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斯
林如斯,曾用名林凤如,是林语堂和廖翠凤的长女,1923年出生于厦门市,1971年在台北市去世。
主要经历
林如斯是林语堂在德国留学的最后一年廖翠凤怀上的。1923年林语堂夫妇回到厦门不久,林如斯就出生了。
林如斯小时候就在《西凤》杂志上发表诗作。
1943年5月,林语堂举家从美国取道菲律宾、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到中国重庆,8月下旬又返回美国。当林语堂一家返美时,林如斯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很不高兴,坚持要留下来投身抗战。返美后她仍然坚持要回国参军。
1943年,20岁的林如斯回到中国,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她当时在昆明军医署林可胜医师手下工作。
1945年,林如斯在昆明市认识了汪凯熙医师,打算与他到美国结婚。可没想到在亲朋好友准备前来参加订婚宴的前一天,林如斯突然和一个美国青年私奔了。这个美国青年叫理查德·比欧乌(RichardBiow),父亲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很有钱。理查德是一个浪子,中学时就被开除过,不务正业,靠父亲养活,仪表平常,但很有口才。1946年5月1日《纽约太阳报》报道了林如斯和理查德·比欧乌(Richard Biow)两周前瞒着林语堂在波士顿罗斯·柯里尔(RossH.Currier)法官的家里结婚了。后来,林如斯与狄克分手了。按照美国法律,林如斯到法院起诉,会得到一笔赡养费,可是林如斯按中国传统观念处理了此事,一分钱也不要,最终林如斯没有得到一点的赔偿。
在1962年林语堂夫妇访问中南美洲六国之前,林如斯就病了,患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情绪时好时坏。后来,林如斯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最初她担任蒋复璁院长的英文秘书,后来又主编该院出版的英文《故宫展览通讯》,还编译了《唐诗选译》,交给台湾中华书局印行。
林如斯也想极力克制自己,不愿表现出反常的行为,可是这些都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她战胜不了自我,只能在不由自主的状态下,沉在痛苦的深渊里。
1971年的一天中午,工人在打扫林如斯的房间时,发现她吊在窗帘杆上,抱下来时已经断气了,而桌子上的茶还是温的。