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苗族百鸟衣

苗族百鸟衣

苗族百鸟衣,又称“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是一种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刺绣而成的传统服饰。它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图案而闻名,是中国服装博物馆的珍贵收藏品。

历史渊源

苗族百鸟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苗族的远古时代。据苗族古史神话《十二个蛋》所述,苗族将鸟类视为祖先并加以崇拜。在苗族的祭祖活动中,如“鼓藏节”,主祭服便是百鸟衣。这些服饰上的图案和装饰反映了苗族对鸟类的崇敬之情。唐朝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的苗族领袖曾穿着百鸟衣觐见唐朝皇帝,留下了相关文献记录。

文物概述

苗族百鸟衣是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一部分。它的制作工艺复杂,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这些服饰不仅展现了苗族的文化传统,也是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制作工艺

苗族百鸟衣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多种手工绣技的艺术融合。整个服饰由多个板块构成,包括背、肩、袖口等多个部位。每一块面料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绣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案。这些图案大多是以鸟类为主题,形态各异,既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此外,服饰的颜色搭配也十分考究,以绿色为主调,辅以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效果。

穿戴习俗

苗族百鸟衣分为男女两种款式,分别称为“欧花闹”和“欧花勇”。男性穿戴时,头部包裹青布,外面佩戴银质饰品,上衣为无领对襟样式,袖子宽阔,下摆与飘带相连。女性的服饰则更为华丽,以鸟龙图案为主要特色。

文物地位

苗族百鸟衣被视为中国服装博物馆的珍品,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服装文化博览园旨在通过展览展示,推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参考资料

民族服饰|苗族百鸟衣.微信公众平台.2024-10-30

文化中国行|"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 .新华网客户端 .2024-10-30

民族服饰 | 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百家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