GlobalSecurity.org..2023-11-01

BBC新闻.BBC.2023-11-01

CHECHEN GUNMEN ATTACK RUSSIAN ARMY UNIT IN DAGESTAN.Jamestown.2023-11-01

俄罗斯对车臣发动更多空袭.RTC.2023-11-01

Russian Army Operations and Weaponry During Second Military Campaign in Chechnya.Moscow Defense Brief (Centre for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2023-11-01

Russia may withdraw some troops from Chechnya.CNN.2023-11-01

Scars remain amid Chechen revival As Chechen warlord-in-chief Ramzan Kadyrov becomes the region's president, the BBC's Rupert Wingfield Hayes finds the scars of war still linger beneath the apparently resurgent capital Grozny..BBC.2023-11-01

Russia admits heavy casualties.BBC NEWS.2023-11-01

Death Toll Put at 160,000 in Chechnya.The Moscow Times..2023-11-01

Chechen official puts death toll for 2 wars at up to 160,000.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2023-11-01

Russia: Chechen Official Puts War Death Toll At 160,000.RadioFreeEurope/RadioLiberty.2023-11-01

Chechnya and the North Caucasus. Chechnya war.2023-11-01

Chechnya.LM Report 2004.2023-11-02

反恐特战队:清盘行动.豆瓣电影.2023-11-02

风暴之门 Грозовые ворота (2006).豆瓣电影.2023-11-02

豆瓣.豆瓣电影.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