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杂志是由安徽省卫生厅主管,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协办的自然科学类医学学术期刊。
该刊内刊创办于1972年,原名《血防研究参考资料》、《血防工作资料》、《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85~1998年),1998年12月更名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据2018年4月《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官网显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编委会拥有编委会拥有顾问6人,编委28人,常务编委10人。
办刊历史
1972年,《血防研究参考资料》创刊。
1985~1998年,《血防研究参考资料》先后更名为《血防工作资料》、《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
1998年12月,《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更名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2年11月,《热带病与寄生虫学》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中英文对国内外发行,季刊,每期64页,出版的卷期号从第1卷第1期重新排序。
2005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2014年,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设有述评、论著、研究报告、综述、特约专稿、专家论坛等主要栏目。
主要刊登热带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动态,以及热带病防治经验和热带病基础、临床、预防的研究报告。具体投稿内容有各类感染性疾病及其病原生物学,如病毒病(虫媒病毒病、呼吸道病毒病、消化道病毒病、经血液传播的病毒病等),衣原体病、支原体病、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真菌病、细菌病(细菌性痢疾、伤寒、结核病、麻风病等)、寄生虫病等感染性疾病;营养缺乏病、热带血液病、与地理因素气候因素有关的疾病以及医学贝类,医学节肢动物门及引起的疾病、有毒动植物及中毒、其他热带与亚热带常见的各科疾病。
编委成员
据2018年4月《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官网显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第二届编委会拥有顾问6人,编委28人,常务编委10人。
第二届顾问:甘绍伯教授(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余森海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吴观陵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郑江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罗端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翁心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第二届常务编委:卢洪洲(上海市/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朱启星(安徽医科大学)、李太生(北京协和医院)、董兴齐(云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陆林(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世平(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沈际佳(安徽医科大学)、吴忠道(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张世清(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魏少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二届编委:马筱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虎(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王中全(郑州大学医学院)、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王建军(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勇(南京医科大学)、白雪帆(空军军医大学)、孙新(蚌埠医学院基础学院)、陈从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0五医院)、谷俊朝(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苏虹(安徽医科大学)、汪学龙(安徽医科大学)、林丹丹(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周红宁(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杨微波(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欣欣(上海瑞金医院)、张瑞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肖祥(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范学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守松(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赵亚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贺宏斌(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闻礼永(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倪晓平(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姚应水(皖南医学院)、鲁朝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卫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雷家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共出版文献2544篇。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共载文1780篇。
收录情况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共出版文献2544篇总被下载64243次、总被引3612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6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42。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年影响因子为0.82;载文量为1780,被引量为3169,下载量为27795。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遵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为不同学术层次的技术人员服务;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和看法,特别注意发表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稿;力求海纳百川,全面地为科研、教学和防治服务,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
参考资料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中国知网.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